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延安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学生听课时记笔记是利用()
A.感觉记亿B.短时记忆C.瞬时记忆D.长时记忆
2.在音乐能力方面,有人有高度发展的曲调感和听觉表象能力,但节奏感较差;有人有较好的听觉表象能力和强烈的节奏感,但曲调感差。这体现了()
A.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B.智力类型的差异C.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D.智力的性别差异
3.宣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提出S—R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詹姆士B.华生C.马斯洛D.斯金纳
4.话到嘴边想说却说不出,这种“舌尖现象”是因为记忆过程中的()环节出了问题。
A.编码B.存储C.检索D.提取
5.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
A.陶冶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说服教育法
6.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把比率智商改成了离差智商,如果某施测团体的平均得分为70分,标准差为5,而某人得分是80,那么这个人的智商是()
A.110B.120C.130D.140
7.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联想、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A.分析B.综合C.明了D.统合
8.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B.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C.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D.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9.大脑皮层发育最晚、机能水平最高的部位是()
A.顶叶B.额叶C.颞叶D.枕叶
10.人们看到窗上的冰霜,不自觉地把它想象成美丽的树林、陡峭的山峰等。这种想象属于()
A.再造想象B.无意想象C.创造想象D.有意想象
二、单选题(10题)11.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小组教学B.道尔顿制C.个别教学D.班级授课制
12.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
13.当谈到某一个朋友时,他的音容笑貌会浮现在脑海中。这属于()
A.表象B.想象C.联想D.印象
14.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持这种观点的是()
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
15.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
16.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包括()
A.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
B.积极性、消极性、强和弱的程度
C.兴奋性、激动性、外显和内隐度
D.增力性、减力性、饱和度和外显度
17.校本课程属于()
A.一级课程B.二级课程C.三级课程D.四级课程
18.新生入学时,学校一般会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检测,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便于教师们制定施教方略。按照评价分类,该检测属于()
A.诊断性评价B.过程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19.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中世纪
20.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该事物的形象是()
A.后像B.表象C.想象D.复述
三、单选题(2题)21.嘈杂的环境中,即使我们的名字被很小声地提及,仍然能被我们接收到,()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多阶段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
22.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学生会专心聆听教师的讲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完成家庭作业;而在娱乐动机的支配下,个人可能会上网玩游戏,去商店购买影碟片或者电影院看电影。由此可以判断动机具有()
A.激活功能B.定向功能C.维持功能D.强化功能
四、单选题(10题)23.一般来说,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比较与分类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
24.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办事,会事先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这样的思维是()
A.直观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
25.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描述和探讨的教育家是()
A.孔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亚里士多德
26.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提出者是()
A.巴班斯基B.斯宾塞C.赞科夫D.布鲁纳
27.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
A.教育的客体B.认识的主体C.教育的客体、认识的主体D.以上都不是
28.文化传统()教育发展()
A.决定B.制约C.不相干D.排斥
29.过目成诵反映了记忆的()品质
A.敏捷性B.持久性C.准确性D.准备性
3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之中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31.学生打架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与惩罚。于是,学生在打架的时候,听到有人说:老师来了。就马上住手并且躲避。这种现象属于()
A.先天本能B.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C.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
32.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五、单选题(10题)33.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
34.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与人类教育共始终的基本功能是()
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D.科技功能
35.某小学取消了统考,废除了百分制,而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评价标准。学校的做法()
A.正确,体现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B.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C.正确,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D.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36.正常人的听力范围是在()
A.0~25分贝B.26~40分贝C.41~55分贝D.56~70分贝
37.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
A.9±2B.7±2C.5±2D.6±3
38.学生乙常常在需要采取行动,迎接挑战的时候临阵退缩,不敢有所行动。这表明学生乙的意志缺乏()
A.自觉性B.坚持性C.果断性D.自制性
39.乐极生悲、破涕为笑,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特征具有()
A.感染性B.情境性C.两极性D.移情性
40.最早对无意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B.机能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构造主义学派
41.郁闷时的倾诉、痛苦时的哭泣以及剧烈的体育运动等负性情绪的发泄属于()
A.合理宣泄B.认知调控C.想象放松D.肌肉放松
42.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自我修养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D.社会实践活动
六、单选题(0题)43.下列不属于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是()
A.学科活动B.选修课C.社会实践活动D.体育活动
参考答案
1.B
2.B智力的类型差异,是指智力组成因素的质的差异。人的智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想象、言语和思维等类型的配置上。因此,题干所述体现了智力类型的差异。
3.B题干所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华生和斯金纳都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斯金纳提出的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即R-S,而S-R理论由华生提出。因此,选B项
4.C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记忆活动包括编码、储存、检索和解码过程。在记忆过程中,人们的大脑先将各种外界学习材料自动编成形码、声码和意码,然后,再将这三种码分别放在大脑组织中不同的部位去储存。如果检索过程中,形、声、意码中某一种码无法检索出或者三者检索后无法联结,记忆中的物体就会变成“缺胳膊”或“少大腿”,差这么一点点,就形成了“舌尖现象”。因此,舌尖现象是在检索环节出了问题。
5.AA陶冶教育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指的是环境陶冶
6.CC根据离差智商公式:IQ=100+15Z,Z=(X-X)/SD,可知Z=(80-70)÷5=2,IQ=100+15×2=130
7.C
8.DD在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包括: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新课程下提倡的教师角色,不是教学行为
9.BB大脑半球四个叶的成熟先后顺序依次为枕叶→颞叶→顶叶→额叶,额叶发育最晚、机能水平最高
10.BB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11.D
12.D【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名师详解】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13.AA表象是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14.BB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5.BB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16.AA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①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两极。②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的两极。③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④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
17.CC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地方课程是二级课程,校本课程属于三级课程
18.AA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19.B
20.BB题干所述为表象的概念
21.BB衰减理论理论认为当信息通过衰减器时,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能够通过并反映在人的意识中,而不被注意和不被追随的信息,并不是完全地被阻断,只是其强度减弱而出现衰减。我们的名字对我们有重要意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
22.BB动机的定向(指向)功能是指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题干中图书馆电影院这些明确的对象均体现了动机的定向功能
23.BB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24.BB形象思维是用人脑中的表象进行的思维。在人脑中对各种道路的表象进行分析与比较的过程是形象思维过程
25.C
26.AA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27.CC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28.B
29.AA记忆的敏捷性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过目成诵意思是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正是记忆敏捷性的体现
30.DD课外、校外教育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实施的
31.CC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言符号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题干以语言为中介,为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32.AA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题干中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做出能动反映即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33.C
34.A教育不仅传递和传播文化,还要更新和创造文化,因此,教育对文化功能影响最深远,文化功能与教育共始终。故正确答案为A。
35.CC新课改在评价和考试功能上,由过去强调甄别、选拔优秀人才,转变为激励、促进学生发展。题干中学校的做法符合这一观念
36.AA正常人的听力范围在0~25分贝之间。异常结果: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宿舍事故免责合同协议
- 宝坻冷藏配送合同协议
- 掌握光电工程师证书考试的核心知识架构试题及答案
- 培养能力2025年乡村全科医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模拟泰语考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职业发展试题及答案
- 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案试题及答案
- 子衿测试题及答案
- 未来趋势与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乡村全科医师常见疾病处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兰州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 21258-2024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压力容器使用与管理工作标准
- 计算机科学导论练习题库
- 型钢悬挑卸料平台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规范与实践
- 设计院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 履带式推土机设计
-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G10-2006)
- 事业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