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1页
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2页
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3页
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4页
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

(截至2021年)

医者仁心

【步惊©】性口。以嫩叶和米数粒微炒,煎汤饮之,可愈呕泻寒疾。花有幽香,步行遇

之,往往惇为蕙兰,故曰步惊。永安人每以嫩叶干之,持入京师作人事。

【瑞香】性温。冬月盛开如雪,名雪花。刈②以为薪,杂山兰、川雪之属烧之,比⑧屋

皆香。杂众花中,众花往往无香,皆为所夺,一名夺香花。干者可以稀痘。

【蕨蕤】性口。一名玉竹。阴柔而廖滋润,如女之委顺相随也,有娇柔之意。春生苗茎

直有节其叶如竹两两相对其根横生。主中风暴热。

【蒲黄】性平。香蒲花中之蕊屑也,细若金粉。春生嫩叶,出水红白色,茸茸然。至夏

抽梗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棒杵,故俚俗谓之蒲槌。能止血,消瘀青。

【注释】①步惊、蕙兰、瑞香、山兰,川苜、-蕤、蒲黄,均中药名。②刈,制。③比,

挨着,邻近。

6.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惊)质()至()谓()

7.请选出与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A.煎汤饮之B.如女Z委顺相随也

C.有娇柔之意D.故俚俗谓之蒲槌

8.请用标点符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春生苗茎直有节其叶如竹两两相对其根横生。

9.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句子:刈以为薪,杂山兰、川茸之属烧之,比屋皆香。

10.如有同学不慎跌伤,破皮出血,你认为文中哪味中药适合对他进行现场医治?(2分)

11.中药有温、热、寒、凉、平五种药性。中医治病依中药之性味,以凉祛热,以温祛

寒。

请联系上下文,推测“步惊”和“箴蕤”两味中药的药性,并填写到文中的方框内。(2

分)

【参考答案】

6.惊(惊叹,惊异);质(质地):至(到);谓(称,称为)。

7.C

8.春生苗,茎直有节,其叶如竹,两两相对,其根横生。

9.割下它作为柴,掺杂山兰和川萼之类的草药一起烧,邻近的屋子都馨香四溢。

10.蒲黄

11.温(或热):凉(或寒)。

【参考译文】

【步惊】性温和。将它的嫩叶加几粒米稍微炒一下,煎汤喝了,可以治疗受寒呕泻。它

的花的香味清幽,人们在山野间行走,忽然闻到香味,通常惊异的以为是蕙兰,所以把它叫

作“步惊”。广东永安人,常常带一点晒干了的“步惊”嫩叶进北京,作为礼物送人。

【瑞香】性温和。在冬天盛开时像下了雪,人们便叫它“雪花”。砍了它做柴火,夹着

野生的兰草和川苗之类的一起烧,隔壁都闻得见浓烈的香气。和别的香花放在一起,别的花

香都闻不到了,所以又叫它“夺香花”。晒干的瑞香可以治痘症。

【蕨蕤】性寒凉。又名玉竹。形态柔美而质地滋润,如同女子柔顺相随,有娇柔的意味。

春天长出小苗,它的茎很直,有节,它的叶子像竹叶,两两相对,它的根是横着生长的。主

治中风暴热。

【蒲黄】性平和。是香蒲花中花蕊的屑,细得像金粉。春天长出嫩叶,长出水面的部分

呈红白色,毛茸茸的样子。到夏天从众多叶子中抽出梗,花就抱在梗的顶端,如同武士的棒

杵,所以乡间俚俗之语称它为蒲槌。能止血,消除瘀青。

(2021湖北宜昌)

鸟喧蛙噪,江上阻风,水漫阡陌,遇此等不顺遂之事,本当烦忧。但换个角度,换种心

情,或许心境会有所不同,观此三则短文,当有所悟。

【甲】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口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①也。余忆曩②居小昆山

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③。因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

喧林。”可谓山史实录。

一一陈继儒《岩幽栖事》

【乙】儿子从未远出,初应省试,不能不一往。阻风沙漫洲④,触胪相接⑤,郡中宋氏

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口其下。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

头⑥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二景绝佳。

一一龚炜《巢林笔谈》

【丙】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雪电文作大雨如注。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

门,皆不应。于昏黑中寻一草棚,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

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此为念者。仰观云气

甚佳:或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

亦佳也。

一一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漏声:钟声。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②曩(*ng):从前。③节饮:(按

