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B.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D.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2.(2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A.斡(wó)旋锵(jiāng)然戛(jiá)然而止不知所错(cuó)B.追溯(shù)拙(zhuō)劣消(xiāo)声匿迹怒不可遏(è)C.龟(jūn)裂襁(qiǎng)褓漫(màn)不经心纷至沓(tà)来D.迁徙(xí)驰骋(chěng)名副(fù)其实目炫(xuàn)神迷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历届参赛国家最多的一次盛会。B.读《望岳》一诗,只有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每当看到学生获得进步时,我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愉快与满足。D.为了防止交通不陷入混乱,在重大节日期间,一些大城市会出动武警来维持交通秩序。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B.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十几岁的人生花季,我们正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B.任何个人的成绩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相较,都不过是沧海一粟。C.好书要多读,重要的书要反反复复地读,每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D.他的作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关注到了社会变革的现实。6.(2分)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B.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C.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D.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震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以下问题岳飞治军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①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②,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节选自《独醒杂志》)(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1.下列句中加点词。(1)余尝访其士卒(_____)(2)故能得人心(_____)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3.“皆一可以当百”体现了岳家军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意,概括岳飞是如何治军的。8、(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蒹葭》选自其中的《秦风》。B.“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量的“比兴”。C.《关雎》与《蒹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D.《蒹葭》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主人公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2.诗人为什么要极力地渲染道路的艰难阻塞,诗歌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9、(7分)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嘉肴》)(6)__________,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贺敬之《回延安》)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古代风筝用处多王吴军①史书记载,风筝源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鲁国的著名工匠鲁班看到了鹞鹰在空中盘旋飞翔,于是深受启迪,他就“削竹为鹊,上天三日不下”。这是风筝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翟也曾斫木制鹞,能在空中飞翔。汉朝初年,韩信用竹篾扎出架子,糊上纸,做成了更接近于后来的风筝的飞行物,用线牵引着,使其乘风飞空,这种飞行物就有了“纸鸢”的名字。到了五代时期,李邺在纸鸢的头上装了竹笛、安置了丝鞭,风吹着竹笛,鸣声响起,宛如古筝,于是就有了“风筝”之名。唐朝诗人高骈在《风筝》一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写的就是风筝在天上发出古筝一般的声音的情景。②古代的时候,风筝不只是放着玩的,更是战争中常用的武器。③在唐朝以前,风筝就曾应用在军事上。《鸿书》中记载,鲁班首先把风筝用于战争侦察中。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在决战时,刘邦的大将韩信曾放起一只风筝,根据风筝的引线的长短来估计秦朝皇宫的距离,确定方位,开凿出地道,赶在项羽之前攻进了秦朝皇宫。④明朝的时候,有一种火器,名叫“神火飞鸦”,它其实是一种鸦形风筝,内装炸药,用四个起火装置作为动力,当这种风筝飞到敌方的上空时,盘香就会点燃导火线,引起火药爆炸,具有一定的攻击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曾在军舰上把风筝放到海面上空,以标示隐藏在海底的德国潜水艇的确切位置,为空中轰炸机指出袭击的目标。⑤风筝是古代战争中的通讯工具。唐朝末年,叛将田悦兵到临安城下。宋将张全率军顽强抵抗,但是旷日持久,张全怕孤城难守。为了搬取救兵,张全把求援书信捆在风筝上送出城外,引来了救兵,临安城得以解围。⑥风筝是古代的科研工具,古人把风筝用于气象研究和监测。