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子京是贪官还是辉映千秋_第1页
滕子京是贪官还是辉映千秋_第2页
滕子京是贪官还是辉映千秋_第3页
滕子京是贪官还是辉映千秋_第4页
滕子京是贪官还是辉映千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滕子京是贪官还是辉映千秋(2022-10-2511:06:03)转载▼标签:陈湘源滕子京辉映千秋 滕子京是贪官还是辉映千秋---评《一篇名文,掩盖一个贪官》近读《百家讲坛》第五期陈国涛先生《一篇名文,掩盖一个贪官》(以下简称“《一》文”),又一次激起笔者心中的波澜。因为,凭借司马光《涑水记闻》的两条传言,考古新发现似的写出诬蔑滕子京“美文”的,陈国涛先生不是首创。早在1990年《散文》、《戏剧春秋》等刊物就发了《滕子京贪污》、《范仲淹的失误》等文章。鉴于此,笔者曾撰《为滕子京辩诬》予以反驳。不意今天又冒出这么一篇千字文,文章不长,但对滕子京的否定与诬蔑,可谓登峰造极,实实令人难以容忍。看来只要有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在,有那些读书不多便妄议古人者在,诬陷滕子京的文章似乎就难以绝迹。《一》文第二自然段一口气提出了六个问题:“那么滕子京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是何许人也?他为何被贬谪?他的人品和文品如何?巴陵郡的‘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究竟怎样?他和范仲淹是什么关系?”第五和第六自然段又提出了“范仲俺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和“范仲淹的文章又是怎样写成的呢?”共八个问题。拙文将它归纳为四个问题进行讨论驳斥。首先是滕子京“是何许人也?”“他为何被贬?”“巴陵郡的‘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究竟怎样?”《一》文三、四自然段云:“历史上的滕子京并非《岳阳楼记》中溢美的那样……滕子京是一个大大的贪官!他任职泾州期间,贪污腐败。‘御史梁坚劾奏宗谅,前在泾州费公钱16万贯’,除去分给‘诸部属羌’及‘馈遗游士故人’外,仍有数万贯钱下落不明。……宋仁宗派官员前往查勘,然而滕子京竟以销毁收支的卑劣手段拒绝查勘。最后贬谪岳州。他在岳州任上,也未使岳州出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太平兴盛景象。在老百姓穷困潦倒,饿殍遍地的情景下……他四处搜刮钱财,借重修岳阳楼,为自己树碑立传邀功请赏。更为可恶的是,滕子京故伎重演,征敛赋税,‘所得近万缗置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圾宏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司马光《涑水记闻》)。可见滕子京是在借修岳阳楼之机,中饱私囊。”说滕子京是个大贪官,因为在泾州贪污才被贬谪岳州,到岳州后又变本加厉,搜刮民财!事实真是如此吗?先说“泾州公案”。《一》文所据似为《宋史.滕宗谅传》,却既没读懂,也没读完,就妄下结论。本传云:“元昊反,(滕)除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知泾州。葛怀敏兵败于定川,诸郡震恐,宗谅顾城中兵少,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募勇敢,谍知寇远近及其形势,檄报旁郡使为备。会范仲俺自环庆引蕃汉兵来援,时天阴晦十余日,人情忧沮,宗谅乃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又籍定川战没者于佛寺祭酹之,厚抚其孥,使各得所,于是边民稍安。”范仲淹视其治边有方,乃“急难可用之人”,即“荐以自代,擢天章阁待制,知庆州。”可是“御史梁坚劾奏宗谅前在泾州费公使钱十六万贯,及遣中使检视,乃至部日,以故事犒赍诸部属羌,又间以馈遗游士故人。宗谅恐连逮者众,因焚其籍以灭姓名。”这里说的十六万贯是“以故事”,即上述定川兵败后,滕在泾州的用度;所谓“销毁收支”,是“恐连逮者众”动摇军心。本传的结语是:“及卒,无余财。”这可是盖棺论定啊。若要更清晰地了解此案,我们还可以再读读《范文正公全集》和《续资治通鉴》。