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法知识(上课)_第1页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上课)_第2页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上课)_第3页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上课)_第4页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语法简略词短语句子(句子成分、单句与复句)

第一节:词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名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注意: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心理动词: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来、去、上、下;有判断动词:是、为、乃。注意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形容词(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注意: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数词量词代词(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有确数词: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注意: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有动量词:如趟、下、回、声、脚。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1.副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否定、语气、频率等。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等;

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岂、难道、绝对等;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等。

注意: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介词口诀: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3.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并列连词:

和、跟、与、同、及等。承接连词:

至于、说到、此外、如、比方等转折连词:

却、只是、不料、岂知等。因果连词:

因为、由于、因此、以致等。选择连词:

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假设连词: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等

让步连词:

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助词叹词拟声词(4.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汉语中有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等;有时态助词:如着、了、过等;有语气助词:如呢、吧、吗、哟、哩、呀、啥等。

(5.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如啊、哎、哦、噢、哼、呸、唏、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隆、淅淅沥沥、咚咚、噼里啪啦、哗啦啦、滴答、喔喔、旺旺、喵喵、唧唧、叽叽喳喳、啪啪等。词类的辨别: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⑤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当堂训练他的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论语》中孔子同他的弟子的一段对话。名词:一生、论语、孔子、弟子、对话动词:使、想起代词:他、我数词:一量词:段副词:自然助词:的、了2、那个戴墨镜的人静静地等待着,还不时用指尖轻轻地敲着桌面。名词:墨镜、人、指尖、桌面动词:戴、等待、敲形容词:静静、轻轻代词(指示):那个介词:用助词:的、地、着连词:还副词:不时第二节短语短语,也称词组,是词和词组合成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位。①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关系,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没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有的用连词“和”、“或”、“并且”等连接,有的不用。如:老师和同学(名+名)

调查研究(动+动)培养和提高庄严肃穆(形+形)我和你(代+代)四面八方(数量+数量)又如:万紫千红、理直气壮、丰功伟绩、是非黑白等。②偏正短语,词和词按修饰、限制、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定语+中心语(名、代)如

我的老师伟大的人民前进的步伐状语+中心语(动、形)如:

小心观察慢慢地吃一步一步地走非常壮观相当迅速③动宾短语,词和词按照支配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动+名/代)吃晚饭、盖房子、歌唱祖国、顾全大局、关心集体、饱经风霜、理清思路、帮助他们、庆丰收、打击敌人④动(形)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对动词或形容词补充说明的词(补)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补”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得”连接,有的不用。看〈明白〉、想得〈太多〉、害怕得要命、送出去、住一宿、说两句;红得发紫、好得很、傻呆了、漂亮极了⑤主谓短语,词和词按照陈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心情舒畅、人声鼎沸、阳光灿烂、好人一生平安、春光明媚、春草吐青、粮食丰收、热泪盈眶、经验丰富⑥介宾短语,介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或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结构(介宾短语)往南、朝东、为自己、为别人、在边疆、对他、于1998年、比去年、被巨浪[向沙漠]进军、[为人民]服务、[因下雨]中止[用大碗]盛汤、[向英雄]学习(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朝东)的侧门、(对曹操)的评价(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⑦复指短语,由两个所指意思基本一致的词构成的短语。如故乡四川、伟大领袖毛泽东、酒仙李白、智多星吴用、小明他们、天王刘德华等。

⑧连动短语,由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而成的短语。如去踢球、去领书、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买菜回来、打靶归来等。

⑨兼语短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合构成的短语。如叫你不要讲话、让他把话说完、引狼入室、请君入瓮、引人入胜、使羊将狼、放虎归山等。⑩特殊短语:(1.“所”字短语。如所讲的、所见、所想、所不愿看到的等;(2.“的”字短语。如我们的、看见的、婆婆妈妈的、匪夷所思的等;(3.能愿短语。如能看见、会说话、愿意听命、可以出发、宁可缺席等;(4.数量短语。由数词和量词组合成的短语,如一群、一条、一箩筐、两趟、四十年。短语擂台大赛判断下面的短语类型天气睛朗发挥作用仔细翻阅丰功伟绩扫得干净美好回忆甜言蜜语打击敌人舒活筋骨认真讲解歌咏春天黑得发亮差得很远长江源头一粒种子灵魂深处性格和蔼灯火辉煌白云飘飘积累经验狂风暴雨光明正大仔细观察手舞足蹈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中补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形补短语形补短语偏正短语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主谓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第三节: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单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能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任务,在语音上有一定的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语气,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出来。(一)单句1.单句,只有一套主谓宾结构,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包括:

