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忏悔(chàn)

淅沥(xīlì)

哆嗦(duōsuo)

矜持(jĭn)B.伫窗(chù)

褪尽(tuì)

执著(zhuó)

孱头(càn)C.猥琐(suǒ)

渺小(miăo)

幼稚(zhì)

恍然(huăng)D.花骨(gǔ)朵

马嵬(guĭ)坡

灼灼(zhuó)

颤抖(zh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忏悔

斑斓

哆嗦

悔人不倦B.响午

幼稚

奠基

垂垂暮老C.深宵

幽寂

褪尽

祸不单行D.缈小

瞬息

繁密

轰轰烈烈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工作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在培养自己责任心方面应以身作则,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B.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C.航空工业的一代宗师宋文骢把全部智慧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国家,为祖国航空工业发展披肝沥胆、鞠躬尽瘁。D.目前,国际国内毒品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的蔓延态势依然不减,“禁毒防艾”任重道远。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C.为攻克克隆技术,他连业余时间都抓得很紧,凌晨早起,深夜晚睡。真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D.不晓得什么原因,我对这课的故事印象特别的深,到现在我还约略背诵得出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初中毕业会上,同学们纷纷用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来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三篇短文,完成各题【甲】《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①倥偬(kǒng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甲】文段选自______家经典著作《论语》,【乙】文选自《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

)

②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以为/大有所益B.肃/遂拜/蒙母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4.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画线的句子。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5.下列选项中对这三篇短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都强调了及时温习的重要性。B.【乙】文中孙权以自己读书受益大的例子来劝导吕蒙读书学习。C.【乙】文中孙权劝吕蒙“涉猎”与【甲】文中的“博学”意思相同。D.【乙】文中吕蒙起初用“军中多务”推托不读书,【丙】文作者虽军务繁忙仍要忙里偷闲读书。6.【乙】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____________”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____________”品质。

7.【丙】文中有多种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试找出相关语句并概括读书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土地的誓言》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1.下列景象选文没有描写到的一项是(

)A.春天的欢喜B.秋天的丰饶C.草原儿子的呼唤D.原野上怪诞的风2.对选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对故乡的回忆是忧伤、舒缓的。B.对故乡的誓愿是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C.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是深情、欢喜的。D.对故乡情感的抒发是波澜不惊、静如止水的。3.对选文语言风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平实质朴,灵动传神。B.真挚自然,情感强烈。C.内涵丰富,华美浓丽。D.风趣幽默,感染力强。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共四句,写出了诗人几种心情?请你概括。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广为流传的佳句,请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2016年中考海南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温暖需要传递。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前嫌;用微笑传递温暖,能让人如沐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