明朝的王逵在《蠡海集》一书中记载,当时曾经用风筝做测风实验。⑦古人还把风筝作为生产的工具。《资治通鉴》中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利用风筝“负人载物,超险阻而飞达,越川泽而空递”,弥补了“舆马之不能,舟楫之不逮”的不足。⑧当然,风筝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放着玩的。放风筝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的第七十回中说:“春日,把风筝放得很高,然后剪断引线,使其自行随风飘摇,晦气和痛苦也随之而去。”“放晦气”当然是迷信说法,但是,放风筝却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清朝的富察氏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儿童放之(风筝)空中,最能清目。”放风筝时,需要牵线跑步和昂首远视,这的确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益于视力。(选自《北京日报》2018年3月2日)1.古代风筝的用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请用“‖”给②至⑤段分层,只划一处,并说明理由。②③④⑤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古城信步李剑锋①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不久前,我踏上了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雨后的古城笼罩在幽情逸韵的氛围中,如同一幅中世纪风景油画。②古城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座位于云贵高原西部苍凉群山之中的古城,完好地保存了原来的城市架构。古城的一些房屋,经风历雨,千年不衰,古韵犹在,成为建筑活化石。因此,古城又有“活着的古城”之称。在我国所有城镇中,只有丽江古城与山西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③恍如梦境的古城,吸引了海内外游客陶醉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间,如痴如醉地呼吸远古空气,聆听纳西古乐,鉴赏东巴文字,领略滇西风情。④古城依着狮子山、象山、金虹山而建。街道连接小巷,小巷衔着万户门洞。门洞内为“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的纳西宅院。宅院既有北京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情调。这些蕴含纳西传统母房文化的宅院,主要由平房、妹楼、明楼、骑厦楼、古宗楼等组成。望着这些房子,我感觉到纳西民族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民族,她奇迹般地将东巴经书、东巴古典舞蹈、东巴音乐以及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东巴象形文字等完整地保存下来。⑤古城还是一座水中之城。我循着叮叮咚咚的水流声,走进了古城新华街。与江南水乡平静的水不同的是,古城的水是湍急地流着的。尽管水流急,但河岸很低,两岸绿树婆娑,垂柳依依。⑥古城的河上,有很多桥。桥是古城的神来之笔,它使古城充满灵性。在草丛中,在垂柳间,那一座座桥就像一条条彩虹,把古城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了蓝天、白云、绿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⑦到了阿余灿至大石桥一段的街道,我信步走上大石桥的桥头,往南眺望,古城北面的玉龙雪山直指苍穹,发出的炫目银光,折射得古城迷离而神奇。当我调整视线往桥下看时,惊呆了:河水留有雪山的倒影。抬起头,眼前的景色使我又醉了:河道上,一座座古栗木板桥离河面很低,掩藏在绿柳草丛中。河水碰撞岸堤溅起水花,洒在桥板上,增添了桥的鲜活情趣。就在这时,一曲空灵飘逸的纳西古乐,从不远处漫了过来,流遍我全身,沁入我肺腑。⑧随着音乐,我踅进一间古乐馆,择个临窗见河的位置坐下,一边品着清茶,一边聆听着台上十余位年逾古稀的纳西乐师的演奏。一曲曲古奥的音乐,使我尘念尽除,心静如水。⑨从古乐馆出来,行到大石桥至百岁坊的小巷时,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光滑、陡斜,顺着栗木板桥,望向对岸,纳西民居从河岸砌起,墙上攀满藤本植物,疏影横斜。在白沙铜街至“刮当阁”匀水处街道,水声大了起来。西河水流到这里,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刮当阁”匀水处两岸,种满粉团花树和柳树。柳条缠花枝,在风中轻轻起舞,微微发出簌簌声,蝴蝶翩翩翻翻,辨不清是花还是柳……这又是古城一处独特的景观。⑩傍晚时分,我走出古城,来到华灯高照的广场。这时,天又下起雨来,雨点打在身上,既像为我洗尘,又像为我洗礼。对我来说,古城之行,不就是一场文化洗礼吗?⑪雨中飘来的纳西古乐,显得更加悦耳,更加醉人。1.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向读者介绍丽江古城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介绍。2.“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联系全文看,“别具一格”体现在哪些方面?3.品味分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西河水流到这里,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溅起了一片片水花。4.作者在第⑩段说“对我来说,古城之行,不就是一场文化洗礼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①“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名人传》中_________。②读文学名著,如与挚友握谈,似听大师教诲。假如你是一位阅读文学名著的积极分子,请你为《傅雷家书》写一段50字左右的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13、(5分)综合性学习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被视为修德养性的关键和社会交往的准绳。如果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一次“和为贵”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活动拟写一条标语:(2)如果请你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开场白。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作文以《那段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A【解析】试题分析:B残缺宾语。“灵活”后加“的特点”。C残缺主语。去掉“随着”或“使”。D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2、C【解析】

