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华秀
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与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预先的设计,来“制造”兴趣。一、教学过程的新颖性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1)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应用知识形成技能;(5)巩固知识技能;(6)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要根据教材实际,精心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过程,使各个环节达到有机组合,给人清新之感。1.举一反三。在教学几个写法大致相同段落的教学时就可重点讲读一段,其它段让学生仿照自学、议论。这样模仿、练习和检查三者结合,使儿童在自我投入中产生兴趣。2.重点突破。有些课文“高潮”明显,讲读可直入此重点。3.牵线理脉。抓住课文线索可简化阅读步骤,即抓住内容这一条主线来讲读,把其余内容都串起来。4.直奔中心。有的课文中心思想显露,可先由儿童自己概括中心思想,然后一起研究课文是怎样表现这一中心思想的。二、教学语言的启发性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传递的主要是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1.口头语言。这是教师在教学中主导性的教学语言。它的基本要求是发言准确清晰,措词精当科学,条理清楚分明,表意明白易懂。2.体态语言。体态语言主要包括姿势、表情、动作等。有目的地运用体态语言,可深化和补充口头语言,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三、教学手段的直观性1.教具直观。阅读教学的教具包括挂图、模型、标本、实物以及实验用具等。通过布置、演示、让儿童观察。在观察中教师运用形象化语言进行指导,以保证观察的目的性和功效性。2.声像直观。电化教具的应用使教学效果声像化,它们能化静为动,化平面为立体,化不可见为可见,使教学活动有声有色。3.板书(画)直观。板书、板画能直观地反映教材的精华,提示教师的教学思路,并有效地解决学习中疑难之点。4.活动直观。创造条件让儿童参与教学。开展教学游戏,进行教学实验,也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让儿童根据课文内容画意境图,在课外搜集课文中出现的物品,到野外观察自然与生物等,都能使儿童自己给自己提供直观性学习的条件与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让学生主动学习彭腊先
现代教育理论让我们懂得: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和主动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真正让语文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堂变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让学生主动看、读、想、说,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让学生主动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学一篇课文,我总是让学生先默读,再轻声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鸟的天堂》时,我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是: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结合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2.轻声读课文,了解每自然段写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给文章分段写段意。通过让学生主动地读课文后,再汇报自学的情况,并提出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再让学生互相补充回答、理解,教师只抓住重难点适当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就收到了主动读的效果了。二、让学生主动看看是观察的主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先看后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我在教低年级学生学生字时,先让学生看生字,找出它的音近字、形近字,再想生字的音、形、义,然后讲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如有错误,教师点拨、纠正。再如学习看图学文时,我让学生先看插图或挂图,说图意,再图文对照看课文,再找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三、让学生主动想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主动想,从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方法。在教学《跳水》一文时,我板书课题后就问:“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想到了许多,课文写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我又问:“看了这个题目,你估计课文会写些什么呢?”学生又想到了许多问题:可能会写一次跳水比赛的经过;可能写跳水训练;也可能会写遇到危险时跳水得救,还可能……大家思维活跃,想得合情合理,真正起到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的作用。四、让学生主动说进行说的训练,可以提高思维的敏捷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说,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提出“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碰壁?”“四周黑洞洞的”指什么?“在坐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适当地介绍了时代背景,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对以上问题说得非常好。再如教“绿色的办公室”一文时,让学生说说课题为什么用引号,办公室为什么是绿色的这个问题时,学生通过各抒己见,最后弄懂了绿色不是指颜色,而是列宁在树林里办公,因为地下是绿草,周围是绿树,所以叫“绿色的办公室”。通过以上的教学尝试,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果马庆华
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是师生为完成教与学既定任务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作业的设计显得格外重要,要尽量摆脱陈旧、呆板、单调的模式,使题目新颖、有趣,让学生愿意做、喜欢做。那么,如何设计课堂作业呢?笔者认为可作如下尝试:一、把握时机,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积极动因,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捕捉“兴奋点”,无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时,学生读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一句话时,觉得很有趣,老师立刻抓住时机提问:野鸡真的会飞到饭锅里去吗?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学生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也很容易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又如学习《鲸》一课时,学生对鲸睡觉的样子很感兴趣,老师就布置作业,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鲸睡觉的样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落实了所学知识。二、突出重点每篇课文有教学重点,每堂课也有教学重点,老师要着重讲,学生更要很好消化,只有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丰碑》后,设计这样一道题目:军需处长的动人事迹在某博物馆展出,当你看完军需处长的事迹后,博物馆请你在留言簿上留言,你准备写什么呢?在完成这道题的过程中,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突出了课文重点,学生明白了学习这一课,主要是要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品质。三、形式要多样学生都喜欢形式新颖、能激发思维的作业,那么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如学习了《再见了,亲人》、《一个苹果》,可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让无声的文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既增强了课文的艺术感染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另外,还可运用多种电教手段进行形式多样的听说读写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培养创新能力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需要,课堂练习设计也要为这个目标服务。如教学《黄山奇石》后,启发思考:除文中写到的奇石外,想想还有哪些形状的奇石?你能给它们取些动听的名字吗?要求学生用一组排比句说一说。这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受到启发,充分发挥想象,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跟练习的重复次数并不简单地成正比例关系,这就要求课堂作业的设计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重视和把握作业设计方法,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学习能力,真正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尝试让学生主动学拼音彭腊先
