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中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中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中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中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TOC\o"1-2"\h\z\uHYPERLINK第一章总论 1HYPERLINK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情况 1HYPERLINK1.2编制的依据与范围 2HYPERLINK1.3项目概况 2HYPERLINK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HYPERLINK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5HYPERLINK2.1项目提出背景 5HYPERLINK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HYPERLINK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内容 8HYPERLINK3.1迁建规模 8HYPERLINK3.2综合楼建设内容 10HYPERLINK第四章场址与建设条件 12HYPERLINK4.1建设地点 12HYPERLINK4.2场址条件 12HYPERLINK4.3施工条件 14HYPERLINK第五章建设方案 16HYPERLINK5.1编制依据 16HYPERLINK5.2规划方案 18HYPERLINK5.3建筑方案 20HYPERLINK5.4装饰装修方案 24HYPERLINK5.5结构方案 28HYPERLINK5.6人防工程 29HYPERLINK5.7建筑特征 30HYPERLINK5.8医疗设备方案 30HYPERLINK5.9公用工程方案 32HYPERLINK5.10信息化方案 39HYPERLINK5.11主要工程量及设备 41HYPERLINK第六章节能节水 43HYPERLINK6.1节能编制依据 43HYPERLINK6.2节能设计方案 43HYPERLINK6.3项目能耗计算 45HYPERLINK6.4节能措施 46HYPERLINK6.5节能效果 47HYPERLINK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48HYPERLINK7.1迁建地点环境现状 48HYPERLINK7.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48HYPERLINK7.3治理方案 48HYPERLINK7.4环境监测 51HYPERLINK7.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2HYPERLINK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53HYPERLINK8.1安全卫生 53HYPERLINK8.2消防 55HYPERLINK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61HYPERLINK9.1组织机构 61HYPERLINK9.2人力资源配置 62HYPERLINK9.3培训 62HYPERLINK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64HYPERLINK10.1建设工期 64HYPERLINK10.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4HYPERLINK10.3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 64HYPERLINK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6HYPERLINK11.1编制依据 66HYPERLINK11.2编制范围 66HYPERLINK11.3投资估算编制基数及说明 66HYPERLINK11.4项目总投资估算 68HYPERLINK11.5融资方案 69HYPERLINK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70HYPERLINK12.1编制依据及说明 70HYPERLINK12.2运营成本估算 70HYPERLINK12.3财务评价结论 71HYPERLINK第十三章社会评价 73HYPERLINK13.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73HYPERLINK13.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73HYPERLINK13.3风险分析 76HYPERLINK第十四章招标采购方案 77HYPERLINK14.1招标编制依据 77HYPERLINK14.2招标范围 77HYPERLINK14.3招标方式 77HYPERLINK第十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79HYPERLINK15.1结论 79HYPERLINK15.2建议 79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情况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市中医院1.1.3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某某1.1.4项目建设性质异地建设1.1.5建设单位简介某某市中医院是一所具有五十年的发展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分东西两院和一个治疗中心,分别坐落于某某市某某区曙光路463号、二道区和顺二条48号和重庆路173号,医院总建筑面积21600m2,占地面积18300m2。医院为三级甲等,共有床位555张。设有内、外、妇、眼、骨伤、肛肠等10余个疗区及门诊专科,辅助业务科室30余个。医院在职员工748人,其中初级职称172人,中级职称191人,高级职称116人。1.1.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某某市工程咨询服务中心工程咨询资质编号:工咨甲2345672985571.2编制的依据与范围1.2.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3.《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2008〕97号)4.《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2008〕164号)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6.《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7.《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8.《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国中医药发〔2009〕23号)》9.《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1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1.某某市中医院与某某市工程咨询服务中心签订的技术咨询合同12.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1.2.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本可研报告对某某市中医院异地建设的必要性及项目的建设规模与方案、投资估算等进行研究。1.3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在某某市某某区,原某某市第四中学用地范围内,西至某某路,东邻规划路,南至某某中学。土地取得方式为划拨。2、建设规模面积24891m2建筑规模47433m2。