蛙鸣的)节拍饮酒.④沙漫洲I:地名。⑤触航(zhulu)相接:船只首尾衔接。⑥科头:不

戴冠帽,裸露头髻。

6.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因()予()阡陌()或()

7.请将“以”“之”“于”三个文言虚词准确还原到文中的方框内。

A.谓□报更B.棋口其下C.惜无有口此为念者

8.请用“/”为【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

9.请翻译【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

10.请在【甲】文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对联补充完整。

11.【乙】文中“二景”指的是哪两个场景?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12.闻鸟、蛙之聒噪,因风、雨而受阻,遇此等烦忧之事,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请以

三则材料中任意一则为例说说你的看法。

13.积累链接:请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身处困境仍心怀天下的句

子。

【参考答案】

6.(1).因(于是,就);⑵予(我);

(3)阡陌(田间小路);(4)或(有时;有的)

7.A.之B.于C.以

8.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

9.如果有好的官员,也足以治理那(这)个地方。

10.鸟报更

11.示例:柳阴弈棋(柳下弈棋、柳下对弈)池塘观荷(池边赏荷)(点明地点与事

件,意近即可)

12.示例1:当以恬然之心处之。如甲文中,作者面对鸟喧蛙噪,不以为烦,而是将鸟

声视为报更的钟声,将蛙鸣当作饮酒的节拍,实在有趣。

示例2:当以淡定、从容之心处之。如乙文中,作者送儿子赶考、被风阻于江上,但他

并未心急如焚或焦躁不安,而是在等待之际观人下棋,与友赏荷,并能感受到眼前之景如画

一般,实在自然洒脱。

示例3:当以释然、豁达之心处之。如丙文中,路遇大雨,水漫阡陌,但作者并不为自

己的困境而烦忧,而是心忧天下,为国计民生、百姓安危而忧,实在可敬可佩。

示例4:当以悠然、闲适之心处之。如丙文中,作者遇雨受阻,在忧己忧民之后,尚能

驻足观云,感受大自然之美,实乃雅逸之行径也。

1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

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注意:因,古今异义词,于是,就;予,古

今异义词,我;阡陌,结合《桃花源记》理解,指田间小路;或,古今异义词,有时。

【7题详解】

考查文言虚词的使用。解答此题,首先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虚

词的意义做出正确的选择。

A.“谓口报更”意思是:称山鸟鸣叫为报时间。应选择“之”,在这里作代词,表示,

山鸟鸣叫。

B.“棋口其下”意思是:在柳荫下下棋;应选择“于",表示介词,在。

C.“惜无有□此为念者”意思是:可惜没有在这上面用心思的人。应选择“以","以……

为”表示把……作为。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

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

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行四五里

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意思是:走了四五里,看到西北方云气升腾聚集;不久,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故断句: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

【9题详解】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

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

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苟,如果;

良有司,好的官员;亦,也;治,治理。

【10题详解】

考查补充对联。对联书写格式要求: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时动词,而

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根据上联“花枝送客蛙催鼓”中

的后三个字“蛙催鼓”,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名词,构成一个主谓短语,那么下联后三

个字的词性和短语结构与之相同。结合文言文内容,“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之报更”

分析,下联应该是“鸟报更”。

【11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阅读文言文,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根据“郡中

宋氏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于其下”理解,这句话是对树阴下下棋场景的描写,按照题干

要求用四字词语可概括,即,棋于柳下,或柳下弈棋等。根据“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

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理解,这句话是对池边

赏荷花场景的描写。由此可概括为:池边赏荷等。

【12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解答“闻鸟、蛙之聒噪,因风、雨而受阻,遇此等

烦忧之事,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的问题,要结合文言文内容和情感来谈看法态度。甲文,

“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之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也”,“适闻庭蛙,请以节饮”,作者

面对鸟喧蛙噪,不以为烦,而将鸟声视为报更的钟声,将蛙鸣当作饮酒的节拍,趣味无穷,

由此得出当面对烦扰之事时,要以恬然闲适的心态处之。乙文中,“阻风沙漫洲”,“移船头

就柳阴,棋于其下”,“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握蕉扇,

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由以上句子分析,作者在陪儿子省试时路遇大风,没有急躁

烦扰,而是柳下弈棋,与友赏荷,发现身边的美好,心态从容,由此我们得出当面对烦扰之

事时,要以从容淡定的心态处之。丙文中,作者“行至总铺,雨愈甚”,面对“道路皆水,

弥漫不辨阡陌”的处境,作者却忧国忧民,“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并且面对困境

还能“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由此我们得出当面对烦扰之

事时,要以释然,豁达,闲适之心处之。

【13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识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