由于此事皆范仲淹所亲历,他曾两上奏章为滕辩诬:“梁坚奏宗谅于泾州贱买人户牛驴,犒劳军士。臣窃见去年葛怀敏败后,向西州官员惊忧,计无所出。泾州无兵,贼已到渭州,宗谅起遣人户强壮数千人入城防守,时值苦寒,军情愁惨,得宗谅管设环庆路节次策应军马一万五千人,酒食柴薪并足,众心大喜。虽未有大功,显是急难可用之人。所以举知庆州。仓卒收买牛驴犒军,纵有亏价,情亦可恕。今日一旦逐之如一小吏,后来主帅,岂敢便宜行事!欲乞朝廷指挥,宗谅止在任句当,委范宗杰在邠州一面勘鞫。如宗谅显有欺隐入己及乖违大过,臣甘与宗谅同行贬黜。”在《天章阁待制滕公墓志铭》中云:“御史梁坚奏劾,君用度不节,至本路费库钱16万缗。及遣中使检察,乃君受署之始,诸部属羌之长千余人皆来谒见,悉遗劳之,其费仅三千缗,盖故事也。坚以诸军月饷并而言之,诬其数尔。”是梁坚蓄意诬陷。《续资治通鉴.宋纪卷四十六》的结论是:使者“燕度勘到滕宗谅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此案可以说在宋代就了结了,并非贪污案。保守派为什么抓住“泾州公案”做文章?因为庆历三年八月,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向仁宗上奏十事,推行“庆历新政”,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所以保守派以“泾州公案”发难,其矛头就是直指范仲淹的,因为庆历二年发生此事时范是征西主帅。在滕被二贬到虢州后,王拱辰仍论奏不已,竟以辞官不做来要挟皇上,宋仁宗为了平息论战,只得以滕子京“前在回中日馈遗往来逾制”,将他三贬而至当时只有万人口的荒州草郡岳州。所谓“公使钱”是宋朝的一种特有官给,中央和地方都有,可以用来修建、接待、犒赏,朝廷作了详细规定,小部分可以“入己”,大部分是不行的。滕子京是“庆历新政”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一》文说滕在岳州贪污,则是盲从了司马光《涑水记闻》的那条传闻之言,又断章取义,借题发挥,信口雌黄,歪曲事实。茲将那条传言全文照录:“滕宗谅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钱,不敛于民,但榜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宏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通观全文,既找不到“饿殍遍野”,“征敛赋税,收刮民财”的证据,也找不到借修楼“树碑立传”的根据。恰恰相反,此条对滕子京还不无褒奖,“不用省库钱”,“不敛于民”,民“争献之”,皆折射出岳州“政通人和”与滕的办事才干。滕子京在岳州到底贪污没有?我们似可从下列材料中找到答案。一是欧阳修的好友刘原父在岳州亲见其家境的诗《次韵滕岳州谢王南郡酒》云:“谁信专城千骑居,空斋图籍两三橱。”谁敢相信常统帅千军万马的滕太守家境竟如此清贫。二是滕死后,范仲淹在《祭滕子京文》中承诺对其幼子“我今抚之,必教有称”。若滕家有钱财,用得着范公这样做吗?三是有《宋史.滕宗谅传》为他作的结论:“及卒,无余财。”既是贪官,岂无余财。四是近年修建318国道,发掘迁葬了滕子京及其妻、妹与女儿的墓葬,四座墓葬除墓志铭外,仅有陪葬品砚一方、口衔玉兔二只、瓷魂坛二只,何其俭朴。五是滕子京在岳州除修岳阳楼外,还做了三件大事:迁建岳州学宫、修通和桥、筑堰虹堤,这“所得近万缗”够用吗?今存岳阳楼,在清光绪六年重修时耗资就是两万缗啦。那么,岳州“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究竟如何?滕在岳的表现又怎样?滕公知岳州已距今960年,我们确实难知就里,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庆历年间时任谏官的蔡襄所称颂的四大贤人:范仲淹、欧阳修、尹洙、余靖,其中三贤为岳阳所写之记,和时人的评述中窥见端倪。《岳阳楼记》所叙后有论述,这里就不赘述。欧阳修《偃虹堤记》在对话中描述了送信者自豪地说:“吾滕侯之所为也”后写道:“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为后世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可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记,三宜书。”