3、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25个月,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4、项目投资、融资情况本项目总投资21357.00万元。本项目融资方案为:①地方政府配套资金1200万元;②申请国债资金1200万元;③自筹16601.12万元。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床位5042规划指标2.1建筑面积m247433其中:地上38823m2,地下8610m2(含人防3500m2)。2.2用地面积m2248912.3绿化面积m29143.42.4容积率1.522.5绿地率%36.73续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3项目总投资万元21357.004单位使用效益投资万元/床位39.60元/m24446.545单位功能运营成本元/床位10.13元/m21137.50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提出背景1.医院现状某某市中医院是一所具有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分为东西两院和一个治疗中心,分别坐落于某某市某某区曙光路463号、二道区和顺二条48号和重庆路173号,医院总建筑面积21600m2,占地面积18300m2。医院现有床位555张。设有内、外、妇、眼、骨伤、肛肠等科室46个,其中门诊科室27个,医技科室6个,住院疗区11个,现有编制人员748人。某某市中医院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某某省知名的中医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目前,某某市中医院的医疗力量分散在三处,且受限于各处的实际条件,已不能再进行规模扩大,不便于集中技术力量进行医学攻关、科技研究,也不利于患者就诊。(2)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现有的(急)门诊与社会发展和需求不相适应,满足不了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更满足不了中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3)由于医院现有门诊、病房等功能分区不明显、布局不合理,因此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4)现有医院门诊楼为30年代的早期建筑,墙体保温差、不节能,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同时原有建筑的房间布局十分不合理。(5)由于来医院的患者逐年增加,同时带来医院外来车辆的增多,院内经常出现交通不畅,停车难等现象。基于以上多种因素,要促进某某市中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中医院医疗水平,实现某某市卫生医疗事业发展整体目标,必须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把医院现有基础设施做大做强,从而满足中医院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因此,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卫生局及医院领导进行了多次的研究讨论,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十次)研究某某急救中心、市中医院异地新建有关问题》,确定将原第四中学作为该项目的建设用地。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解决某某市中医院功能分区不合理的需要。由于医院现有门诊、病房、住院楼等功能分区不明显,常出现挂号难,找不到病房等现象,延误患者救治时间。本项目的实施将建成功能分布合理的门诊大厅咨询台、电子指示牌、服务中心等。为患者创造更舒适、更方便的就医环境。同时对某某区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2.项目建设有利某某市中医院布局和规划。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某某市中医院内现有消防通道没有形成环形通道,不利于消防工作的进行。一旦发生火情将带来巨大损失;近年来医院的患者逐年增加,在院内经常出现交通不畅,停车难等现象。本项目在某某区原某某市第四中学的场址内建设,用地面积较为充足可以实现在院内形成消防通道,满足消防间距的要求。在门诊住院楼的前侧和后侧留有停车位供患者和医院职工停车使用,使院内的交通方便管理。3.项目建设是改善就医环境的需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现有的门诊与社会发展和需求不相适应,满足不了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现有综合楼为砌体结构建筑,墙体保温差、不节能,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原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和使用功能及楼内的配套设施已经陈旧、老化,早已不能满足广大某某市市民看病就医的需要。项目的建设将彻底的改变人们对某某市中医院那种原有的“老、破、旧”面貌的认识,项目将建成一座现代化、规范化、舒适化的崭新医院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某某市人民的面前。为前来救诊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就医环境。通过以上对某某市中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范围、能力及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家、省、市部门对医院建设的相关要求,项目建设是必要的。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内容某某市中医院的技术力量和服务水平,在某某省中医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依据现有技术和新建成的综合楼医疗环境,可以为全市及部分外地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3.1迁建规模3.1.1中医药医疗事业概况某某地区内现有中医院有某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某某省中医院),某某市中医院,某某民族医院,某某市某某区、某某区、二道区、双阳区、某某区、某某区中医院,某某市、某某县、某某市、某某市中医院等。除某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某某市中医院外的其他中医特色医院规模均较小,所配置的医疗技术人员一般仅几十人。3.1.2建设规模本项目为某某市中医院搬迁项目,将某某市中医院东院、治疗中心部分搬迁至原某某四中场址。根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2008〕97号),按每千人口中医院床位为0.22~0.27张床位测算建设规模。某某地区人口为745.9万人,服务某某地区以外人口按某某地区人口的10%估算,则本项目服务区域人口数为820.49万人。按每千人0.25张床位测算,则服务区域内共需2052张床位。目前某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规模为1000张床位,某某市中医院按剩余服务床位1052张的60%估算,则某某市中医院规模为632张床位,日门(急)诊服务量为1750人次。某某市中医院现有床位555张,迁建后某某市中医院将增加77张床位,达到632张床位的建设规模,即本项目规模504张床位,原某某市中医院(西院)规模128张床位。3.1.3建筑规模1、一般功能用房根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每床位按84m2/床位计算,则本项目所需建筑面积为42337m2。