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发达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不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态势不仅严重威胁着江河源头地区生态平衡与安全,也给江河流域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以至于对全国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如不得到及时遏制,将严重制约西部及全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长江流域频繁发作的洪灾以及中国北方日趋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地损失。这种负面影响已直接波及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安全问题,对国家声誉和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毋庸讳言,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是关乎中国在21世纪发展的全局战略课题之一。然而,由于认识和实际经验的不足,西部各地在进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把生态环境仅仅当作资源而没有当作一种有效资产看待和经营,生态环境建设不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搞单打一,项目管理漏洞层出不穷,生态环境建设与农牧民的脱贫致富脱节等等,不一而足。如果这种局面继续下去,必然带来国家投资的巨大浪费,并对西部生态恢复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实践中出现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既涉及认识上的问题,也有政策设计和实践操作上的欠当。如何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这些问题,是当前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大力推进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构建西部生态安全体系,是涉及西部、中东部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和根本切入点。1.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业,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中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能、矿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和化工资源都十分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同时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贫穷人口最多的地区。西部地区的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西部地区是中国江河主要源头地区。该地的生态系统原本多属于脆弱地带,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直接影响了江河源头地区生态系统调节旱涝的功能。近年来频繁发作的黄河断流、长江泛洪的自然灾害,无不证明西部生态系统的结构已遭人为破坏、功能已经弱化或退化。其威胁表现在:江河中下游的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时时处于黄红灯的警惕状态。全国70%以上的的固定资产和50%的人口,1/3的耕地,大量的铁路、交通、油田等基础设施和工矿企业处于河流中下游,目前受到洪水威胁,640多座城市需要加强防洪建设,由于江河防洪标准普遍较低,每年防汛抢险负担重、压力大,遇大洪水时,甚至严重干扰国家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进入90年代以来,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万亿元,约占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1/5。另一方面,水源供给不足,影响西北、华北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978~1998年,供水能力年增长率约1%,而同期国民经济以9%~12%的高速度增长,缺水范围加大、程度加剧。目前,全国400多座城市缺水,5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每年缺水量接近40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同时,西部地区草地生态“三化”速度加快、规模加大,西北地区土地利用速度仍未减缓、程度仍未降低,加上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整个北方的沙尘暴天气频繁发作施虐,影响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尤其对大城市的交通和航运的安全造成威胁。无庸讳言,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已是保障人民生存安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很强的基础建设,为保障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全国的生态安全,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与基础设施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安全生态系统包括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包括地质过程、生态过程和生命过程,包括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现代生态学的概念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提供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维护系统。尽管人类是高于地球上其他一切生命的生物,但仍然脱离不开所栖息的生态环境,必须从生态系统中获取各种必要的生活资料,需要生态系统提供各类庇护,即需要生态系统服务,这包括空气调节、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调节、流失和沉积物控制、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废弃物处理、花粉传播、生物调节、生境、生物量输出、原材料、基因库、娱乐和文化等。生态系统是一个能流和物质循环过程,不是单一的资源转换形式。而人类活动大多以经济形式实现,在市场上可以用货币衡量和交换。这就导致对人类忽视对生态系统提供的整体服务的价值计算。生态安全是衡量一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状况的全新概念:其一,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生态系统结构是否受到破坏,生态功能是否受到损害。其二,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由于人类所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都必须以栖息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和基础。所以,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从根本上都以生态安全为前提保障。长江为其流域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等生态系统服务,然而近十年来其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该地区生态安全,植被破坏、覆盖率低、森林吸收和保持雨水的功能减弱,水土保持和调节的能力逐渐丧失,从而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频繁遭受洪涝灾害的袭击,中国发达的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安全遭遇红灯。这种负面影响实际上已经波及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社会稳定。西北地区有着广袤的草场,草原生态系统产出初级生物量——牧草,为当地发展畜牧业提供基础,使得畜牧业成为西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同时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多属脆弱生态地带,也是多民族交汇区。显而易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安全、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影响着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经济建设、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局面保障。因此,大力和有效推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根本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保障和出发点3.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以及中国的实践表明,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老路将越走越窄。中国的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快,以大连、珠海为例在注重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后,非但没有影响发展的速度,反而优化了产业结构,城市基本建设面貌大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提高,真正推进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曾经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的现代化水准进入中国先进行列。这说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促进,能达到协调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20世纪人类最为重要文明成果,这种思想和实践也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先行是对经济发展的一次调整而不是拖累。4.生态与环境资产——新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按照生态安全的理论,生态系统服务是一种可计算价值的资产。也就是说,不同区域拥有不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则奠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资源的战略性,就是生态环境资源的基础性。中国西部各个地区都具有其特有的生态环境资源,表明其不可替代性。实践上,在西部干旱区域生态系统中水资源已成为限制性因子,而水又是生物必需的成分,可见,水资源是一种战略资源。5.新世纪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导引发达国家实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始于20世纪70代。实施西部大开发,对实现中华民族在2050年的再次振兴具有战略意义。