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译文】

甲:山鸟每到天将明时,大声鸣叫五次,称山鸟鸣叫为报时间。这大概就是用鸟的叫声

当作钟声吧。我回忆起从前在小昆山下居住,正好梅雨过后天气放晴,客人举杯畅饮,正好

听到院子里青蛙史鸣叫,请按蛙鸣的节拍饮酒。于是题写对联:“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

林鸟报更。”可以说是山史实录。

一一陈继儒《岩幽栖事》

乙:儿子从没有出远门,初次参加省试,不能不一同去。因大风我们被阻在沙漫洲这个

地方,船只首尾衔接,郡中宋氏叔侄,移动船头靠进柳阴,在树阴下下棋。崇友拉我看荷

花,夕阳反射,荷花明净光鲜,稀疏看见四五个人站在那里,不戴冠帽的那个人握着芭蕉扇,

影子投射在池塘,好像在描绘一幅江上被风所阻图。柳阴下棋,池塘观荷真是极好的景致。

——龚炜《巢林笔谈》

丙:走了四五里,看到西北方云气升腾聚集;不久,(乌云)布满空中,电闪雷鸣,大雨

倾盆,走到总铺,雨越发大了;(我们)敲遍了旅店的门,都不应声。马夫在黑暗中找到一间

草棚,大家一起暂时躲避在草棚下面。雨停了,而天已经亮了。道路都被大水横流淹没,分

不清田地和小路。我暗自感叹水利工程没能修筑好,天下没法安定啊。如果能得到一位好官,

也足够治理好一个邑了。可惜没有在这上面用心思考的人。抬头看到云气非常好看:有的像

人,有的像狮子,像怪石,瞬息万变。我曾说过看云最好在落日时分,最好在雨过天晴时,

却不知在日出时分看云也很美。

一一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2020湖北宜昌)

文房四谱(节选)

♦苏易简

【笔】《墨薮》云: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入九月收口,取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

腰强者妙,今之小学®者言笔,有四句诀云;“心柱硬,覆毛薄,尖似锥,齐似凿。”

[墨』《墨法》云: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各少许以胶水漫2作挺,火烟上熏之一月可使。

入紫草木色紫,入秦皮木色碧,口色俱可爱。

【纸】《资暇》云:松花笺,代以为薛涛笺,误口,松笺其来旧矣。元和之初,薛涛尚斯

色,而好制小诗,情其幅大,不欲长剩,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栽诸笺

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笺。

【砚】或云:端州石砚匠识山石之文理,遭之五七里得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之

为砚,可值千金。

【注释KD小学:中国传统语言学。②漫(S6u):调和。③挺:硬而直,这里指块状的墨。

④自然:天然。

6.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绝()使()尚()是()

7.请将“其”“也”“之”三个文言虚词准确还原到文中的方框内。

A.八九月收口B.口色俱可爱C.松花笺,代以为薛涛笺,误口

8.请用六个标点符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各少许以胶水浸作挺火烟上熏之一月可使

9.请翻译《文房四谱》(节选)中有关【砚】的文段。

10.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历代文人最钟爱的笔、墨、纸、砚,有许多连同产地一起成

了享誉古今的知名品牌,请各举一个这样的品牌名称。

笔:墨:纸:砚:

11.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含有“笔”“最”“纸”“”中任意一字的一联古诗。

【参考答案】

6.(1).绝(极,极高的);(2).使(使用);(3).尚(崇尚,喜欢);(4),是

(这样)。

7.A之B.其C.也

8.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各少许,以胶水浸作挺,火烟上薰之,一月可使。

9.有人说:“端州的制砚工匠能识别山石的脉理,开凿山石五七里,就能挖出一个石窟,

里面有天然的青紫色的圆形石头,雕琢成台,价值千金。”

10.(1).示例:笔:湖笔(浙江)、齐笔(山东)、侯笔(河北)、宣笔(安徽)等;(2).墨:

做墨李廷主(安徽)、晋墨云中燕(山西)、京墨一得阁(北京)等;(3).纸:宣纸(安徽)、

蜀笺(四川)等:(4).砚:端砚(广东)、歙砚(安微)、跳砚(甘肃)、澄泥砚(山西)等。

11.示例:含“笔”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含“墨”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含“纸”

