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动物对其他种类生物的影响表现的实例是()。A.食谷鸟由于食物的短缺而迁徙

B.豆科植物的自身供氮结构

C.夹竹桃含有的苦味强心苷对动物组织产生危害

D.蚜虫侵袭榆树,使叶子组织畸形,生长成虫瘿

2.群落发育初期的主要标志是()。

A.植物伴生种的良好发育B.植物优势种的良好发育C.植物建群种的良好发育D.植物亚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3.氮循环中引起的环境问题有()。A.使土壤成分缺氮B.偏施氮肥,造成养分失衡C.气候变暖D.水污染

4.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是()

A.随机型B.均匀型C.成群型D.均匀集群型

5.按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当年完成生活史并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利时期的植物是()。A.一年生植物B.地面芽植物C.地上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6.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

A.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B.整体功能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C.整体功能小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D.以上三者都不是

7.法瑞学派的群丛门与英美学派的哪个选项相当

A.群系型B.群系C.群丛D.群丛相

8.地形是通过影响光、温、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因此属于()。A.限制因子B.生物因子C.直接因子D.间接因子

9.热带雨林的分布区域是()

A.亚热带B.热带C.温带D.寒带

10.下列关于优势种和稀有种的论述正确的是()

A.稀有种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群落的稳定

B.稀有种由于其数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

C.群落中优势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

D.稀有种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少,个体也少

11.北极狐身体大、而尾、耳、鼻端却小。这是适应于

A.低温B.高温C.每日照D.长日照()

12.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主要决定于()

A.土壤结构B.土壤PH值C.土壤有机质D.土壤无机养分

13.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直接因子的是()

A.坡向B.坡度C.海拔D.水分

14.种群是指()。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5.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

A.演替原则

B、植物区系

C、植被型

D、群落生态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17.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B.共生C.捕食D.竞争

18.生态因子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类,其中非生物因子不包括()。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人为因子

19.下面关于动物婚配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配偶制B.群婚制C.一雌多雄制D.一雄多雌制

20.生态系统的功能是()。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1.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A.鸟与树的关系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

22.下述动物中属于昼行性动物的是()

A.松鼠B.夜猴C.家鼠D.壁虎

23.猕猴既可以果为食又可以小型动物为食,因此,它不可能是

A.第二营养级B.初级消费者C.生产者D.次级消费者()

24.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A.生物个体B.生物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25.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26.个体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生物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个体

27.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28.对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繁殖次数B.每次繁殖个数C.第一次繁殖的年龄D.环境

29.在光秃的岩石表面,最先出现的是地衣植物。在这个演替的过程中,地衣为()。

A.先锋种B.演替种C.过渡种D.顶级种

30.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31.赤道附近的植物群落类型是()

A.针叶林B.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草原

32.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A.碳B.氮C.磷D.氧

33.反映植物种在群落中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是()。A.盖度B.多度C.频度D.高度

34.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直接作用的因子是()

A.光能B.水分C.养分D.以上三者皆是

35.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A.初级生产B.次级生产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量

36.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E五级,按饶基耶尔(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五个级别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A.A>B>C>D>EB.A>B>C>D<EC.A>B<C<D<ED.A<B<C<D<E

37.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和繁殖单位是()

A.种类B.个体C.种群D.群落

38.植被类型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是()

A.温度B.二氧化碳C.氧气D.风

39.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当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纳量时,则趋向于()。A.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D.增加;增加

40.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A.菌根

B.根瘤

C.菌丝

D.子实体

41.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因子的是()。A.温度B.光照C.水分D.海拔

42.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

A.过多的氮B.过多的磷C.过多的碳D.过多的氮和磷等

43.驯化能改变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即可改变其()。A.生态幅B.生态对策C.种间关系D.内分布型

44.水稻土属于()

A.潜育土B.泥炭土C.盐成土壤D.钙成土壤

45.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气相型的是()。A.磷B.钾C.碳D.铁

46.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是

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D.有机整体

47.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A.结构简单

B.组成复杂

C.生物量高

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48.蜘蛛、蜗牛、青蛙等一般生活在森林的()中。

A.乔木层B.灌木层C.草本层D.地被层

49.猫和老鼠的关系是()