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由此而导向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需要对原有的产业结构作出调整,提高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要依据“市场导向、资源依托、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科技支撑、动态优化”的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对西部而言,要坚决走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走过的“先破坏、后治理”的误区,并且要按照现代生态学的规律办事,任何一个产业或产品要获得市场必需满足生态安全的要求。二中国不发达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西部地区幅员辽阔,面积6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人口3.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7.8%。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能、矿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和化工资源都十分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同时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贫穷人口最多的地区。因此,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西部各省区虽是资源大省,但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农业为主但有些省区粮食有时尚不能自给,工业化水平较低,尚未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西部地区在复杂的地质构造和长期的内外营力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季风区、西北干旱半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类生态景观,表现为多种多样化的类型和形态,既有高山、高原,也有盆地和平原,实际上触及了中国所有的生态景观多样性。由于西高东低地势,江河(长江、黄河及珠江)发源于斯而东流的走向,从生态分布的连续性看,西部与东部界限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这种序列性决定了只有西部生态变化能直接对东部形成影响,而东部的变化则不能直接反馈到西部。这就是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所在。(一)西部生态环境的特征分析在西部人类活动较强的区域,环境污染严重,水质、空气、噪声和工业污染高于全国平均指数,如西北的包头、兰州和西安等主要城市,即使在生态条件较好的云南,滇池也受到严重污染,不得不开始治理和保护。总之,西部大部属于脆弱生态环境,从适宜人类活动角度看,生态适宜区范围不广、面积不大。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雪灾、沙尘暴天气、长江下游洪涝成灾及黄河断流等现象表明,西部的生态环境质量仍在继续恶化。到目前为止,中国建立的各种自然保护区正在发挥着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作用,开展的农村生态建设保护示范区项目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质量上不断提高。“三北”防护林工程、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均取得了局部良好的成绩。然而存在问题是:重点治理与面上治理脱节,如造成中国的治沙局面是“局部逆转,整体扩大”;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脱钩,如忽视经济效益而使一些生态建设项目不能持久开展下去而失败。为避免重蹈过去只重视“点”而忽视“面”的覆辙,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兼顾,从2000年开始,国家针对西部脆弱生态环境状况,启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造林绿化工程(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相应地,甘肃、内蒙古和青海分别制定了特殊生态功能区保护纲要或规划。这三大重点工程虽然以西北为主,但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但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却是非常不容忽视的:1.生态环境极度脆弱西部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中国高山、极高山全部集中在西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构成中国的四大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构成中国的四大盆地。中国高寒荒漠,高山冰川、冻土,全部集中在西部,这种起伏极端,复杂多变的地形使西部生态环境表现出极端性和脆弱性。西部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区内1/2以上地区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干旱的气候使中国90%以上沙漠、戈壁分布在西部。西部形成了中国五大生态脆弱区:(1)黄土高原区:黄土高原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处在中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内陆干旱区的过渡带,区内黄土深厚,植被稀疏,降水集中,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河泥沙的98.6%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总量22亿吨,其中16亿吨通过三门峡输入黄河下游。黄土高原侵蚀模数一般在4000吨/平方公里·年以上,其中河龙区间的窟野河、皇甫川、延河等流域是水土流失的中心,土壤侵蚀模数大于2万吨/平方公里·年,最大达3.5万吨/平方公里·年。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本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而且给华北平原造成潜在的生态危机。(2)蒙甘新风沙区:蒙、甘、新风沙区面积250万平方公里,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是中国沙漠、戈壁的主要分布地区,风沙危害引起沙漠扩张、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沙尘暴等一系列生态问题。(3)喀斯特地区:云贵高原是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区,云南、贵州、广西碳酸岩分布面积达55万平方公里,其中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7.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3.5%,年土壤侵蚀量2.8亿吨。云南水土流失面积1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8%,每年有5.2万吨表土被侵蚀。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土壤蓄水能力差,地表严重缺水,林木生长困难,成为中国滑坡、泥石流、土地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非常严重的地区。(4)长江上游土石山区: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等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该区山高谷深,地势陡险;山地成土缓慢,土层浅薄,植被着生困难。加之降雨量大,降水集中,是中国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35.2万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本区成为中国重要的生态恶化地区。例如重庆市,山地面积占60%以上,58%的土地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坡耕地的侵蚀模数达9450吨/平方公里·年,全市年土壤侵蚀量2亿吨。长江上游土石山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而且给长江三峡水库,长江中下游沿江经济带造成生态隐患。(5)青藏高原江河源头区:青藏高原是中国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源地,平均海拔4000米,气候高寒,高山冰川和多年冻土广布,广泛分布着高寒草甸、寒漠和沼泽。青藏高原物种简单,土层浅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以上五种生态脆弱区总面积601万平方公里,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91%,可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之脆弱。2.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土壤盐渍化严重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降水量仅为20%,耕地面积为64%。这在西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除西南外,西部的西北地区水资源和利用极不成比例。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源利用主要靠降雨(雪),年降水量仅在200毫米,地表水和地下水径流总量仅占全国10.07%,而蒸发量高达1200毫米以上,供不应求。这些地区河流断流现象不断增加,不少湖泊水位降低,甚至干枯。黄河1997年断流长达226天,创历史之最。祁连山水资源包括冰川的水储量954.48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为72.6亿立方米。但是,目前状况令人堪忧:冰川平均退缩速度7.4米/年,发源于此的内陆河径流量为65.84亿立方米,50年来减少了16.2%。新疆的湖泊面积50年来急剧下降了50%左右,罗布泊、艾丁湖、台特马湖等均已消失,塔里木河下游年平均水量40年来已下降了2/3还多,河道缩短200公里以上,流域内的大面积耕地因此弃耕而沙化。干旱缺水是制约西北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但西北地区水资源浪费惊人。农业灌溉多采用大水漫灌,由于渠道渗漏,空气蒸发,水资源利用率极低。例如新疆年降水总量24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降水总量的4%,但农业产值仅占全国1%,每公顷土地用水量16500~30000立方米,每立方水仅生产粮食0.15公斤。农业生产中的大水漫灌、重灌轻排导致严重的次生土壤盐渍化,西北地区盐渍化面积达200万公顷,占全国盐渍化土地的1/3。新疆和河西走廊绿洲,银川平原灌区,河套平原灌区次生盐渍化都相当严重,土地生产力大大下降。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城市与工业污水多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水资源污染严重,云南滇池,贵州乌江水系、沅江水系,四川嘉陵江、岷江,陕西渭河等河流水污染已相当严重。贵州红枫湖1994年以来曾连续发生多起死鱼和人员中毒的水污染事件。在西北干旱地区缺水状况加剧的同时,黄河中上游的水资源粗放利用和浪费现象严重。该区域农业生产中仍采用利用率较低(42%)大水漫灌方式,几乎没有节水灌溉设施。例如,宁夏的青铜峡由于引黄灌溉稻田形成塞上江南的景观,但在春灌时竟使用水量达到黄河水的2/3。这种缺乏全局观念和现代精准农业技术的灌溉方式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而且带来大面积耕地盐碱化的后果。在西南地区,由于山高谷深,水利设施匮乏,河水利用难度和成本加大。而人口增加,垦殖导致山地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水源涵养功能、加剧了用水相对紧缺的状况。3.陆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20世纪的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急剧下降,四川省仅为13%,云南省为20%。