自学辅导一般都从三年级开始实践,这几年我一直带低年级,要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能否从一年级拼音教学做起呢?在拼音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主动学,也有一定的收效。一、引导尝试,激发兴趣现在一年级的学生,多数都上过幼儿园、学前班,已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在拼音教学中,我尽力发挥学生的智能潜能,主动探索教学方法。如教学a时,我首先出示拼音卡片让学生试读,引导讨论发音时嘴巴的形状及舌头的位置,让学生主动掌握发音方法。然后识记a的形状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分析字母与图画的关系,学生观察出小女孩的头连着小辫子,酷似a的形状,所以记得十分牢固。最后引导学生观察a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试着书写,老师再指导一下,便掌握了写法。二、适当点拨,寻求规律在拼音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自学,可帮助学生记住拼音的音和形。如“b”的插图画的是一位小女孩在收听广播。“播”提示了读音,带拉杆天线的半导体收音机很像“b”的形状。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出“b”的音、形与图画的关系。再如我将b、d两字母在一起比较音、形时,就把两把椅子在讲台上背对背、面对面地摆放让学生记忆两字母的音、形。我还编儿歌让学生记忆:如“天线在上听广播”和“右边脸蛋bbb,左边脸蛋ddd”,通过这样一些形式的点拨,帮助学生牢固地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三、阅读中提早说写在学生具有一定拼音能力的基础上,我充分发挥拼音的“拐棍”作用,引导学生尝试阅读,提早说写,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了基础。在拼音教学中,我运用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引导学生用“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等句式表达图画的意思,练习说简单的完整句,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丰富说话的内容。我还经常从报刊上向学生介绍一些谜语、儿歌、寓言等纯拼音读物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拼读、拼写比赛,渐渐地,学生能快速、流利地读出较长篇幅的拼音读物了。在此基础上,我又鼓励学生用拼音写话。有时是老师规定内容,有时是学生随意写日记,慢慢地,班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用纯拼音写出较长篇幅的日记和看图写话了。通过阅读和写话,巩固了拼音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五环节均重要邬传琴
一、“启”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诱导,主要是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启”应该力求为学生创设情境或提示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主要形式是教师对学生讲授或提问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读”“练”结合,培养自学能力“读”有不同的方式,有朗读、默读、速读等,“练”是学生按教材或教师提出的要求完成课堂上的练习,接受各种能力的训练,读与练是同时进行的,读中有练,练中有读,读为先导,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读练是小语自学辅导这个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应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同时教师应教给他们读练的方法,教学第一课时,按“读——批画——查解——再读”的顺序进行,也就是说,在通读全文时,边读边批画出难记、难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再反复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以“学法提示”为理解课文内容的依据,按“读——解——析——读”的方法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及段落。三、了解“知”的程序,及时帮助理解“知”也是小语自学辅导模式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通过“读、练”后的知识反馈,它是检查学生自学情况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的情况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的口头汇报,教师了解不同程序学生“知”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的反馈信息给予肯定、纠正、精讲、点拨或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明确意见,使学生意见统一,并做到真正理解,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花生米不多,好象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这一句,学生理解发生分歧,有的说增加了份量,有的说没有增加份量,这时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读,分析理解,让学生意见统一,明白其实增加了份量,体会到周总理生活的俭朴。四、“结”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结”就是课后小结。一是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学及教师有目的的点拨,从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二是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写作特点等的小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环节时间虽短,内容也很简单,但教师切忌不能忽视,必须做到:语言生动、精炼,让学生从教师的“结”中感受到学习的满足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小学语文自学辅导”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平常的教学实验,我认识到:小语自学辅导中的“启、读、练、知、结”五环节是一环套一环,都很重要。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梁永芝
在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方面应以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主要目标。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这些话充分阐明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重大作用。什么是自学习惯呢?它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一种近乎自动化的心理活动过程。良好的自学习惯,则是指那些科学的、规范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及学生认识规律的自学习惯,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强化循序渐进的训练步骤。否则,就不能圆满完成培养自学能力的改革任务。根据我校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为,应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七种自学习惯。一、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自己弄懂字词的意思。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能避免读错字、写错字、望文生义等不良倾向,确保知识掌握的正确性。参考书为学生提示阅读思路,提供阅读的有关背景知识、常识性知识及其它小资料,能扩宽知识面,启迪思维,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应该注意:1.保证“三个一”。即人手一本字典、一本词典、一本合适的参考书。上课置于座位的左上角,伸手可及,随时查阅;2.掌握三种方法。查字典的三种方法,即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可通过竞赛等形式巩固强化,以提高使用速度;3.提倡活学活用。有些学生使用参考书,不是“参考”,而是“照搬”。发言照本宣科,做作业照单全抄,这非常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及自学能力的成长,失去了使用参考书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有些教师不准学生使用参考书,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它完全否定了参考书的积极作用和价值。问题的关键不在参考书,而在怎样使用参考书。我们认为,提倡活学活用才是根本的出路。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争论,把参考书上的知识观点转化为如己所出,这样,才真正利用了参考书。二、认真阅读的习惯阅读,一般指看(或者读)作者用书面语言写出来的文章,阅读的核心是理解意义,即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获取作者传递的信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这些都是以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为载体的。