![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314dcc1fe5e166b0c93cf455a6f086/7c314dcc1fe5e166b0c93cf455a6f0861.gi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314dcc1fe5e166b0c93cf455a6f086/7c314dcc1fe5e166b0c93cf455a6f0862.gi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314dcc1fe5e166b0c93cf455a6f086/7c314dcc1fe5e166b0c93cf455a6f0863.gi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314dcc1fe5e166b0c93cf455a6f086/7c314dcc1fe5e166b0c93cf455a6f0864.gi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314dcc1fe5e166b0c93cf455a6f086/7c314dcc1fe5e166b0c93cf455a6f08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时间:45分钟
检测试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6上海)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A.花生油B.食盐C.白糖D.白酒2.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3.炎热的夏天,小明把一杯30℃的蔗糖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子底部有少许蔗糖晶体析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0℃时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在冰箱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C.除用上述方法得到蔗糖晶体外,小明还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蔗糖晶体D.“海水晒盐”利用的就是蒸发溶剂结晶的原理4.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D.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5.(2016重庆)将质量均为3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20g11
C.温度由t℃降低到t℃时,甲溶液析出5g固体21D.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6.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小试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向其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进行溶解时,会造成U形管的液面出现a低b高的情况)A.氯化钠B.氢氧化钠C.活性炭D.硝酸铵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5g,15℃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B.24%的氢氧化钠溶液取出一半,其溶质质量分数为C.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8.啤酒中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9.(2016遂宁)X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t℃时,X、Y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等1B.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
C.t℃时,把X、Y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都会析出晶体21D.t℃时,把X、Y两种固体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都能得到饱和溶2液10.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接触。若试管①中的水迅速出现倒吸现象,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A.水和氯化钠B.水和氢氧化钠C.水和硝酸铵D.稀硫酸和锌粒11.(2016菏泽)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为gB.2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甲物质从50℃降温到3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甲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从℃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5%12.如图是配制100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⑤①B.配制该溶液需要称取10g氯化钠C.配制该溶液需要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3
D.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13.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表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甲7
乙0
丙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C.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14.将1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变为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蒸发5g水B.加入氯化钠固体0.1gC.倒出一半溶液D.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15.(2016安徽)高氯酸钾(KClO)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4确的是()温度/℃溶解度/g
201.68
403.73
607.3
8013.4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可配制2%的溶液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共32分)16.(4分)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溶解乳化)油污。4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填“温度”或“压强”)有关。(3)大理石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质是。(4)20℃时,为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任写一种方法即可)。17.(4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1)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水,锥形瓶中是硝酸铵固体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2)若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锥形瓶后,能明显观察到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甚至从右端溢出,则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18.(2017湘潭)(8分)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N点对应的是物质A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加热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3)除去A中少量的B,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4)t℃时,将A、B、C各8g别加入盛有50g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三1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A)、w(B)w(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19.(10分)探究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5
因素①,你的预测;因素②,你的预测。(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20.(2016永州)(6分)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20
40
60
80溶解
NaCl
36.0
36.6
37.3
38.4度/g
KNO
3
31.6
63.9
110
169(1)上述两种物质中,(填化学式)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2)在20℃时,将40g硝酸钾固体加入100g水中,搅拌充分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针对上述信息,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得到如下结论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甲:40℃时,KNO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3乙:KNO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固体。3丙:KNONaCl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一定在20~40℃。3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共8分)21.(8)现欲配制70质质量分数20%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1)需要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是14g(使用了砝码和游码),若称量时出现了右盘高的现象(如图A),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A.向右移动游码B.左盘中增加氢氧化钠C.左盘中减少氢氧化钠(2)若按照图B的方法量取水,会使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6
(3)D中所贴标签有一项内容不正确,请加以改正。(4)若要将已配好的溶质质量分数20%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加水g。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15分)22.(4分)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过氧乙酸溶液需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请填空(1)8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kg。(2)要配制8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kg。23.(2016乐山)分)盛20.0g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0g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称得未溶物质量为g。完成下列计算:(1)该黄铜样品中含Zn的质量为g。(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第九单(时间:45分钟