黄河中上游区的平均森林覆盖率仅为5%,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3。西部地区大部分为陡坡地,垦殖坡地对植被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导致泥沙大量堆积和淤积,这是长江、黄河泥沙增量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已成为中国头号环境问题,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8.2%。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上游和西南喀斯特地区都相当严重。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河泥沙的98.6%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总量22亿吨,其中16亿吨通过三门峡输入黄河下游。黄土高原侵蚀模数一般在4000吨/平方公里·年以上,其中河龙区间的窟野河、皇甫川、延河等流域是水土流失的中心,土壤侵蚀模数大于2万吨/平方公里·年,最大达3.5万吨/平方公里·年。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本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而且给华北平原造成潜在的生态危机。长江上游土石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5.2万平方公里,这里降水多、坡度大、土层薄,一旦植被破坏往往产生强烈的水土流失。例如重庆市,山地面积占60%以上,58%的土地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坡耕地的侵蚀模数达9450吨/平方公里·年,全市年土壤侵蚀量2亿吨。长江上游土石山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而且给长江三峡水库,长江中下游沿江经济带造成生态隐患。喀斯特地区的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7.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3.5%,年土壤侵蚀量2.8亿吨。云南水土流失面积1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8%,每年有5.2万吨表土被侵蚀。据统计,长江上游每年水土流失量达15.6吨,通过宜昌站的泥沙总量就达5亿吨左右。西藏大部分地区植物生物量低下,不及同纬度地区的1/20。在人类活动较强的地区,植被剧减,生态退化速度加快:西藏高原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现已不到1%,西昌地区植被急剧减少,金沙江和澜沧江含沙量大量增加,拉萨市的拉鲁湿地已退化为荒草滩,藏南和藏北地区草场因过度放牧出现大面积退化和沙化。从河西到祁连山区,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降水量和冰川储量减少,河川径流量不断降低,雪线上升、林线后移的结果是使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的功能大为减弱,水土流失日益加重。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6%,年平均输沙量11495万吨,其中长江源头平均输沙量1303万吨,黄河流域平均8814万吨。陕西省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年均输沙量9.2亿吨,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1/5。4.风力侵蚀加剧,沙漠化日趋严重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33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4%。全国有4亿人生活在荒漠化地区,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0亿~30亿美元。西北干旱地区包括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在内,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地表水总径流量仅占全国总径流量的3.5%。西北内陆地区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质荒漠化(沙漠化)。全国目前有沙漠化面积168.9万平方公里,并且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中国西部由于开发过程的失误使生态系统的破坏已威胁到了生态安全的境地,沙漠化迅速扩展。总的表现是“局部逆转,整体扩大”。边治理、边破坏;治理速度不及破坏速度。而总体态势是:先天脆弱,后天失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沙进人退与人进沙退、绿洲扩大与沙漠扩展同时并存;绿洲内部生态系统略有改善,但外围区域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自然灾害严重。中国的沙漠化治理远赶不上沙漠化的速度,边治理、边破坏问题严重。“沙进人退”的局面没有彻底遏制,“局部治理,整体恶化”之势还在继续,沙漠化的危害在加重,治理难度也愈来愈大。西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漠化地区。这一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土壤被冲刷,基岩大面积裸露。贵州目前有石漠化土地138.9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7.9%,而且在以每年508.16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广西河池、百色两地区石漠化面积已占总土地面积的30%以上。云南石漠化面积达成8万公顷,且在不断扩大。值得我们着力注意的是,西北地区呈现的区域性土地沙漠演变,加上全球气候变化,而使沙尘暴天气频繁发作,如不从根本上遏制沙漠化,这种有增无减的沙尘暴天气将有演变为区域性气候的可能趋势。5.人为破坏加剧,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生物多样性表现为三个层次,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西部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例如,云南号称“植物王国”,以西双版纳热带森林闻名于世;秦岭山地拥有世界上珍贵的大熊猫、金丝猴和朱鹮等温带和亚热带动植物资源;青藏高原蕴藏丰富的世界独一无二的珍贵生物资源,如藏野驴、藏羚羊、藏雪鸡和藏马鸡等。中国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在世界上居第8位,长期不合理的森林采伐,无序狩猎,过度放牧,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物种减少,以至濒危或灭绝,这一状况在西部地区非常严重。以陕西为例,有珍稀濒危植株95种,其中45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包括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植物15种、三级保护植物29种。4种被定为濒危种,21种为渐危种,20种为稀有种。陕西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9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65种。西双版纳有中国“生物王国”之称,但长期的烧山、砍伐已使森林覆盖率从1950年的60%下降到1997年的28.7%,大量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现代交通如铁路、高速公路由于没有预留动物迁徙通道,给动物迁徙造成困难,如新疆沙漠高速公路屡屡发生珍稀动物被车撞死的事件。6.重力侵蚀严重,地质灾害频仍滑坡、泥石流的是干旱、半干旱及荒漠山地地区时常发生并且危害较大的环境问题。在中国西部,如宝成铁路太白山段、陇海铁路天水段每年在秋雨季节受到滑坡和泥石流袭击。其原因:一是山地(陡坡)自然生态系统结构遭到人为破坏,地表植被严重退化或消失,导致蓄水保水能力下降或消失,水土流失程度加剧;二是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未能及时恢复和重建。7.环境不断恶化,文化古迹遭破坏历史上,楼兰古城、西夏王国在西部开发中被淹没在茫茫的沙漠之中。今天,人为和自然因素对文化景观造成一定威胁和破坏。如三峡库区建设客观上对文化古迹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在西北部,沙漠化时刻对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敦煌石窟造成威胁。在当前西部开发规划中,提出发展西部特色旅游业,如果开发和利用过度、保护和维修跟不上,则也有可能对本身处于风蚀和水蚀的文化古迹“雪上加霜”。例如,九寨沟自然风景区人为污染相当严重,秦始皇兵马俑保护设施和条件急需改善、措施亟待加强。江河上游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到下游的生态安全。西部是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珠江、黄河和塔里木河等内外流河的发源地,其生态安全直接影响到下游的生态安全。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河大江的发源地,其中青海省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江河源区面积达26×104平方公里,这一优势资源却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的原因,成为一个负担:保护要有经费,开发又要受到限制。这是一个值得思考问题。一旦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植被要受到水、温度、光照和土壤条件等苛刻的限制,亦即生态演替的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确保中上游、下游地区和全国的生态安全。(二)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成因西部生态环境越来越趋于恶化,从总体上来看,其原因是在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自然因素不断演化的基础上,叠加了人为因素影响的结果。1.自然因素的变化是大范围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考察生态环境变化的历史,在中国上新世末以来,由于青藏高原不断强烈隆起,对环境带来一系列重大影响。其一,使西风急流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急流不断加强,东南季风受阻,进而使西北大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也成为过渡性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向干旱方向发展,降水减少。因而新疆、甘肃等地沙漠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把大量粉尘由风力带到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进行沉积,成为黄土高原物质的重要来源。这一过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西北地区一些干涸的湖泊沉积物剖面及黄土剖面的分析表明,第四纪以来,气候愈加干燥,疏松的黄土,不断抬升的地面,有利于土壤侵蚀,据研究,在距今3000多万年前的全新世中期,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已达10.75亿吨,相当于近几十年黄河平均年输沙量16亿吨的67%,可见,在自然状态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已很严重了。黄土高原大量的古代沟壑也可作为历史的见证。