2、地下停车场根据《某某市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库)标准》(长规发〔2005〕75号),经初步测算,本项目需配建169个车位。参考《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本项目高峰小时出行率为2226人次。由于本项目用地范围所限,且车辆较多,车流量大,因此本项目地下建筑中部分设置为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1600m2,可停放小型车辆50辆。3、人防根据相关规定,本项目需建设人防3500m2。综上,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本项目迁建规模为总建筑面积47437m2;受建筑模数控制,本项目实际建筑面积47433m2,符合《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等规范标准的规定。3.2综合楼建设内容本项目在原某某四中场址内建设综合楼1座,及道路、绿化等配套工程,综合楼建设内容如下:综合楼建筑面积一览表序号功能用房建筑面积(m2)比例备注一地上3882381.85%1急诊部13552.86%2门诊部783216.51%3住院部1503031.69%4医技科室677414.28%5药剂科室35147.41%6保障系统16933.57%7行政管理15663.30%8生活服务10582.23%二地下861018.15%9生活及保障用房35147.41%10车库15963.36%11人防35007.38%合计47433100.00%综合楼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功能用房功能用房组成备注1急诊部内科诊室、外科诊室、骨科诊室、中医治疗室、留观室、抢救室、输液室、治疗室、医护休息室、办公室、护士站、收费室、挂号室、药房、化验室、放射室等。2门诊部①科诊室、外科诊室、皮肤诊室、眼科诊室、耳鼻咽喉诊室、口腔诊室、肿瘤诊室、骨伤科诊室、肛肠诊室、老年病诊室、针灸诊疗室、推拿诊疗室、康复诊室、门诊治疗室、中心输液室、中医换药室、体检中心等。②感染性疾病科(诊室、挂号、收费、化验、放射、药房)等。3住院部住院病房、产房等。4医技科室检验科、血库、放射科、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手术室、病理科、供应室、营养部(含营养食堂)、医疗设备科、中心供氧站、核医学科、介入室、核磁共振室、办公室、休息室等。5药剂科室中药饮片库房、西药库房、中药调剂室、西药调剂室、临方炮制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门诊药房、住院药房、中药煎药室、办公室、休息室等。6保障系统锅炉房、配电室、太平间、洗衣房、总务库房、通讯机房、设备机房、传达室、总务修理等。7行政管理办公室、计算机房、图书室、档案室等。8生活服务职工食堂、浴室等。9大型医疗设备磁共振成像装置(MRI)、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腔镜、直接数字X线成像装置(DR)、500MA数字胃肠机等。第四章场址与建设条件4.1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某市某某区,原某某市第四中学用地范围内,西至某某路,东邻规划路,南至某某中学。根据某某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办理规划手续的函》,本项目用地面积24891m2,土地取得方式为划拨。4.2场址条件(一)地形、地貌条件某某城区位于东部山地向西部平原过渡的台地上。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由台地和平原组成。其中,台地占70%、平原占30%。不同的地貌类型对城市建设起着不同的制约作用。(二)气象年平均气压986.6mmba全年平均气温4.9℃极端最高温度38℃极端最低温度-36.5℃最热月平均湿度79%年平均相对湿度66%全年总降雨量610.8mm最大积雪厚度180mm主导风向西南风全年平均风速4.3m/s(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某某市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吉黑褶皱系松辽拗陷的东部边缘,市区的地表水,较大的河流为第二松花江的支流,也是饮马河的支流—伊通河及其支流—新开河等。本项目参考的附近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如下:1、场地地形地貌条件场地地貌形态属于波状台地,高差变化较小,地势平坦,高差在0.48m左右。2、地层、地层结构及岩土性质描述场地各岩土层,自上而下分层如下:①杂填土:黑色,由建筑垃圾、炉渣及粘性土组成,稍湿,稍密状态。层厚:1.30~2.70米;②粉质粘土::褐黄色,褐黄色,含铁锰质结核。压缩性中等,稍有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湿,可塑。层厚:0.60~2.00米;③粉质粘土:褐黄色,压缩性中等,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湿,软塑。层厚:3.90~6.30米。分布均匀。④粉质粘土:褐黄色,含铁锰质结核。压缩性中等,稍有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湿,可塑。层厚:0.80~3.00米;⑤粉质粘土:褐黄色,含大量铁锰质结核。压缩性中等,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湿,硬塑。最大控制层厚:4.60米。3、场区水文地质条件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T=0.35s。建场地类别为II类。勘察期间建筑场区内地下水位埋深在1.40~3.30米,随地势有一定的坡降,主要为粘性土层中的潜水,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K=0.1m/d;粘土渗透系数K=0.05m/d;勘察时为枯水季节,抗浮及防水水位按现水位抬高1.50米考虑;场区附近无明显污染源,根据地区经验,不考虑地下水及对混凝土和钢筋的侵蚀性。地下水位埋深1.50~2.80m,场区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及径流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4.3施工条件(一)社会环境条件本项目建设区域附近没有大型工业企业,周边规划均为公共设施用地,社会环境良好。(二)交通运输条件本项目建场址西侧为某某路,东侧为规划路,据某某火车站仅1km左右,有多条公交线路由场址通过,运输便利。(三)公用设施条件1、供电条件本项目所需供电电源引自某某路,在建筑物地下设变电室。2、供、排水条件供水引自市政道路某某路供水管。雨水采用自然排放,经场区道路汇集后排入某某路DN1000市政雨水管网中;污水经医疗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入某某路市政污水干管;3、通讯广电接收条件由场址某某路现有主干网络上接入。4、供热条件供热由某某路引入,规划该条道路供热管径为DN500。热源为热电一厂集中供热锅炉房。5、征地拆迁条件本项目所需用地已规划为医疗设施用地,原某某四中已与某某十二中合并为某某市养正高中,已另择新址建设完成。6、综述本项目周边公共设施齐备、市政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施工条件较好,施工用水、用电可直接引自市政管线,能够保证项目建设需要。第五章建设方案5.1编制依据(一)建筑、结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某某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T436-2006)。(二)公用工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内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6-200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供配电设计系统规范》(GB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JGJ50057-94)。