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1页
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2页
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3页
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4页
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45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某钢筋混凝土圆形烟囱,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自振周期T1=1.25s,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ω0=0.4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安全等级为二级。已知该烟囱基础顶面以上各节(共分6节,每节竖向高度10m)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下表所示。[2014年真题]提示:按《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13)作答。1.试问,烟囱根部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650B、870C、1000D、1200答案:A解析:根据《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13)第5.5.1条第3款规定,本工程烟囱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根据第5.5.5条式(5.5.5-1)计算,烟囱根部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v0=±0.75αvmaxGE;其中,αvmax为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6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4条表5.1.4-1可得,αvmax=0.16×0.65=0.104。由题设条件可得烟囱基础顶面以上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E=950+1050+1200+1450+1630+2050=8330kN,则:FEv0=±0.75×0.104×8330=±650kN。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2.某16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均为4米,平面对称,结构布置均匀规则,质量和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考虑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为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结构的第一振型如图所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2012年真题]提示:2.假定,第一振型时地震影响系数为0.09,振型参与系数为1.5。试问,第一振型时的基底弯矩标准值(kN·m)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A、685000B、587000C、485000D、400000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4条规定,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代入可得基底弯矩: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3.某钢筋混凝土圆形烟囱,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自振周期T1=1.25s,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ω0=0.4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安全等级为二级。已知该烟囱基础顶面以上各节(共分6节,每节竖向高度10m)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下表所示。[2014年真题]提示:按《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13)作答。3.假定,仅考虑第一振型的情况下,对烟囱进行横风向风振验算。试问,下列何项判断符合规范要求?()提示:①烟囱坡度为2%;②烟囱顶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μH=1.71;③该烟囱第1振型的临界风速υcr,1=15.5m/s。A、可不计算亚临界横风向共振荷载B、应验算横风向共振响应C、可不计算横风向共振荷载D、以上均不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13)第5.2.4条规定,对于圆形钢筋混凝土烟囱,当其坡度小于或等于2%时,应根据雷诺数的不同情况进行横向风振验算。本工程烟囱坡度为:其雷诺数为:Re=69000vd,υ=υcr,1=15.5m/s。2/3高度处的烟囱外径为:6-(6-3.6)×2/3=4.4m,烟囱顶部H处风速为:{图2}根据第5.2.4条第3款规定,应验算其共振响应。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4.有一连梁的截面尺寸为b×h=160mm×900mm,净跨ln=900mm,抗震等级为二级,纵筋HRB335级,fy=300N/mm2,箍筋HPB300级,fyv=270N/mm2,混凝土强度为C30,fc=14.3N/mm2,ft=1.43N/mm2。由楼层荷载传到连梁上的剪力VGb很小,略去不计。由地震作用产生的连梁剪力设计值Vb=150kN。1.连梁配置箍筋时的剪力设计值最接近于()kN。A、150B、165C、180D、195答案:C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21条式(7.2.21-1)计算,二级抗震,则连梁配置箍筋时的剪力设计值为: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5.如图所示,在Ⅲ类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0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设防烈度为7度,远震,Tg=0.55s,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础顶面H0=37.7m。2.假定该烟囱的基本周期为2.5s,试确定与之相应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项数值最为接近。A、0.0154B、0.016C、0.0205D、0.041答案:C解析:已知T1=2.5s,Tg=0.55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4条表5.1.4-1可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0.08,则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为: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6.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面以上有10层,总高4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3.底层中柱A的竖向地震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NEvk最接近于()kN。A、702B、707C、1053D、1061答案:D解析:底层的竖向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3.1条规定,构件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按各构件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配,并乘以增大系数1.5。底层中柱A的竖向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NEvk可按柱A分担的面积比例分配,则底层中柱A的竖向地震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为:NEvk=[(5×7)/(50×21)]×21224×1.5=1061kN。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7.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02、J186-2002)的规定()A、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B、6度设防时,Ⅰ~Ⅲ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Ⅳ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C、6度不必计算,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D、6度设防时Ⅰ.Ⅱ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Ⅲ类和Ⅳ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答案:A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02、J186-2002)第3.3.1条第2款,乙、丙类建筑,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地震作用计算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即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8.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下列各项不可取的是()。A、抗震设计时,不论板柱一剪力墙结构房屋有多高,顶层及地下一层的顶板,应采用现浇的肋形梁板结构B、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房屋的楼盖,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包括肋形梁板楼盖.