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范文7篇_第1页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7篇_第2页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7篇_第3页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7篇_第4页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小班音乐教案范文7篇小班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情愿自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乐意向同伴学习新编的动作。

活动打算:

1.幼儿已学会了歌曲《大公鸡》。

2.大公鸡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大公鸡》。

2.要求把默唱部分唱清晰、唱准。

二.进行韵律活动《大公鸡》。

1.启发幼儿依据歌词内容自己创编歌词。

2.老师出示公鸡头饰,问:大公鸡是什么样?它们在干什么?请你用动作做出来?

1)幼儿边唱边做动作,老师可指导幼儿用左手和右手结合做大公鸡的动作。

2)老师找出表演有特色的幼儿,为他带上大公鸡的头饰,并带领大家一起做。

3)引导幼儿在“扑棱”“扑棱”出摇摆四次手避(公鸡扇动翅膀),动作要合上音乐节奏。

小班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美丽的声音和好玩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2)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终不漏拍。

(3)感受音乐情景嬉戏带来的开心心情。能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中的形象

活动打算

1、嬉戏“点小动物”。

2、“扭”的动作。

物质打算:音乐图谱一张,毛毛虫、大树胸饰各10个。

活动过程

(一)点小动物引出歌曲。(3分钟)

1、伴着歌曲旋律和幼儿做嬉戏“点小动物”。

嬉戏2-3个动物后老师干脆用歌曲中的第一句歌词嬉戏。“毛毛虫呀,扭出来呀,扭扭扭扭扭扭扭”。后让点到的幼儿用不同动作来表现“扭”。

(二)学唱歌曲(10分钟)

1、熟识乐曲第一乐句。

利用乐曲第一乐句嬉戏“点小动物”若干遍,可以让幼儿轻声跟唱。

2、用图谱帮助记忆歌词,熟识歌曲的三拍子节奏。

出示第一乐句图谱。用手的节奏和歌曲的演唱帮助幼儿理解三拍子乐句。

3、情境引出歌曲其次乐句。

大树爷爷想和毛毛虫做一个嬉戏,挠痒痒。你们会挠痒痒吗?(幼儿同伴间相互体验挠痒痒的愉悦感受。)

出示其次乐句图谱,再次用手的动作和歌曲的演唱让幼儿感受三拍子乐句的节奏特点。

4、完整跟唱歌曲。

(1)老师范唱,幼儿观赏。

(2)幼儿跟着图谱学唱歌曲1——2遍。

中间依据幼儿学唱状况解决难点:唱满每一乐句最终音的三个节拍。

(3)幼儿跟着图谱和老师的口型演唱歌曲1遍。

(三)嬉戏“挠痒痒”。(5分钟)

1、讲解嬉戏玩法。

每个小挚友从椅子下面拿出自己的胸饰,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扮演大树的孩子在场地中找个位置站好,并摆好造型。(要求幼儿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造型)。扮演毛毛虫的孩子找一棵大树做自己的好挚友。跟着音乐边唱歌边用各种能表现歌曲的动作进行嬉戏。嬉戏一遍后互换角色。

小班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的改变,按音乐节奏做开火车动作。

2、体验音乐嬉戏的乐趣。

活动打算:

小铃、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1、宝宝去北京

我们去北京看长城,好吗?怎么去呢?(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

小结:我们可以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去北京。

2、开火车

听火车声,猜一猜“是什么车开来了?”

观赏音乐“火车怎么开?”

感知节奏,学做仿照动作:呜呜——咔擦,咔擦,咔擦,咔擦……

3、音乐嬉戏《开火车》

一个宝宝当火车头,其他人一个跟一个挨在车头后面做车厢。

玩法一:(手搭在前面幼儿的肩上),边随音乐一起往前开!

玩法二:小手绕圈(做轮子状),边随音乐一起往前开!