(三)信息化工程《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T54-95);《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办法》(GB16796-199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4943-95)。5.2规划方案5.2.1建筑布置医院建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与环境高度融合的思想。建筑空间组织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不同层次的空间,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就医场所。医院建筑设于场址中部,建筑物前辅以广场、绿地,与场址西侧的医院入口相对。建筑物内各功能区功能齐全、联系便捷、医疗与保障分区明确,联系方便,构成空间丰富的医疗建筑,为住院病人提供舒适、优美的住院环境,病人能有最迅速、最方便的看病。5.2.2交通运输总体规划中,采用规整的路网结构辅以环道(兼作消防通道),体现了现代医院的严谨高效和人性化。路网形态布局则顺应了建筑群中各单体的定位,医院环道使相关的人流线,物流线尽可能缩短,达到通畅,便捷的目的。参考《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本项目出行率按门诊部分300人次/万m2,住院部按3人次/床位计算,则本项目小时高峰出行率为2187人次。场区内铺设道路及停车场面积约7350m2,其中道路面积约3600m2,道路宽度7m;地上临时停车场面积约3750m2,可停放车辆150辆。为便于日常维护,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此道路行驶车辆多为小型车,荷载较小,因此设计路面总厚度为40cm,初步确定其结构如下:沥青混凝土面层:5cm;基层:20cm二灰碎石10:20:70;垫层:15cm白灰土10:90。在场区四周修建通透式围墙,共长580m,在场区四周各设出入口,其中西侧为出入口。5.2.3环境绿化环境设计布局上采用传统的自然的风景式造园与西方的规整的整形式园林相结合,营造出优美、温馨的环境。在综合楼前后基本保持现状以现代造园为主,绿化采用几何式、规整式的布局,在园林中引入直线与曲线,让自然与规整相融合。入口区及病房区设置喷泉及水庭形成活水环境,以此为中心,采用花坛、铺地、草坪、雕塑小品等造园手法,创造一个宜人的室外环境。在场址大门及建筑物之间设置中医药元素的雕塑、景观。本项目场区总绿化面积9143.4m2,绿化率36.73%。主要是沿建筑物和道路周围植草、植树。5.2.4规划指标总平面指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经济指标规划控制指标备注1用地面积m224891249812建筑面积m247433其中:地上37800m2,地下6729m2(含人防1716m2)。3建筑物基底面积m28347.64建筑物高度m49.8﹤505绿化面积m29143.46道路面积m23600道路长520m7地上停车场面积m237508容积率1.52﹤1.89建筑密度%33.54﹤3510绿地率%36.73﹥355.3建筑方案本项目房屋建筑为一类建筑,安全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Ⅰ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防水年限15年。5.3.1平面设计中医院建筑物为一座建筑综合体,裙房4层,高17.4m,主楼10层,高49.8m。根据医院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某某市中医院对本项目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经多方案比较,确定本项目建筑物平面呈“八卦”样式布局,裙房部分中庭,可以使室内景观具有良好的穿透作用,同时对主楼减少日照影响。各功能用房具体设置由某某市中医院根据实际需要动态、灵活配置。功能用房概况如下:一层主要为门诊大厅、急诊部、儿科门诊、出入院大厅、感染科门诊、体检中心、放射科等。门诊大厅位于西侧中央位置,设置4层通高的中庭,视觉导向明确。大厅入口中央为垂直交通井,设置3部垂直电梯,同时设置8部自动扶梯作为整个综合楼的竖向交通枢纽,连接各楼层各个功能科室。大厅入口两侧对应挂号和收费窗口,正面为药剂科等候空间。弧形医廊北部连接放射科,南部连接住院部;急诊位于门诊南侧,与弧形医廊相接;住院部出入院大厅位于裙房正南,西侧为住院药房和出入院手续办理,东侧为商服配套;药剂科位于门诊大厅西侧,主楼底层,正对主出入口;南部主楼延伸裙房为放射科,便于大型医疗设备安装;儿科门诊设置在北侧一角,独立出入口,单独成为一区;感染科门诊位于东南角,设置分诊单元;体检中心设置在主楼一层东侧,单独设置出入口,方便体检。二层布置各种医疗空间,主楼和裙房中央设置成弧形医廊,连接各个功能单元。裙房为各个功能科室,环绕医廊布置。主楼北侧为医技部,南侧为手术室6间。延医廊布置采光天井,在达到采光效果的同时也可舒缓病人的紧张情绪。医技部分为检验、血库、病理等功能,血库就近设置在手术室附近。三层裙房部分环绕医廊布置各个功能科室,主楼为设备层,主楼北侧裙房部设置为医技电诊科。四层裙房部分环绕伊朗主要设置专家门诊、五官、眼科和部分办公部分,通过弧形医廊连接。主楼为住院部外科病区及教科研功能区。主楼为弧形板式高层,1~4层与裙房相连接。5~9层每层两个病区。4层和顶层各设1个病区。病房位于弧形外侧,可享受到充分的日照;医护用房位于内弧。核心交通居中。护士站居病区中部。地下一层主要为车库及人防建筑。5.3.2建筑立面造型设计医院建筑的外观注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地方建筑特色,主要从屋顶、门楼、窗户、梁柱和颜色等方面体现。建筑以弧形线条为主,追求平稳、大方,使建筑形象更为丰富、更加细腻,充满现代气息。整个建筑外饰白色,局部使用磨光花岗岩石材及玻璃幕墙,外窗为中空透明玻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产生了良好的视觉效果。5.3.3环境设计住院病人一般心情欠佳,其“精神”功能要求极为重要,交往是他们的最大需要。除设计优美的室外环境,综合楼设计中多设有“共事空间”。玻璃顶引进阳光,大片玻璃窗引进绿色,将室内、室外空间一体化,创造出开敞与流动空间,让更多的自然景观、阳光、空气进入室内,在内部空间中追求“田园气氛”,并尽量采用药用植物。同时运用有生命的造型艺术,包括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等用艺术手段来营造室内的室外化艺术气氛。造亲切宜人,富有“人情味”的医院,打破医院原来平直、生硬、冷峻的贯常局面,从精神上减轻病人紧张,沉闷的心理压力,对病体的康复是极为有利的。5.3.4色彩设计采用多色彩的医院空间环境,可以使病人消除对单一的“白色”医院所产生的陌生、紧张、畏俱等不良心理。这里指的色彩是指合理的色彩组合,而不是五彩缤纷。本项目建筑物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红、棕、米、灰、褐色等。病房的平顶和墙面采用柔和的浅米黄色,地面选用浅灰色的略带弹性的块材铺地。家具、装饰、盆栽景物、线槽装置、布幔等均统一进行设计,以求创造一个有利于病人治疗、休养、康复的温馨而朴实无华的色彩环境。同时,采用色彩分区和方向指引,减少来院求治病人寻找目的地及行进中的焦虑。5.3.5建筑剖面及竖向交通建筑物1~2层高4.5m;3~10层层高4.2m;室内外高差、屋顶结构合计7.2m;建筑物总高度为49.8m。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等规范要求,为了满足人员、仪器设备等垂直运输和消防的需要,本项目设2部楼梯,3部电梯(其中2部为消防电梯,平时兼作生活电梯),8部自动扶梯。楼内竖向交通主要以电梯为主,在建筑物中央及建筑物两端设楼梯间,作为垂直交通及消防疏散通道。地上—层大厅直接对外开门,与楼梯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共同的消防疏散体系,其中一层消防控制室设单独直接对外出口。各层使用楼梯为垂直交通工具,配以宽敞明亮的走廊及半岛式护士站等形成水平交通网,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员流动及疏散体系。