双向密肋楼盖.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组合楼盖等C、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但应有增加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一系列构造措施D、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允许采用装配式楼盖,并配以提高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措施答案:C解析:C项房屋高度不超过50m,侧向力虽较小,但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面却承受了不小的剪力,并要求有一定的面内刚度以传递。为此,转换层楼面应为现浇的整体式楼盖结构,例如板厚不小于180mm,双层双向配筋。9.某一3层现浇框架中间一榀框架的几何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图中括号内的数值为梁、柱杆件的相对线刚度值(已考虑了楼板的有利影响)。采用D值法计算。底层中柱EF的DEF值最接近于()。A、0.243B、0.401C、0.486D、1.337答案:C解析:10.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首层层高6m,2层层高4.5m,3~10层层高3.6m,总高度39.3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i如图所示。各楼层框架的Di值及剪力墙等效刚度如表6-5所列。采用侧移法计算在连续均布荷载作用下结构假想顶点位移μT=ψuqH4/100EIw,并已知当结构刚度特征值λ=1.2时位移系数ψu=8.07。结构阻尼比ζ=0.05。3.假定结构自振周期为T1=0.793s,结构底部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总弯矩标准值M0(kN·m)与()项数值最为接近。A、137981B、154368C、194018D、202112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5条图5.1.5可知,T1=0.793s>Tg=0.35,地震影响系数为:根据第5.2.1条规定,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α1×0.85Geq=0.077×0.85×89500=5858kN;当Tg=0.35s及T1=0.793s>1.4Tg=1.4×0.35=0.49s时,查第5.2.1条表5.2.1可得,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系数为:δn=0.08T1+0.07=0.08×0.793+0.07=0.133;则按式(5.2.1-2)计算,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其中FEk(1-δn)=5858×(1-0.133)=5079kN;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如表6-6所示,则结构底部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为:M0=∑FiHi=138078kN·m。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11.某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角柱为穿层柱,柱顶支承托柱转换梁,如图6-12所示。该穿层柱抗震等级为一级,实际高度L=10m,考虑柱端约束条件的计算长度系数μ=1.3,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管钢材采用Q345(fa=300N/mm2),外径D=1000mm,壁厚20mm;核心混凝土强度等级C50(fc=23.1N/mm2)提示:①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作答。②按有侧移框架计算。假定,该穿层柱考虑偏心率影响的承载力折减系数,e0/rc=0.20。试问,该穿层柱轴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u)与按轴心受压短柱计算的承载力设计值N0之比值(Nu/N0),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0.32B、0.41C、0.53D、0.61答案:B解析:12.今有一在非地震区的办公楼顶层柱。经计算,已知在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活荷载(上人屋面)标准值、风荷载标准值及雪荷载标准值分别作用下得其柱的轴向力为NGk=40kN、NQ1k=12kN、NQ2k=4kN和NQ3k=1kN。其中:NGk为永久荷载标准值所引起的该柱轴向压力标准值;NQ1k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所引起的该柱轴向压力标准值;NQ2k为风荷载标准值所引起的该柱轴向压力标准值;NQ3k为雪荷载标准值所引起的该柱轴向压力标准值。对办公楼顶层柱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准永久组合时,其轴压力设计值N最接近于()kN。A、44.80B、46.00C、48.20D、52.70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5.3.1条可知,屋面活载不与雪载同时考虑,取较大值参与组合;又根据第8.1.4条规定,风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为0;查表5.3.1可得,上人屋面活载的准永久值系数ψq=0.4;则由式(3.2.10)计算,轴压力设计值为:N=NGk+ψqNQ1k=40+0.4×12=44.80kN。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13.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地上11层,每层层高均为3.6m,房屋高度为39.9m,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4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丙类建筑。若各楼面恒载标准均为12000kN,各楼层等效活载标准值均为1800kN,屋面层恒载标准值为16000kN,屋面活载标准值为1300kN,屋面雪载标准值为1000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9s(已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影响)。试问,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接近?()[2012年真题]A、22500B、22700C、25400D、25700答案:B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3.13条第1款规定,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按下式计算:按以下步骤计算:14.某高层住宅楼(丙类建筑),设有两层地下室,地面以上为16层,房屋高度45.60m,室内外高差0.30m,首层层高3.3m,标准层层高为2.8m。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建筑场地)。采用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l~3层墙体厚度均为250mm,地上其余层墙体厚度均为200mm,在规定水平地震作用下其短肢剪力墙承担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45%。其中一榀剪力墙一至三层截面如图所示。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7层楼板面以下为C35(fc=16.7N/mm2,ft=1.57N/mm2),7层以上为C30,墙体竖向、水平分布钢筋以及墙肢边缘构件的箍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墙肢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2011年真题]2.墙肢1处在第三层时,计算表明其端部所设暗柱仅需按构造配筋,轴压比=0.5。试问,该墙肢端部暗柱的竖向钢筋最小配置数量应为下列何项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抗震构造要求?()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作答。A、6Φ20B、6Φ18C、6Φ16D、6Φ14答案:C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1.2条注,墙肢1:hw/bw=2100/250=8.4>8,为一般剪力墙。根据表4.8.2,该墙肢抗震等级为二级;根据第7.1.4条第2款规定,l~2层属于底部加强部位;根据第7.2.14条第1款规定,第三层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根据表7.2.15可知,二级抗震约束边缘构件长度:可得暗柱面积为:根据第7.2.15条第2款规定,二级抗震时约束边缘构件的竖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1%,得:且不小于6Φ14(As=923mm2)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则取:{图5}15.某地上38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5.4m,该建筑地上第1层至地上第4层的层高均为5.1m,第24层的层高6m,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3.9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二级。A、AB、BC、CD、D答案:B解析:16.某高层住宅楼(丙类建筑),设有两层地下室,地面以上为16层,房屋高度45.60m,室内外高差0.30m,首层层高3.3m,标准层层高为2.8m。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建筑场地)。采用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l~3层墙体厚度均为250mm,地上其余层墙体厚度均为200mm,在规定水平地震作用下其短肢剪力墙承担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45%。其中一榀剪力墙一至三层截面如图所示。