A.斡旋(wò)、锵然(qiāng)、不知所措(cuò);B.追溯(sù)、销声匿迹;D.迁徙(xǐ)、目眩神迷;故选C。3、C【解析】

A.语序不当,把“奥运会中”和“历届”位置互换。B.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意境”。D.否定词语滥用,去掉“不”。故选C。4、A【解析】A项中“叹为观止”的意思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在这里形容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不合适。5、D【解析】

D.“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一般不形容较抽象的事物,这里可以用“短小精悍”。故选D。6、D【解析】

D.震奋-振奋。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曾经(2)所以,因此2.到现在,(当地的)老人们谈到他的名字总是会感慨流泪。3.体现了岳家军战斗力强的特点。岳飞治军一是赏罚分明;二是军纪严明。【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句子及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要根据平时的积累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容,认真作答即可。1.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词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作答此题,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注意“辄”的意思。【点睛】文言句子的翻译从句式上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准确、流畅、优美。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体现了岳家军战斗力强的特点。岳飞治军一是赏罚分明,二是军纪严明。【参考译文】

绍兴六帅,都果毅忠勇,视古名将。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所以能够得到人心。异时曾经见到其提军队征赣之固石洞,军行之地,秋毫无扰到现在,岳公飞独后出(当地的)老人们谈到他的名字总是会感慨流泪。8、1.D2.①诗人极力渲染道路的状况,目的是以道路的艰难曲折遥远,从侧面来衬托青年男子对他思念的姑娘的执着追求,突出男子痛苦而无奈的爱情。②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解析】1.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基本内容的了解。D.《蒹葭》是一首抒情诗,全诗洋溢着主人公对“伊人”真诚向往和执着追求爱恋之情。故选D。2.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写法及情感的理解。从“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可以看出,这首诗极力渲染了道路的艰难阻塞,目的是以此来侧面衬托男子的坚定地信念,突出美好的姑娘或事物不易追求到。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可以看出,这首诗抒发了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9、窈窕淑女参差披拂天涯若比邻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窈窕、拂、涯、庇、俱”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答题要点:广泛运用在军事上;是科研工具;是生产工具;是玩具(放风筝是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2.引资料(引用),引用高骈的诗说明了风筝得名的由来,即风筝在天上发出古筝一般的声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使语言生动,具有文采。3.②‖③④⑤理由:②至⑤段采用了先总后分、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说明古代风筝在军事上的运用。【解析】1.这是一道理解文章内容和信息筛选题。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观全局,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语句,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第②段“古代的时候,风筝不只是放着玩的,更是战争中常用的武器。”第⑤段“风筝是古代战争中的通讯工具。”第⑥段“风筝是古代的科研工具,古人把风筝用于气象研究和监测。”;第⑦段“古人还把风筝作为生产的工具。”第⑧段“当然,风筝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放着玩的。”提炼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①段引用唐朝诗人高骈在《风筝》中的句子,表明运用的是引用,结合整个句子来看,引用高骈的诗说明了风筝得名的由来,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增强说明的趣味性。3.考查对文章写作思路的理解。阅读这几段的内容,可知③到⑤段分别介绍了风筝在古代战争中的几个作用。其中第②段是这几段的总起段,引出下文风筝在古代战争中几个作用的介绍。②段与③④⑤段是总分关系,故而层次划分为:②‖③④⑤。11、1.