检测试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6上海)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A)A.花生油B.食盐C.白糖D.白酒解析: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食盐白糖及白酒都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2.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7
解析:A项,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正确;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C项,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应是溶解错误;D项,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正确。3.炎热的夏天,小明把一杯30℃的蔗糖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子底部有少许蔗糖晶体析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30℃时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在冰箱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C.除用上述方法得到蔗糖晶体外,小明还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蔗糖晶体D.“海水晒盐”利用的就是蒸发溶剂结晶的原理解析:杯子底部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为饱和溶液而30℃时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用的结晶方法有两种:蒸发溶剂结晶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水晒盐”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结晶。4.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D.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解析: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A不正确;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B正确;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和液体,也可以是气体,C不正确;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D正确。5.(2016重庆)将质量均为3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20g1C.温度由t℃降低到t℃时,甲溶液析出5g固体218
D.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解析:从图中看出,温度越高,甲剩余的固体越多故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C错误;t℃时,两者剩余10g,即50g水中溶解了20g,达到饱和,因1此该温度下溶解度为40g,B错误;由于水的质量相等,a、b、c三点剩余的固体为c<a<b,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正确。6.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小试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向其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进行溶解时,会造成U形管的液面出现a低b高的情况B)A.氯化钠B.氢氧化钠C.活性炭D.硝酸铵解析:U形管内的液面a低b高,说明密闭容器内气压增大应向水中加入溶解放热的物质才能使气压增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5g,15℃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B.24%的氢氧化钠溶液取出一半,其溶质质量分数为C.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解析:1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5g,15℃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20%;溶液具有均一性,24%氢氧化钠溶液取出一半,其溶质质量分数仍为24%;若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有些物质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不能变成不饱和溶液。8.啤酒中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B)9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9.(2016遂宁)X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t℃时,X、Y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等1B.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时,把X、Y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都会析出晶体21D.t℃时,把X、Y两种固体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都能得到饱和溶2液解析: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X、Y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1确;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时,把X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2溶液降温到t℃,都会析出晶体,故C正确;t℃时,X物质的溶解度是80g,Y12物质的溶解度是50所以把X、Y两种固体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X不能形成饱和溶液,故D不正确。10.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接触。若试管①中的水迅速出现倒吸现象,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C)A.水和氯化钠B.水和氢氧化钠C.水和硝酸铵D.稀硫酸和锌粒10
解析:氯化钠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温度基本不变不会产生压强差;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造成压强变大,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气体遇冷压强减小,试管①中的水迅速出现倒吸现象;稀硫酸和锌粒反应生成氢气,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11.(2016菏泽)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2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为gB.2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甲物质从50℃降温到3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甲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从℃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5%解析:20℃时,甲的溶解度为25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g甲,即该温度下125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甲,则2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一定小于25g,故A错误℃时,甲的溶解度相等,则2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由于没有说明甲的溶液是否饱和,若是很稀的甲的溶液,将甲物质从℃降温到30℃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没有说明甲、乙的溶液是否饱和若是很稀的甲、乙的溶液,将甲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从50℃降温到20℃时不一定都有晶体析出,无法确定溶质质量分数;且即使都有晶体析出,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不可能为25%,故D错误。12.如图是配制100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C)11
A.该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⑤①B.配制该溶液需要称取10g氯化钠C.配制该溶液需要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D.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解析:配制100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该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⑤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10%=10g,所需溶剂的质量为100g-10g=90g(合90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天平指针偏向右边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砝码质量,故应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13.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表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甲7
乙0
丙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C.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解析:甲和丙中均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说明两者溶液均已饱和,根据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20℃时,在三个各盛100g水的容器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故B正确;乙物质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如改变温度可能不会对溶质的质量产生影响,故C错误;由溶解度的概念可知,20℃时,在100g水中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小,其溶解度越小故D正确。12