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东风放纸青。含“砚”的:我家

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

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

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注意“绝”这里应解释为“极高的”。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其”“也”“之”的用法。A.八九月收之,之:代词,代指前面

的兔毛。B.其色俱可爱,其:代词。C.松花笺,代以为薛涛笺,误也。也:用在句尾,表

示判断语气。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

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

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木句中“以”

是介词,用。”“之”是代词,其后应停顿。本句话停顿为: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

各少许,以胶水浸作挺,火烟上薰之,一月可使。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

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或:有人。识:识别。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综合性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笔、墨、纸、砚的品牌名称即可。如:在南

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而自宋朝

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

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默写。根据自己的积累默写出含有“笔”“最”“纸”“砚”中任意

一字的一联古诗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参考译文】

【笔】《墨薮》中写道:取崇山极高的山中的兔毛,在八九月采集,制作笔头长一寸,

管长五寸,笔锋齐整笔腰强劲者为妙。现今研究中国传统语言学得人说起笔,有四句口诀:

“心柱硬,覆毛薄,尖似锥,齐似凿。”

【墨】《墨法》中写道:用二两松烟,少许丁香、麝香、干漆,用胶水调和成硬直的块

状墨,放在火焰上熏烤,一个月之后就可以使用了。加入紫草的粉末,颜色就会变紫色;加

入秦皮,颜色就会变成碧绿色。它们的颜色都让人喜爱。

【砚】《资暇》中写道:松花笺,历代以来都以为是薛涛笺,其实是错误的。松笺得来

历很久远。元和之初(九世纪初叶),薛涛爱好这种颜色,又爱好写小诗,而当时用的纸较

宽,不想剩下许多纸,于是让人制作了小的纸张。蜀中才子都认为这样很方便,后来都这样

剪裁,特地取名为薛涛笺。

【砚】有人说:“端州的制砚工匠能识别山石的脉理,开凿山石五七里,就能挖出一个

石窟,里面有天然的青紫色的圆形石头,雕琢成台,价值千金。”

(2019湖北宜昌)

汉阴老父

范晔

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桓帝延熹(1)中幸(2)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

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号之,使问日:‘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耶?'

老父笑而不对。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3)

而立天子邪?理(4)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5)天下邪?役(6)天下以奉天子邪?昔

圣王宰世,茅茨采椽(7),而万人以宁。今天子之君,劳人自纵,逸(8)游无忌,吾为子

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注释】(1)延熹:汉桓帝的年号。(2)幸:皇帝驾临。(3)乱:混乱。(4)理:治理.

(5)父:像君父那样(关爱)。(6)役:役使。(7)茅茨采椽:用茅草盖屋顶,用栋木作椽。

(8)逸:放纵,放任。

6.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阴()异()斯()奉()

7.请将“耳”“乎”“也”三个语气助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括号内。(3分)

A.不知何许人()B.我野人()C.子何忍欲人观之()

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10.请从文中选择相应的动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2分)

皇帝(幸),百姓()一>老父(耕),张温()一》张温(言),老父()一

»张温(惭),老父()

11.文中汉阴老父的哪句话集中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2分)

12.积累链接: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我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大都秉持积极

入世的人生态度。请默写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这种人生态度的句子。(2分)

【参考答案】

6.(4分)阴(南岸:水的南岸)异(认为……奇异;对……感到惊奇)斯(这;

这个)

奉(侍奉;奉养)(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7.(3分)A.也B.耳C.乎(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常用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

8.(2分)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断句四处,断错一处扣

0.5分,扣完为止。)(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断句的掌握情况。)

9.(3分)如今你的皇上劳役百姓,自我放纵,放任游乐,没有顾忌,我真为你(有这

样的皇上)感到羞耻!(重点关注“子”“劳”“忌”"羞"四个关键词,译对一个计0.5分,

语句通顺流畅计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课文重难点字词的掌握情

况)

10.(2分)观一一异(问)一一曰(对)一去(答对一项得0.5分。)(此题旨在考查学

生把握关健词语,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

11.(2分)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已知文史

知识解读文本,把握主旨的能力。)

12.(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上下句各1分每句见错无分)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中课内古诗文背诵的掌握情况。)

【参考译文】

汉江南岸有一位老翁,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汉桓帝在延熹年间,南巡竟陵,经过云梦,