在给滕求记的回信中他又写道:“伏承求卹民瘼,宣布诏条,去宿弊,以便人兴无穷之长利。非独见哲人明达之量,不以进退为心,而窃喜远方凋瘵之民,获被愷悌之化。”“不足尽载君子规模闳达之志,而无以称岳之人之所欲称扬歌颂之勤勉。”尹洙《岳州学记》云:“滕公凡为郡必兴学。见诸生,以为为政先。庆历四年守巴陵,以郡学俯于通道,地迫制卑讲肄无所容,乃度牙城之东,得形胜以迁焉。”一到岳州就举旧兴废,扩大教育规模。又云:“先是(滕)公领邠、宁、环庆兵,插戎为帅(统兵五万之众)。臣守巴陵,乃下迁。凡由大而小,必易其治;或阴愤阳惨,事弛官废,下不胜弊者有之;或慎微虑危,修旧保常,无所设施者有之。若夫用舍一致,勇其所树立,非爱君之深,信道之笃,乌及是哉。”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百姓自阁子镇乘船入城常罹覆舟之难,“滕子京作碑堤上,戒往来者使陆行。”然后修通和桥,《巴陵县志》载:“通和桥始于滕公。”元丰元年(1078)十月岳阳楼毁于火,第二年重修,郑民瞻《重修岳阳楼记》云:庆历中,滕子京作而新之,时人以范记、苏书、邵篆与茲楼,号为‘天下四绝’”宋治平年间进士王辟之《渑水燕谈录》称:“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治最为天下第一。”通过以上史料,不仅可以说明范《记》所云“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毫无夸赞之嫌,而且也可以看出滕的人品。《涑水记闻》是司马光为编撰《资治通鉴后编》收集的部分资料,准备编书时取舍。《辞海》说它“多数得之传闻,内容不尽确实。”198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涑水记闻》,书前收录了历史学家邓广铭的《略论有关<涑水记闻>的几个问题》,该文通过考证,发现多处“因传而失实的毛病”。并指出:“至于说在《记闻》的全书中,司马光在政治方面的保守意见到处可见,有时且竟不惜把变法派的人物加以丑化,这就会使《记闻》的说服力要大受损害了。”关于滕子京的两条记闻,正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产物。其次是“滕子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人品和文品如何?”滕子京(990-1047)名宗谅,河南洛阳人,幼年丧父,由母亲刁氏夫人抚育他与弟妹成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初任潍、连、泰州从事。天圣中(约1025),任泰州军事推官,被时任兴化县令的范仲淹推荐与泰州知州张纶当助手,修筑捍海堰,即表现出惊人的魄力和才干。后迁当涂(今安徽当涂县)、邵武(今福建邵武市)知县。继而召试学院。天圣九年(1031)任大理寺丞。明道元年(1032)知邵武军州事,不久,复调京任殿中丞。景佑元年(1034)正月任左正言,八月迁左司谏,因直言谏君,被降为尚书员外郎出知信州(今江西上饶市)。景佑二年(1035),因“与范讽雅相善,及讽贬,宗谅降监池州酒”。宝元元年(1038)初,调江宁府(今南京市)通判,不久迁知湖州,创立湖州州学。康定元年(1040),西夏元昊反,迁官刑部员外郎、职直集贤院、任泾州知州。由于治边有方,战功卓著,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范仲淹荐以自代,”“徙知泾州滕宗谅为环庆路都部署兼知庆州。”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伊始,御史梁坚、郑戬即劾奏滕子京“前在泾州枉费公使钱”,故“徙滕宗谅权知凤翔府”。庆历四年正月,又“降知虢州,职如故”。时中丞王拱辰又奏:言其“盗用公使钱,只削一官,所坐太轻,故再谪。”二月,“徙知虢州滕宗谅知岳州。”庆历七年(1047)春,迁苏州知府“未逾月,人歌其能政,俄感疾薨于郡之黄堂。”归葬于池州青阳县城南金龟(鸡)塬。通过对滕子京坎坷一生的简述,我们对其人应有个大概略的了解了。那他的人品和文品又如何?这里试举几个事例以管窥豹,略见一斑。范仲淹《天章阁待制滕公墓志铭》载:滕公在泰州修筑捍海堰时,一日,风暴潮涨,兵吏皆惊骇逃散,惟有他临危不惧,从容地阻止了欲奔离海岸的兵民,晓以利害,并率先赴险,捍卫了海堤。同在现场督工的范仲淹对他顿生敬意,遂成莫逆之交,直至终老。