5.3.6无障碍设计医院建筑设计中无障碍设计优为重要,因大多病人都行动不便,在设计中应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入口处设残疾人坡道,每层设残疾人专用厕所。楼梯、扶手满足残疾人的要求。建筑入口处设置台阶,并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坡度为1∶12,宽度为2.4m,坡道两侧设扶手,在扶手栏杆下端设高为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公共使用的门采用自动门与推拉门。在推拉门门把手一侧墙面,留有不小于0.5m的墙面宽度。门扇安装视线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厕所:男女厕所内各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厕位面积不小于1.80m某1.40m,安全抓杆直径为30~40mm,安全抓杆内侧应距墙面40mm。5.4装饰装修方案5.4.1外部装饰装修外部装饰装修是医院的显著的标志,可以彰显医院宗旨、医院特色等的标志。建筑物外部装修采用中级装修标准,外门窗按照国家、某某省规定的节能指标要求采用密封和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产品。5.4.2内部装饰装修医院内部装饰的部位主要包括门诊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候药区,住院部的大厅、走廊、病房、医生办公室、护理站、治疗室,办公区域等。通过平面装饰、立体装饰等形式,起到营造氛围、弘扬历史、传播理念、崇尚医德、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彰显特色的作用。营造氛围,主要是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可以通过装饰风格、装潢、色彩搭配等来表达。装饰风格应体现中国传统特色;装潢可以通过含有中医药元素的陈设、摆件、字画、图片等体现;色彩搭配应注意与医院总体色调、区域服务功能相协调。在同一区域内的装饰风格、装潢、色彩应和谐。弘扬历史,主要是弘扬中医药历史或医院发展史。可以通过文化长廊、壁画、雕塑、中医药器具模型等来表达,在一层大厅周围设置展柜。医院的室内装修应简洁;地面、墙面、顶棚相接处无阴阳角,宜做成小圆角;饰面材料应采用难沾污、易清洗的材料;色彩宜明亮雅致,宜采用浅色,适当采用中色或深色。(一)门诊部门诊部是医院接触患者时间最早、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地方,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应是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最重要场所。1、门诊大厅、走廊门诊大厅人员流量大、停留时间短,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为主,兼顾彰显特色,不作过多装饰。2、候诊区候诊区是患者等候诊疗的场所,内部装饰应以宣传知识的挂图为主,具体内容与区域所在科室的特色相结合,并及时调整。3、诊室诊室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和崇尚医德为主。根据诊室的特点,内部装饰的总体格调应体现典雅书卷气息,诊桌、诊椅、诊柜等融入中国传统和中医药元素,不宜装饰过多而转移医生患者的注意力,不宜张挂纷乱的锦旗。4、候药区候药区是患者诊疗结束后等候取药的场所,内部装饰应以介绍方法和宣传知识的挂图等为主,介绍方法的内容应以中药饮片煎煮、服用方法为主,宣传知识的内容应以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主治、药品真伪鉴别等为主在侯药区适当设置营造氛围的中药的标本、煎煮中药的器具等。(二)住院部住院部是患者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接受诊疗并休养、在医院内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是照顾和探视患者的亲友往来频繁的地方。1、住院大厅、走廊住院大厅是住院患者以及照顾、探视者经常出入的通道,还兼有休闲、休息的功能,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和传播理念为主。设置药吧等具有中医药特点的服务,摆放具有药用功能的鲜花或常绿植物。2、病房病房是患者治疗康复、休息生活的场所,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为主,点缀以中医药为主题的书画、实物等。3、治疗室治疗室是患者接受治疗、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内部装饰以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彰显特色的挂图、物件为主。(三)办公区域医院的办公区域主要面向内部员工,内部装饰应以崇尚医德、传播理念、弘扬历史(医院发展史)为主。装饰范围应包括楼道、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四)医院标识医院标识主要包括院徽、标准院名、标准色系三个基础要素及其在指示标牌、办公用品、宣传用品等方面的应用。医院名称应使用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名称,汉字使用规范,字体端庄易识别。院徽、标准院名、标准色系应广泛应用于指示标牌、办公用品、宣传用品、服饰等方面。指示标牌包括分布图、引导牌、方位牌、科室牌等,办公用品包括处方、病历、信封、信笺、药袋等,宣传用品包括宣传栏、文化设施、员工名片等,服饰包括医院员工工作服、病员服、病床卧具等。(五)室内装修标准及装修材料室内装修标准及装修材料初步选用标准如下:装修标准一览表等级部位装修标准一般功能用房、病房走廊、楼梯等地面普通、中级装修内墙面普通、中级装修天棚普通、中级装修会议室、门厅、电梯厅等地面中、高级装修内墙面中、高级装修天棚中、高级装修外墙中级装修卫生间地面中级装修内墙面中级装修天棚中级装修设备大便器,小便斗,洗手台,壁境,洗污池5.5结构方案本项目建筑物地上10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47433m2,其中地上37800m2,地下6729m2,人防1716m2。5.5.1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1、抗震设防类别:乙类;2、地震作用7度,抗震措施8度;3、场地土类别:Ⅱ类。5.5.2结构选型地基基础的设计根据岩石工程勘察报告、场地的地震危险性作综合评价,正确确定地基承载力。基础埋置身度应根据地质情况、土的冻层深度以及地下水位等情况,综合考虑后确定。本项目采用静压管桩与地下连续墙相结合的形式,地下建筑地面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后的人工地基。建筑物地上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楼层面为梁、板式,垂直荷载主要由框架体系承担,水平荷载由剪力墙和框架共同承担,柱截面500某500mm。填充墙体体采用150厚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砖。5.5.3结构材料1、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40水泥混凝土,其中水池、屋顶水箱、地下室采用防水密实水泥混凝土。2、钢筋:I级钢fy=210KN/m2,II级钢:fy=310KN/m2。3、墙体:±0.00以下采用240厚地下连续墙,±0.00以上外墙及楼梯间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砖,内隔墙均采用轻质材料,以减小梁柱截面尺寸,节省投资。4、钢板和型钢:一律采用3号钢。5.6人防工程本项目为全埋式现浇钢筋混凝土人防地下室,层高4.4m,桩基采用预应力砼管桩,顶板采用梁板结构,柱网跨度为8.4m某7.2m。防护单元的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皆自成系统,墙上开设门洞处在其墙两侧设置防护密闭门或临战封堵。相邻抗爆单元之间设置抗爆隔墙,隔墙连通口设置抗爆挡墙。