因此,阅读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潜心思考,透过符号理解意义。那种有口无心式地阅读是不能达到阅读目的的。认真阅读必须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以心到为核心,四者协调,共同作用,促进对文章正确地理解,深入地领会。古人朱熹提到了读书要“三到”。他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温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认真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在这里加入“手到”,是强调学生要有动笔批划的习惯,这对于阅读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认真阅读还必须做到“四读”,其具体要求为:1.读通。一篇文章摆到面前,首先要做到字词通、语句通、内容通,即读准字音,弄清词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意。这朗读与理解两方面的要求是读书的初步要求。2.读懂。即在读通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特点,明确中心,了解一些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这是读书的根本要求。3.读熟。它是加强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复述、背诵是读熟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4.读活,把这篇文章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那篇文章上,熟练地进行分析,甚至得心应手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上,这就叫书读活了。这实质是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的正迁移。读通是基础,读懂是根本,读熟是深化,读活是升华,这四点是对阅读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概括化了的要求。我们读书,不仅要读通、通懂,还要读熟、读活。三、边读边批划的习惯古人有“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说法,我们强调学生自学时必须动笔批划,以起到突出重点、提纲契领、促进思维深入、弥补记忆不足等作用。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教给学生批划的方法,规范了批划的符号,指定了批划内容。如批划内容就包括十个方面:生字(多音字)注意,生字注释,文内段序,段内句序,分段(层)及段(层)意概括,重点词评点,重点句(中心句)批注,重点段批注,全文主要内容、写作特点、中心思想批注,疑难问题批注。这些批划贯穿了阅读的全程,学生处于不同的阅读阶段做着相应的内容批划,在批划的同时,思维也随之不断向纵深发展。边读边批划应该注意三点:1.思考为主,批划为辅,不可喧宾夺主,让大量的批划挤占了思考时间。2.批划要简明扼要,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符号能代替的,绝不要赘述多言。3.批划最好在课文中进行。有些教师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复习。四、质疑问题的习惯学贵存疑。一个学生,如果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提出问题,对知识的获得没有产生过疑问,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他不善于学习,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有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开掘难点,不断地产生疑难,又不断地解决疑难,才能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敢问”。传统教学总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容易处于被动,受到压抑,产生一种上课就是答问的定势。要使教师的“问”逐步过渡到学生的“问”,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为他们创造研究探讨的自由天地,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其次,要紧扣教材训练学生“会问”、“善问”。有些教师担心学生“不会提”、“乱提”、“提不好”,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限制学生提问。其实,只要紧扣教材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质疑问难的训练,学生是能达到“会问”、“善问”,从而形成独立的质疑问难能力的。以审题为例,有的教师这样训练:1.指导学生抓课题的重点词语提问。如《飞夺泸定桥》的“飞”、“夺”,为什么要夺?怎样夺的?“夺”前为什么还要加上“飞”?学完《草船借箭》后,再来看题,为什么是“借”而不是“骗”?2.抓课题中的标点符号提问。如《“你们相错了”》,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你们”在想什么?为什么想错了?3.抓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问。如《小虫和大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疑问,或能帮助理清文章思路,或明了写作特点,或紧扣课文重点,或直扑文章中心,这些提问既调动学生积极性,也锻炼思维能力,经过这样长期训练和引导,“不会提”、“提不好”的顾虑没有了,“乱提”也就渐渐纳入预定的教学轨道。课堂教学不是更有质量和效率吗?五、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完成作业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形式。它对于学生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它能提高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巩固程度,它能促使所获得的知识通过形成技能而转化为能力,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因此,我们强调学生必须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真正在作业过程中体验知识应用的巨大作用和乐趣。培养这一习惯应该注意:1.教育学生树立独立完成作业光荣,抄袭作业可耻的观点,在班级形成良好的作业风气。2.建立严格的作业制度,如尽量在课内作业,以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作业收缴要及时,作业不得雷同,反馈及时等。3.教师应增加富有创造性的作业,减少机械性作业。六、及时复习的习惯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里,而新知识识记过后,遗忘很快就会发生,为此,及时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首先,要指导他们根据遗忘的规律及时复习、多次复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及时复习能够阻止通常在识记后立即就会发生的急速遗忘,而多次复习,才能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否则,恢复已经遗忘了的知识,就要花费很大力气。如生字的识记,在每一课学完后及时地巩固,一个单元学完后再次复习,期中期末测试时再进行集中复习,这样一般能收到很好的识记效果。其次,要教给学生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复习并不等于单纯重复。机械重复活动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而且容易使大脑疲劳。运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则会使学生感到新颖生动,激发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复习效果。还是以生字识记为例,除了采用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等常见方法外,还可采用找朋友(形近字辩析)、请你当医生(纠正错别字)、开火车(生字组词接龙)等多种方法,学生往往在玩中生动活泼地复习巩固了知识。七、阅读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写作方法,锻炼作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式的读书笔记,应该注意:1.要教给写读后感的方法。要求根据原文的内容和写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读”有“感”,夹叙夹议,以“感”为主,不要过多地抄录原文。2.深入理解原文,领会实质,抓一两个方面写感受,不要面面俱到。3.以练为主。训练初期评点可适当多一些,具体一些,学生掌握方法、适应上路后,可少评不评。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效益王娟荣