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7层楼板面以下为C35(fc=16.7N/mm2,ft=1.57N/mm2),7层以上为C30,墙体竖向、水平分布钢筋以及墙肢边缘构件的箍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墙肢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2011年真题]4.已知二层某连梁截面尺寸为250mm×600mm,ln=1100mm,抗震等级为二级,as=as’=35mm,箍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y=300N/mm2),连梁左、右端同时针方向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连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Vgh=10kN。试问,该连梁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抗震设计要求的最小箍筋配置(双肢箍)应取下列何项?()A、Φ8100B、Φ10100C、Φ10150D、Φ12100答案:D解析:连梁跨高比ln/hb=1100/600=1.83<2.5,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21条式(7.2.21-1)计算,连梁的剪力设计值为:根据式(7.2.23-3)计算,满足规范、规程最低要求的抗剪钢筋面积为:根据表6.3.2-2可知,在二级抗震等级连梁的箍筋构造要求中,其最小直径为8mm,最大间距:则17.一幢十层教学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Ⅱ类场地。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中间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4.若二层中柱截面600mm×600mm混凝土C30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NG=2200kN,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该柱的附加轴向力标准值为NEk=±150kN,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mm,箍筋采用HPB235钢筋四肢,其加密区内的箍筋体积配箍率ρv不宜小于()。A、0.6%B、0.95%C、1.0%D、1.2%答案:B解析: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1.2×2200+1.3×150=2835kN,抗震等级为一级,柱的轴压比为: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6.4.7条表6.4.7可知,当采用复合箍配箍特征值λv=0.14时,加密区内的箍筋体积配箍率应满足:18.某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办公楼,房屋高度为64.3m,如图6-9所示,楼板无削弱。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丙类建筑,Ⅱ类建筑场地。假定,方案比较时,发现X、Y方向每向可以减少两片剪力墙(减墙后结构承载力及刚度满足规范要求)。试问,如果仅从结构布置合理性考虑,下列四种减墙方案中哪种方案相对合理?()A、X向:W1;Y向:W5B、X向:W2;Y向:W6C、X向:W3;Y向:W4D、X向:W2;Y向:W7答案:C解析:该结构为长矩形平面,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8.1.8条第2款规定,X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两尽端,宜减W1或W3墙。根据第8.1.8条第1款规定,Y向剪力墙间距不宜大于3B=45m及40m之较小者40m,宜减W4或W7。综合上述原因,同时考虑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原则,C项方案相对合理。19.某6层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9,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6=4750kN,G2-5=6050kN,G1=70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提示:使用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假定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0.65s,结构阻尼比ζ=0.05。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最接近于()kN。A、2492B、3271C、4217D、4555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4条表5.1.4-2可知,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Ⅲ类场地,特征周期Tg=0.55s;根据第5.1.4条表5.1.4-1可知,8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0.16,阻尼比ζ=0.05;根据第5.1.5条图5.1.5可知,地震影响系数为:根据第5.2.1条式(5.2.1-1)计算,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α1Geq=0.138×0.85×(4750+4×6050+7000)=4217kN。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20.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在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则由此算得D点在上述两种工况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kN·m。A、129.3B、124.4C、123D、117.9答案:A解析:21.某11层住宅,采用钢框架结构,其结构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匀,各层层高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3.假定框架钢材采用Q345,fv=345N/mm2,某梁柱节点构造如图所示。试问,柱在节点域的腹板最小厚度twc(mm),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计算。A、10B、13C、15D、17答案:A解析: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第6.3.5条规定,按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的结构,工字形截面柱腹板在节点域范围的稳定性应满足:式中,h0b、h0c分别是梁、柱腹板的高度。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22.某13层钢框架结构,箱形方柱截面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回转半径ix=iy=173mm,钢材采用Q345(fy=325N/mm2)。则满足规程要求的最大层高h,应最接近于()mm。提示:①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设计;②柱子的计算长度取层高h。A、7800B、8200C、8800D、9200答案:C解析: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第6.3.6条规定,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23.某平面不规则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整体分析时采用刚性楼盖假定计算,结构自振周期见表6-6。试问,对结构扭转不规则判断时,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值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A、0.71B、0.82C、0.87D、0.93答案:B解析:24.一客车停车库的楼面结构平面如图(a)所示,该结构采用单向板及主次梁结构,次梁的间距为4m,主梁(框架梁)的间距沿纵向为9m,沿横向为8m。次梁将楼面永久荷载及楼面活荷载以集中荷载传递给主梁(图(b)),当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规定考虑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时,则可算得次梁传给主梁的活荷载集中荷载标准值Pqk=()kN。A、144B、120C、90D、86.4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表4.1.1,对于客车停车库单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2m)时,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4.0kN/m3;根据第4.1.2条第1款,单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2m)的汽车通道及停车库,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6,则次梁上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传至主梁上的集中荷载标准值为:Pqk=4×4×9×0.6=86.4kN。25.某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底层角柱如图6-30所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按弹性分析未经调整的构件端部组合弯矩设计值为:柱:McA上=300kN·m,McA下=280kN·m(同为顺时针方向),柱底MB=320kN·m;梁:Mb=460kN·m。已知梁h0=560mm,a's=40mm,梁端顶面实配钢筋(HRB400级)面积As=2281mm2(计入梁受压筋和相关楼板钢筋影响)。试问该柱进行截面配筋设计时所采用的组合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A、780B、600C、545D、365答案:B解析:26.下列关于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观点,哪一项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要求?