抗爆隔墙及抗爆挡墙临战时构筑,采用500mm厚粗砂砂袋堆垒而成。密闭隔墙厚度300mm,并在染毒区一侧墙面用1:2水泥砂浆抹光,墙面光滑易于清洗。室内外出入口处临空墙为3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密闭隔墙有管道穿过时,采取密闭措施;密闭隔墙上开门时,均设密闭门。5.7建筑特征主要建筑特征一览表工程名称某某市中医院建筑名称某某市中医院综合楼建筑耐火等级Ⅰ级抗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7度,抗震措施8度主要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基础形式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建筑物总体高度最高49.8m建筑层数地上:最高10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47433m2(其中地上37800m2;地下6729m2,含地下人防工程1716m2)建筑构造屋面橡胶防水卷材(II级防水)墙体承重型空心砌块楼(地)面地下室:水泥混凝土设备用房:水泥砂浆病房:水磨石大厅:花岗岩盥洗室:防滑地砖外墙面外墙砖、涂料、玻璃幕墙内墙面乳胶墙漆屋面、天棚屋面:轻钢网壳结构形式和银灰色复合压形钢板一般房间:乳胶墙漆大厅、走廊:铝合金龙骨、棉板吊顶门、窗入口:不锈钢门;功能房间:木门;窗:塑铝窗5.8医疗设备方案本项目不包含医疗设备、专用软件的购置,本节主要对供氧、吸引系统进行设计。5.8.1设计依据(1)国家医药行业标准:《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7—9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6—945.8.2设计内容手术室、ICU、病房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设计5.8.3系统设计根据医院用氧情况,中心氧站采用氧气瓶汇流排方式。由氧气瓶、高压金属软管、一级控制台、报警器等构成。两组气瓶(每组十瓶)并联在汇流排上,一组供气,一组备用。当一组氧气用完进,通过一级控制台自动切换到另一组继续供氧,从而实现不间断供氧,此时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以便及时更换气瓶。负压站采用2台(SK—3)水环式真空泵产生负压、用一个3m3的负压罐存贮负压,并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真空泵的开停,确保负压值保持在规定范围。氧气、吸引系统终设置:普通病房每床配一套、ICU病房每床配两氧一吸手术室配DT—1固定吊塔。医院住院部的每个病区安装一台氧气二级稳压箱,其作用上将0.6~0.8Mpa的(主管路)氧气压力减至0.3~0.5Mpa,以供病员用氧在每个病区安装一台氧气流量仪,便于医院成本管理和各科室分级核算。氧气管道采用不锈钢管(材质:Icr18Ni9Ti),管道清洁后必须进行严格脱脂,脱脂溶剂采用工业四氯化碳。吸引管道主管和楼层分管采用热镀锌管,病房支管采用不锈钢管。氧化管道必须可靠接地,以释放静电确保安全。供氧系统楼层主管与绝缘电线、电缆水平净距离≥0.5m,交叉净距离≥0.3m。5.9公用工程方案本项目不包含为专用医疗设备所配备的公用工程,本节仅对基本的屋宇装备(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进行设计。5.9.1给水、排水(一)设计原则根据综合楼规划设计,合理预测需水量,按各用水点用水要求,合理分布于全楼,满足用水点用水量、水压,有效地收集输送综合楼污水的要求。(二)用水量分析根据某某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22-T389-2004),三等医院日常生活用水量按800L/(床·d)计算,则本项目日用水量为400m3,考虑20%的其他及不可预见用水,本项目日用水量(不含消防用水)确定为480m3,年用水量(不含消防用水)为17.52万m3。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各用水处供水管道入口处水压不小于0.2MPa。(三)水源和供水设施医院给水引自某某路给水管网,由给水干管接入综合楼地下给水泵房,综合楼分为高压、低压区分别给水,给水管管材均选用铝塑复合管。为保证生活用水的供应,按日用水量432.m3/d的25%,设135m3生活水池1座,设置于地下1层给水泵房地下。(四)热水系统热水供应温度一般在60℃左右,特殊需要更高的温度可以采用局部加热的方法进行加热。热水供应系统采用太阳能热水器,采用电热方式辅助加热。(五)排水量计算排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算,经计算,日排水量384m3/d,年排水量14.02万m3。(六)排水方式根据医院场址现状,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根据汇水区域及建筑布置,设两条排水管。医院污水主要包括含粪便污水、医院污水。医院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及其它有害物质,因此污水系统应防止与供水系统交叉污染。医院医疗污水,需先排至场址西北角污水处理池进行综合处理,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时方可外排。污水处理池做好绿化隔离。为减轻污水处理池压力,医院生活污水先排至场址西北角化粪池进行处理达后,再排入污水处理池,经综合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雨水排放结合竖向设计,采用排水暗管与地面坡度相结合的排水方式,地表泾流尽量利用道路和地面的坡度。地面最小坡度设计为0.3%。将大部分雨水汇集到医院主次路面上,由路下的排水暗管排入城市雨水管网。排水管最小设计坡度为0.3%。(七)管材生活给水系统采用PP-R三型聚丙烯料给水管,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采用热浸镀锌钢管,室内排水系统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排水管,室外污水、废水和雨水管道采用HDPE双壁波纹排水管。(八)卫生洁具医护人员卫生间设台式洗脸盆和双管成品沐浴器,病房卫生间设脚踏式冲洗阀的蹲便器。公共卫生设红外线感应冲洗阀的立式小便器和洗手盆及设脚踏式冲洗阀的蹲便器。门诊的洗手槽设肘碰混合龙头,治疗室设洗手盆,污洗间设洗涤盆和污水池。5.9.2电气(一)用电负荷、负荷等级和供电参数本项目综合楼建筑用电量按70W/m2计算,经计算,医院总用电负荷3117.03KW,年用电量2730.52万KW/h。供电参数为电压380/220V,50HZ,三相交流电,功率因数经补偿后在0.9以上。(二)电源、电源设施和外部条件本项目供电电源线路引自规划二次变电所,通过10KV线路接入地下变配电所。本项目一般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消防、走道照明、客梯、排污水泵、生活用水水泵等用电为一级负荷。医院采用双电源供电,地下配电所设置3台1250KV/A变压器,同时购置一630KVA柴油发电机台作为一级负荷用电的备用电源,可满足本项目的需求。(三)低压配电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和干线相结合的混合方式,电压为220V/380V,位于地下1层的变配电站直接引入各用电点,配电设备中的主要干线敷设于建筑物内的管道井内,采取插接式母线槽,水平干线采取电缆桥架和穿管暗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大型医疗设备,分别采用单独的变压器进行供电。(四)照明门诊楼、住院楼设置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室外设建筑射灯。楼梯及其疏散走道、消防控制室、手术室设应急照明,在出口处设安全出口标志灯。在疏散走道设疏散标志灯。以上照明灯具采用集中应急电源柜供电。办公、药房选嵌入式高效格栅荧光灯;病房选用嵌入式遮光板荧光灯作一般照明,并在床头设床头灯,每间病房设足灯作夜间照明;治疗室,手术室装设净化灯作一般照明;手术室设无影灯作手术照明;走道设嵌入式荧光灯;医生办公室,手术室设读片灯。照度标准:病房为50LX;办公、治疗、手术室一般照明2007LX。