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预测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预测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预测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预测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预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池沼(zhāo)

嶙峋(xún)

砌砖(qì)

着眼(zhuó)B.琢磨(zhuó)

邱壑(hè)

镂空(lóu)

蔷薇(qiánɡ)C.轩榭(xuān)

庸俗(yōnɡ)模样(mú)

松柏(bǎi)D.斟酌(zhēn)一幅画(fù)对称(chèn)

阑干(lán)2、下列各项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扎扁

黏土

喧嚣B.轻舒

慷慨

金蜣C.漂浮

刹那

瞬间D.轻盈

沸腾

涂墁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B.他才思敏捷,写文章时,没有丝毫寻章摘句的痕迹。C.李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D.名著隽永耐读,如果读法得当,你就会感到开卷有益。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诗词名句填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2)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3)中原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4)《如梦令》中抒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甲】①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乙】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①,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②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注释】①镞:箭头。②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_____

②军士吏被甲_____

③饮食与士共之_____

④广之将兵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B.上自劳军

尝自射之C.已而之细柳军

不闻天子之诏D.见草中石

中石没镞(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②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4)细读甲文,列举文中一处使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语句,说说这样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5)周亚夫与李广都是将军,他们二人各具鲜明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你还知道出自《史记》中的哪些个性鲜明的人物,请再列举出一位,说说他的特点。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母亲养蜗牛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入感到凄楚。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奶奶,你吃过蜗牛吗?”“吃?……”“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可……它们现在还小啊……”“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母亲愕然。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母亲默不作答。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作者:梁晓声。有删改)1.“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澜又起。

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乙】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B.【甲】诗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C.【乙】诗首句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D.【乙】诗第二句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甲】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3.【甲】【乙】两首诗都是登楼赋诗,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两首诗在写作手法和抒发情感上的不同之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示例:

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

枯叶

小溪

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