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相生,各表真情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b42d1c51702411e457b1361dabbe90/a0b42d1c51702411e457b1361dabbe901.gif)
![动静相生,各表真情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b42d1c51702411e457b1361dabbe90/a0b42d1c51702411e457b1361dabbe902.gif)
![动静相生,各表真情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b42d1c51702411e457b1361dabbe90/a0b42d1c51702411e457b1361dabbe90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歌的两座丰碑,在《渡荆门送别》与《旅夜书怀》两首诗中,诗人选择了相似的意象来表达感情,成就了各自的千古名句。但细细品来,诗中又各自饱含深意,同时还折射出了两位诗人所处时期的社会环境与诗人的个人情感差异。关键词:杜甫李诗歌内涵《渡荆门送别《旅夜书怀两首分别出自于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甫手,皆为五律且用韵相同首写抒情不而同地选择了相似大江大河平野千里”的意象,还分别创造了千古名句。由此可见两首诗何其相似,但细品之下我们就会发现在相近的语言之下其实蕴含了风格迥异的情景设置人形象和深层意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最为典型。先看李《渡荆门送别诗诗人青年时期出蜀游历途中所作为别却非一般诗作中常见的诗人送别亲朋挚友,而是诗人自己离乡时的怀乡之作。玄宗开元年间,年青的李“仗剑去国亲远游慷慨报国功立业的理想过三峡渡荆门一路向前。我们不难想见,意气风发的少年独立扁舟之上,抬头是两岸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低头是奔涌不息的滔滔江水,心情应当是怎样的壮怀激烈。诗人此时是迎风而立的少年英才,但纵然是豪情满怀,但初识的乡愁滋味也拨动了诗人心中的似水柔情。当然,要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和诗句中的独特韵味我们就一定要理清全诗思路,对诗歌进行全面理解。首先,李白为这首诗题“送别”二字,所指何在?而“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的点又是否正呢?诗人离乡游历将泊在外时为他送别”自然是不合常理的。而“天才”如李白又怎么会犯在诗题之中加入无关字眼的低级错误,若真无“送别意”那就应该题为“渡荆门远游是毋庸置疑的。说道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和批评传统国古典诗歌讲“心为志发为诗《诗》三百篇开始,就有“言志”的传统,传达出作者的情意。②世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也认“诗是强烈情的自然流露可见无论中西在漫主义诗人的创作过程中的第一要义是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因此,我们在进行浪漫主义诗歌批评的过程中应该先从诗里的情感本质去了解。就是说,这个情感是为什么而发生的,那些外在的具体的事件是难以确定地来指明的,所以我们就先从他的情感的本质来加以探寻。③因此,我们就可确定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李白所表应有“怀乡之二字也并非没有出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为我们道出了其中玄妙。万里送别的是故乡山水,养育诗人的母亲河以滚滚江水为游子送行,送他出川蜀闭塞之地去开阔眼界;依依不舍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少年慷慨激昂后对故土的依赖与思念。即自然以自己的博大和厚重承载了人类的希望与理想,是慈母般的爱怜;而人类对于自然的回馈则是浓浓不化的爱恋。由此,我们也得到答案,诗人“送别”之意不过是将“江水”拟人化的一种艺术手法,借以生动传情;而在题目中加“送别”二字也是为了让读者在接受过程中体验这种角度互换的艺术感觉。而认为诗中无送别意,要将送别二字删去的说法则是采用了另一种对诗歌的批评方式。