光源的选择:医院的诊室,治疗室,检查化验室和病房等场所采用高显色性的三基色荧光灯;污染走廊,污洗间、候诊室、治疗室、ICU、手术室均设置紫外灯,并与其它用途照明分开控制。照明配电支线均采用BV-450/750V铜芯导线,穿钢管敷设。(五)防雷与接地该建筑为二级民用防雷建筑,应采用全面的防雷保护措施,建筑物顶部采用避雷网作防雷接闪器,突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装设避雷针。每三层沿建筑物四周设均压环,并与建筑物内各种竖向金属管道相连。避雷针、避雷网、均压环、引下线及所有引入室内的金属管线均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在一起。避雷带、避雷网、均压环、弓下线及防雷接地装置均可是利用建筑物金属体。接地方式应与医院整个电气接地系统相一致,用电设备接地、防雷接地、弱电系统接地及其它电力系统接地可采用联合接地形式,接地电阻不大于lΩ。医疗设备接地与防雷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独立设置接地线。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与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与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线。5.9.3通风、空调、供热(一)通风综合楼内某些房间常常会产生臭气、粉尘、有害气体和致病微生物,为了避免污染,保护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医疗质量,在这些房间必须设计安装机械通风系统,以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医院机械排风方式有如下几种:1、机械排风与机械送风此种方式主要应用于要求卫生条件较高的场所,不论换气次数和保持室内正负正要求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满足。2、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此种方式只能保持室内正压,不能保持室内负压,主要应用于污染源分散和室内污染并不严重的场所。3、自然进风与机械排风此种方式可以有效保持室内负压,适用于室内散发较多污染气体的房间。(二)空调系统1、设计参数①室外设计参数空调:夏季干球温度35.6℃;湿球温度27.4℃冬季干球温度-7℃通风:夏季干球温度32℃;冬季干球温度0℃②室内设计参数夏季冬季新风量m3/h.p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干球温度相对湿度病房2560205025一般房间2560205025办公室25552045302、空调方案综合楼在夏季采用中央空调作为制冷设备,在地下设制冷机房,地上一层设空气处理机房。手术室采用洁净空调保持无尘环境。为了节省能源及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系统的正常运行,空调通风系统实行计算机运行管理控制。空调控制系统,要求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对各设备与参数进行实时监控,远方启/停控制与监视,参数与设备非常状态的报警。(三)采暖系统1、气象参数①室外气象参数:室外气象参数内容大气压hpa空气调节温度采暖温度干/湿球温度相对湿度主导风向风速最大冻土厚度冬季1000.3-26℃-23℃30.5℃/24.2℃60%WS5.7m/s1690mm②室内设计参数:室内采暖设计参数名称冬季温度综合用房17~192、采暖负荷为节约投资,本方案不另设热源,采用集中供热,医用蒸汽采用电力生产。冬季采暖计算热负荷为65W/m2,总热负荷为2894.39kW。3、采暖方案根据规划方案,采暖由热电一厂通过某某路供热管网集中供热供给。本项目地下设换热站一座,供回水温度85℃/60℃。供热系统分高压、低压两个分区。管道敷设方式采用沿地下直埋敷设,钢管外加保温绝热材料。室内采用钢制散热器或其它类型的散热器,室内管材采用焊接钢管,阀门采用铜闸阀。5.10信息化方案建成功能完善,标准统一,安全保密、稳定可靠、维护简便,可扩可升、易学易用、节能环保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统。5.10.1信息系统1、综合布线建筑群和建筑物内布线包含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及工作区子系统的综合布线。2、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机房建设包含基础装修、装饰,新风空调,电气,防雷,图像监控,门禁,屏蔽,消防等方面。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大型数据应用采用SYBASASE+EAS数据库系统,并配置SybaseReplicationServer软件实现数据交换的同步复制,同时应用小型机UNIX版本及双机备份、异地冗灾的相关插件,与PC服务器的WINDOWS版本。其它数据库的建立采用微软的SQLSERVER数据库系统。4、应用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需要电话终端800点,通过程控交换机实现普通市话接入,通过通信公司数字中继联入市话通信网,实现各分机直入直出。本项目设视频案件讨论系统:5、网络系统建设某某市中医院网络工程项目包括医疗专网、医院内网、医院外网的应用的综合性工程项目,承载着语音、视频和数据等综合业务,实现卫生系统纵向和与其他兄弟医疗单位及社会横向网络业务的融合。6、网管系统建设网管系统建设包括远程通信管理、检查内网管理和外网管理等。7、网络终端系统建设根据现有人员数量和内网、外网需求,需终端约600台。5.10.2病房呼叫系统病房设病房呼叫系统,呼叫主机设于各层护士站,病房门口设门机,病房内每个床位设对讲型呼叫床头单元,走廊设显示挂屏。5.10.3智能化系统智能化系统由综合布线、机房及配套工程、一卡通系统等组成。安全防范系统包括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及信号远程传输存储系统。消防自动报警及设备联动系统在建筑物的一层设有消防控制室,由专人24小时值班。控制室内设有一套集中消防控制系统,消防控制室内设直接对外的外线报警电话,报警探测器及应急广播根据防火分区设置。对建筑物内的所有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管理。5.11主要工程量及设备主要设备清单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

(万元)合价

(万元)备注1通风空调550.001.1中央空调水冷台/套1500.00500.001.2其他设备50.002手术室设备363.002.1手术室洁净空调\o"大金洁净空调FV250AMY1LF特价(限北京用户)"FV250台/套655.00330.002.2其他设备33.003给水排水设备29.193.1水泵(给水)台/套20.350.703.2水泵(消防)台/套20.200.403.3水泵(污水)台/套20.250.503.3污水处理设备台/套125.0025.003.4其他设备2.594电气设备111.654.4厢式变电站1250KVA台/套316.0048.004.2柴油发电机600KW台/套150.0050.004.3配电柜台/套100.353.504.4其他设备10.155信息化设备82.505.1智能化设备50.005.2安防设备25.005.3其他设备7.50合计1024.85主要工程量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1房屋建筑m21.1地上建筑m2378001.2地下建筑m250131.3地下人防建筑m217162公用工程2.1道路m236002.2室外停车场m237502.3绿化m291442.4围墙m5802.5给水管道m2002.6排水管道m2502.7供热管道m2502.8通信线路m2002.9电力线路m200第六章节能节水6.1节能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4、《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计交能〔1996〕905号)5、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9、《某某省节约能源条例》10、《某某市节约能源条例》11、《某某省节能“十一五”规划》12、《某某市2008—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规划》13、某某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T436-2006)14、其它相关节能设计规范6.2节能设计方案1、建筑的规划设计。