其二,青藏高原及西部山地的不断抬升,海拔高度增加,使青藏高原形成特殊的高寒气候,而其他山地则侵蚀加强,山坡变陡,谷地加深,土层变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在西藏、秦岭等发现有处于高海拔温凉、亚寒气候条件下的古亚热带喀斯特地貌,说明山地抬升前后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罗布泊湿地厚层岩盐沉积,便是全新世暧期或高温期长期持续干旱的结果。青海省近40年来平均气温增加0.15℃/10年。上述现象绝非是人为因素直接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结果。本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化石燃料燃烧使大气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西部地区而言表现为西北内陆的气候干暖化。据研究,塔里木河流域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多年气温平均上升0.3℃,增幅最大的平均上升0.8℃。气温上升引起冰川消融,雪线上升,地温升高,蒸发增强,冻土消融,降水减少,河流来水量锐减。塔里木河下游已多年断流,1921年尚有1066平方公里的罗布泊现已干涸,塔里木河沿岸绿洲正在快速减少。青海湖水位由1959年的3196.55米下降至1992年的3193.69米,每年平均下降8.7厘米,湖水面积也以每年减少9.4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急剧下降。西北内陆的气候干暖化已经对这里的绿洲生态环境形成威胁。全球气候变化对西南地区而言表现为气候异常加剧。西南地区属季风气候,年内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交替变化,由于冬夏季风失调引起气候异常,使干旱、洪涝频繁发生,由此引发一连串的生态环境问题。如1998年长江沿线洪涝灾害与长江中上游气候异常有密切的关系。2.人为因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局部起了关键作用如果说地区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自然界的演化是西部生态问题产生的基础,那么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则使西部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被破坏,生态系统失衡加剧,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进入历史时期,尤其是现代,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绝对不可忽视的。西南山区大片森林被砍伐,陡坡耕种,致使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急剧增加,泥石流、洪水危害频频发生。黄土高原植被在唐宋以来受到前所未有的人为破坏,尤其是20世纪40~70年代,人口剧增,大面积毁林(草)耕垦,仅存于子午岭、六盘山、吕梁山、崂山等山区的次生林,林线急剧后退,有的达二三十公里。秦岭北麓的乔木林,林线已退到分水岭,甚至越过了秦岭主脊。不合理的利用资源,使西北地区许多湖泊干涸,河水断流;城镇、工矿区、交通的发展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或者经费不足,使许多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虽然历史短暂,但强度、速度却远远大于正常情况下自然因素的影响。近百年以来,黄土高原的气候、地貌并无大的变化,但年均土壤侵蚀总量却至少增加3亿吨以上,其递增率是全新世中期的数百倍,主要原因是人们滥垦滥伐、广种薄收、陡坡耕种的结果。人类的这种破坏性活动,不合理地利用自然的途径与方式,使本来就趋于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快了进程,起到了火上加油、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原来生态环境尚好的地区,则直接起到了破坏作用,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历史上,中国西部地区内陆的一些低海拔而水源充足的地区和冷湿的高山山地,都有天然林分布。据史载,在清朝中后期的新疆叶尔羌河两岸还可观瞻到“胡杨夹道数百里,无虑亿万计”的天然景观。19世纪中叶,塔里木河在瑞典人斯文·赫丁眼里还呈现一片“相容的森林”、“深邃的林丛”的景象。然而,100多年过后,西部的沙漠化有了急剧增长。西部地区在历史时期有1200万公顷沙漠化土地,而近50年来形成的沙漠化土地达500万公顷(另有潜在的沙漠化土地1580万公顷)竟占历史时期的30%左右,年发展速度为历史时期的5倍多。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急剧扩大。70年代中期以前,沙漠化年扩展面积13.6万公顷,70年代以后演变为21万公顷,90年代更为24.6万公顷,比70年代中期沙化增速58%。由此可见,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演变的剧烈影响。西北内陆地区滥垦、滥牧、滥伐、滥采及开矿是造成土地沙漠的主要原因。例如新疆煤矿区矿山自燃已持续数十年,自燃的矿区形成大面积地面裂隙、塌陷等,火区内寸草不生,过火地面全部成为荒漠化土地。西南地区荒漠化主要由于植被破坏产生。荒漠化给中国西部地区造成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绿洲衰退、耕地减少、滑坡泥石流多发等多种生态问题。位于塔里木河下游的罗布泊,汉时“泽积鄯善之东北,龙城之西南……广袤三百里,其水澄亭,冬季不灭。”(《水经注》卷2)。罗布泊周围胡杨林覆盖率曾达40%,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以西,汉代有居民14000人、士兵3000人,当时古楼兰“积粟百万,威服外国”(《水经注》卷2)。但3世纪以后由于植被破坏,罗布泊水量减少,胡杨林枯死。公元330年沙漠进逼,楼兰人被迫迁往伊吾(哈密),公元376年后楼兰古城被掩埋在茫茫沙海之中。楼兰古城的消亡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的典型例证。随着现代文明的衍生和繁育,在历史上曾经孕育了辉煌华夏文明的西部地区退化为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相对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低下的待开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低下使西部对自然的依赖性,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都对生态环境造成沉重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近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增长迅速和部分地区人口超载:西部地区是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1982~1997年人口平均增长率0.129‰,高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长速度。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人口控制的难度很大。过快的人口增长使甘新地区绿洲、云贵高原某些坝地、黄土高原地区出现人口超载。如按联合国环境署提出半干旱地区土地最大人口承载力为24人/平方公里的界限,陕西榆林地区人口密度73人/平方公里,米脂县177人/平方公里,神木大柳塔镇154.6人/平方公里,天然气开发区靖边县51人/平方公里。人口超载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可以说毁林开荒,陡坡耕种等都与人口超载有着密切的关系。(2)生产方式原始:西部地区农业生产以传统农业为主,内蒙、甘肃、新疆、青海、西藏拥有中国4/5的天然牧场。但是牧业生产以自然放牧为主,大部分地区尚流行游牧,人工草场、人工舍养比例极低。这种牧业生产方式,草场利用率低,对草场破坏严重,牧业生产很不稳定,呈现“夏长,秋壮,冬瘦,春死”的状况,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低。如果遇上2001年春新疆塔城,内蒙呼伦贝尔这样的雪灾,畜牧业生产必遭受灭顶之灾。原始粗放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常常产生草原过度放牧,草场超载,草原退化的问题,使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西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原始迁徙农业,放火焚烧山林,在火烧迹地上耕种3~5年后即弃荒。如此反复烧、弃,对森林植被破坏非常严重,是西双版纳等地森林遭破坏的重要原因。(3)农村薪柴缺乏:中国西部农村普遍缺乏薪柴。云南薪柴自给程度为4个月,贵州、广西3个月,四川2个月,其余地区全年缺柴。西部地区作物秸秆和薪柴在农村能源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薪柴缺乏是引起西部地区乱砍滥伐,挖树根、剥树皮、铲草皮、拾野牛粪的主要原因。农村的植被破坏呈面状,对西部植被影响极大。(4)植被破坏,陡坡耕种: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多种生态效应,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区,长江上游和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植被一旦破坏,将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例如黄土高原秦汉以前植被覆盖度达53%,土壤侵蚀微弱,在其后的2000多年里由于不断地移民屯垦,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特别是解放后长期实行“以粮为纲”的政策,大量大于250°的陡坡地被开垦,使黄土高原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1950年以来四川30%~50%大于250°的坡地被开垦,贵州250以上坡地占耕地的28.6%,云南也在28.6%以上。(5)矿山开采,工程建设: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量都居全国前列。但矿产资源开发中人工爆破、开挖坡脚、堆弃矿渣是造成矿区水土流失加剧的重要原因。如神府煤田大柳塔矿区的乌兰木伦河两岸矿点密布,河床上倾倒的矿渣已达360多万立方米,有的渣丘高出河床1~7米,这些松散物一遇洪水便随水而下。云南东川铜矿小江流域由于矿山开采,使该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68.5%,其泥石流灾害全国著名。(6)城镇建设:中国西部20多年来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基建使松散堆积物大量增加,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任意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堆弃等对城市及其周围的侵蚀环境都造成影响,使流经城市的河流水土流失大增。例如1998年延安市区人为松散固体堆积物累计达1702.57万立方米,兰州市1994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累计达1638.1万吨,1997年山西六个地级市产生生活垃圾373万吨。目前,人类对自然规律还难于控制,但不去干那些违背自然规律,助纣为虐的事,总是可以的。即便不能使西北地区的大沙漠变为绿洲,但总可以使它不再急剧扩大,使周边的土地不再沙化;即便不能使黄河的水变清,但使年均泥沙减少到自然状态下的流失量,是完全可以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与此同时,悲观的论点、失望的态度、看不到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的观点和看法,则也是完全错误的。人类在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以后,完全可以师法自然法则,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经验教训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对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从1954年开始,展开了对全国自然资源、特别是对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勘察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治理工作,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有些经验已经在同类地区大范围进行推广,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如下:1.