即注意诗歌本身的形象、结构、象征,以及与诗人意识关系的研究,这是对艺术文作品本身的研究简言就“诗论诗特别注重作品本身艺术上的批评产生了一个“作者原意谬论”的术语,而这种来自西方的批评传统是不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取向的。按照这种“作者原意谬论”的批评方式,诗中江水伴作者一路远行,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感。诗中故乡山水送诗人远行单有作者怀乡之意,使得原本“二元”的情感呼应变为了单向的抒发情感,美感尽失。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窥见中西诗歌批评异同的差异,中国自古及今都认为,诗人愈伟大,他的人格、情操、襟怀、抱负方面也愈伟世”是我们传统的批评方法;而西方则不然,西方的诗论,从古希腊的悲剧开始,其文学理论中就偏向“模仿”和“客观巧安排、解构字句的作用。这种文化传统的差异本是难以逾
越的鸿沟,但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地域限制的打破也是的这种无形的阻隔逐渐消失。但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分析古典诗歌的过程中也要慎重借鉴西方文论。再看颈“下飞天镜云结楼明月倒映水中仿从天上飞来的一面光洁明亮的镜子;而江面上水汽迷蒙、行云簇拥,在半空中幻化出“海市蜃楼”的奇妙景观。这一联中,抬头是光辉灿烂的夜空,低头是烟波浩渺的江面,天高地阔,景致渺远。这样的景物描写使得李白“仗剑去国第一游”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④年轻的诗人即将投身于更广阔的天地并可能创造一丰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身旁波澜壮阔的景色使得年轻的李白激越奔放、心潮澎湃。有了以上理解之后,我们再统观全诗门外,来从楚国游”紧扣题目,交代创作背景,奠定全诗基调随平尽,江入大荒流随动,一路出荆门、过三峡,对故乡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再加上渐行渐远的崇山峻岭和湍流不息的江水,诗人的内心越加激动下天镜,云生结海”可谓是光辉灿烂,天地高远;而“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联则将思乡之情表达的绵密细腻,仿佛诗人内心丰沛的情感都将随着悠悠江水飘飘荡荡,飘进每一个读者的心里……“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寓静于动,诗人立于舟上,人静景动。而随着江水顺流而下,离故乡越远视野愈加开阔,重山已消失在旷野的尽头,奔流的江水也没入远方,这种横向的开阔场景使人心中顿生万丈豪情。而在这幅寂静旷远的画面之下还隐藏了悠悠的江水如仗剑去国慷豪迈之下还暗涌着思念家乡的温情脉脉面中一静一动,选用的意象也是既有豪迈的高山旷野,也有柔和绵长的悠悠江水。及照应诗人内心奔腾的想象也描摹时下离开故乡的感伤。除此之外门别诗彰显了李白诗歌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在诗人表达内心情意的过程中,不同于常见的借景抒情,诗人酒入豪肠之后,丰盈的内心世界赋予外物情感,由心及物,仿佛“比”的手法。这样的艺术手法又与西方文论中“移情说”有了相通之处。而李白就是这样的天才羁放受约束的才华和理想让他与超越规范的生活相配,让他超越古今、横跨中外。我再看杜甫《旅夜书怀首是诗人晚年所作,其沉郁顿挫的诗风一览无余代于文学的烙印总是深刻而难以磨灭的之乱前后二十余年的动荡不安也让杜甫的诗歌染上了浓郁的愁苦愤懑是家幸诗家幸杜甫的成就与其坎坷的经历息息相关一生漂至蜀中投奔好友严武,虽在成都草堂中度过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日子。但好景不长,严武去世之后诗人又开始了漂泊无依的生活,然而更不幸地是从杜甫离开成都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安稳度日,一直是四处漂泊,直至生命的终结。而此时就应该作于诗人晚年四处奔波的途中。不同于李白诗歌中景物与情感浑融一体,杜甫的《旅夜书怀》层次分明。全诗简单来看可以分为两层四写景四句抒情终还是情景交融互应的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的晚里微轻拂细草摇曳开的江面上独有一帆孤舟高的桅杆更显得寂寥垂野阔,月涌大江流野开阔得仿佛天地相连,点点繁星明亮好似要垂落人间;而眼前的滔滔江水也涌着一轮明月奔涌向前。这四句诗简单明了的描绘了诗人旅夜独宿的夜景,为后面抒发凄凉孤寂的心绪奠定基础。后四句诗人借景抒情文著,官应老病休”写尽诗人痛苦激愤。其实杜甫一生两次辞官都与“老病”无关,皆是因政治人事而无奈退隐;而若只因文章著称于世更让杜甫愤愤难平何似,天地一沙鸥野笼罩在苍茫月色之中,而诗人也像一只沙鸥一样在这天地间徘徊低旋,无归无宿。杜甫诗歌的诗意并不难解,但诗人若只是简单的情景交融,有怎当得起“诗圣”的美誉呢?杜甫写诗的一个特色就是真正把他内心的情意投注进去。他以表现他内心的情意为主,而不是很死板地刻画描写外物。⑤即杜甫写景是缘情,抒情又能引起共鸣。王国维《人间词