抵达沔水,百姓没有一个不去看的。唯独一位老翁没有停下耕种的活。尚书郎南阳人张温感

到很奇怪,便派人去问老翁:“大伙都在观看圣驾南巡的盛况,你却自顾耕作不停下来,是

何缘故?”老翁笑了笑,没有回答。张温从车上下来,在田间行走百步,亲自找老翁交谈。

老翁说:''我是个草野之人,听不懂这样的话。请问是天下动乱才设立天子呢,还是为了天

下大治设立天子呢?天子应该像君父那样(关爱)天下百姓呢,还是要天下百姓像奴仆一样

来侍奉天子呢?当初贤明的圣王在位,所住的房子用茅草作顶,用树枝作椽,却给普天下的

百姓带来了安宁。如今你的皇上劳役百姓,自我放纵,放任游乐,没有顾忌,我真为你(有

这样的皇上)感到羞耻!你怎么还忍心让别人都去看他呢?”张温大为惭愧,问老翁的姓名,

老翁没告诉他就离开了.

(2018湖北宜昌)

容美纪游(节选)0

♦顾彩

①二十九日,大雨。龙江水涨,置酒泛舟,观打鱼以为欢。其渔者刻木一段为舟,牵巨

网截江,虐其中有鱼,则飞身倒跃入水,俄倾两手各持一鱼,口中复衔一鱼,分波跳浪登舟,

百无一空由。江面望见人在水中,扁阔如金虾蟆。虽可笑,然亦奇观。

②云际庵亦名留云院,在山顶平处,每将雨则云铺地埋人肩,仅露其帽,电光煜烯项,

走做下方,时发震雷撼墙壁。大雨倏过,西风骤来,劈云为千百道,皆东走。俄顷,屹立

如奇峰,东西则霁矣。当云行时急闭窗则留云一片挂窗牖③间不去徐徐放之最可娱玩。

③初五日,过长乐坪,览山景,路坦如康庄”,两边皆山,烟峦万变,应接不暇,如入

画图•草中多獐鹿,狎不避人,目少亭台为点缀耳。坪尽为三登坡,稍上复下者三,至底十

二里,石磕⑤嶙峋,下马掌杖而行,渡汉阳河,清浅可落,然容之地界到此尽矣。

【注释】①《容美纪游》是清初戏曲作家顾彩游历鄂西南容美土司地区的一部游记作品。

容美:地名,古有柘溪,容米,容阳诸称。辖地甚广,今鹤峰、五峰、长阳大部,建始、石

门、巴东、恩施局部均属之•其地崇山峻岭,危关险隘,为古巴人后裔土家族聚居之地。“纪”

通“记”。②煜口:yulun光耀灿烂。③牖:you窗户。④康庄:平坦而四通八达。⑤碉:jidn

磨玉的砺石。

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度()霁()策()浴()

7.请将“于”“者”“但”三个虚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方框内。(3分)

(A)百无一空口(B)走□下方(C)□少亭台为点缀耳

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当云行时急闭窗则留云一片挂窗牖间不去徐徐放之最可娱玩。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路坦如康庄,两边皆山,烟峦万变,应接不暇,如入画图。

10.请从每段中分别选用两个字,各组成一个最恰当的词,概括作者沿途的游历活动。

(3分)

①②③

11.根据示例,从文段中再找四种容美风物,并高度概括其特点。(2分)

示例:鱼多山高

①②③®

12.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流水清澈、鱼石可见的两句原文。

(2分)

【参考答案】

6.(4分)度(估计、揣测)霁(雨雪停,云雾散,天放晴)策(扶、拄)浴(沐浴,

游泳,洗澡)

7.(3分)A.者B.于C.但

8.(2分)当云行时/急闭窗/则留云一片/挂窗牖间不去/徐徐放之/最可娱玩。(断句四

或五处,“当云行时”后可不断。断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9.(2分)道路平坦,好像可以四通八达,两边全都是山,烟雾缭绕,山峦起伏,千变

万化,来不及看,仿佛进入了画卷一般。(重点关注“康庄”“峦”“皆”“暇”四个关键词,

译错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

10.(3分)①观渔②“娱云”,“玩云”,“留云”均可③“览山”,“览

坪”,“过坪”均可•(答对一项得1分。)

11.(2分)示例:坪坦、坡陡、雾多、云奇、水清、石怪等。(任意答对一个方面得0.5

分,少答扣分,多答不限。)

