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颁发(bān)

溃退(kuì)

刹那(chà)

悄然不惊(qiāo)B.遗嘱(zhǔ)

泄气(xiè)

翘首(qiào)

一丝不苟(gǒu)C.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

殚精竭虑(dān)D.轨迹(guǐ)

澎湃(bài)

镌刻(juān)

屏息敛声(bǐng)2、下面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汴梁(biàn)

绢本(juān)

瀚林(hàn)

田畴(chóu)B.衣冠(guān)

遒劲(jìn)

摄取(shè)

桅竿(wéi)C.擅长(shàn)

料峭(qiào)

踏青(tà)

簇拥(cù)D.枢杻(shū)

沉檀(tán)

纤夫(xiān)

岔道(chà)3、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⑤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A.⑤②③④①B.⑤①④②③C.①④②③⑤D.④⑤②③①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

(1)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2)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曹操在《龟虽寿》中,表现自己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湖东一带景色迷恋,并照应诗题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论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

奔:奔跑B.良多趣味

良:甚,很C.望峰息心

息:平息D.鸢飞戾天者

戾:至,到达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飞漱其间

安陵君其许寡人B.春冬之时

小大之狱C.蝉则千转不穷

入则无法家拂士D.不以疾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A.山峦背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在高处远处伸展。B.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在高处远处伸展。C.山峦背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D.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4.下列句子中甲文与乙文所写景物的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争高直指,千百成峰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皆缥碧,千丈见底D.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房屋演变史①房屋是人类栖息的场所,是人类征服自然亦是自身发展的一种象征。②众所周知,人类从学会制造工具的那天起,就和动物分了家。人类既然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当然在填饱肚子的同时,也就想到了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③最早的房屋应推山顶洞人居住的铺有干草的洞穴。这种房屋,恐怕除了人类自己劳作之外,更多的还是大自然的恩赐。④到了半坡氏族期间,人类才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自己的房屋——用双手堆砌而成的石屋。这种石屋的顶是用草铺盖的,呈圆锥状。屋的形状并不规则,屋体一半在地面以下。几个这样的屋聚在一起,便成为当时的村落。⑤后来,随着人类文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于是经过人们精工雕凿、科学拼接的木屋和石屋,以及木石土合用的各种形式的房屋,大量建筑起来,以至发展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由于历史文化抑或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又创造了各式不同的房屋。云南傣族的竹楼,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拴马,方便安全凉爽卫生;黄土高坡的人们则因地制宜,掘土为屋,建造出一排排冬暖夏凉的窑洞;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更是造出了遮风避雪、随意搬迁的活动房屋——毡包。各种房屋不一而足,无一不表现了人类创造的艰辛和伟大。⑥近代的房屋,在本质上又有了巨大变革。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天然材料,而是采用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而且更加重视房屋内外的装饰。例如在墙壁上镶瓷砖,甚至涂上金粉,使得房屋变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这些建筑,无论从结构还是外观,都远远超过了古代房屋。⑦现代的房屋已不再是仅仅供人们遮风避雨、生活起居的庇护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科研以及一切发展现代文明的实验所和工场。人们在各式各样的房屋中从事活动,可以说,房屋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⑧由于人口猛增,房屋的需要量太大,人们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于是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据统计,一座高300层的摩天大楼可以住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⑨现代社会,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房屋在性能、功用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例如,有的房屋可以抵御地震。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圆堡形房屋,经受了9级地震,却“毫不动容”;有的房屋可以模拟地球外的空间环境,成了地球上的太空站。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越来越多的欲望,在将来,人类不会满足于仅仅生活在地球大陆上……1.从本文看,房屋的功能是什么?

2.第⑤段中,列举了竹楼、窑洞、毡包这些房屋,其用意是什么?

3.第⑨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是什么?

4.第⑦段中加点的“仅仅”能否去掉,为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使至塞上》,根据要求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示的画面。六、语言表达(共10分)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

(1)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什么?

(2)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