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先写出对古城的整体感受,然后依次写了纳西宅院、古城新华街、古城的桥、古乐、纳西民居及“刮当阁”,最后走出古城来到广场。(作者行踪及主要景观写出来既可)。2.①成为建筑活化石的房屋;②古色古香的街巷;③丽江是水中之城;④拥有古老而丰富的民俗文化。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西河水比作野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水的湍急,表达出作者对丽江的喜爱之情。4.作者游览了丽江古城,领略了古城保存的原始风貌、古城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艺术魅力,自己的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所以作者说此次古城之行“是一场文化洗礼”。【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的线索。作者先是对古城做了整体的介绍,根据文中“我循着叮叮咚咚的水流声,走进了古城新华街。”、“到了阿余灿至大石桥一段的街道,我信步走上大石桥的桥头”、“随着音乐,我踅进一间古乐馆,择个临窗见河的位置坐下”、“从古乐馆出来,行到大石桥至百岁坊的小巷时”、“傍晚时分,我走出古城,来到华灯高照的广场。”可知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2.本题考查对关键信息的提炼。根据“古城的一些房屋,经风历雨,千年不衰,古韵犹在,成为建筑活化石”、“恍如梦境的古城,吸引了海内外游客陶醉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间,如痴如醉地呼吸远古空气,聆听纳西古乐,鉴赏东巴文字,领略滇西风情。”、“城还是一座水中之城”等句子进行归纳。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需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用词角度等方面去作答。从“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这句话可知,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西河水的湍急,表达了作者对古城的喜爱之情。4.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需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去作答。从表层义看,我来到古城游玩,见到了美景,同时也领略了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为之震撼;从深层义看,古城保存的原始风貌、独特的民俗习惯以及壮丽的自然风光,不断地净化着我的心灵,让我的精神得到了升华。根据以上内容作答即可。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贝多芬要求对所选书名、作者、及其名著的主要内容或人物进行概括介绍,语言要简洁流畅,具有一定的鼓动性。【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名人传》《傅雷家书》,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1)“用苦痛换来欢乐”的是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中的“贝多芬”。“用苦痛换来欢乐”一句可以总结贝多芬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2)为《傅雷家书》写推荐语。推荐语的内容可以介绍书名、作者、及其名著的主要内容或人物。如《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家书中有父母的谆谆教诲,与孩子的真诚交流,饱含着傅雷对他儿子的浓浓深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对艺术的理解。其中有很多哲理性的句子,很值得我们学习。而且更是有大篇幅的文字是为儿子解惑,当然,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13、(1)示例:和为贵万事兴,礼待人百业旺。(意思扣题即可)(2)示例:各位同学好!中国是礼仪之邦,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和为贵”,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要有称谓,活动主题、目的,语言通顺。)【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宣传标语。拟写宣传标语从内容上来说,要结合主题;从形式上来看,要采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等,要简单明了,醒目易读。示例: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2)此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开场白的书写大致包括三个环节:首先是称呼和问候语;其次是对本次活动的内容、方式、主题等要点的介绍;最后是营造氛围,引出下面即将展开的活动(或节目),注意情境场合,语言要符合现场气氛,表达应富有文采或带有鼓动性,可适当运用修辞来加强语言的气势。撰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活动目的,切合主题;②情感真挚,以情动人;③富有文采,彩显底蕴。示例: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它是诞育万物的本源,也是修德养性的关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和为贵”的主题班会,感受“和”的魅力!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那段温暖的日子那些零星的记忆慢慢拼凑出我美好的回忆,星星点点的记忆涌现在脑海中,一幕幕往事纷纷浮现在眼前。我静静地回想那些温暖的日子。九月九日,一个代表天长地久的日子,我认识了她。她是转校生,脸上总挂着淡淡的微笑。微笑淡到不易察觉,似乎在嘲笑着什么。我数学总是学不好,她就像一个老学究一样一题题地教我,还常常装成很无奈的样子冲我叹气:“你怎么那么笨呢?”每每这时,我就会敲她的脑袋。时间就在打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