()A、剪力墙墙肢宜尽量减小轴压比,以提高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B、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外相交时,对梁截面高度与墙肢厚度之比小于2的楼面梁,可通过支座弯矩调幅实现梁端半刚接设计,减少剪力墙平面外弯矩C、进行墙体稳定验算时,对翼缘截面高度小于截面厚度2倍的剪力墙,考虑翼墙的作用,但应满足整体稳定的要求D、剪力墙结构存在较多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时,只要墙肢厚度大于300mm,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该部分较短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可大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答案:A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10条式(7.2.10-2)可知,轴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墙肢的受剪承载力,轴压比过小也不经济,应取适当的轴压比,A项不符合规程要求。根据第7.1.6条条文说明规定,当剪力墙与平面外方向的大梁连接时,会使墙肢平面外承受弯矩,当梁高大于约2倍墙厚时,刚性连接梁的梁端弯矩将使剪力墙平面外产生较大的弯矩,此时应当采取措施,以保证剪力墙平面外的安全,B项符合规程要求。根据附录D第D.0.4条规定,对剪力墙的翼缘截面高度小于截面厚度2倍的剪力墙,不按无翼墙考虑,验算墙体整体稳定,C项符合规程要求。根据第7.1.8条注1规定,墙肢厚度大于300mm时,可不作为短肢剪力墙考虑,D项符合规程要求。27.某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平面尺寸为22m×60m,为满足使用要求其长度方向未设温度缝,仅设一条上下贯通的后浇带。建筑物使用期间结构最高平均温度Tmax=30℃,最低平均温度Tmin=10℃,设计考虑后浇带的封闭温度为15~25℃。假定,对该结构进行均匀温度作用分析。试问,该结构最大温升工况的均匀温度作用标准值(℃)和最大降温工况的均匀温度作用标准值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2014年真题]B、提示:①不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C、②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50009—2012)作答。D、答案:A解析:【考点】考查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均匀温度作用的理解,及常规条件下对均匀温度作用标准值的确定;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9.3.1条~第9.3.3条规定,计算过程如下:根据第9.3.1条式(9.3.1-1)计算,对结构最大温升工况,均匀温度作用标准值为:根据第9.3.1条式(9.3.1-2)计算,对结构最大降温工况,均匀温度作用标准值为: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28.今有一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的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高160m,平面尺寸为42m×36m,楼面采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采用()作为内筒平面尺寸。A、15m×13mB、17m×14mC、18m×15mD、21m×16m答案:C解析:29.某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角柱为穿层柱,柱顶支承托柱转换梁,如图6-12所示。该穿层柱抗震等级为一级,实际高度L=10m,考虑柱端约束条件的计算长度系数μ=1.3,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管钢材采用Q345(fa=300N/mm2),外径D=1000mm,壁厚20mm;核心混凝土强度等级C50(fc=23.1N/mm2)提示:①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作答。②按有侧移框架计算。假定,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轴向压力设计值N=25900kN,按弹性分析的柱顶、柱底截面的弯矩组合值分别为:Mt=1100kN·m;Mb=1350kN·m。试问,该穿层柱考虑偏心率影响的承载力折减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0.55B、0.65C、0.75D、0.85答案:C解析:30.某A级高度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办公楼,各楼层层高4.0m,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大于0.85。假定,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性分析,由计算得知,某层框架中柱在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轴力标准值如表6-2所示。试问,该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时,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最大轴压力标准值N(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3000B、12000C、11000D、9000答案:C解析:31.7层某剪力墙(非短肢墙)边缘构件如图6-13所示,阴影部分为纵向钢筋配筋范围,墙肢轴压比μN=0.4,纵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mm。试问,该边缘构件阴影部分的纵筋及箍筋选用下列何项,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抗震构造要求?()提示:①计算体积配箍率时,.不计入墙的水平分布钢筋。②箍筋体积配箍率计算时,扣除重叠部分箍筋。A、AB、BC、CD、D答案:C解析:32.第四层某剪力墙边缘构件如图6-32所示,阴影部分为纵向钢筋配筋范围,纵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已知剪力墙轴压比>0.3。试问,该边缘构件阴影部分的纵筋及箍筋为下列何项选项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抗震构造要求?()提示:①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作答。②箍筋体积配箍率计算时,扣除重叠部分箍筋。A、AB、BC、CD、D答案:A解析:33.某商住楼地上16层地下2层(未示出),系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如图6-25所示(仅表示1/2,另一半对称),2~16层均匀布置剪力墙,其中第①、②、④、⑥、⑦轴线剪力墙落地,第③、⑤轴线为框支剪力墙。该建筑位于7度地震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Ⅲ类,结构基本周期1s。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底层及地下室为C50(fc=23.1N/mm2),其他层为C30(fc=14.3N/mm2),框支柱截面为800mm×900mm。[2012年真题]提示:①计算方向仅为横向;②剪力墙墙肢满足稳定性要求。.假定,承载力满足要求,试判断第④轴线落地剪力墙在第3层时墙的最小厚度bw(mm)应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最低要求?()A、160B、180C、200D、220答案:C解析:34.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下列各项不可取的是()。A、抗震设计时,不论板柱—剪力墙结构房屋有多高,顶层及地下一层的顶板,应采用现浇的肋形梁板结构B、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楼盖,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包括肋形梁板楼盖.双向密肋楼盖.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组合楼盖等C、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但应有增加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一系列构造措施D、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允许采用装配式楼盖,并配以提高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措施答案:C解析:C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6.3条规定,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35.某三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边跨跨度为5.7m,框架梁截面宽250mm,高600mm,柱宽为500mm,纵筋采用HRB335钢,箍筋采用HPB300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重力荷载引起的剪力VGb=135.2kN。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下作用于边跨一层梁上的弯矩为:梁左端:Mmax=210kN·m,-Mmax=-420kN·m;梁右端:Mmax=175kN·m,-Mmax=-360kN·m;梁跨中:Mmax=180kN·m;边跨梁:V=230kN。3.计算该框架梁的剪力设计值Vb,最接近于()kN。A、230B、257.5C、272.5D、282.7答案:C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相关条例,计算如下:①计算重力荷载引起的剪力值重力荷载引起的梁内最大剪力为:VGb=135.2kN;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作用下跨中的最大剪力为:V=230×103N。②剪力设计值的确定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36.