在近几年的小语教学改革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小学语文自学辅导“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模式。它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益有显著作用,下面谈谈自己开展此实验的做法和体会。一、深化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即(1)解放儿童头脑,使之能思;(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小语自学辅导教学也正是贯穿着这一教育思想,即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做到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在实验初期,班级学生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等生对自学辅导模式的学习劲头足,兴致勃勃,情绪高涨,课堂进行自学汇报时,唯恐落后,争取表现自我的机会,越学越感兴趣,常常不满足于教学内容的提示而提出质疑,相互交流,学得其乐融融。而相当部分学得慢的学生却常是面对学本的思考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谈起,上课时耷着脑袋,好象自学汇报与他们无关,主动参与更谈不上。这使我认识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前提和基础。于是,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时除围绕教材内容备之外,更重视“备方法”,在每节课约有二十分钟左右的自学时间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辅导中下层学生,在巡视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要相机引导,辅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告诉他们即使讲错也没关系,可由老师指导或同学来发言补充。并及时肯定学生的微小进步,着力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强化自学愿望。真正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分步到位,由不会学到会学、乐学,变被动为主动。现在上课时,班级学生基本上敢大胆发言,收效明显。实验证明:学生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体验到有所发现的自信感,则会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课堂教学效益也自然得到较大的提高。二、“读”和“练”结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自学辅导课堂教学“启、读、练、知、结”这五个环节,既发扬了传统教学的长处,又以其新的内涵弥补了其不足之处,真正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体,以教师引导为主线,以能力优化为主标的教学思想。因此,在“读”这一环节中,我指导学生在知道自学目标、自学程序、自学内容后先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脉络,感知课文的内容,非重点段落让学生采用粗读、泛读、速读,重点段落则采用精读、细读、朗读或感情读。以多种形式的读法贯穿于每一节课,并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划批。实践使我深有体会,这一环节,既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词句内容,领悟文章内涵,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为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学生学到扎实的知识。我指导学生时注意“读”和“练”贯穿课堂始终。在阅读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将学本上的“自学提示”对照课文内容,通过“读——解——析——评——读”的方法,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段落或句子,或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词语,或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例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时,学生通过自学,分析了文中的字、词、句、段落,还能指出作者的写作特色,点出作者运用了时间词“一会儿”、“两三分钟”,连接词“忽然”、“接着”,把文中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描述得生动形象,使人如临其境。这样的“读练”既使学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又避免了使语文课变成答题课。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在“小学语言自学辅导”课堂模式中,“知”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能否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加工反馈信息时能否做到以诚相见,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是众多因素的一种微妙而又波动的反应。因此,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不但着力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进行自学汇报的能力,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敢问,善问的学习习惯,满足儿童自我表现的需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例如学习《跳水》一课时,当学生围绕文中“船长拿枪逼孩子跳水”这个做法好不好时,大部分学生都说好。但有一学生提出不同看法说:“我认为‘跳水’并不是好办法,船长这样做心太狠。我觉得可以让一个力气大的水手赶快爬到最高的横木上,把孩子抱下来”。结果是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个学生不知所措。我首先表扬这位学生敢于说出不同的想法。然后让其它学生补充发言,还有没有别的好办法,最后我给予耐心指点,使学生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小语自学辅导”的课堂模式,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愉快、扎实。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双边活动的目的。自学辅导使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学生积极思维、畅所欲言,教师相机引导、和谐的、活跃的教学氛围,不但使教师提高了课堂效益,而且学生终生受益。
小学语文自学辅导中学生同步、异步学习的探索吴德芬
自1630年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倡导班级授课制以后,世界各国先后采用班级授课的办法。班级授课制有许多优点,但在学生成绩分化的情况下,明显暴露了它的缺点:它无法调和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可接受性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施加切实的教学影响,它不顾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同,“一刀切”、“一锅煮”,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发展。——摘自《外国中小学教育》杂志发表的吴江市南麻中心小学分层教学课题组撰写的文章《实施分层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一、客观、科学、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所谓分层教学也就是同步、异步教学。为实施同步、异步学习(即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充分、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情况。对每个学生通过智商、非智力因素调查,把握学生的智能及学习兴趣、动机等情况;通过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的成绩,学习基础;通过对学生的个别谈话、家访、家长座谈会等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及家长的文化和职业情况。二、同步学习的原则与内容教师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深钻教材,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同步、异步学习的原则、内容。同步学习的原则是:浅显易懂,带有共性的学习内容则同步学习。同步学习的内容:1.字词的学习。如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2.一般性的阅读分析。读全文、了解全文写了什么,读一个自然段,读通、读懂每一句话,分层,能概括层意。3.作文指导同步。作文教学的读题、释题,指导学生怎样围绕题目组织材料等。三、异步学习的原则与内容在教学中难度大、含意深的内容必须贯彻异步学习原则。异步学习的内容大体可分以下几类:1.情感性的朗读训练2.阅读教学中的扩散性思维训练①展开想象,如叙述《舟夜书所见》的景象,漆里的夜晚是一个什么景象;如果是皓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在舟上看到的又是一个什么景象,这样的训练只能是优等生谈、差等生听。②谈学习体会的异步要求。对此项训练的要求分步,差等生谈最简单、肤浅的认识,能说对一、二句即给予肯定,优等生应在差等生谈体会的基础上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如学习了《画杨桃》一文后谈体会就有明显的两极分化。3.学生习作的要求与训练对学生的习作要求、训练不能一刀切,对优等生的作文除围绕主题、句子通顺外,应要求用词准确恰当,有详有略,有些作文要展开联想,写得生动有趣。对差等生的习作训练只要求不离题,把句子写通顺尽量少写错别字。我认为在同步、异步的学习中不是搞两级分化,而是通过不同步的教学使优等生更优,差等生学有信心,提高成绩赶上优等生。总之,不同步的教学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缩小差距的目的。小学语文自学辅导中学生同步、异步学习初探李金梅