领导组织经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非常重视。中央和各级政府都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生产、改善投资环境、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列入党和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设立生态环境建设专职机构,多次指定和修订规划,拨专款支援,有计划地开展;同时,积极组织农、林、牧、水利、水保等有关部门,分工合作,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治理。在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提出了正确的方针和方向。把优化国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要求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目标,对不同类型的生态脆弱区,因地制宜地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向和治理措施布局,以江湖治理工程、林草生态工程、治理沙化工程和水短缺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工程的进程,建立了多种类习惯的生态体系,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结合治理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治理。通过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性能、产出效益和工程质量,提升了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如黄土高原地区有水土保持研究站所38处,专业人员过千人,已经完成验收了上千项的科研成果,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带动和示范作用。依靠群众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坚持全民参与、全民动手、各级政府保护资源环境的目标责任制,采取了了承包制、集体治理分户管理、租赁、所有权转让等不同形式的运行机制,适应了不同的情况,满足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需要,在不同生态脆弱区涌现出了许多的典型经验,加快了当地生态环境恢复和群众脱贫致富的进程。2.治理措施经验五十年来,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的治理措施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有些甚至在国际上都引起的很大的关注度,如宁夏沙坡头的治理和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兼治、综合治理”的经验举世闻名,下面是五大生态脆弱区几个典型的案例。(1)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经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该经验在陕西安塞县纸坊沟流域创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推广,其精髓在于生态环境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生态系统恢复阶段: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对农林牧用地进行优化,大搞农田基建,增加投入,提高单产,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退耕,积极植树种草,使农林牧用地逐步趋于合理。生态系统稳定发展阶段:继续修筑高标准基本农田,以提高基本农田单产,保证总产,加强林草管护,尤其加强对经济林的管护,使农民在短期内增加经济收入,增强对水土保持的信心。发展畜牧业,加快草畜转化,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发展阶段:是水土保持型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达到了有机统一。(2)以抵御风蚀沙化为主的典型经验——“进一、退二、还三”。此经验以抵御风沙危害、林网护田、综合发展为目标,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试验推广,其精髓如下:进一单位稳产高产农田:选择自然条件好、灌溉便利处建设基本农田。退二单位非宜农耕地:对耕作条件差、水源难保证的耕地退耕还牧。还林、还草、还牧:农田周围林网化,灌溉不便处牧场化。达到以牧为主,以粮为辅,农林牧配套的生态农业模式。(3)沙漠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典型经验——生态林网抗御风沙绿洲农业模式。该经验以防风、固沙保护绿洲环境为核心,试图构建绿洲生态重建工作,在塔里木河流域应用和推广,其精髓如下:完成农田林网系统:包括农田外围灌草带、农田边缘基干林带、农田内部防护林带。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窄林带,小网格”,构成农田林网系统。林网内实行农林复合经营:边缘基干林带内部栽植矮化经济林,经济林间地种植粮食作物。喷灌、滴灌技术配套。(4)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典型经验——固定轮牧、舍养牧业。该经验以充分利用草场资源,保证牧业稳定发展为目标,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试验推广,其精髓如下:变流动放牧为固定放牧。将牧场划分为夏季打草场,春季牧场,夏秋季牧场,冬季牧场。实行分季节轮牧,冬春辅以人工饲养。利用太阳能、风能解决能源问题。3.主要问题与教训毋庸讳言,五十年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教训,值得我们好好思索和研究,如果对这些问题加以认真对待,则对今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大有裨益。主要问题与教训如下:(1)在西部大范围内没有统一协调的生态规划,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统一协调的行动。就以近几年来不断肆虐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为例。直到去年春季,特强沙尘暴数十次肆虐华北、东北,和青藏高原等大尺度地域范围、京津也不例外之时,才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对京津蒙冀五省市区的生态环境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对沙尘暴肆虐最严重的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和阿拉善及河西走廊的东部和西部两个沙尘暴的主要高频区,也许是这次大尺度范围沙尘暴肆虐源头的这两个地区却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殊不知,几十年来,在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阿拉善及河西走廊的东部和西部沙尘暴年平均发作总日数超过20天,这已经严重威胁了西部以及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沙尘暴形成的机理没有形成共识,对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对恢复生态系统原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估计不足,没有统一的大西部生态规划,各地各自行动,缺乏一种协调一致的行动方案。(2)管理机制没有理顺,缺乏统一的领导协调部门,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导致重复统计、重复投资等令人心碎的相互扯皮推诿和浪费现象屡屡发生,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大打折扣。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生态恢复是几代、甚至几十代人方能完成的事情,其公益性非常强,是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等诸多措施的有机集成,需要计划、农业、林业、水利、旅游甚至民政等部门的持续的协调行动才能保证其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今,国家加大了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投入,这种状况大大激发了有关部门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但由于几十年以来一直沿袭的管理体制并没有改变,依然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这使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益并没有根本的改善,从而使生态环境建设陷入无序的混乱局面,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的黄土高原为例。近五十年来,国家投入到该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费用在250亿元以上,但产出和投入却极其不成比例。以造林为例,统计中的黄土高原造林面积可以将整个高原覆盖三层,但至今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依然在10%以下,这其中有科技和人的素质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却是管理方面的漏洞所致。以黄土高原地区广泛推行的小流域治理为例,农业部门管发展生产,林业部门管林产,水利部门管工程,并且分别在自己的辖区内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很难做到相互通气和协调,结果导致重复统计和投资的弊端,相当一部分水土保持专项资金去向不明,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相当大的损失。再着,在同一流域,淤地坝等工程建设归水利部门管理,林地归林业部门管理,梯田、坝地和水地归农业部门管理,究竟怎么在一个流域科学施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没有有效操作的机制。更有甚者,如今,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推进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受部门利益的驱动,各个部门出现了争着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混乱局面。如目前广泛推动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计划部门在搞,林业部门在搞,水利部门也在经营,甚至民政部门也在管,其结果必然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的治理行动,重复投资、成绩重复统计、治理效益重复统计、成效远远超过实际。这样使有限的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西北地区的缺水现象,并不是资源型缺水,而是一种管理型缺水。大多数西部水问题的专家认为,除过宁夏和关中、陕北等地外,西北地区出现的缺水现象,不是资源型缺水现象,而是工程型和管理型缺水,即由于供水工程体系不完善,开发利用程度低,加上没有将水作为一种资产来看待,管理不科学,浪费现象严重造成的。以水资源紧张的塔里木流域为例,由于在流域开发上不能做到统筹规划、统一管理,致使中游用水过度,造成下游断流,不能保证下游农业、生活和生态用水,致使大量植被退化和自然植被大面积死亡,造成土地资源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1954年,国家曾经成立了国家水土保持委员会,在业务上统一指导大农业涉及的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工作,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尽管“文化大革命”前这一机构被强行解散,但是,这一体制在今天对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仍有不小的借鉴意义。