①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如:今天是星期五。她‖身份特殊。赵州桥‖[非常]雄伟。(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②非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如:蛇!好漂亮的彩虹呀!快一点吧!禁止吸烟!去吧。嘿!等等。2.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二)句子的成分

构成句子的六种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成份表示符号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C、提高产量靠采用先进技术。

D、发光的不都是金子。①沙锅‖可以炖豆腐。(名词)

②九‖是三的三倍。(数词)

③我们‖打算今天去郊游。(代词)

④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的”字短语)充当主语的主要是:名词、代词,也可以是词组等。—————————————————————1、主语谓词性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这样的主语是把动作、性状或事情作为陈述的对象。例如:

①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动词)

②整齐‖比不整齐好。(形容词)

③拆台‖比搭台容易多了。(动宾短语)

④公正和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形容词短语)

此外,主语还可以有主谓短语充当。例如:

①他不参加‖是个好事。

②老年人上大学‖已经不新鲜了。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用来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例如:

①你‖瞧。(动词)

②太阳‖红艳艳的。(形容词)

③他们‖热爱篮球。(动词短语)

主谓短语做谓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例如“他头脑冷静”。

名词性词语有时也可以做谓语,但比较少见,且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例如:

①明天清明节。

②她大眼睛,红脸蛋。

谓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名词、名词性短语不能无条件地单独做谓语。名词做谓语限于说明日期、天气等等、简短的口语句子,例如:

①今天‖星期三。

②昨天‖晴天。

名词性短语做谓语限于说明人物的籍贯、容貌等简短的口语句子,加否定词时一般要加“是”。例如:

③鲁迅‖浙江人。

④这位老工人,‖花白的头发。

3、宾语在句子中,很多情况下,动词后都接宾语。宾语是动作行为所支配和关涉的对象,宾语必须依托动词性谓语中心词存在,

充当宾语的主要是:名词、代词,也可以是词组。

例如:

③他在拍桌子。(名词)

④我真不想告诉他。(代词)

⑤这间客厅有二十平方米。(数量短语)

有时,宾语也可以由谓词性成分或主谓短语充当。例如:

①最有效的防御是进攻。(动词)

②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动宾短语)

③谁说今天不下雨?(主谓短语)

4、定语

定语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限制中心语的,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冬天里的)春天。

(浅浅的)月光泻进了屋子。我敬了他(三杯)酒。

(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5、状语

状语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的,表示动作的时间、地点、状态、方式、或程度等。(标志:地)

他[晚上]

学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咱们[北京]

见。他[以他的机智]

战胜了对手。。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语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

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状语一般是放在主语后谓语中心前的。但是也有许多状语可以放在主语前。例如:

①[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进步很快。

②[在地质会议上],人们[以极大的敬意]看着李四光。

③[关于改进操作方法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④[夜晚],市区万家灯火,人人满面生辉。

修饰成分的排序1.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领属+数量+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句例:(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2.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l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l句例:[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6、补语补语

(常用标志字:得)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①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动作行为有因果联系。如:他把眼睛都哭<肿>了。

这个字写<错>了。②程度补语。这类较少,仅限于“极、很”等。如:心里痛快<极>了。

这孩子讨厌<死>了。

③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使用“得”作标志。如: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那阵雨来得<猛>,去得<快>。④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如:远处传<来>了脚步声。

人们绝不会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句子的成分及位置[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划分下列句子中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

〉,主谓间用“||”分开。如何划分句子成分?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语等各种成分。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我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我

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我

〔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语等各种成分。‖‖‖1.“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现。”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A.生物发展人类。B.人类出现。

C.生物导致人类。D.发展导致出现。D2.“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句的主干是:()

A.我发现共产党。B.我加入共产党。

C.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D.我发现正确道路,我加入共产党。B当堂训练1.后来,鲁班