12.(2分)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错一字扣0.5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

二十九日那天,天下大雨,龙江水大涨,我划船去看打鱼,打鱼人用木头做船,在江上

扯大网,看到里面有鱼,就飞身跳入水中,一会儿一手拿一鱼,口中还衔着一条,江边景色

非常壮观。

云际庵也叫留云院,在山顶平处,每到下雨墨云压肩,电光闪烁,西风骤起,云皆东行,

一会儿像奇峰陡立,关上窗户只留一扇窗看云,最好玩了。

五日,过长乐坪,去观山景,道路平坦,好像可以四通八达,两边全都是山,烟雾缭绕,

山峦起伏,千变万化,来不及看,仿佛进入了画卷一般.草中多獐鹿,狎不躲避游人,但是

只有几个亭台作为点缀.长乐坪多为三道坡,到底有十二里,怪石嶙峋,下马拄杖而行,渡

过汉阳河,河水清浅可浴,容美的地界到此为止了。

(2017湖北宜昌)

陶潜之略传

♦房玄龄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

贵。

学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目:“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

融然①。未尝有喜城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籁。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

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

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注释】①融然:和悦的样子。②畜:通“蓄: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尝()愠()辍()但()

7.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

(2分)

例句:高卧北窗之下。

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10.陶渊明无论是穷困之时,还是酒醉之后,都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超然物外的

心态。请在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2分)

11.请在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2分)

12.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竹里馆》一诗中王维在竹林独自弹琴的诗句。(2分)

【参考答案】

6.(4分)尝:曾经愠:生气,发怒辍:停止但:只,只要(此题旨在考

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7.(2分)“未尝有喜愠之色。”或“每朋酒之会。"(任意答对一句得全分。)(此题

旨在考查学生对常用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

8.(3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断句三处,断错一处

扣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断句的掌握情况。)

9.(3分)简陋的居室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着补丁,饭篮子和

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译句顺畅得1分。重点关注“萧然”“穿结”“箪”

“宴如”四个关键词,译错一个扣0.5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文言语句的翻

译情况。)

10.(2分)“大适融然。”或“未尝有喜愠之色。”(任意答对一句得全分。)(此题

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前后联系,上下融会的理解能力。)

11.(2分)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答对•句得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联系人物性

格,理解文言词句的能力。)

12.(2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上下句各1分,每句见错无分。)(此题旨在考

查学生对古诗文背诵的掌握情况。)

【参考译文】

陶潜,字元亮,又名陶潜。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

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家里四壁空空,

不能遮阳挡雨,旧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他的自序是这样,当

世人说是实录。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

舒舒服服地睡觉。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地吟诵。

他曾经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

皇。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弦也不调音。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

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呢!”

(2016湖北宜昌)

山静日长

♦[宋]罗大经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辞盈阶,

落花满径,门无剥啄Q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

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

抚松竹,与般&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践稚子,

作笋蕨④,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

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⑥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

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

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则月印前溪(A)。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②于声利之场

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B),乌®知此句之妙(C)!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

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亦多乎!

【注释】:①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②腐,音血,小鹿。③山妻:隐士

之妻。对自己妻子的谦词。④笋蕨:竹笋和蕨菜。⑤《玉露》:指作者所作笔记《鹤林玉露》。

⑥剧谈:畅谈。⑦驰猎:奔驰追逐。⑧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

6.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盈()濯()既()相与()

7.请将文言语气词“耳”“哉”“矣”正确填入文中的A、B、C处。(3分)

8.请用两个逗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准确断句。(2分)

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

9.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腰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

10.作者认为子西诗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妙绝,但“识其妙者盖少”,这是

为什么呢?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11.读完全文,从文章描绘的一幅幅画面里,你发现作者崇尚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12.积累链接:文中的《国风》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q,“韩苏文”中的“韩”

是指出(填写人名),“陶杜诗”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直接展现其早出晚归这

一田居生活的诗句是(3分)

【参考答案】

6.(4分)盈:充满,长(生)满濯:洗既:已经相与:共同,一起。

7.(3分)A.矣B.耳C.哉

8.(2分)断句两处: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错一处扣1分)

9.(2分)(我)不慌不忙(悠然)地步行在山间小路上,抚摸青松翠竹,和小鹿小牛

一起在高高的树林和茂盛的草地里休息。(重点关注“径、犊、于、偃息”等字词,正确通

畅即可)