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如何杜绝项目管理中的漏洞,创立一套科学的项目管理规则与办法,是今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头等大事。(3)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相对低下,土地严重超载。西部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新增的人口吃掉了大部分增加的经济总量,结果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口素质低下,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西部自身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能力非常有限,结果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恶性循环的怪圈。西部地区是中国大部分贫困地区所在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据统计,从1982~1997年,西部地区人口平均增长率0.129‰,高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长速度。过快的人口增长使甘新地区绿洲,云贵高原某些坝地、黄土高原地区出现人口超载。如按联合国环境署提出半干旱地区土地最大人口承载力为24人/平方公里的界限,陕西榆林地区人口密度73人/平方公里,米脂县177人/平方公里,神木大柳塔镇154.6人/平方公里,天然气开发区靖边县51人/平方公里。由于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人口控制的难度增大。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所曾经对东、西部11个省区一般小学和初中毕业生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在15147名小学毕业生中,西部学生的语文及格率比东部低了15个百分点,数学低了20个百分点;在12888名初中毕业生中,西部学生的语文及格率比东部低了25个百分点,数学低了20个百分点,英语低了38个百分点。西部高级人才的缺乏现象更是明显。可以想像,在人的素质相对低下和受教育程度严重缺乏的状况下、在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掣肘于科学技术和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人的情况下,生态环境建设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绩,需要好多代人付诸努力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很难持续。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和人口素质的低下,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特别是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建设很难取得重大成效的重要因素。如何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处于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容许的范围之内,如何提高西部地区广大民众的教育文化素质,使西部广大居民接受大致与中东部相近的义务和高等教育,是今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4)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尽可能与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很好统一,很难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生态环境建设的持续性缺乏内在的支持机制。西部国土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很多特色农牧业资源有很大的比较优势,但是,在过去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往往存在着为生态而生态的倾向,没有充分考虑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经济发展容许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可能,结果往往因为搞了生态环境建设而部分排挤了农民生存的途径,导致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往往落空。例如,青藏高原地区有着独特的极端环境下的、零污染的优良中藏医药资源,近几十年以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在生物物种资源和中藏药材资源的开发上没有做好文章,结果导致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不高,尽管国家对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不少,但由于没有能够持续地增强恢复生态的后天力量,其环境还是不断趋于恶化。又如,陕西榆林地区这些年来一直是全国治沙工作的典型示范地区,不少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甚至显现了塞上江南的美景,但是,由于治沙工作成绩的取得大多数是以国家的无偿投资维系的,只重视生态效益,而没有考虑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协同统一,可以想象,一旦国家不再给已经每平方公里累计投入40万元的榆林地区投入,其生态环境的恶化并非危言耸听。公益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建设如何与农民发财致富的利益驱动有机结合,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5)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持不够,对植物群落生境的研究严重滞后,导致植树造林的成活率低,人工造林种草的生物适应性差,大大降低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益。几十年来,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西部各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往往流于口号和政治运动,再加上对科学技术严重忽视,广大农牧民没有在“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没有变成广大农民的自主行动,大大降低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率,其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由于对种树种草地区植物的生境研究不足、或者根本没有做具体研究,造成了种树种草地的成活率很低。例如,现在依然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示范点的陕西绥德韭圆沟、陇中华家岭所种植的树木,虽然绝大多数都存活了下来,但经过几十年的生长,至今胸径只有10厘米左右,且顶部开始枯萎;“三北防护林”中的小老头或枯死的树都为数不少;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化德县1949年后种植的行道树基本都没能存活下来,但以前种的树基本都存活了下来、且长势很好。这些都是不尊重自然规律、没有掌握植物群落特定生境规律的典型案例。另外一个由于没有掌握科学规律而在整个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典型教训是种树种草中一味地强调森林覆盖率。生态学的研究已经无可辩驳地表明,在不同的地方,适宜的生物群落组合和地表覆盖度会导致最优的生态效益。例如,一位前苏联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的地方,只要植被覆盖度达到30%,即可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且以草本和灌木为主,如果超过了这一指标或过多强调森林覆盖率,则会造成对土壤水分的过度消耗和大量的树木生长为老头树。对生态系统的规律研究不够,科技支持不足,忽视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是几十年来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的重要原因。(6)在进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过程中搞一刀切,在政策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政策的灵活度不够高。自长江流域连续暴发洪涝灾害和江泽民发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的号召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以来,西部各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执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两项工程对林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大减少,不少地方财政开始缺乏来源,下岗职工大大增多。如果不考虑地方经济的特点和当地生态系统的实际而一味考虑“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考虑当地的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象、水文等条件而强制执行“封山育林”和“陡坡退耕”,很可能出现生态环境建设不能持久下去。例如,偏于一隅的四川凉山州在“封山育林”中遇到了非常尴尬的事情:当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桉树被令禁伐,但根据桉树生命史规律,待桉树生长5~8年以后必须将其伐掉方能重新生长,否则桉树将会死掉而烂在地里。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在政策设计时如何做到分类指导和管理,也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也个严峻课题。三不发达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再造山川秀美和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根本的思想为指导,制定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体制和机制创新,转变观念,做到4个结合(即将智力资源和天然资源开发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2个转变(单一治理转变为综合治理、先开发后治理转变为边开发边治理)、1个引导(引导农民脱贫致富),使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一)基本原则1.