我班在实施“小学语文自学辅导”实验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探索“小学语文自学辅导中学生同步、异步学习”的实践规律,经过一年的试验,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体会到学生在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环境中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对待“动、静”搭配,我的具体做法是:一、常规训练良好的常规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实验中,我要求自己讲课的声音适中,避免齐读、齐背、齐答,胸有全局,一心多用。同时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心不二用,小组学习中,轻声认读,轻声答问,轻声交流,对其它组的活动,不听、不看,鼓励学生自觉排除干扰,高度集中注意力,听从小组长的安排,专心致志的学习。如为了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采用“开火车”的方式,依序引导学生发言,交流学习体会,使学生聚精会神,积极思考。学生在自学时,采用听、看、评的手段,训练学生形成良好常规。二、干部培养在分层教学中,每层次都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组长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全组组员的学习,造成动静失调,因此,培养干部,使他们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尤为重要。我要求各组组长要随时留心同组组员,帮助解决组员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或组织大家共同讨论解决,记下疑难之处。培养小组长的应变能力,学会处理课堂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引导小组长熟练掌握课堂程序,培养小组长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好本组学习活动,以免部分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后涣散乱动或看别组活动,浪费学习时间。有时,召集小组长相互交流经验、启发,取长补短。三、合理排座合理排座对于动静搭配的适当十分有利。在试验中,探索出以组为单位,组员互相面向,组与组之间采取背向排座,尽量控制“视觉干扰”。教师则面向全体,掌握全局情况。四、科学搭配教学中动静协调需要科学搭配,即做到“动而不乱,静而不死”。1.认真设计教案,使每堂课动静搭配合理。如我班一般分成五组,学习内容就一至两个组可以直接学习新课,交流讨论……其他组可安排完成作业,自学批划,测试……2.合理安排时间,一堂课四十分钟,必须动静各组都照顾到。根据各组学习内容分配时间,做到能掌握每组学习情况,为下次指导学习做准备。3.科学组织教学,注重后进生的辅导,如利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思考、议论时抽出时间对后进生巡视、点拨。在实验中,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今后,我将继续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点燃儿童创新的火花杨秀英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展望二十一世纪,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中心课题。一年级小朋友,正是思维方式形成的初级阶段,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树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点燃了儿童创新的火花。把素质教育带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课堂上力求做到多、快、好、省。多:指精心设计内容,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加大课堂容量,如教参上安排两课时的教学内容,我把“讲”的时间缩到一堂课中,另一堂课则安排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如一年级识字量比较大,我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字形,而是让学生用一个字组多个词,说多个句子,并引导学生把思路放宽,强调要把句子说精彩。快:指教师的语言要精炼,改变过去“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快教学速度。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做游戏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接受新知识,90%的同学能做到当堂学的课文当堂复述或背诵。好:指提高课堂效果,注意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如在生字教学中,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让他们找规律帮助记忆。学习“坐”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这个字你是怎样记的?有学生说“上面两个‘人’、下面一个土”,我说:“对,两个人坐在土上,真不讲卫生”。经我这么一说,同学们哄堂大笑,记住了“坐”的字形,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没有人将“坐”和“作”混淆。省:指教师节省讲课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做游戏、唱歌、放幻灯等多种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只作精讲,下课多练,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记得也牢。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严密组织课堂教学。每上一堂新授课,我都要精心设计教案,从不照本宣科。我总是认真研究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重难点,教学环节力求周密合理,包括过渡句都要反复推敲,从不马虎。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我上课的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作业设计力求做到精选、适量、灵活。实施学法指导,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虽然是一年级新生,我也注意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学会”为“会学”。改变了过去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仅讲现成答案的方法,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发现,突破了呆板的教法,如《小猫钓鱼》一课,文中说:“农民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到很多玉米,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到地里,它想收很多小鱼呢。”我就问:“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它为什么不种玉米,而要种鱼呢?”同学们很感兴趣,都思索起来,一会儿,一双双小手都举起来了,有同学答:“因为小猫爱吃鱼,所以它就种鱼而不种玉米。”我又问:“小猫收得到鱼吗?”同学们都答:“收不到。”“为什么呢?”大家思索一会儿后答:“因为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它在地里会死。”这节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课文重难点也迎刃而解。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学生字时,我引导大家组词,说句力求想得远、广,不束缚在课本上。比如教学“坐”,有一个同学说:“坐板凳”,另一个同学就说:“坐椅子”,再一个同学就说:“坐沙发”,我便引导:“你们‘坐’来‘坐’去,都‘坐’在家里,就不能‘坐’到外面去?”这时,大家的思路打开了,纷纷说出了“坐车”、“坐船”、“坐飞机”,还有同学说“坐宇宙飞船”。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课堂气氛也活了。儿童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就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大胆尝试大胆创新胡荣稷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当代总的来说应为三个方面:一即“情”,对传统文化的吸取、消化,从而转化为内在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陶冶性情。“动情”从而达到真正的人文思想的目的。二即现代的信息文字的处理能力。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语文教学的另一重要的能力培养是要求学生对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的各种信息、文字的高度的智能化的处理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这是以往教学所不具主要的方面。三是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情”、“处理”两个基础之上的更高的要求,它是一种更高的思维活动,也是其它一切学科所必须具体的能力,而在语文教学中,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有其明显的基础性和责任性。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拿到本学期教材时候,我就对本学期教材进行充分感知、细致规划。根据每单元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详细,较为科学的学时计划。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尽量将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并且认真落实教学要求,除语文基础知识外,特别重视对每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深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与作者感情的共鸣,注重情感的培养,人文思想的教育。本学期学校组织学生看了几场电影。电影之后,都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特别是《澳门回归》的观后感,我并不是要求学生肤浅谈一下感受就算了,针对影片的背景、手法以及个人的观点,从而加以人性化的处理,让其走进学生的生活,进行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在我这学期教学中,特别重视基础落实和人性化的教育,让学生先学会做人。