10.(2分)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耳,乌知

此句之妙战!(答出画线的关键信息亦可)

11.(2分)崇尚这种远离官场、隐居山林、物我相融、悠闲自适的山居生活。(意近即

可)

12.(3分)A.《诗经》B.韩愈C.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见错无分)

【参考译文】

唐子西的诗中写道:“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我把家安在深山的里面,每逢春末

夏初(的时候),苍翠的苔薛生满台阶,落下的花瓣铺满小路,没有人来敲门(打扰),(惟

有)松树的影子斑驳不齐,地面和空中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中午刚刚睡足,就打点山泉水,

捡几根松树枝,煮苦茶喝(它)。凭兴趣读几篇《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

史公书》以及陶渊明、杜甫的诗、韩愈、苏轼的文章。悠悠然不慌不忙地走在山路上,摸摸

松树竹子,跟小鹿(一样)都在高高的树林和茂盛的草地里休息。

坐下来赏玩奔流的泉水,(用这水)漱口洗脚。很快回到竹子做窗的家里,就有山居的

妻子和幼小的孩子,做了竹笋和蕨菜,端上麦子煮的饭,高高兴兴的吃一个饱。在窗子旁边

提笔起来,管他多少写个几十个字,(或者)展开收藏的模板字帖、(名士)真迹、画卷来一

起欣赏。兴致来了就吟诵小诗,有时草书一两段《玉露》。再煮上一杯苦茶,出门到溪边踱

步,偶然遇到种田的大爷或垂钓的朋友,问问桑叶麻薛,谈谈梗米稻谷,猜猜天气,比比谁

钓的鱼多,遇到节日或好日子,大家就约好一起吃饭畅谈。回家后靠在柴门旁边,就(只见)

夕阳挂在山上,(树林和天空)紫色绿色纷繁众多,迅速变幻,美丽得让人目眩。(等到牧童

骑在)牛背上和笛声一起归来,那么月亮(已经)映在溪水上了。

品位子西的这句诗(指前文“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句),可以说得上绝妙了。但

是这句诗虽然妙,懂得那妙处的人却少。那些牵着猎狗、驾着苍鹰,奔驰追逐在声色名利场

中的人,只看见滚滚的马头尘土和匆匆的过隙马影罢了,哪知道这句话的妙处呢?要是谁能

真的理解这样的奥妙,那么就像东坡说的,没事静静地坐在这,一天时辰好像过得像两天了。

如果活七十年,就是一百四十岁,这样的收获难道不多吗?

(2015湖北宜昌)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对曰:“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

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

【乙】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③,

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④。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糜⑤军。不若弃之,整众而

归。”

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

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

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

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己疲,故为贪利以诱

之。

比其复来,几⑦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

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

②虏兵:敌军。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

(mi):束缚。⑥少选:一会儿。⑦几:接近。⑧痹:麻痹。⑨阑:残,尽。

1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限加两处)。(2分)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公将鼓之不若弃之

B.可以一战故为贪利以诱之

C.乃入见乃止以待之

D.战于长勺言于玮日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小惠未褊

(2)神弗福也

(3)玮侦虏兵去已远

(4)玮又使人谕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5.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甲文

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

又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1.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每个标点符号1分,共2分。)

12.C(2分)

13.(1)通“遍”,遍及,普遍(2)赐福,保佑(3)离开(4)派遣

(每个词1分,共4分。)

14.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

经枯竭了。(共2分,每错译一个词扣1分,扣完为止。)

11、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在军事上后发制人。乙文中战斗

取得胜利最关键的原因是避敌锐气。(每点1分,符合文意即可,共3分。)

【参考译文】

【乙】曹玮主管镇戎军时,曾出战小胜,敌兵退去。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就驱

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驱赶着返回,很是不成军队行列。他的部下担忧此事,

对曹玮说:“牛羊无用,只是束缚军队。不如抛弃它们,整齐队伍返回。”曹玮没回答,派人

去侦察。敌兵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可是军队不整齐,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

队。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行进中找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敌军将要来

到,离得很近了,曹玮派人对敌军说:“你们外国军队远来一定很疲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

怠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下,隔一会儿就决战。”敌人正苦于奔波,疲劳极了,听

了这话都很高兴,军队严整的休息了很长时间。曹玮又派人告知他们:“休息好了可以相互

驱马进攻了于是各方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把敌军打得大败。

于是抛弃了牛羊返回。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