建设和管护结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非常重视,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国家投资也不少,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一些项目由于忽视经济效益而导致失败,由于经济效益差、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直接导致建设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建设和经营积极性差,出现了重建设、轻保护和管理的现象,因此,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克服这种不好的倾向,同时,要在对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足够重视和选好项目的基础上,要加强项目管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一般还应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发展保护性林业、保障性种植业和商品性的畜牧业与经济作物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最直接相关是大农业,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解决也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的成败。因此,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牛鼻子。就目前而言,要对西部地区农业内部结构的功能要重新进行定位,要将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予以积极扶持,林业主要是保障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安全问题,种植业主要是解决吃饭问题,农村与农业的发展主要依托畜牧业和经济作物的特色化、优质化、高产化和高竞争力。所以,要发展保护性林业、保障性种植业和商品性的畜牧业与经济作物。3.重点区域与面上治理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荒则荒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在现有国力、地情状况下,很难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在整个面上全面铺开,也没此必要。在生态环境建设的时序安排上,一定要突出重点,将有限的资金、人力用在刀刃上。在空间布局上,要依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与重要性高低在点上依次铺开,与此同时,在面上也要推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积极遏制陆地生态系统向恶化的方向演化,努力恢复或重造一个健康的西部陆地生态系统。另外,西部生态景观有高原、盆地、平原高山和谷地,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地、耕地、沙漠和绿洲,因气候和地域差别又可分为若干类型。因此,西部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种群,在空间尺度上存在区域、景观、地方生境等异质性,在时间尺度上也存在地质过程、进化过程、生态过程和生理过程等异质性。所以,在进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时,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任何一个种群都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即使同一个物种,由于生境异质性,不同种群之间也有差异。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遵循生态演替规律,研究当地植物的生物特性和生态适宜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荒则荒。不同地区、地段,不同生态条件,应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要克服造林的生态效果一定比种草的好、以为荒山就一定得造林、以为植被覆盖度越高生态效益就越好等不科学的思想认识。要切忌不分干旱区、半干旱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不区分宜林区、非宜林区,不管造林绿化的区域差异成本差异和效果差异等情况,一律采用按面积或人口平分资金的一刀切的做法;避免不管某些地段是否适合造林,是否需要造林,为抢占资金,均列入造林计划的倾向;为达到主观意图随心所欲地修改科学数据,对退耕还林面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面积等关键数据,以长官意愿代替科学结论的荒唐举措。4.以科技先导、以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为突破口,实现兴地富民宗旨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人类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整体和长远利益。但是,整体和长远利益也要与当地人民眼前利益相结合,即把当地人民的脱贫致富要求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结合起来。西部人民历来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么实行禁伐森林、退耕还林还草时必须考虑到他们“歇业”或“转业”后有饭吃,有钱可挣。这还不够,必须帮助当地群众主动寻找新的致富之路,即鼓励和引导当地在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发展特色和优势资源产业如种植药用或其他经济植物,或进行特种动物驯化养殖等。5.须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应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由于长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付出的成本,国家或者下游生态收益地区应分担一部分成本;另一方面,在经济开发中开发者和收益者必须对生态环境的损失作出经济补偿。这样,生态建设者和经济开发者、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的利益和义务才能平衡,保证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总体战略目标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设想是:先用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依靠科技进步、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即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西部区域生态安全预警和评估网络,这称为生态恢复和重建阶段,体现生态安全战略;在此基础上,用30年时间稳定、巩固和扩大先期成果,进一步使本区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完善和有效的应急自然灾害的生态安全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搭建西部山川秀美框架,这称为山川秀美阶段,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三)战略重点根据西部生态环境现状、演替规律以及西部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其生态环境建设在类型上的重点,应放在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绿洲生态重建和极端环境生态恶化的治理等四个方面,其中要以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为重中之重,从区域分布来看,要以五大生态脆弱区为重点,从近期来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应是集中力量推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造林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的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造林绿化工程实施范围是长江上游(以山峡库区为界)和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小浪底库区为界)13个省(区、市)的772个县(森林局)。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加快宜林荒山荒地植树种草恢复林草植被;对陡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工程主要是在西北干旱地区控制沙漠扩大趋势,重点是大沙漠和大沙地及其周边地区,同时兼顾黄河故道沙地的治理。通过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建立起遏制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防止流沙蔓延,不断扩大绿洲范围。西部地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要在巩固和扩大以往工程建设成效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布局,突出重点,具体布局5个骨干工程:京津周围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工程,天山阿尔泰山山地防护林工程,西北干旱区防护林工程,锡林郭勒草原防护林工程,内蒙阴山山地丘陵防护林工程。四中国不发达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措施根据生态景观的类型和特点,可将西部划分为黄土高原、西北干旱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南山地丘陵(喀斯特区)四大类型来制定建设方案和措施,对每一类型要考虑水、土、植被和矿产四大资源或限制因素保护问题,以及可开发的生态资源产业化建设。1.分类治理,分类管理,重点突破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太大,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须根据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予以分类治理,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针对生态环境的不同特点和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探询其不同的生态环境建设方案。根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实际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将重点放在自然条件恶化最严重的五大生态脆弱区。(1)黄土高原区。本区主导的环境问题是为水土流失。五十多年来,本区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了许多非常成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可以指导同类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实践。今后,本区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推动退耕还林(草),改放牧为圈养,并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做好建设基本农田、建设林草植被、推广水土保持耕作法和小型拦蓄工程等工作。要尽量把坡耕地修成梯田,在沟中打淤地坝,兴修小片水地和引洪漫地,以保持水土、防治侵蚀、拦蓄泥沙、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在荒山、荒沟、荒沙、荒滩和退耕的陡坡上,造林育林,种草育草,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小气候、促进大农业的发展;在尚未修成梯田的坡耕地上,积极采取沟垅种植、草田轮作、间作套种、抗旱丰产沟等水土保持耕作法,以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在不同类型地区、不同条件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修建水窖、涝池、塘坝、谷坊、沟头防护等辅助性小型工程,以拦蓄地表径流,解决人畜饮水,制止沟头前进和沟底下切。(2)西北干旱区。限制开荒,推广节水,实现农田林网化,继续做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养护、抚育、更新防护林,构筑绿色长城,减轻风沙危害。