二、广览博取尝试处理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语文教学,必须提高对信息、文字处理的责任。高度发达、智能化的文字信息处理,要求一批高素质的人材,而文字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有其基础性。开学初,我就要求学生大量订阅报刊、杂志,全班共订阅报刊、杂志40份。在语文教学中,首先,树立了“大语文”教育观,不把学生单纯局限在书面上。课堂上、学校内,让他们了解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人情、冷暖、风雨、鸟虫,只有更加走进生活,客观的感知生活,采撷了解多方面的信息,才更有理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提高,丰富信息量,开阔眼界,从而更有力于支持课堂教学。怎样将课堂教学与文字信息处理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学期,我进行两次大胆尝试,一次是学习《长城》一文后,要求全班19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办一期关于《长城》知识的图画展,并配以文字。通过一周的努力,一张张图片展,呈现在我面前。学生对文字、信息的处理,进行初次尝试,虽谈不上系统化、个性化,但第一步已走出了。第二次图画展承接上次的经验、教训后,一道与学生进行规化、设计,找出不明之处,要求学生对图片加以处理,要精、要突出一个方面,不要散,要专一,确立一个主题,然后,再进行版面设计,并配发文字说明,提炼表达能力,第二次是学习《鸟的天堂》之后,关于“鸟类知识”的图片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一次大的跨步。三、丰富想象大胆创新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呢?这是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本学期来,在“创新”方面,着力进行了尝试,尤其是在“学生作文”方面。首先,我对以往的评改进行了创新,由原有的教师批阅转为学生互批互阅,互下批语。以往的批阅方式,存在很大局限性,往往是教师批改后的结果,学生连看也不看,作文教学主动性不强。这学期来,我开始就将科学的、统一正轨化的批改方法教给学生,从批改符号、批阅程序等全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捕鱼”。其次是大胆进行将“文字转化为图画”、“音乐转化为文字”的尝试。在上完一篇较好的写景的文章后,让学生将现有的文字,在理解基础之上,将其转化为缤纷多彩的画面,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为以后将美丽的风景转化为文字进行“逆训练”。“音乐作文”训练,就更有其结果,通过音乐的初步欣赏知识的介绍,引导性的欣赏,以及初次的“听、想、写”三部的训练,学生的想、听、赏得以大大加强,学生的作文已刊于学校的文学报纸上面,为“创新教育”作了一次较好的引导和探索。最后是在艺术节和学生的元旦联欢的大型活动上,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导演,从节目的编排,串词的处理,要求学生自主能动的完成,将所学尽量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引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依据教材进行段的训练王娟荣
段是文章的重要结构单位,加强段的训练,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如何读懂一段话、一篇文章的需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六册主要安排了两个训练重点:1.注意句与句的联系;2.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里谈一点认识。一、注意句与句的联系读懂一篇文章,不仅要读懂每句话,还要了解句与句的联系。首先应该从理解句子入手,弄清段中有几句话,并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分析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的联系,弄懂一句话一句话是怎样连成一个自然段的。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凭借“思考、练习”,突出训练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如《三棵银杏树》一课,“思考、练习”提出这样的问题:第一自然有几句话,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我们看第一自然:“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十丈见方,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空地上有三棵银杏树。一棵靠着右边,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教学这个自然段时,可先指导学生弄清这个自然段有四句话。第一句讲屋后空地大小和周围的环境。第二句概括地说空地上有三棵银杏树。第三、四句具体说这三棵树各长在什么地方和它们的样子。然后想想句与句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个自然段先讲空地,再概括地说空地上有三棵银杏树,最后具体地说这三棵银杏树的样子。句与句之间内容联系非常自然、紧密。二、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项训练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自然段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要弄懂自然段的意思,就要先读懂每一句话,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所以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要在读懂每句话和注意句与句联系的基础上进行,这就是“承前”。文章又是由一个个自然段组成的,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弄懂自然段的意思训练,又是为以后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篇的训练打基础,这是“启后”。教师教学时,要扎扎实实地去训练。弄懂自然段的意思,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步骤,要通过弄懂每个自然段来理解课文内容。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注意渗透弄懂自然段意思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先读一读整个自然段,对这段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再一句一句地读,一边读一边想,想想每句说的是什么;然后,看看句与句之间有什么联系,哪几句可合并为一层,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最后总的想想这几句话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如《李时珍》一课第四自然段:“李时珍22岁开始给人看病,一面疗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这一自然段共有三句话,一句话一层意思;第一层讲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第二层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第三层讲他决心重新编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整个自然段主要讲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这个意思。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实践,进一步加深认识,提高能力,逐步养成注意弄懂每个自然段意思的良好读书习惯。
让学生在“读”中求知识刘家富
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教师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承担了语文教学的一般任务,又承担了自身的特殊任务。专家们把这个特殊任务归纳为四点:“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培养管用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自学辅导中,“读”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是学生主动积极地从事阅读活动的心理动因。对于提高阅读注意力,增强理解和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阅读积极性就高,阅读时就投入,思维就活跃,阅读效果也就特别好。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终身喜爱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读”,特别是朗读和默读,新大纲给予了特别的关爱:“小学各个年级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阶段的课文,以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为主。可以说,这些人物形象,这些景物大多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较大的作用。因此,通过学习,让学生牢牢记住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读,不仅让学生知道一篇完整的文章,它是由句和段组成。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材料是围绕中心思想,按一定的顺序安排的,它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都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懂得读懂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是:揣摩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条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一些基本知识。