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分析某一意象的内涵分析表层属性;探求深层含义[应用体验]1.[分析意象含义](2013·江西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探求深层含义)[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备考方略],分条答题)“兰”“蕙”“菊”都是花草。(分析表层属性)考点二:某一意象的作用答题注意:结合意象特点;分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分析杨花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杨花纷繁杂乱(意象特点),更添离人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作者情感);杨花漂泊不(意象特点)定,易勾起离人的天涯漂泊之感(作者情感)。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考点三:描绘意境、画面【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了什么样的的效果?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题步骤】①描图景:抓住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点氛围: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③析情感: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规范格式:
该诗抓住(采用)……(意象列举)等意象,给我们描绘了……的画面(营造了……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抓住意象,描绘画面)。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概括画面特点)。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分析诗人感情)。意境类型术语冷清寂寥(冷清凄凉、冷落寂寥、冷清悲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萧瑟凄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荒凉颓败(荒凉破败、荒凉残败、衰败凄凉、衰败悲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恬静优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清幽明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和谐静谧(安谧美好)----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雄浑壮丽(雄浑开阔、雄浑阔大、雄浑壮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幽僻冷寂——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凄迷(迷蒙、朦胧)忧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澄澈空灵——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沉重压抑——黑云压城城欲摧;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作者解官归居的喜悦欢快之情跃然纸上。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溪桥横跃,浮萍泛绿,藕花飘香,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表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雅致情怀。考点四:从情景关系分析某一联或某首诗词。答题步骤:①点明情景关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特别注意是否以乐景衬哀情)。②抓意象,绘画面。③概括意境特点。④分析作者情感。秋江写望【宋】林逋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注】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不娶,长期隐居西湖的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歌作简要欣赏。(4分)
答: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诗中描写了安详打吨的鹭鹭、平静的水面、白净的芦花和渔船上升起的炊烟(l分),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秋江美景图(1分),表现了诗人醉心自然、宁静轻松的心情(1分)。
江行[宋]严羽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诗中描写了暮色苍茫之时的“残雪”“断雁”“新月”“潮生”这些景致,营造了一种凄迷忧伤的意境(或渲染了一种凄迷忧伤的氛围),表达了漂泊在外的乡愁与孤单(只答乡愁也可以)。考点五:景物描写的作用1、借景物描写点名时令、地点或天气状况等。柳永《雨霖铃》的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杜甫《蜀相》一诗的第二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的结句“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2、渲染……气氛,营造……氛围,传达……感情。如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不仅写出了左迁路途的艰辛,也创设了苍茫悲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被迫远行的悲伤。再如王维的《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句,渲染幽寂的气氛。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诗的前两句通过对边塞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渲染了边境的紧张气氛,引出下面两句对迎敌部署的描写。3、烘托人物的性格或心理。
如《桃夭》“桃之夭灼灼其华”句,以桃花的艳丽烘托新娘的娇美。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句,以环境的幽静来暗示李凝的隐者身份。再如李贺《雁门太守行》“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句,以环境的苦寒暗示战争的严酷和将士们报国的雄心。因为环境越艰苦,越能烘托人物的精神境界。4、结构上的作用
开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奠定情感基调。过渡中间:承上启下,过渡结尾:照应开头,使结构更完整以景结情,含蓄蕴藉,回味无穷。题盘豆驿水馆后轩①韦庄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注】①韦庄,唐末诗人,曾因战乱避祸于江南。盘豆驿,古驿站名,在今河南灵宝。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5、起兴、寄情、寓理、显志送人之松江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船上),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衬托了诗人凄凉的心情,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蓄势)。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诗歌首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诗歌首联描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秋雨霏霏,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首联通过景物描写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为后文抒发羁旅思乡之情做了铺垫。考点六:写景特点(1)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析。(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3)请简析本诗的写景特点。(4)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春色的?(5)分析某联或某首诗词的写景角度。一、空间角度:远近、高低、上下,内外等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苏轼《鹧鸪天》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二、色彩角度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杨万里的《过杨村》
三、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四、动静角度
江间作四首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五、正、侧结合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帐夜①吴兆骞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①动静角度:“雁飞”是动景,“白雪”是静景,动静结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景象。②视听角度:“雁飞”“白草”“雪”“黄榆”是目中所见,“笳”声是耳中所闻,调动听觉和视觉,给人身临其境之感。③色彩角度:“白”“黄”的色彩点染,写出了边地景色的单调。张主簿草堂赋大雨元好问(金)淅树蛙鸣告雨期,忽惊银箭四山飞。长江大浪欲横溃,厚地高天如合围。万里风云开伟观,百年②毛发凛余威。长虹一出林光动,寂历村墟空落晖。【注】①本诗写于正大五年戊子(1228年),金将领完颜彝在大昌原击败蒙古军。②百年:代指人生,这里指诗人自己。请分析诗歌前两联描摹雨景的精妙之处。(6分)
听觉与视觉相融合,首联先写雨前树声、蛙鸣,后写大雨突至的画面,引人入境,动人心魄。(3分)侧面烘托,颔联借长江的浪涛和天地合围的情形来侧面烘托出大雨磅礴的气势。(3分)(从修辞的角度答出比喻或夸张,分析合理亦可给分)
事物形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感情。咏物诗与写景诗的区别:a、描写对象上,咏物诗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而写景诗则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b、作用上,咏物诗借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思想情感,写景诗则通过画面,渲染气氛,侧面烘托思想感情。C、手法上,咏物诗主要是托物言志,写景诗主要是借景抒情。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那骏马却企盼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建筑工程实务练习题(二)及答案
- 202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桥梁维修工程合同
- 乐队现场签售合同样本
- 买车合同中优惠合同样本
- 四川照明施工方案
- 产品线更新与市场反馈计划
- 企业融资居间合同样本
- 以店面入股合同范例
- 仪表服务采购合同样本
- 大别山精神完整版本
- 2025年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药店医保自查报告范文
- 《质谱分析方惠群版》课件
- 【MOOC】学术英语演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急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大班春天《我们找到的春天》课件
- 专业钢结构拆除方案(完整详细版)
- 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DB11-T 1953-2022 成品粮储藏技术规范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送餐配送车设计与实现(论文)11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