包括农田周围灌木林、农田边缘防护林,以“窄林带,小网格”的方式构建农田防护林网体系;实行农林复合经营,以矮化经济林构成田间次级林网,使种植业和果林业相结合;修复、加固“坎儿井”等水利设施,田间灌溉实现喷灌、滴灌,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排灌结合,防止土地盐渍化。对盐渍化土地采取合理的方式脱盐、恢复土地生产能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解决农牧民能源问题。(3)长江上游土石山区。第一,本区生态环境建设应以植被保护恢复为切入点,以小流域为单元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植被,优化小流域生态系统。第二,对天然林实行严格的保护,通过人为保护、抚育,促进其更新。第三,继续作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该工程1989年启动以来,已在长江中上游11个省300个县植树造林2000万公顷,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年土壤侵蚀量减少4亿多吨。应将该工程不断引向深入,同时在工程建设中处理好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比例,做到生态改善,农民致富,农村用柴的协调统一。第四,制止陡坡耕种,对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地退耕还林;对坡度在25°以下的坡地进行“坡改梯”工程。第五,利用长江上游丰富的水力资源,生物资源,开发小水电,发展沼气,弥补农村能源不足。(4)西南喀斯特地区。此区生态环境建设同长江上游土石山区具有相似性,应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以植被恢复为突破口,构建生态环境建设模型。具体应注意:山地实现“林戴帽,果缠腰、粮下坝”:在海拔较高的山顶陡坡地植树造林,提高林木覆盖率以拦土蓄水。在山腰地带营造经济林,发展林果及木本油料作物。山下平坝地发展粮食作物和烟草等特色经济作物;对目前广泛耕种的坡度大于25°陡坡地,坚决退耕还林;提高农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发展小水电、沼气,种植速生薪炭林,解决农村缺柴问题;积极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缓解过分依赖农业对土地的压力。在具体构建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时应使自然、经济、社会各因素密切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5)青藏高原区。本区生态环境建设应首先解决草场超载引起的草原退化,实行以草定牧、分区放牧、人工打草、放牧与圈养相结合。即将开工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设计、建设中,也要充分考虑动物迁徙、注意生物多样性保护。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同样不容忽视。如察尔汗盐湖钾盐开发带来严重的镁污染。镜铁山铅锌矿、茫崖油田开发也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本区矿产资源开发中资源开发应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在实施分类治理、重点突破的同时,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中运行机制的改革,实行分类管理。对以满足国土安全、生态环境改善等公共需求为主要目的的公益生态项目,应列入社会公益事业,实行事业化管理。这类项目应作为社会公益性项目,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划分,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财政统筹安排投入,在充分依靠政府资金引导的前提下,组织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广泛吸收社会各界资金投入生态环境建设。对以满足市场需求、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商品基地,要在市场导向的作用下,由经营者主要通过市场筹措资金,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性扶持,通过宏观调控,搞活生态各种要素市场,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资金、劳力、技术等要素投入,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经营。并将重点商品基地生产项目列入基础性建设项目管理。2.统筹管理,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一是江河流域开发时要统筹安排和科学管理上下游用水。如塔里木河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上中游用水过度,造成下游断流,不能保证下游农业、生活和生态用水,致使植被大面积死亡,造成土地资源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如果科学计算、合理分配、统筹调节,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二是改变大水漫灌方式为喷、滴灌等节水方式。3.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加大投入扩大植被覆盖面积一是坚决实施江河源头地区天然林禁伐保护措施,依法从严保护林地、草地和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建设一批病危物种种质基因库、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做好防火、防治病虫鼠害工作。二是荒山荒地植树种草和退耕还林还草。认真实施工程造林种草,用科技手段办好各级各类苗圃,完善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网络技术。三是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如GIS遥感监测技术、飞播技术、培育优良种苗的生物技术、提高植物生长存活的生理生态技术等一整套完善体系。四是以陕西省为突破口建成西部生态省。陕西省自然条件复杂,景观类型多样,既有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又有汉中“小江南”;有干旱、风沙、水土流失、洪涝、盐碱等中国普遍存在的环境灾害和问题。又是黄河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在地理位置上,是连接西南、华北和西北的交通枢纽,是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陕西省的经验和模式将对西北和华北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4.发展特色和优势资源产业,增强生态建设的后劲以产业化推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保障,相互促进。发展特色农业是西部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西部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具有生物物种和生态环境独特、土地资源丰富多样、劳动力廉价充裕等优势,其中尤以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最为突出。西北仅新疆就有3000多种植物和130种野生动物,西南的云南有“植物王国”之称,有3万多种植物物种、1400多种动物物种。同时,西部也有位置偏远、信息闭塞、科技落后、人才匮乏和市场体系不健全等劣势。西部农业的优势在于药材、油菜籽、烤烟、甜菜及部分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其分区优势的产品分别是:重庆的茶叶和水果;四川的药材、油菜籽、水果、茶叶和甘蔗;贵州的油菜子和茶叶;云南的甘蔗、烤烟、药材及茶叶;西藏的药材和油菜子;陕西的药材、甜菜及油菜;甘肃的棉花、甜菜、油菜及烤烟;青海的油菜子、药材和甜菜;宁夏的烤烟和甜菜;新疆的甜菜、棉花和油菜。本着因地制宜和扬长避短的原则,西部开发建设应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多样性的特点,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多种农业。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应是突出环境、物种、气候、草原、高原、野生等特色,发展果蔬农业、绿色食品、籽种农业、草地农业、中草药业、特种养殖业、野生植物驯化种植、花卉、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多种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应本着:“市场导向、资源依托、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科技支撑、动态优化”原则,防止步入特色必定高效、规模越大越好、产品越深加工越好和特色越多越好的误区。同时,应处理好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间的矛盾、发展特色农业与节水的矛盾、发展特色农业与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矛盾,以及区域间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五不发达地区强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1.提高认识,树立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提高公众参与度国家把西部生态建设提高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层面上来,这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地方政府的各级领导必须意识到,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触动了国家的生态安全,西部生态建设是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基础建设。西部大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树立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生态建设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模拟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
- 继电保护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4年关于酒店年终工作总结范文(32篇)
- Unit 3 Faster,highter,stronger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road to success群文阅读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5年销售计划和目标 销售计划书案例
- 2025年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书
- 2025年财务的工作计划
- 2025年大班美术兴趣班工作计划
- 2025年开发区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 2025年春季“开学第一课”活动计划
- 现代学徒制课题: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型师徒关系构建研究(附:研究思路模板、可修改技术路线图)
- 9.2溶解度(第2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2024版食源性疾病培训完整课件
- 2025年中国蛋糕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护理组长年底述职报告
- 巨量引擎合同范本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含答案)
- 中考英语过去将来时趣味讲解动态课件(43张课件)
- 零星维修工程施工方案(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