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托辞(cí)
解剖(pōu)
不逊(xùn)
诘责(jié)B.畸(qī)形
绯红(fēi)
陌(mò)生
订正(dìng)C.匿名(nì)
喝(hē)彩
发髻(jì)
教诲(huì)D.驿站(yì)
悔(huǐ)改
过秤(chèn)
瞥(piě)见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
振耳欲聋
白手起家
无怨无悔B.一丝不苟
屏息敛声
摧枯拉朽
殚经竭虑C.如梦初醒
沉静自若
英勇善战
从容不迫D.眼花瞭乱
空空荡荡
锐不可当
万众瞩目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往往会惊叹他入木三分的剖析。B.如今,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C.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能沉着冷静,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D.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C.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它还是得到了我。D.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1)《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春望》中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
(3)《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中表示议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②不见曦月(曦:太阳)B.①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②亭午夜分(亭午:正午)C.①不以疾也(疾:快)
②属引凄异(引:延长)D.①素湍绿潭(湍:湍急)
②空谷传响(响:响亮)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二者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大城小树连亭①树本来长在乡野,由于人的关系,进了大城。虽然有些树由于水土不服而总有些营养不良,但毕竟大城算是有了树。②霓虹闪耀、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若是没有树作为衬托,也只是没有生气的热闹而已。堆满楼车的大城是死的,而树的加入,激活了城市。树静止时,如大城恪尽职守的卫兵;树摇动时,荡漾出轻微的波浪般的乐声。在树的一静一动中,大城获得了庄重和灵动。而这庄重与灵动的布景里,常常少不了鸟的身影。在大自然中,鸟是跟随树生活的,人们把树搬到大城,就把鸟引到了大城。唧唧啾啾的鸟声,给大城增添一抹轻灵的亮色。③与大城相比,树很单薄,没有楼高,树间的鸟鸣也容易被汽车的噪声淹没。在大城,似乎人与树各有各的存在,各有各的活法,互不相干。但不管是否在意,大城越来越离不开树了。④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比如树变换了风的走向,比如树接住了窗前的一缕目光,比如树读懂了匆匆行人的疲累,一切就有了不同。树不经意间的每一次摇动,每一次呼吸,对大城来说都是恩惠:休息时,人们用树的那抹绿色放松疲劳的眼睛;在车站候车时,人们需要行道树遮阳挡雨;大城有了树,仿佛装了无数净化器,人们在一呼一吸中感受光合作用的律动……⑤走在人头攒动的繁华大街上,人有时会与一棵棵树对望。人们看着树,树也同样注视人,它们温和、宽容的目光,消融了人的紧张疲惫。有时经过一棵树,听到鸟鸣周匝,耳朵会突然醒来,头会不自觉地抬起来,对鸟投以欣喜的目光,对树发出由衷的赞叹,混沌的兴致一下子活过来,突然哼出一些遥远的曲调,仿佛自己又变回那个新鲜的血肉丰满的人。⑥前阵子我的一个朋友在大城添新居,费尽心力地将老家的一棵月桂搬进新家的花圃,我去看了这棵月桂,它已经有胳膊那么粗了。朋友说,这棵树是断不能割舍的,倘若不能将它带来,宁可回老家也不进城。我想起作家苏童也曾为没有属于自己的树而耿耿于怀。有一天他突然在城里拥有了两棵树。他在文章里写到,这两棵树弥合了他与整个世界的裂痕,这是父母和朋友都不曾做到的。我的朋友,并不像苏童那样是个名作家,但他与树的感情,和苏童是一样的。⑦我曾在医院听了将近一个月的树声。我生的不是什么大病,却得住院,得手术,手术后又得住在白惨惨的病房里,怎么受得了呢!况且又不能看书,不能见很多的人,一天到晚或躺着,或靠着,无聊得很。我多么希望能跟外界多一些交流啊,只要能够冲破这狭小的病房,什么都是好的!⑧有一天,我仿佛听到了一棵树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我还听到了鸟儿的声音,唧唧啾啾,唧唧啾啾……我睁开眼睛向窗子看去,见不到树,偶尔能看到鸟儿掠过窗玻璃的身影。我想,那窗子底下必定是站着一棵树的,不然哪来的沙沙声与鸟儿的歌声呢?我问从外面回来的母亲,母亲说:“是呢,是一棵碗口粗的杉树。”等我能从病床上起来走动,我就时常趴在窗口看院子里的那棵杉树。它挺拔,秀丽,枝叶间竟还隐藏着一个鸟窝,我猜想那窝里一定有正在孵化的鸟蛋。呵,医院里的一棵树上,生命正在悄悄地孕育萌发!一个清晨,我在病房里醒来,听到沙沙沙的声音中夹杂着雏鸟的欢叫声,急忙奔到窗口,只见鸟妈妈正给小东西喂食呢!⑨医生说,我心态好,手术后恢复得特别快,可以提前出院了。我竟很舍不得那树,我的康复是它赐予的。出院前,我专门去看望它,我忍不住对树投以惊叹的目光:它脚下的泥土那么少,但枝叶依然繁茂,始终朝着天空和阳光的方向用力延伸。从此这棵树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潜滋暗长,成为我生命中的参天大树。⑩从医院出来,我终于又能走在大街上,走在一棵棵树之间。大城依然繁闹着,那一棵棵挺立在大城的树依然生长着。我想,我们身边一些或远或近的人,像极了这些离我们或远或近的树,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节选自连亭《以一棵树为起点》,有删改)1.文中的“树”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2.“然而在大城,树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这句话是从文章中提取的,应放在文中第几段开头最合适?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
树静止时,如大城恪尽职守的卫兵;树摇动时,荡漾出轻微的波浪般的乐声。
4.如何理解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从此这棵树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潜滋暗长,成为我生命中的参天大树。
5.文末说,“我们身边一些或远或近的人,像极了这些离我们或远或近的树,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文中的“树”让你联想到了谁?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甲诗颈联描绘了登楼远望的景物,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与尾联的“愁”相照应;乙诗描写了船行途中所见景色,有山有水有月,意境开阔秀美。B.乙诗一个“入”字,把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的景象写得富有气势。C.甲诗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D.甲诗首联、领联从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写世事难料之感慨;乙诗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2.甲诗尾联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3.甲、乙两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甲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和乙诗“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是如何抒发各自内心情感的。六、语言表达(共10分)修改病句。(1)仔细地端详着老师,发觉他老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王老师的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