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

50.水稻田里,黏虫和青蛙构成的联系称为()。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食物链

二、填空题(20题)51.小麦中有甜菜混入以后,小麦的死亡率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这种现象是小麦种群在甜菜密度的压力下,产生了______作用。

52.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

53.元素和化合物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叫______。

54.______指动物群体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55.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56.生物生产经历了两个过程即______和动物性生产。

57.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之间的竞争就越。

58.爬行动物皮肤干燥,可以不透水,以排泄尿酸来代替排泄尿素和氨,这是该类动物对_______的适应表现。

59.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形成的有序系统结构叫______。

60.生态位的数量特征主要是______和生态位重叠。

61.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______。

62.食物链是指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______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序列。

63.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______、干旱区和荒漠区。

64.两个或多个种群争夺同一对象的相互作用称为__________。

65.靠风作为媒介来传粉的植物可称为__________。

66.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______。

67.生态金字塔通常分为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__________金字塔三种类型。

68.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

69.通常物种多样性具有种的________和种的________两方面含义。

70.由一个物种经过趋异进化而形成很多物种的现象叫做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世界人口迅速的增长,是土地承受压力的原因之一。()

A.正确B.错误

72.如果种群数量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在同一水平,就说明该种群处于平衡状态。()

A.正确B.错误

73.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物质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他感作用。()

74.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

A.正确B.错误

75.植物对昼夜温度交替变化的反应称为物候节律。()

76.无效能是指那些单一食物链上,不能被下一营养级的有机体直接利用的净生产力。()

A.正确B.错误

77.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78.

()

79.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生物圈。[]

A.正确B.错误

80.小群落形成的原因是垂直因子的成层性。()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方面?

82.逻辑斯蒂曲线常被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代表什么生态意义?

83.生态系统及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84.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85.简述自然选择的含义及其类型。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87.论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

六、单选题(0题)88.单位栖息空间(种群实际所占据的有用空间)内的个体数所表示的种群密度是

A.粗密度B.生态密度C.最适密度D.饱和密度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A

6.A

7.B

8.D

9.B

10.A

11.A

12.A

13.D

14.A

15.B

16.D

17.B

18.D

19.B动物的婚配制度存在单配偶制、一雌多雄制、一雄多雌制。

20.D

21.B

22.A

23.C

24.A

25.D

26.D

27.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28.C

29.A

30.A

31.C

32.C地球上大多数矿质元素如磷、钙、钾、镁、锰、铁、铜等属于沉积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3.C

34.D

35.A

36.B

37.C

38.A

39.B

40.B

41.D

42.D

43.A

44.A

45.C

46.C

47.A

48.C

49.B

50.D

51.疏他疏他

52.高斯原理高斯原理

5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54.社会等级社会等级

55.海洋

56.植物性生产

57.激烈激烈

58.水水

59.耗散结构耗散结构

60.生态位宽度

61.生态入侵

62.取食与被取食

63.湿润区

64.竞争

65.风媒植物

66.内禀增长率

67.能量

68.水平结构

69.丰富度;均匀度

70.适应辐射适应辐射

71.A

72.A

73.Y

74.B

75.Y

76.A

77.N内源性因子是指来自种群内部的调节因子,包括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行为调节,不包括食物调节。

78.N

79.B

80.B

81.(1)数量特征:包括密度(或大小)、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

(2)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种群的内分布型有3种类型。

(3)遗传特征。

82.(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

83.生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

84.共同点:

(1)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

(2)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与生境相适应。不同点:

(1)单元顶极论认为,气候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是第二位的;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决定顶极的形成。

(2)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顶极论认为,所有群落最后不会趋于一个顶极。

85.自然选择就是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消除那些不适应环境的类型,而将那些适应环境的类型加以保留。自然选择的类型有:(1)稳定性选择: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2)定性选择:选择对正态分布线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使种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3)分裂性选择:选择对正态分布线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个体,使种群分成两部分。

86.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宇宙是无限的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有限的。自从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就成为地球上的主人、操纵者人类一方面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自身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企图建立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条件。但是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所能依赖的自然环境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能控制自身的无限增长而去盲目地对自然进行征服无节制向大自然索取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人类所依赖的生存环境就会越来越小甚至遭到破坏。自然环境是人类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