在一展览馆的楼面上,有一静止的展品及其墩座,其自重的标准值共为30kN;墩座经厚50mm的垫层坐落在板跨为3m(单向板)、板厚为150mm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该展品的四周无其他展品的展览区(见图)。l——板跨;bcx、bcy——分别为平行、垂直于板跨的荷载作用面的计算宽度;b——局部分布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3.单向板上在(b×l)面积上的等效均布荷载q最接近于()kN/m2。A、10.11B、6.61C、4.8D、3.5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C第C.0.4条式(C.0.4-1)计算,单向板上的局部荷载的等效均布活载为:由于展览厅楼面活载为3.5kN/m2,则等效均布荷载为:q=6.61+3.5=10.11kN/m2。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37.一商厦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0g)。该建筑的入口处采用悬挑长度为17.5m的钢桁架(见图),桁架高度为2.5m。钢桁架节点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Pgk=90kN。由此,可算得该桁架端部斜腹杆a仅由竖向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向力=()kN。A、50B、76.4C、80D、100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3.3条规定,8度(0.30g)抗震时,桁架节点上的竖向地震作用PEvk为节点上重力荷载代表值Pgk的15%,即:PEvk=0.15×90=13.5kN;由于桁架端部斜腹杆a与下弦杆之间的夹角为45°,则由竖向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向力为:38.某15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首层层高5m,二~五层层高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5m,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9,Ⅲ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2011年真题]1.已知该建筑物位于城市郊区,地面粗糙度为B类,所在地区基本风压W0=0.65kN/m2,屋顶处的风振系数βz=1.402。试问,在图6-16所示方向的风荷载作用下,屋顶lm高度范围内Y向的风荷载标准值Wk(kN/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作答。A、1.28B、1.70C、1.91D、3.43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2.1条规定,城市郊区地面粗糙度为B类,H=58m,根据表8.2.1可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根据表第30项可知,该建筑体型系数如图所示。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2.1条规定,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为:故58m高度处建筑物投影宽度范围内风荷载标准值为:故屋顶lm高度范围内Y向的风荷载标准值为: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39.某单层工业厂房,厂房柱距12m,采用工字形截面的实腹式钢吊车梁。设置有两台Q=25/10t的软钩桥式吊车,吊车每侧有两个车轮,轮距4m,最大轮压标准值Pkmax=279.7kN,横行小车质量标准值Q1=73.5kN,吊车轨道高度hR=130mm。1.当吊车为中级工作制时,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最接近于()kN。A、8.0B、11.1C、15.9D、22.2答案:A解析:中级工作制吊车,只考虑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规定的惯性力。根据第6.1.2条第2款表6.1.2可知,软钩吊车额定起重量为16~50t时,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应取横行小车重量与额定起重量之和的10%,并乘以重力加速度。则可得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为: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40.某普通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高度116.3m,地上31层,地下2层,3层设转换层,采用桁架转换构件,平、剖面如图6-15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Ⅱ类建筑场地,地下室顶板±0.000处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该结构需控制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层间位移。假定,主体结构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计算分析时,结构总体上刚刚进入屈服阶段。电算程序需输入的计算参数分别为:连梁刚度折减系数S1;结构阻尼比S2;特征周期值S3。试问,下.列各组参数中(依次为S1、S2、S3),其中哪一组相对准确?()A、0.4、0.06、0.45B、0.4、0.06、0.40C、0.5、0.05、0.45D、0.2、0.06、0.40答案:A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条文说明第3.11.3条规定,在弹性方案中,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不小于0.3,ABC三顶相对准确,D项不准确。剪力墙结构阻尼比宜适当增加,但增加值不大于0.02,即0.05≤≤0.05+0.02=0.07,C项不准确。根据第4.3.7条规定,计算罕遇地震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查表4.3.7-2可得,Tg=0.40s,则S3=0.45s,B项不准确。41.位于设防烈度8度,Ⅲ类场地,高58m的丙类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在重力荷载代表值,水平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下第四层边柱的轴向力标准值分别为NG=4200kN,Nw=1200kN,NEh=500kN;柱截面为600mm×800mm,混凝土C40,fc=19.1N/mm2。第四层层高3.60m,横梁高600mm。经计算知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较多。则该柱轴压比验算结果正确的是()。A、μN=0.621<0.80,符合规程要求B、μN=0.644<0.75,符合规程要求C、μN=0.657<0.80,符合规程要求D、μN=0.657<0.85,符合规程要求答案:A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9.3条表3.9.3可知,8度,高58m(小于60m),该结构的框架柱抗震等级应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该柱轴压比的验算过程如下:①柱轴压比限值第四层的层高3.60m,横梁高600mm,柱的净高为:Hn=3.60-0.60=3.00m;柱的剪跨比为:当柱的反弯点在层高范围内时,可取则该框架柱的剪跨比λ为:根据第6.4.2条表6.4.2注3规定,柱轴压比限值应减少0.05,故应为0.80;②轴压比μN考虑到只有房高大于60m时才开始考虑风荷载效应参与有地震作用时的效应组合,为此,故该柱在第四层处的轴压比应为:42.一幢高60m、按6度抗震设防、位于Ⅳ类场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正确的是()。A、因6度抗震设防,可允许不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仅需对框架和剪力墙分别按四级和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B、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四级.剪力墙按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C、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三级.剪力墙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D、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和剪力墙均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第5.1.6条第2款,6度抗震设防、位于Ⅳ类场地的高层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又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CJ3-2002、J186-2002)第4.8.1条第1款,乙类建筑6度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即应按7度要求考虑,而位于Ⅳ类场地抗震构造措施也应按7度要求考虑;查表4.8.2可知,7度抗震,H=60m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按二级考虑抗震措施;根据第8.1.3条,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说明框架部分是结构中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其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为二级。43.某高层住宅楼(丙类建筑),设有两层地下室,地面以上为16层,房屋高度45.60m,室内外高差0.30m,首层层高3.3m,标准层层高为2.8m。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建筑场地)。采用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l~3层墙体厚度均为250mm,地上其余层墙体厚度均为200mm,在规定水平地震作用下其短肢剪力墙承担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45%。其中一榀剪力墙一至三层截面如图所示。