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

][

]()()()~~~~当堂训练:划分下面句子的成分2、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

][

][

]()3、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

]()()||()[

]4、地球上几乎每时每刻在发生着地震。

~~~~||[

][

][都

][

]5、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

][

]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展现着中华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8、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印象。

()()~~~~()()()||()[

][

][

][

](3)单句或复句结构充当了句子成分。(三)复杂单句类型(1)单句的主语由短语或复杂短语来充当。(2)单句的附加成分复杂化。例: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状语由多个短语充当补语由介宾短语充当例: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主语由偏正短语充当例: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复句充当了句子的宾语

例: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几种特殊的单句:“把”字句特殊单句,句式特点比较特殊的句子。主要是:

(1.把字句: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字句在结构上有:“把+宾语”作状语。语义上,把字句表示主动。主语是施动者,发出动作,处置某一对象。处置的对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如:

A

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B

你简直把我吓死了。

C

不要把自己做的坏事赖在别人身上。如:“我们‖[一定要][把海河]治理<好>。”“狼‖[把羊]咬<死>了。”

“被”字句(2.被字句:用介词“被”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并且表达被动语义的句子。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主语+被+被的宾语+动词短语。语义上,被动句表被动。主语是还艘动者,接受动作。如:

A

凶手被警察抓住了。

B

小鸟被他们吓跑了。

C

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树叶‖[被风]吹<走>了。

3、连动句

连动句的谓语就是两个或多个动词短语连用,其主要特点是:连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共同陈述一个主语;他们在语义上有目的和方式、原因和结果、先和后的关系。因此短语的位置顺序不能相互颠倒,中间也没有语音停顿。

例:①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目的)

②凭着他的求生的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方式)

③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因果)

第三,兼语句中兼语的谓语(第二个动词)是前边动作所要表达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即兼语前后两个动词的语义上有一定联系。例如:护士叫他快去请大夫。(“去请大夫”是“叫他”的目的。)

4、兼语句

兼语句是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有下列特点:

第一,兼语句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例如:母亲叫闰土坐。

“闰土”既作“叫”的宾语,又作“坐”的主语,“闰土”因一身兼二任,所以叫做兼语。

第一,兼语句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例如:母亲叫闰土坐。

“闰土”既作“叫”的宾语,又作“坐”的主语,“闰土”因一身兼二任,所以叫做兼语。(四)复句1.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片面地只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蓝蓝的天空,巍巍的群山,火红的战旗。

2.复句的特点:复句的各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句末有较大的语音停顿。3.关联词语的运用:复句之间有关联词语的叫关联法,不用关联词语表达分句间结构关系的叫意合法。1、并列复句(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2)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不是……而是……,是……不是……,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同时,还,也,同样,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承接复句(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递进复句(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选择复句(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如: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转折复句(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尽管...也...;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如: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假设复句(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如: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因果复句(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之所以……是因为……,因此,故此,故而。。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如: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条件复句(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如: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条件复句与假设复句的区别]相同点:前后分句的关系都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都是没有实现的事情。

不同点:条件复句着重于条件,假设复句着重于假设。

只要记住条件复句的几种类型和关联词语就很容易区别了。如:

如果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愿意奉陪到底。(假设复句)

只要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就要奉陪到底。(条件复句)当堂训练:判别下列复句类型1.谎报军情,要打败仗。()2.一旦条件变了,就什么也干不成。()3.人们挤到甲板上,告别那退入暮霭中的半岛之城。()4.这个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5.他既然这样想,就把事情弄大了。()假设条件并列递进因果

概念:

整个句子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层次。

二重复句

扩展方式

1.单句十复句

2.复句十单句

3.复句十复句分析二重复句的步骤

1.统观全局,找出全句共有几个分句。

2.找出全句的第一个层次,判断分句间的关系。(用“┃”表示)3.分析第二层次的分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表示)分析时要注意关联词语

例句: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条件)(假设)

单句十复句①②③

例句:

2.不认识这一点,学术的进步、提高就会受到损害,因此,学术研究工作者也必须抱谦虚、谨慎、严肃、认真的态度。

┃‖

(因果)(假设)

复句十单句如果①②③

例句:

3.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少科学家认识了真理,并且坚持了真理,

结果被愚昧的统治者杀死、烧死,他们的学说、著作也被禁止、焚毁。

┃‖

(递进)(因果)

复句十复句‖

(并列)②③①④介宾短语当堂训练

1.决不要企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即使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去掩饰,

也是要不得的。

2.如果没有氧,光有氢,或者没有氢,光有氧,都不能制成水。

┃‖‖

┃(并列)(假设)

(并列)(选择)(假设)(并列)①①②②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