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滁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题【带答案】_第1页
2021年滁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题【带答案】_第2页
2021年滁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滁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1917年回国,宣扬民主、科学,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北京大学教授是()

A.胡适B.鲁迅C.周作人D.钱锺书

2.下列议论,包括对比论证的有()

A.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B.陈力就列,不能者止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

4.易安居士指的是()

A.秦观B.辛弃疾C.李清照D.柳永

5.《史记》中所用的几种文体是()

A.本纪、表、书、世家、列传B.序、志、书、世家、列传C.本纪、表、书、铭、策D.本纪、世家、列传、志、书

6.陶渊明《饮酒》(其五)在表现方法上的总体特点是()

A.通过写景来说理B.通过写景来抒情C.融抒情、说理、写景于一体D.通过抒情来说理

7.《前赤壁赋》中主客对话的客主要情感倾向是()

A.功名难就B.适意自然C.人生无常D.乐观豁达

8.《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

A.洛阳B.长安C.睢阳D.汴州

9.钱钟书的短篇小说集是()

A.《管锥编》B.《围城》C.《写在人生边上》D.《人·兽·鬼》

10.《史记》一书的体例是()

A.本纪、表、疏、世家、列传B.纪、表、书、传C.本纪、书、志、世家、列传D.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11.下列作家属于当代朦胧诗派的是()

A.舒婷B.戴望舒C.郭沫若D.张洁

12.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比法

13.在盛唐诗坛上,有七绝圣手之誉的诗人是()

A.王昌龄B.孟浩然C.王维D.岑参

14.下列关于莎士比亚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他一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十四行诗集》最为著名

B.莎士比亚的戏剧写作分三个时期:历史剧和戏剧时期、悲剧时期、传奇剧时期

C.《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合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D.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是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

15.营造了一种梦一般的凄婉迷茫的审美意境的诗作是()

A.戴望舒《雨巷》B.穆旦《赞美》C.徐志摩《再别康桥》D.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6.北宋词人中第一个专事写词的人是()

A.苏轼B.苏辙C.柳永D.李清照

17.宋代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是()

A.欧阳修B.王安石C.苏轼D.曾巩

18.下列文种中属于被动行文的是()

A.请示B.报告C.通知D.批复

19.下列关于辛弃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婉约词的主要代表作家

B.《稼轩长短句》是其词集

C.有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北宋灭亡后流落江南,晚年生活孤凄

20.《谏逐客书》中所列举的以客为功使秦成帝业的国君不包括()

A.秦惠王B.秦穆公C.秦孝公D.秦灵公

二、阅读理解(10题)21.(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2.阅读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孰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中反对什么观点?

23.容忍与自由

胡适

十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会见了母校康奈尔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GeorgeLincolnBurr)。我们谈到英国史学大师阿克顿(LordActon)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完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tolerance)比自由还更重要。

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我十七岁的时候(1908年)曾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我说:

《王制》有之: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吾独怪夫数千年来之掌治权者,之以济世明道自期者,乃懵然不之注意,惑世诬民之学说得以大行,遂举我神州民族投诸极黑暗之世界!……

这是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我那时候已是一个无鬼论者,所以发出那样摧除迷信的狂论,要实行《王制》的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一条经典。

我在那时候当然没有梦想到说这话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1923年)会很热心的给《西游记》作两万字的考证!我在那时候当然更没有想到那个小孩子在二三十年后还时时留心搜求可以考证《封神榜》的作者的材料!我在那时候也完全没有想想《王制》那句话的历史意义。那一段《王制》的全文是这样的: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话的诛正是中国专制体制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所以拥护那四诛之中的第四诛: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第四诛的假于鬼神……以疑众和第一诛的执左道以乱政的两条罪名都可以用来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里用了公输般作奇技异器的例子,更没有注意到孔颖达《正义》里举了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例子来解释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故第二诛可以用来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也可以用来杀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故第三诛可以用来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了《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梦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

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态度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

所以我自己总觉得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诚心的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地容忍并且敬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重要意义。若社会没有这点容忍的气度,我决不能享受四十多年的大胆怀疑的自由,公开主张无神论的自由了。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个宗教团体总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端,邪教。一个政治团体总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必定是错的,必定是敌人。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试看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马丁·路德(MartinLuther)和约翰·高尔文(JohnCalvin)等人起来革新宗教,本来是因为他们不满意于罗马旧教的种种不容忍,种种不自由。但是新教在中欧、北欧胜利之后,新教的领袖们又都渐渐走上了不容忍的路上去,也不容许别人起来批评他们的新教条了。高尔文在日内瓦掌握了宗教大权,居然会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塞维图斯(Servetus)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把他用铁链锁在木桩上,堆起柴来,慢慢地活烧死。这是1553年10月23日的事。

这个殉道者塞维图斯的惨史,最值得人们的追念和反省。宗教革新运动原来的目标是要争取基督教的人的自由和良心的自由。何以高尔文和他的信徒们居然会把一位独立思想的新教徒用火慢慢地烧死呢?何以高尔文的门徒(后来继任高尔文为日内瓦的宗教独裁者)柏时(Beze)竟会宣言良心的自由是魔鬼的教条呢?