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7层楼板面以下为C35(fc=16.7N/mm2,ft=1.57N/mm2),7层以上为C30,墙体竖向、水平分布钢筋以及墙肢边缘构件的箍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墙肢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2011年真题]3.已知首层墙肢2一端边缘构件截面配筋形式如图6-19所示,假定其抗震等级为一级,轴压比等于0.4,箍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y=300N/mm2),箍筋保护层厚度取10mm。试问,其边缘构件箍筋采用下列何项配置时方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提示:1.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2.不计入墙水平分布筋;3.假定不计入箍筋重叠部分。A、Φ8100B、Φ10150C、Φ10100D、Φ12100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4.5条表6.4.5-2可知,箍筋最小直径为8mm,最大间距为l00mm;根据表6.4.5-3可得,λv=0.2,则根据式(6.3.9)计算,其相应体积配箍率的最低要求为:满足最小箍筋构造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3条规定,体积配箍率即指核心面积范围内单位混凝土体积所含间接钢筋的体积,根据式(6.6.3-2)计算,可求出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故箍筋应采用Φ10100配置。44.某8度、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如图所示,材料选用如下:混凝土为C40,端柱纵筋用HRB335,分布筋为HPB300。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面积As最接近于()mm2。A、2860B、1800C、1500D、923答案:A解析:45.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墙肢的剪力设计值Vw=2600kN,轴向压力设计值N=3375kN,计算截面处剪跨比λ=1.5。假定剪力墙水平钢筋间距s=200mm,剪力墙水平钢筋的面积Ash最接近于()mm2。A、172B、196C、221D、290答案:A解析:46.如图所示,在Ⅲ类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0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设防烈度为7度,远震,Tg=0.55s,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础顶面H0=37.7m。3.假定该烟囱基本自振周期T1=2.40s,α1=0.02124。其底部由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地震剪力V0最接近于()kN。A、367.10kNB、340.50kNC、338.31kND、328.67kN答案:C解析: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α1·Geq=0.02124×0.85×18738.8=338.31kN,则地震剪力为:V0=FEk=338.31kN。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47.某拟建工程,房屋高度为57.6m,地下2层,地上15层,首层层高为6.0m,二层层高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Ⅲ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c=19.1N/mm2)。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底层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2.假定,该结构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某框架柱轴力标准值:不考虑扭转耦联时X向地震作用下为5800kN,Y向地震作用下为6500kN;考虑扭转耦联时X向地震作用下为5300kN,Y向地震作用下为5700kN。试问,该框架柱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轴力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7180B、7260C、8010D、8160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2.3条规定,取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考虑扭转耦联时的轴力标准值讲行计算:Nxk=5300kN,Nyk=5700kN;根据第5.2.3条第2款第3项规定,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耦联效应,应按下式中的较大值确定:故取轴力标准值NEK=7265KN。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48.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2014年真题]2.假定,该框架结构进行方案调整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10s,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3750kN。试问,作用于该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F10(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210B、260C、370D、590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2.1条规定,计算过程如下:由于根据第5.2.1条表5.2.1可得,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为:δn=0.08T1+0.07=0.08×1.10+0.07=0.158。根据第5.2.1条式(5.2.1-3)计算,作用于该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为:△F10=3750×0.158=593kN。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49.下列关于复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4种说法:Ⅰ.7度抗震设防时,地上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Ⅱ.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Ⅲ.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仅需在加强层核心筒剪力墙处设置约束边缘构件;Ⅳ.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试问,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2012年真题]A、Ⅳ正确,Ⅰ.Ⅱ.Ⅲ错误B、Ⅱ正确,Ⅰ.Ⅲ.Ⅳ错误C、Ⅰ正确,Ⅱ.Ⅲ.Ⅳ错误D、Ⅰ.Ⅱ.Ⅲ.Ⅳ均错误答案:B解析:Ⅰ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10.2.4条规定,7度抗震设防时,地下室的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Ⅱ项,根据第10.5.1条规定,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Ⅲ项,根据第10.3.3条规定,在抗震设计时,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应在加强层及其相邻层核心筒剪力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Ⅳ项,根据第10.6.3条第3款规定,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50.某40层高层办公楼,建筑物总高度152m,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面梁采用钢梁,核心筒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经计算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A、600;160B、670;180C、1010;265D、1100;270答案:C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11.1.6条及第9.1.11条规定,当框架部分分配的地震剪力标准值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20%,但其最大值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10%时,应按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的20%和框架部分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中最大值的1.5倍二者的较小值进行调整;由0.1V0=29000×0.1=2900kN<Vf=3400kN<0.2V0=29000×0.2=5800kN,该层柱内力需要调整,1.5=1.5×3828=5742kN<0.2V0,取较小值V=5742kN作为框架部分承担的总剪力;根据第9.1.11条第3款规定,该层框架内力调整系数=5742/3400=1.69,则该层柱底弯矩M=596×1.69=1007.24kN·m,剪力V=156×1.69=263.64kN。51.一库房为6m间距的单跨门式刚架,如图6-33所示,该刚架的斜梁与水平线间的夹角为25°,斜梁上铺设槽钢檩条和压型钢板。檩条间距为1.5m,计算跨度为6m。该地区的基本雪压s0=0.5kN/m2。由此可算得檩条上由屋面积雪荷载产生沿檩条跨度的线荷载标准值qs=()kN/m。A、0.68B、0.75C、0.85D、0.94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7.2.1条表7.2.1第2项可得,当考虑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该库房的屋面类别为单跨双坡屋面,屋面倾角为25°时,积雪分布系数为μr=1.0,最不利不均匀屋面积雪分布系数为1.25μr;根据公式(7.1.1)计算,檩条上沿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为:sk=1.25μrs0=1.25×1.0×0.5=0.625kN/m2;相应地,檩条上的雪荷载线荷载标准值为:qs=sk×1.5×cos25°=0.625×1.5×0.9063=0.85kN/m。