还要让学生在比较中,在批判中,吸收并积累正确的思想观念。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中,学生就明白了一个重要观点:不要迷信权威。“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遇到问题,要坚持科学试验,让事实说话。如在教《蓝树叶》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林园园舍不得把绿铅笔借给同学李丽的故事,懂得小朋友要乐于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我让学生把借笔全过程反复读,分角色读,让学生在读中把李丽、林园园两个人在语言和态度上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让学生明白:林园园不愿借铅笔给李丽,是因为林园园十分爱惜自己的铅笔,实在舍不得借给别人用。但她并不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这从课文结尾处“脸红”二字可以看出,她最后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今后她一定会改正这样的错误,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又如《坐井观天》一文中的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我让学生试着用动作来表现“无边无际”。学生都举起双手过头顶,而后慢慢放下,嘴里还念着:“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在动作的辅助下,学生既自然而然地读出句子的轻重缓急,又理解了“无边无际”这一词意,真可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能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能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鲍艳玲
自学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学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此炎几点看法。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让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的、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三、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语文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1.与旧知识紧密相连的新知识,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识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通过旧知识,顺利掌握新知识。教师只需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在课文《高大的皂荚树》中,皂荚树春天自己淋着给我们挡雨;夏天自己晒着给我们遮阴;秋天牺牲自己给我们去污;冬天燃烧自己给我们取暖。这样让学生明白皂荚树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方便,从而受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教育。2.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要引导学生善于提问题,要在他们脑海中印有不断的“为什么”,教师就应该对学生提出“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3.构建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识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四、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教师还要注意进行学法交流,对做一道题,学一段内容,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自学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在自学辅导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1.首先就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在把握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启发方式和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沟通新的知识的联系,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例如李绅的《悯农》,现实性强,文字简练,含义深刻,学生朗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往往浅尝辄止,不愿深究文字的深意。此时,教师的分析,还可综合课文和练习,设计一些有梯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启发。2.教学中教师须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把握文章的特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发开来,可帮助学生开启想象。学生在默读静观中驰骋想象,调动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对语言的理解、辨析能力可加强,对课文内容会产生种种精彩的看法,因此,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赞扬和鼓励。学生置身于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之中,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就可得到有效的培养。他们脑海中潜在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并创造一定条件,让学生去“异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的、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作文教学从“写影评”谈小学作文教学叶思清
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教学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对作文教学也同样适用。作文教学中的自学辅导,就要充分发挥出“自”的作用,即让学生在写作中能体现出自由、自主、自立。如果作文教学中,教师处处牵着学生走,给学生思维定格,让学生写些枯燥而极不情愿写的东西,学生就会产生厌恶和畏惧心理,写作效果一定不佳。小女阳东上五年级了,对写作有一定的爱好。但她最怕学校组织看电影。问其原因,答曰:“看完电影后又要写影评,烦死人!比如,看了《疯狂的兔子》,你说我写什么?”“写看后的感想呀!”“对,我有一句话感想,那就是小孩不能玩电脑,否则就会变得疯狂。”我听了哑然,哭笑不得。“影评”,很成人化、很严肃的命题。从什以角度去欣赏一部电影,从何处入手来评,对小学生来讲概念很模糊,难度极大。再说,当今的电影值得一评的并不多,特别是反映儿童题材的电影更少得可怜。用孩子的话讲:“《我和雷锋比童年》已经比过好几回了。”有的电影主题是“烟胧寒水月胧沙”,叫人看不清,道不明,怎样去评?像六、七十年代的儿童故事片是很优秀的,主题鲜明突出,主角有很强的个性,如《闪闪的红星》、《两个小八路》、《小交通员》等。如果学生看了类似的电影,怎么也能评几句,而且定能评得有滋有味、有板有眼。说到底,当今的小学生怕写影评或怕写作文,重点还是缺乏好的素材或正确引导。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教师指定,内容不能逾越老师划定的范围(比如写影评必须是当场看过的电影之类),“怎样写”必须遵循教师拟出的几种模式。其结果,学生作文大都内容相似,写法相近,小孩子说大人话,缺乏儿童生活气息,创新意识少有。许多场合的作文教学成绩,只以“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获奖或发表过多少篇学生习作”来定。这样出现了一种假象:有作品获奖或发表的学生,作文水平并不一定高。有的作品被“辅导者”修得面目全非;或者干脆是只要你肯伸出“友谊之手”,什么样的东西都能有奖。作文中出现的“编、抄、套”和“假、大、空”的现象不少。而学生心里却不明白,自以为作文学得不错了,已达到了发表水平。这种局面的作文教学令人担忧。作文教学是小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课。怎样教学作文,才能让学生乐意写作,写出真实的优秀习作,本人认为可试用如下几种方法。一、引导观察获取大量写作素材有一种体会:只要是孩子认真观察过的事情或地方,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很出色。比如:国庆节带孩子游了一趟北京。回家后她一连串写出七、八篇优秀的游记:“游天坛公园”“游颐和园”“万里长城八达岭”……叫人看了欣喜万分。孩子不光是有内容可写了,会写了,还增强了审美的能力。有一句名言叫“江山如画”。的确,大自然很美,祖国处处有如诗如画的胜境。只要让学生多参加户外活动,提示或引导学生做个观察生活或大自然的有心人,就会陶冶学生开明的心境与高尚的情操,激发学生想写作文、想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水到渠成地到达一种较高的写作意境。二、让儿童自由作文所谓自由作文,就是能不拘形式地、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学生写什么,自主拟题、自由表达。因为作文是交际的需要,是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要与别人交流什么思想,要抒发自己的何种情感,就写什么样的文章。有了具体内容,就会产生相应的题目。自主拟题,实际是让学生自主选材,自主立意;自由表达,实质是让学生自定写作方法,自由地遣词造句,畅所欲言。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解放思想,从儿童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确定作文训练内容,多角度启发学生选材立意,多方面地指导学生布局谋篇,让学生开心地、自由地写作。