《续资治通鋻》载:滕任殿中丞时,因宫中发生两次大火,他曾与秘书丞刘越多次上言献章太后,“请太后还政”宋仁宗,其曰:“国家以火德王,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景佑初,宋仁宗内宠颇盛,身体多疾。时任左司谏的滕子京又犯颜直谏:“陛下日居深宫,留连荒宴,临朝则多羸形倦色,决事如不挂圣怀。”因此触怒仁宗,将他贬到信州。1040年,滕子京在湖州知州任上,得知家居该州德清县乡间的的同年进士沈叔宽病逝,因家贫停棺在家无力安葬,滕即亲往其家祭奠,并出资择善地将其安葬,且厚抚其子女,还请范仲淹为他写了《宁海军节度掌书记沈君墓志铭》。庆历二年九月,西夏入侵,宋朝守将葛怀敏兵败定川,导致渭、延、镇戎三地失守,沿边各郡震惊。定川离滕镇守的泾州仅120里,滕却临危不乱,一面招募农民数千戎服守城,一面选派勇士深入敌后收集情报,亲书简檄,分送各郡以为防备。这时,范仲淹带领1、5万兵马来援,却又遇上十多天的阴雨,人情忧沮,士气涣散。滕便大摆酒宴犒劳士卒,又于佛寺祭奠定川之役死难的战士,并以重金优慰抚其亲属,“各从所欲,无一失所者。”“于是士卒感发增气,边民稍安。”戍边期间,他还“厚抚羌族”,团结少数民族共同御敌,深受边民爱戴。当他调离边陲时,“其战卒妻孥数百人,环其亭馆而号送之,观者为之流涕。”庆历三年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保守派即以所谓“泾州枉费公使钱案”抵制新法执行。朝廷派员查勘,弄得“枝蔓句追,囚系满狱,人人嗟怨”(欧阳修语)。滕子京也被“置狱泾州”,身处险境。面对强敌陈兵边关,守将人心涣散,滕“恐连逮者众,因焚其籍以灭姓名”。其不计个人安危,以国家利益为重,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令人敬佩。基于上,才有苏子美《滕子京哀辞》的“贤去人何赖,才亡世不尊。”“忠义平生事,声名夷狄闻。言皆出诸老,勇复冠全军”的由衷称许;才有范仲淹《天章阁待制滕公墓志铭》的“君知命乐职,庶务毕葺,”“育人之孤,急人之难多矣。君为政尚宽易,孜孜风化”的中肯评价;才有《宋史》“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的高度赞颂。第三、“他与范仲淹是什么关系?”“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滕子京与范仲淹是挚交,也是诤友。他俩从1015年同年及第相识相知,到1026年在泰州修筑捍海堰相知相敬,在朝堂他俩直言敢谏,抵御西夏一起出生入死,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帮助,诗歌互赠,书信往来,直至终老。范仲淹在《天章阁待制滕公墓志铭》中写道:我俩一生“忠孝相勖(勉),悔吝(不祥)相惩”,并承诺对其幼子“我今抚之,必教有称。”由于他俩交谊太深,因此保守派在庆历新政刚开始推行,便掀起了一场针对范仲淹的“倒滕运动”。范仲淹为什么要写《岳阳楼记》?《一》文第五自然段说:“滕由左司谏贬为岳州知府(请注意:这句话有两个历史常识性的错误,一、滕任左司谏时在1034年,距贬岳州相去十年;二、岳阳在明代洪武二年前没有设过府,哪来的知府)。滕子京在岳州的种种恶行,很快被朝廷大臣们察觉和反对。他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才想起让范仲淹以作文的形式为他树碑立传。”这段文章,措词激烈,说滕子京求记动机是如此卑劣,真是闻所未闻。滕子京修楼求记的动机与目的,在其《求记书》中表述得十分清楚,就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致于滕子京的人品和在岳州的作为前面已经讨论过了,对于这些无稽之谈就不再辩驳了。下面主要讨论范仲淹作记的主旨。关于范仲淹作记的主旨,历来有三种说法。一是“规劝”说。《过庭录》云:“文正公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故借作记之机规劝之。由于此说是范公之玄孙所言,素为人们所征信。二是“策励宣言”说。吴小如《范仲淹<岳阳楼记>考析》云:“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这是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对自己的同志发出的策励宣言,也是对那些战胜自己的保守派官僚们一次信心百倍的示威。”三是“提倡先忧后乐精神”说。