本项目的建筑的规划设计按照节能原则要求,充分考虑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建筑平、立剖面形式、太阳辐射、自然通风等气候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对本项目建筑的平面布置设计利用了冬季日照并避开了冬季主导风向,利用了夏季之然通风。建筑的主朝向为本地区最佳(或接近)朝向。建筑体形系数为小于0.40,符合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的规定要求。2、维护结构热工设计。项目建设区域的气候分区属于严寒地区B区,项目建筑中采用页岩陶粒混凝土小型砌块砌筑、EPS苯板、塑铝门窗(外窗的气密性能符合相关要求)等节能材料和技术,使其维护结构传热系数如下标准值以内。严寒地区B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0.3<体形系数≤0.4传热系数W/(㎡·K)备注屋面≤0.35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0.4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45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0.8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0.2≤2.8屋顶透明部分≤2.63、采暖。项目为集中采暖并采用热水作为热媒循环供热,集中采暖系统按室(区)分别设置室温调控装置,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根据热负荷计算确定。集中采暖系统的室内计算温度按以下值选取。集中采暖系统室内计算温度建筑类型及房间名称室内温度(℃)备注病房、诊室、化验室挂号处、药房消毒、污物等药品库等办公室走道、洗手间、门厅等201816121816供热方式为散热器采暖。4、通风与空气调节。项目建筑物内的通风(除盥洗室等部位外)采用自然通风。盥洗室等部分采用机械通风。5、照明项目的能源消耗之一为电能消耗,主要是日常照明,因此项目照明用具的选择在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前提下,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规定进行相关设计。具体设计如下表:(按项目实际功能在标准中选取)建筑照明标准值房间或场所照明功率密度(W/m2)照度标准值(lx)备注现行指目标值治疗师、诊室、护士站、重症监护室化验室手术室候诊室、挂号厅病房药房办公室11183086201191525751793005007502001005003006.3项目能耗计算本项目能源消耗主要为电力、热量,经计算,本项目用电负荷为3117.03Kw,年耗电量为2730.52万kwh;热负荷为2894.39Kw,年耗热量为4251.27百万千焦。本项目外购含能工质为自来水,经计算,本项目年耗水量为17.52万m3。能耗指标表能源种类指标负荷年消耗量备注年能耗表电力70W/m23117.03Kw2730.52万Kwh热力65W/m22894.39Kw4251.27百万千焦年水耗量17.52万m3能耗换算表能源种类单位年需要实物量折标系数年需要折标煤量(吨标准煤)年能耗量电力万kwh2835.381.2293355.81热力百万千焦4414.530.03411449.68合计4805.49年水耗量万m317.526.4节能措施本项目主要消耗的能源为水、电、热,为此采取如下节能措施:1、项目建设按节能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建设。项目的主要能源消耗为电能和热能消耗。日常照明采用节能灯具,选用电子节能镇流器。节能效率大于50%。动力设备采用节能型设备以节约电能。供电系统在总图布置上,力求紧凑,减少电能的线路损耗,同时选用节能型变压器,选择合理的补偿方案,变电所内低压加电容器进行功率因数补偿,提高功率因数,使功率因数保持在90%以上,选择节能型电机,力求降低电能的损耗。2、项目的主要能源消耗为冬季采暖供热,为减少楼内的热损失,设计采用符合国家节能要求的复合墙体,达到设计的保温、隔热性能。3、室外供热管道采用聚胺脂预制式保温管。根据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在设计、施工时注意各类管线的合理铺设,避免不合理的热交换。加强节能意识,强化后期管理,节约用电及按室外气温调节采暖温度,节省用热量。4.给水采用PP-R管材热融连接,无结垢和漏水之虑,室内排水采用夹芯发泡塑料管以防漏水及噪音。卫生器具均采用节能型设备,以节约水资源。6.5节能效果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和某某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的相关规定,本项目节能目标为总能耗达到减少50%。经过以上节能设计和采取节能措施后,本项目年能耗折标煤量为4805.49t标准煤,符合节能目标。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7.1迁建地点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原某某四中,所在区域附近空气、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适合本项目的迁建,但在设计、迁建和使用中要实行环保和污染治理措施,避免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7.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和污染源主要有污水、噪声、废渣、废气。详细情况分述如下:1、废渣主要为医院医疗垃圾、生活垃圾。2、污水废水主要来源于卫生清洗水和工作人员及患者的生活用水。3、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空调等设备,声强在40~80dB(A)左右。7.3治理方案7.3.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第253号令)《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文)《关于执行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问题的通知》(环函[2003]197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380号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医院排放污水余氯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7.3.2治理方案1、废渣治理项目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因此需根据废物的性质,将其分为一般性固废和危险固废。医院废物遵循在废物收集处理过程中,将带有传染性的垃圾废料和不带传染性的严格分开,尽量减少有毒有害垃圾和带传染性垃圾的数量,以利于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不带传染性和未受污染的纸类、塑料类及瓶罐等废物,木材、金属、玻璃等废料均可回收利用,或委托废品收购部门处理。锅炉炉渣作为建材外售。医院垃圾处理的目的是使排出的垃圾废物稳定化(有机垃圾无机化)、安全化(有毒有害物质分解去除,细菌病毒灭菌消毒)和减量化。处理过程包括收集、运送、贮存、中间处理和最终处置等过程,其流程如下:收集→输送→存放→运输→焚烧→最终处置医院的垃圾污物大多是带传染性的,采用焚烧的办法处理是最彻底和比较简便的方法。首先垃圾采取分类收集措施,生活垃圾与医院垃圾分开,对具传染性的有害废物与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