52.某11层住宅,采用钢框架结构,其结构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匀,各层层高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1.假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1=0.2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3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480kN,雪荷载标准值为160kN;各层楼盖处恒荷载标准值为41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550kN。试问,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底部剪力法计算。A、8317B、8398C、8471D、8499答案:C解析: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第4.3.4条式(4.3.4-1)计算,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α1Geq=0.22×0.8×(4300+4100×10+160×0.5+550×10×0.5)=8471kN。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53.图所示为一个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平面图。该建筑抗震烈度为8度,属于二级抗震等级。下列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作横向的平动振型抗震验算,因为纵向(y向)的抗侧刚度较弱B、只要作横向的抗震验算和纵向的抗震验算C、除作x.y向的平动振型的抗震验算外,还要作扭转振型的耦联计算D、该结构属于简单的纯框架,层数也不高,用基底剪力法计算其横向的水平地震力,并按各榀框架的抗侧刚度进行分配答案:C解析:已知L=4×9=36m,B=6×2=12m,Bmax=6×4=24m,l=6×2=12m,b=4×2=8m;有:L/B=36/12=3.0<5.0;L/Bmax=12/24=0.5>0.3;l/b=12/8=1.5≤1.5。其L/Bmax值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4.3条表3.4.3规定的8度抗震的限值,即该框架属于平面布置不规则结构。底部剪力法,主要适用于房屋不发生扭转振动的、高度不大、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且为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情况。该结构扭转影响明显,利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抗震设计是不合适的;本楼应按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房屋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抗震计算。54.某一3层现浇框架中间一榀框架的几何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图中括号内的数值为梁、柱杆件的相对线刚度值(已考虑了楼板的有利影响)。采用D值法计算。二层边柱BC的DBC值(相对值)最接近于()。A、0.229B、0.458C、1.512D、2.259答案:B解析:55.某16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均为4米,平面对称,结构布置均匀规则,质量和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考虑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为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结构的第一振型如图所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2012年真题]提示:1.试问,第一振型时的基底剪力标准值V10(kN)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A、10000B、13000C、14000D、15000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4条规定,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56.某2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办公楼,某层层高3.5m,楼板自外围竖向构件外挑,多遇水平地震标准值作用下,楼层平面位移如图6-10所示。该层层间位移采用各振型位移的CQC组合值,见表6-4;整体分析时采用刚性楼盖假定,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力作用下楼层层间位移,见表6-5。试问,该楼层扭转位移比控制值验算时,其扭转位移比应取下列哪组数值?()△uA——同一侧楼层角点(挑板)处最大层间位移;△uB——同一侧楼层角点处竖向构件最大层间位移;△uC——同一侧楼层角点(挑板)处最小层间位移;△uD——同一侧楼层角点处竖向构件最小层间位移;△uE——楼层所有竖向构件平均层间位移。A、1.25B、1.28C、1.31D、1.36答案:B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4.5条及其条文说明规定,扭转位移比计算时,楼层的位移可取“规定水平力”计算,“规定水平力”一般可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力,并考虑偶然偏心。扭转位移比计算时元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要求。层间位移取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最小层间位移。楼层平均层间位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条文说明第3.4.3条规定,应取两端竖向构件最大、最小位移的平均值,不能取楼层所有竖向构件层间位移的平均值,以免由于竖向构件不均匀布置可能造成的偏差。因此,楼层最大层间位移取:3.4mm,最小值为1.9mm,楼层平均层间位移取:(3.4+1.9)/2=2.65mm,楼层位移比:3.4/2.65=1.28。57.下列四种高层建筑结构布置正确的是()。A、框架结构体系,当矩形建筑平面的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主要承重框架宜顺长向布置,形成纵向布置方案,对抗侧力有利B、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当矩形建筑平面的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顺长边方向布置的纵向剪力墙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纵向两尽端C、不论采用哪种结构,在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其结构的平面布置宜对称.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D、不论场地的地质情况如何,为了高层建筑的抗滑和抗倾覆需要,均宜设地下室答案:C解析:不论采用何种结构,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其结构平面布置宜对称,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这使得扭转偏心距小,侧移小,设计的结构才经济合理;A项当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长向柱列的柱数较多,短边方向强度、刚度相对较弱,所以通常把主要承重框架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加横向刚度;B项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剪力墙应沿两个主轴方向布置;D项高层建筑结构宜设置地下室,但不仅仅是为了抗滑和抗倾覆需要;地下室有以下功能:利用土体的侧压力防止水平力作用下结构的滑移、倾覆;减小土的重量,降低地墓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58.A、1.05B、1.20C、1.50D、2.00答案:B解析:59.某矩形框筒,平面尺寸如图6-24所示,总高度102m,承受水平力q=20kN/m,可简化成双槽形截面,等效槽形截面如图4所示。角柱为L形、截面面积A3=6.41m2、形心坐标y=0.90m。槽形截面惯性矩为3056.5m4。计算图中底层3号柱所受的轴力N3最接近于()kN。A、1564.9B、1711.4C、1956.2D、2097.8答案:D解析:60.某地上38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5.4m,该建筑地上第1层至地上第4层的层高均为5.1m,第24层的层高6m,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3.9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二级。假定,第3层核心筒墙肢Q1在Y向水平地震作用按《高规》第9.1.11条调整后的剪力标准值VEhk=1900kN,Y向风荷载作用下剪力标准值Vwk=1400kN。试问,该片墙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忽略墙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及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剪力。A、2900B、4000C、4600D、5000答案:C解析:61.某15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首层层高5m,二~五层层高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5m,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9,Ⅲ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2011年真题]A、B、2.