玩法三:听辨音乐节奏的快慢、轻响做出不同的反应进行开火车嬉戏。

可用小铃敲不同的音乐节奏,让幼儿听辨,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小铃敲得快——火车开的快(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平安)

小铃敲得慢——火车开的慢

小铃敲得响——幼儿边开边唱的响(用自然的声音唱、关注嗓子的爱护)

小铃敲得轻——幼儿唱的轻

结束

北京到了,你们看,这是哪里?(相识北京主要建筑)

3333︱555︱55︱**︱**

(师)火车火车开来了(生)呜呜—咔嚓咔嚓——

(师)乘上我的小火车(生)呜呜—咔嚓咔嚓——

小班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依据乐曲欢快、缓慢的不同性质,进行相应的动作表现和嬉戏。

2.能主动地参与嬉戏活动,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打算:

1.物质打算:头饰、图片、音乐。

2.学问打算:了解有关《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内容,请家长利用假日带幼儿爬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讲解并描述故事,激发爱好

1.老师戴头饰与幼儿谈话,吸引幼儿留意力

2.看图仿照动作(上山、下山)

二、观赏音乐、感受节奏的快与慢

1.分别观赏两段音乐,感受它们的不同

2.对音乐和图片进行匹配,知道它们表现的共同点

3.听音乐表演上山、下山的律动

三、以同样方法理解走小桥、走大路的快慢并匹配音乐

四、嬉戏介入、加深理解

1.介绍嬉戏情节及玩法

2.讲解嬉戏规则

3.随音乐进行嬉戏

4.结束活动各自摆休息动作

宝宝新村

[探讨要点目标]:1、学习在纸上画好楼层后粘在盒子上,剪出“门”,从而做成一幢高楼。布置宝宝新村,体会制作胜利的开心心情。

2、发展幼儿的语言讲解并描述实力。

[探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出示高楼)装饰过的一面背对幼儿,这是什么?(纸盒)。它可以做什么?老师用纸盒做了一幢什么?它是怎样的?

二、讲解示范。

1、在白纸上画上楼层、窗口、门。

2、在白纸背面涂少许浆糊,粘到纸盒较宽的一面,贴紧。

3、将多余的纸修剪掉,并在底部剪出“门”。

三、幼儿制作。

用过浆糊后要手擦干净,剪“门”时要沿着的“门”的轮廓线进行。

四、讲评。

1、将幼儿完成的楼房布置成一个宝宝新村,在新村内放置玩具小车及花草。幼儿自由参观,评评什么楼房造得好。

2、幼儿自由沟通、探讨。

[探讨结果]:

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够主动参加,动手动脑,基本能够制作出不同的楼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门时有些困难,不过小挚友们都比较兴奋。

小班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感受摇篮曲的舒缓和美丽。

2、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重点)

3、在哄娃娃的过程中,感受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打算】

1、音乐课件《小宝宝睡着了》。

2、与内容相关的图片。

3、布娃娃和自制摇篮,小床。

【教学过程】

一、起先部分:老师说:小宝宝们,你们每天睡觉都是谁哄你们睡觉的啊。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都是怎样哄自己的。

宝宝:爸爸妈妈给我讲故事。爸爸妈妈给我摇一摇。给我唱歌。

老师:原来爸爸妈妈都是这样哄你们睡觉的啊。那现在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你们细致听听啊,里面的'娃娃是怎样被哄睡着的啊。

二、中间部分:

1、听听说说。

2、完整地听完歌曲。

师:这首歌是快快的还是渐渐的啊。(有个别小挚友说渐渐的,请这几个小挚友上来说说)

师:听了这段音乐让你想干什么?(引导幼儿依据音乐充分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想象。)

3、其次次听赏音乐师:原来这段音乐可以让你想到许多事情,其实他告知了我们一个故事。你想知道吗?我们再来听一听。

天黑了,小宝宝要睡觉了,妈妈轻轻的唱着歌哄宝宝睡着了。

师:这段音乐告知了我们什么故事?