基本的原因还是那一点深信我自己是不会错的的心理。像高尔文那样虔诚的宗教改革家,他自己深信他的良心确是代表上帝的命令,他的口和他的笔确是代表上帝的意志,那么他的意见还会错吗?他还有错误的可能吗?在塞维图斯被烧死之后,高尔文曾受到不少人的批评。1554年,高尔文发表一篇文字为他自己辩护,他毫不迟疑地说:严厉惩治邪说者的权威是无可疑的,因为这就是上帝自己说话。……这工作是为上帝的光荣战斗。

上帝自己说话,还会错吗?为上帝的光荣作战,还会错吗?这一点我不会错的心理,就是一切不容忍的根苗。深信我自己的信念没有错误的可能(Infallible),我的意见就是正义,反对我的人当然都是邪说了。我的意见代表上帝的意旨,反对我的人的意见当然都是魔鬼的教条了。

这是宗教自由史给我们的教训: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在政治思想上,在社会问题的讨论上,我们同样地感觉到不容忍是常见的,而容忍总是很稀有的。我试举一个死了的老朋友的故事作例子。四十多年前,我们在《新青年》杂志上开始提倡白话文学的运动,我曾从美国寄信给陈独秀,我说:

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各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独秀在《新青年》上答我道:

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于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我当时就觉得这是很武断的态度。现在四十多年之后,我还忘不了陈独秀这一句话,我还觉得这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是最容易引起别人的恶感,是最容易引起反对的。

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是()

A.胡适《尝试集》B.闻一多《死水》C.郭沫若《女神》D.舒婷《双桅船》

24.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沉默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和心情?

25.杰对大海的描绘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26.阅读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请回答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27.阅读下面文段: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郁达夫《故都的秋》)

请回答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

28.下列词作中,不是以良辰美景抒写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的是()

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C.《声声慢》(寻寻觅觅)

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9.阅读郭沫若《炉中煤》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这首诗有几个象征意象?分别象征什么?

30.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举酒属客。

3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33.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3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思量

35.男有分,女有归。

36.爱其母,施及庄公。

3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38.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39.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40.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42.作者说: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得到的答案

五、作文题(1题)43.除了机器,我们更需要人性;除了智慧,我们更需要善良。——卓别林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AA胡适青年时期留学美国,攻读哲学、文学,受赫胥黎、杜威思想影响较大。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宣扬民主、科学,倡导新文化运动

2.CC对比论证法是通过把性质特点不同或者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C项中,忧劳兴国和逸豫亡身分别构成对比

3.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描写的是元宵节

4.C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

5.AA《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这五种文体

6.C

7.CC通过阅读文章可知,客方由对人生的短暂无常而衍生出一种悲观情绪,所以主要情感倾向是人生无常

8.CC安史之乱时,许远是睢阳太守。安庆绪攻睢阳,许远向张巡告急,二人遂一起坚守睢阳城

9.D《管锥编》是钱钟书的古文笔记体巨著,《围城》是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散文集,《人·兽·鬼》是钱钟书的短篇小说集

10.D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叙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11.AA舒婷是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

12.CC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

13.AA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王之涣等人齐名。他尤其擅长七言绝句,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14.C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分别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15.AA《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16.C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7.C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8.DD批复主要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属于被动行文

19.BB【精析】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故选B

20.DD通读文章可知,此四公分别指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的秦惠王。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的秦穆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的秦孝公。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的秦昭王

21.(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22.表达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中反对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23.AA胡适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化运动之风气

24.体现出诗人深挚、亲切的感情和离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

25.比喻和拟人

26.通过诗人愉快赴约、把酒欢会过程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与歌颂

27.中外文人对于秋天都有特殊的感触,对秋天的描写有其共同主题

28.BDBD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通过描写三月春光来表达国破家亡的痛苦。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通过描绘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词人久客他乡急切的思归之情。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抒发主人公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珍惜之情

29.有年青的女郎和炉中煤两个象征意象。年青的女郎象征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充满生气的新生的中国。炉中煤象征着渴望为国献身的诗人自己

30.排比、比喻

31.属:倾注,引申为劝酒

32.匹:比

33.凌:侵犯

34.思量:思念

35.归:女子出嫁

36.施:延,扩展

37.揾:拭,擦

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