三、写一些科普作文在小学作文训练中适量增加一些科普作文,非常必要。通过科普作文,从小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和思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所以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单一性、枯燥性,把科普内容引进来,为小学生作文增添新鲜血液。学写科普作文,不光能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写作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比如,在学校素质教育展示周中,孩子看了他们班级关于恐龙的展板,就想写一篇恐龙的作文。回家后便忙开了:翻阅资料、查找数据,非常专心。她在作文中写出了:远古时代的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多少世纪;最大及最小的恐龙叫什么,身长体重及生活习性,化石在哪国哪地发现的;飞翼龙的飞行秘密等。她还想象恐龙为什么绝迹;在地球某一处高山深潭的地方,也许还生存着一只恐龙……写完后还一气呵成地画了一张“恐龙世界”的儿童画。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从孩子“写恐龙”事情中,惊喜地看到了科普作文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有多强。教师要时常提出许多有关科普方面的问题,让大家共同或单独解决,翻翻资料,做做实验,写写感受和收获,学生的思维触角就越灵敏,思维空间就越广阔,写作就会得心应手。四、写一些想象作文少年儿童时代是充满幻想的时代。他们想象宇宙有多大,星球是什么样的;幻想自己能上天入地下海洋,探索未知世界。把幻想的事物写出来,这也是儿童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更是训练作文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再比如,有一天,老师突然甩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假如你中了五百万》,没讲任何要求,想怎么写都行。这下学生乐开了花,个个眉开眼笑,浮想联翩,写出的东西更是百花齐放。阳东更敢想:她想到南极去考察,并找来地球仪,探索从中国到南极的路线,和爸妈讨论到南极要准备些什么。当爸爸说非要有一条破冰船不可时,她又设想船上的设备和装置。她写道:到了南极后,首先要看看中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然后重点考察南极洲的热水潮——范达湖,为什么在冰天雪地里唯有这湖水是热的。还要探索企鹅在冰水里机灵而在陆上迟笨的秘密,抱一只小企鹅到船上喂养是否成功等等。谁也不会相信,像这样想像丰富、奇特而又合理的作文竟然出自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之手。可以说,想像作文的力量是无穷的。实践证明,幻想往往是发明创造的动力。幻想成真的奇迹古今中外不乏其例:美国莱特兄弟幻想自己能有一双翼翅在天空中飞翔,就产生了人类第一架飞机;由于大文豪吴承恩的幻想,就写出了旷世奇作《西游记》,给华夏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想象作文是智能的源泉,是发明创造者的潜动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理想的翅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创造性的作文。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只要学生有了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作文教学的前锦将是无比美好的。
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杨秀英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初学写作的小学生都有这种错误的认识:觉得用华丽词藻堆砌起来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于是,平时不注重学习写作技巧,只是一味地收集美词佳句,作文时就把所谓“集锦”中的词语往文章中乱抄。写出的文章往往是无病呻吟,词不达意,让人看了啼笑皆非。其实,小学生作文最适宜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达,只要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样可以打动读者。如何才能做到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我认为,小学生在作文中只要用质朴的语言把自己平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最深的地方真实地写出来,能以情动人就行,不必雕琢词句。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就不乏这样的好文章值得一学。《一夜的工作》一文,作者就没有浓墨重彩,也没有刻意雕饰,只是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他陪同周总理审稿时,在总理身边所看到、感受到的一切。总理工作到天将破晓吃夜宵的情况是这样写的:“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份量。”几句朴实的话就把总理生活简朴的形象描绘出来了,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又如《游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本文作者叶圣陶可称得上文学大师,文学素养之深更不必说,但他的这篇文章却风格独特,不像一般的游记,为了表现山水之美,游兴之浓,多用一些瑰丽的词句加以夸饰。《游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之所以赢得人们的赞赏,我想一个重要之处就在于它的简朴。如作者介绍由外洞进入内洞的孔隙时写道:“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船。”语言虽朴实,但我们读后却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并不是说优美的语言比起朴实的语言来就格格不入,相反,古今中外有不少用绚丽文字来表达的文章成了不朽名作,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就浓墨重彩地写出了洞庭湖的美妙景色,特别是阴晴两种不同景色对照描写时,真是妙语联珠,极富音乐感,使悲景更悲,喜景更喜,使文章名流千古。我要说的是,小学生阅读范围有限,词语自然积累得不多,而作文时又想用一些优美的词语打动人,这样就免不了搜肠刮肚,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难以表达其真情实感。一来二去,必然会导致学生害怕作文,厌恶作文。所以,我以为,小学生作文宜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谈低年级说话训练梁永芝
说是写的基础。在低年级,说话训练显得更为重要。它以句为主要训练目标,一方面,发展和推动儿童已有的生活语言;另一方面,使儿童自由的随意的、口语向准确的规范的、书面语过渡,为写话打下基础。因此说,低年级说话训练是作文训练的基础工程,我们应引起充分的重视。一、训练良好的说话品质所谓良好的说话品质,是指说话声音响亮,仪态大方,语言规范,无不良口语习惯。我们在教学中提出了“三大”,即大胆、大声、大方,积极倡导,严格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形成良好的说话品质。在低年级说话训练中,教师的口语在任何场合也要严密规范,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作用。二、分层进行,循序渐进根据语言学习规律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低年级说话训练应分层进行,循序渐进,体现出层次性和阶梯性。1.说完整,说准确。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加上生活中口语的随意性和方言的影响,经常说“半头话”,用普通话音说方言词。教师在字词教学中,通过用词说话、质疑、答问等方式进行说句子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句的概念,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说准确。如教生字“羊”,学生口头扩词“羊毛”,教师立即引导学生用“羊毛”说一句话。学生说:“羊毛很软乎”。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辨,指出“软乎”是方言,能不能换一个词,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7956:2025 EN Rolling bearings -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effective static safety factor for universally loaded rolling bearings
- 医学合作研究协议书5篇
- 牛头包船课程设计
- 海报插图课程设计
- 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 2024有关消防演练活动总结(34篇)
- 美术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 幼儿园美食实践课程设计
- 康复科护士的工作体会
- 有趣的音乐游戏课程设计
- 湘贺水利枢纽水电站设计
- 高压线防护架搭设施工方案
- 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 二次元作业指导书
- GB/T 15180-2010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 GB 19504-2004原产地域产品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 公路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课件
-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课件
- 高一数学必修2《事件的关系和运算》课件
-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范文(通用5篇)
- 封条模板A4直接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