明人徐文华《岳阳楼诗集序》云:“范公三代以上人物,早年即以天下为己任,而先忧后乐,实于是《记》发之。”何益明《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云:《记》赞扬滕子京在逆境中重修岳阳楼的作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滕子京的赞许颂扬之情。”“强调滕在‘处江湖之远’以后的作为、业绩,为的是说明滕是作者心目中效法古仁人‘进亦忧,退亦忧’典型人物,为突出全文的主题思想服务。”笔者赞成后二说,且认为应将二说并为一说,便更符合历史的真实,即以滕子京先忧后乐的精神策励同仁,反击政敌。这个问题笔者曾在《<岳阳楼记>写于岳阳》一文中进行了深入探讨,这里只作个简要说明。滕子京向范仲淹驰书求记是在范任职邠州的庆历五年六月,此时庆历新政失败不久,范公因精神上受到极大打击,边关戎务繁忙,肺疾缠身等原因,加之又未到岳阳现场考察,故而当时没有撰写《岳阳楼记》。庆历五年十一月,范公请调邓州,虽是择一善地治病,却也成了“迁客”,且在到邓州之后,也曾一度出现“附廓田园能置否?与君乘健早归休”;“欲少祸时当止足,得无权处且安闲”(《依韵酬李光化》)的消沉心态。那么,他的那些被贬谪的政治盟友们,会不会出现尹洙《岳州学记》所说的“阴愤阳惨,事弛官废”的情况?这可是个事关国家利益的大问题!他毕竟是个一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臣硕儒,在经过稍纵即逝的思想波动之后,严峻的现实必然促使他认真思考这个重大问题。正当此时,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竣工,必然再次催请他作记。洞庭湖、岳阳楼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胜,屈原、李白、杜甫等著名文人在此留下了无数名篇佳什,是一个全国知名的胜地。而滕子京又是他的挚友中累遭贬谪,仍“乐天知命、庶务毕葺”的典型。他对滕以前的情况是很了解的,景佑年间两遭贬谪,从左司谏贬知信州,不久又贬为池州监酒,他仍“乐于为善”,“孜孜风化。”近年,为“泾州公案”,半年之内三遭贬谪而到岳州后,为民办事“用舍一致,勇于所树立”的政绩又捷报频传。事实若果真如此,岂不正是他要寻找的典型吗?他到邓州原是赋闲养病,前任孙之翰又为他打下了一个好基础,经他半年治理,时以出现“庭中无事吏早归,野外有歌民意丰”的大好形势,完全有时间前往岳州实地考察,撰成此《记》。于是他舟车并举,不十日便到了岳州。核实事实后,他便以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江湖之远”先忧后乐的精神策励同仁,反击那些以“朋党论”使“庆历新政”夭折而掌权的保守派。正因为此《记》是实地撰写,所以文中对地理层次、独特景观变化的描述,及两次“登斯楼也”的感受才写得如此真切生动感人。第四、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怎样写成的呢?《一》文第六自然段说:“范仲淹其实并没有到过岳阳,文章只是应滕子京之邀请在饶州写成的。滕子京知他未到过岳阳,就在‘求记书’上附上一幅《洞庭秋晚图》,为他提供写作参考。才高八斗的范仲淹只凭借一幅画,就一挥而就……前后不到两年,滕子京就因范仲淹的一篇为他歌功颂德的《岳阳楼记》,获得宋仁宗的好感,庆历六年秋被调到有小汴京之称的徽州任知府。”此段除观点错误外,还有四个历史常识性的错误。一、关于范仲淹作《记》的地点,历来只有邠州、邓州、岳州三种说法。邠州是范公收到滕公《求记书》的任职地;邓州是范公写《记》时的任职地;岳州说则是因《记》是为岳阳而写。恕笔者孤陋寡闻,还从未见过“饶州”说。范公任职饶州时在景佑三年(1036),与作记时间相去十年!二、说滕在岳“前后不到两年”,所有史料皆载,滕于庆历四年春贬岳,庆历七年春离岳,怎么算也超过了两年。三、说滕曾任职徽州,史料中似无此记载。四、《记》自云写于“六年九月十五日”,时已秋末,宋仁宗怎能如此神速地读到,并立即赶在秋天下旨将滕调去徽州,那时既无电传也无因特网啊。范仲淹真没到过岳阳吗?据笔者考察,致少有六条理由可以说明范公是到过岳阳的。一是范公自己有诗为证。《范文正公全集》中有《新定感兴》五首,其四云:“去国三千里,风波且不赊。回思洞庭险,无限胜长沙。”其五:“江上多嘉客,清歌进白醪。灵均良可笑,终日赋离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