话》中说写境,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破难分辨。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书怀》一诗中所写景致应为现实,但文学创作毕竟不是单纯模仿再现,杜甫所写的现实也不应是单纯的现实之景,也应包含他的理想。其实,在这一上中西方的文学创作是有共通之处的,西方的表现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我没历过,但人物内心世界的那种情感经历我们是感受过。杜甫写景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其在感知、感动之后还能进行感发,引起一种联想,一种生不已的生命。诗人写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是晋代文豪杜预,家学渊源、一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更是一心想要致君尧舜禹。但无奈的是一生漂泊未得重用。坎坷的经使得杜甫的内心世界复杂深邃,而这首写在诗人晚年的诗作就更不可能是某一种单纯的现情意。诗人此时所表达的是一种艺术化的情意、意象化之情感,想诗人阅尽世间兴衰和人苦难,种种世变与人情都已在内心中经过了长时间的涵容酝酿,此时的感慨再不会是局限一事一物的单纯情思。⑥也正因如此,我们会联系杜甫生平、自身经历做出怀才不遇、壮难酬、漂泊无依等诸多解释。这也就体现了杜甫诗歌对读者的感发能力,使读者心动,对己的生命有所珍惜,灵魂有所提升。而每一个伟大的诗人,都是用它个生命去写他们的诗篇,用整个生活去实践诗篇;他的每一首诗都可以做他自己生活注脚,都可以给读者很多联想。而杜甫就是这样的诗人。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李杜”二之异同。首先,时势造英雄,繁华的长安让李白酒入豪肠口就是半个盛唐乱十余载辗转漂泊让杜甫挥笔写就人生苍凉。其次,艺术特色上各具特点。李是天才,便可放荡不羁,不受约束,写景抒情浑然一体,由心及物,往往是不着一字却可得风流;杜甫是贤才,关心社稷、致君尧舜,写诗是即物即心,文辞淳朴但意蕴深厚。最,从接受过程来讲,李白的诗多是天才式的创作,读者最后感受的是浪漫的诗意,如敦煌画中的飞天神女;而杜甫的诗质朴厚重,文辞凝练,给读者的多是心灵触动,由人到己,感发式的共鸣。但无论李白还是杜甫,在我国古诗歌中,伟大的诗人们以其诗歌的巨大价值、富有魅力的精神品格,不断激励鼓舞这们,也正是这种千年以来从未中断的精神传承使得我们的民族精神永垂不朽。作为中华文的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自动式双面研磨床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土地厂房买卖合同
- 空心砖采购合同
- 石材采购合同范本
- 涂料劳务承包合同协议书
- 医疗器械配送合同
- 汽车货物运输合同样本
- 2025农村简易买卖合同
- 2025如何确定劳动合同的成立商业保理资格
- 最高额抵押担保合同
- 2025财年美国国防预算概览-美国国防部(英)
-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
- 48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采暖空调节能技术》课件
- 游戏综合YY频道设计模板
- arcgis软件操作解析课件
- 中兴ZCTP 5GC高级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小学科学项目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 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 MCNP-5A程序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