假定,该建筑物拟作为综合楼使用,二~五层为商场,六~七层为库房,其余楼层作为办公用房。设计时其楼屋面活荷载均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而得,各层荷载标准值如下:①屋面:永久荷载8.8kN/m2,活荷载2.0kN/m2,雪荷载0.5kN/m2;②8~15层:永久荷载8.0kN/m2,活荷载2.0kN/m2;③6~7层:永久荷载8.0kN/m2,活荷载5.0kN/m2;④2~5层:永久荷载8.0kN/m2,活荷载3.5kN/m2。试问,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该结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C、提示:1.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作答。2.每层面积均按850m2计算,且不考虑楼板开洞影响。D、{图2}答案:B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3.6条规定,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永久荷载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荷载的分项系数乘以设计值,可得荷载值为:GE=(8.8+8×14+0.5×0.5+2×0.5×8+5×0.8×2+3.5×0.5×4)×850=1.224×105kN。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62.某普通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40.9m。地下1层,地上13层,首层~三层层高分别为4.5m、4.2m、3.9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建筑场地。第3层设转换层,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2013年真题]4.假定,该建筑底层某落地剪力墙Q1,其稳定计算示意图如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级采用A、B、试问,满足剪力墙腹板墙肢局部稳定要求时,作用于400mm厚墙肢顶部组合的最大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C、D、答案:A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附录D第D.0.3条式(D.0.3-2)可知,增大系数与截面的尺寸特征有关联,对于槽型剪力墙的腹板其计算长度系数为:故该剪力墙的计算长度为:l0=βh=0.5875×4500=2644mm。根据式(D.0.1)计算,最大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为: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63.某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烟囱,如图6-26所示,烟囱基础顶面以上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8000kN,烟囱基本自振周期T1=2.5sA、B、如果烟囱建于非地震区,基本风压w0=0.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试问,烟囱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风荷载按下列何项考虑?()C、提示:假定烟囱第2及以上振型,不出现跨临界的强风共振。D、答案:A解析:64.某单层工业厂房,厂房柱距12m,采用工字形截面的实腹式钢吊车梁。设置有两台Q=25/10t的软钩桥式吊车,吊车每侧有两个车轮,轮距4m,最大轮压标准值Pkmax=279.7kN,横行小车质量标准值Q1=73.5kN,吊车轨道高度hR=130mm。2.假定吊车为重级工作制时,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最接近于()kN。A、8.0B、14.0C、28.0D、42.0答案:C解析:若吊车为重级工作制,则其横向水平荷载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规定的惯性力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规定的卡轨力中的较大值。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3.2.2条式(3.2.2)计算,每个轮压处横向水平力标准值为:Hk=αPk,max=0.1×279.7=27.97kN28.0kN;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6.1.2条第2款表6.1.2可得,Tk=8.0kN;取较大值为28.0kN。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65.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结构布置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剪力墙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因此在各个主轴方向上,均需设置剪力墙B、在抗震设防区进行结构布置时,宜使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各个主轴方向上的侧向刚度数值相接近C、宜将各主轴方向上设置的剪力墙相互整体连接,组成T形、L形、I形或围成筒体D、在每个主轴方向上的剪力墙片数,只需按抵抗侧向力的要求即可确定答案:D解析:D项,位于各主轴方向上的剪力墙的片数,不但由抗侧力的需要所确定,而且还需满足一些构造要求,例如在一个主轴方向上的剪力墙不宜少于3片等,以使每片剪力墙所承担的水平剪力比较均匀。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8.1.7条第4款规定,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应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30%。66.某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烟囱,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基本风压w0=0.40kN/m2。烟囱基础顶面以上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5000kN,烟囱基本自振周期为T1=2.5s。.已知,烟囱底部(基础顶面处)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11000kN·m,由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18000kN·m,由地震作用、风荷载、日照和基础倾斜引起的附加弯矩M=1800kN·m。试问,烟囱底部截面进行抗震极限承载能力设计时,烟囱抗弯承载力设计值最小值Rd(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28200B、25500C、25000D、22500答案:B解析:67.某钢筋混凝土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等级一级,平、立面如图6-2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C30(fc=14.3N/mm2,Ec=3.0×104N/mm2)。假定,墙肢Qz1底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N=4800kN,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承受的轴压力设计值NGE=3900kN,bf=bw。试问,满足Qz1轴压比要求的最小墙厚bw(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300B、350C、400D、450答案:B解析:68.某高层建筑裙楼商场内人行天桥,采用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如图6-3所示,天桥跨度28m。假定,天桥竖向自振频率为fn=3.5Hz,结构阻尼比β=0.02,单位面积有效重量,试问,满足楼盖舒适度要求的最小天桥宽度B(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①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作答;②接近楼盖自振频率时,人行走产生的作用力Fp=0.12kN。A、1.80B、2.60C、3.30D、5.00答案:B解析:69.有一连梁的截面尺寸为b×h=160mm×900mm,净跨ln=900mm,抗震等级为二级,纵筋HRB335级,fy=300N/mm2,箍筋HPB300级,fyv=270N/mm2,混凝土强度为C30,fc=14.3N/mm2,ft=1.43N/mm2。由楼层荷载传到连梁上的剪力VGb很小,略去不计。由地震作用产生的连梁剪力设计值Vb=150kN。4.连梁每侧的腰筋配置最接近于()。A、4φ10B、4φ8C、4φ12D、3φ10答案:C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27条第4款规定,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其两侧腰筋的总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每侧选择4根钢筋,As=0.3%A=0.3%×160×865=415.2mm2,则415.2/4=103.8mm2,选腰筋φ12,As=113.04mm2。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70.A、AB、BC、CD、D答案:B解析:71.某建造于大城市市区的28层公寓,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平面为矩形,共6个开间,横向剪力墙间距为8.1m,其中间的剪力墙的计算简图如图6-35所示。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试采用近似分析方法(将两个墙肢视为一拉一压,且其合力作用在墙肢的中心线上),估算每根连梁的平均支座弯矩设计值Mb最接近于()kN·m。A、±114B、±126C、±160D、±176答案:C解析:剪力墙底部截面承受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为: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72.某普通住宅,采用现浇钢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