你想知道妈妈唱了一首什么歌吗?我们再来听一听。

4、听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

1)听赏歌曲

师:你听到妈妈唱了什么?

师:睡觉的时候为什么要盖好小花被?(盖好小花被会很温煦。)

师: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两只小手要放好?(两只小手放好会睡得很香。)

师:睡觉得时候还要做什么才能睡得香?(盖好被子、小手放好、闭上眼睛就会进入甜甜的梦乡了。)

2)再一次听赏歌曲。

5、律动:摇啊摇

1、尝试用肢体动作表达表现

a集体表演唱

师:宝宝唱的真好听,我们来学一学爸妈哄宝宝睡觉。(边清唱边律动)

师:刚才有的宝宝没有睡着,让我们再哄一次。王老师等会看看,谁的宝宝睡得最香?(学个别幼儿好看的动作。)

b个别表演

师:请一个最像妈妈的宝宝来表演一下。(让个别宝宝边唱边摇,动作轻轻的,引起其他幼儿的爱好)

师:哪个宝宝声音唱得最好听,就请哪个宝宝做妈妈。

三、结束部分:(延长活动)

师:(播放公鸡叫声)天亮了!宝宝起床了!伸个懒腰,坐下来。

王老师这里还有一段音乐,请你听一听,和刚才的音乐一样吗?

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做什么?(播放一段旋律欢快的音乐)它告知了我们另一个故事,下次我们再来听听它说了什么故事。

摇啊摇(范唱+伴奏)歌词:

摇啊摇摇啊

摇我的娃娃要睡觉

小花被盖盖好

两只小手放好了

摇啊摇摇啊

摇我的娃娃睡着了

小班音乐教案篇6

嬉戏目标:

1、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句。

2、感受情景嬉戏带来的愉悦心情。

嬉戏打算:

1、毛毛虫胸饰若干。

2、音乐磁带。

嬉戏规则:

1、老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唱到135332/1--/处,老师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引导幼儿带着开心的心情边唱边做动作。

活动反思:

1观看课件,以故事的情景激发幼儿爱好,为理解歌词作铺垫。

2在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同时,激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

3通过给幼儿挠痒痒为情景嬉戏作铺垫。

4充分赐予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促进同伴间的沟通,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情景嬉戏所带来的欢乐。

5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边演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小班音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熟识歌曲旋律,产生学唱歌曲的爱好。

2.学会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表情唱歌曲。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改变。

活动打算:

笑脸娃娃、哭脸娃娃

活动过程:

一、看表情图片

1.出示表情图片。“今日老师带来个好挚友,你觉得她心情怎么样?”(兴奋、欢乐)

2.师:“你从哪里看出他很兴奋?”(嘴巴往上翘,眼睛眯成线,眉毛弯弯)

二、学习歌曲

1.熟识歌曲

(1)师:“老师今日也带来一首表情的歌曲。”完整倾听歌曲,说歌曲中我兴奋时做了什么动作?(拍手)

(2)请幼儿练习歌曲中的节奏部分。

老师拍手时是怎么拍的?节奏是怎么打的?(师可再次演唱歌曲,拍打节奏,幼儿跟着尝试打节奏。)

(3)幼儿跟老师一起唱歌,提示节奏部分要拍整齐。

2.学习用不同的速度演唱

珍宝快乐的时候我们用轻快一点的声音唱,好不好?

三、表演歌曲

1.珍宝你兴奋时会做什么动作?

2.幼儿跟着音乐表演,激励实力弱的幼儿跟着表演。

四、结束活动

珍宝除了兴奋的心情还会有什么心情呢?我们一起听听。

活动反思:

歌曲是孩子们百不厌倦的活动,更何况歌曲里面又穿插着各种动作,我觉得本次活动很吸引孩子,也很受孩子们欢迎。

活动刚起先,出示笑脸娃娃图片时,孩子们都能分清小何哭表情,不但自己会说表情,而且也能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