14.将1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变为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蒸发5g水B.加入氯化钠固体0.1gC.倒出一半溶液D.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解析:设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x,根据题意有×100%=20%,x=1.25g;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100%=20%,y=5g;由于溶液的均一性,倒出一半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向1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15.(2016安徽)高氯酸钾(KClO)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4确的是(D)温度/℃溶解度/g
201.68
403.73
607.3
8013.4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可配制2%的溶液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错误;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g,即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68g的高氯酸钾,所以2g高氯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在98g水中,会有部分剩余,因此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98g水中不能配制2%的溶液,B误;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6.8%,C错误;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因此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
液
冷
却
至40℃有结晶现象,D正确。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13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共32分)16.(4分)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
溶解(“溶解“乳化”)油污。(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填“温度”或“压强”有关。(3)大理石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质是
氯化钙(或CaCl)。2(4)20℃时,为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等其他合理答案)(任写一种方法即可)。解析: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大理石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钙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17.(4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1)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水,锥形瓶中是硝酸铵固体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2)若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锥形瓶后,能明显观察到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甚至从右端溢出,则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氢氧化钠(或氧化钙)。解析:(1)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装置内的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2)题意可知,出现该现象是由物质溶于水或与水相互作用时放出热量使锥形瓶中的压强增大引起的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18.(2017湘潭)(8分)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4
(1)N点对应的是物质A的
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加热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升高温度,C的溶解度变小,析出C晶体。(3)除去A中少量B,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t℃时,将A、B、C各8g别加入盛有50g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三1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A)、w(B)w(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w(A)=w(B)>w(C)。解析:(1)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溶液的不饱和溶液故N点对应的是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2)加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升高温度,C的溶解度变小,析出C晶体,所以出现浑浊现象。(3)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故除去A中少量B,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t℃时,A、B的溶解度相等为20g,C的溶解度小于g,故t℃时,将A、B、11C各8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A)、w(B)、w(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19.(10分)探究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①搅拌,你的预测
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15
因素②温度,你的预测
温度升高食盐溶解加快(或晶体颗粒大小食盐颗粒越小,溶解越快等合理即可)。(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在两只烧杯中各放入50mL温度相同的水,分别称取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温度盐颗粒大小和搅拌等。本题的难点是第(2)问设计实验方案,验设计时要注意:①控制变量。该实验设计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如搅拌)外,其余变量如水的体积食盐的质量颗粒的大小、放入的时间、温度等)都应始终保持相同。②测量变量。实验设计要说清楚变量如何测量(通过观察食盐全部溶解所需的时间确定溶解快慢)。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解答合理即可。20.(2016永州)(6分)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20
40
60
80溶解
NaCl
36.0
36.6
37.3
38.4度/g
KNO
3
31.6
63.9
110
169(1)上述两种物质中,KNO(填化学式)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3(2)在20℃时,将40g酸钾固体加入100g中,搅拌充分后得到的是
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针对上述信息,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得到如下结论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丙。甲:40℃时,KNO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3乙:KNO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固体。3丙:KNONaCl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一定在20~40℃。3解析:(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题述两种物质中KNO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将40g硝酸钾固体加入100g水中,搅拌充分后只能溶解16
31.6g,得到的是饱和溶液。(3)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无法比较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故甲说法错误;KNO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KNO,还能溶解33固体,故乙说法错误;由表中溶解度的数据可知KNONaCl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3一定在20~40℃,故丙说法正确。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共8分)21.(8)现欲配制70质质量分数20%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1)需要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是14g(使用了砝码和游码),若称量时出现了右盘高的现象(如图A),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C。A.向右移动游码B.左盘中增加氢氧化钠C.左盘中减少氢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家居新风尚小户型智能公寓案例分享
- 自然灾害下的家庭应急准备
- 家庭教育与未来教育的结合点
- 教育领域的科技创新在线小学数学辅导策略研究
- 科技赋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新模式探索
- 营养午餐计划与校园文化的构建
- 教育环境中加强学生防疫知识教育的措施与方法探讨
- 教育展馆的互动式学习空间设计
- 2025年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与孩子沟通技巧
- 九年级上册-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练习(统部编版)
- 健康指南如何正确护理蚕豆病学会这些技巧保持身体健康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2024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分类和编码规范
- 26个英文字母书写(手写体)Word版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检测井图集
- 日语专八分类词汇
- 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 高考英语课外积累:Hello,China《你好中国》1-20词块摘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