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下面关于草食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被草食动物的危害程度,因损害部位、植物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动逃逸,因而只能被动地遭受食草动物的危害
C.牧场过量放牧会破坏草场,而适当地放牧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D.有些植物为阻止食草动物的“捕食”会产生“防卫”反应,以减少自身的伤害
2.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A.衰退型B.增长型C.稳定型D.混合型
3.对生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主要采用()
A.白箱方法B.灰箱方法C.黑箱方法D.遥感方法
4.有效积温法则的公式K=N(T-C)中,N为()。A.平均温度B.发育天数C.有效积温D.生物学零度
5.从人类的食性来看,我们所处的营养级是()
A.第一、二级B.第二、三级C.第三、四级D.第二、三、四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是()。A.个体生态B.种群生态C.群落生态D.分子生态
7.我国东部森林土壤从北到南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是土壤分布的()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8.种群是指()。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9.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的科学家是()
A.坦斯利B.林德曼C.达尔文D.海克尔
10.某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老年个体比例增大,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个种群的结构类型是()。A.增长型B.稳定型C.下降型D.不规则型
11.对植物开花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随季节变化的日照长度B.随季节变化的日照强度C.随季节变化的温度高低D.随季节变化的温度强度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特征的是()
A.具有发达的根系B.具有厚的肉质茎C.叶片的角质层厚D.叶片面积增大
13.下面关于草食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被草食动物危害的程度,因损害部位、植物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动逃逸,因而只能被动地遭受食草动物的危害
C.牧场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场,而适当地放牧会产生积极作用
D.有些植物为阻止食草动物的“捕食”,会产生“防卫”反应,以减少自身的伤害
14.()是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
A.休眠B.冬眠C.夏伏D.日蛰伏
15.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生态失调的原因?()A.A.生物群落的不断演替B.火山爆发、台风C.人的行为D.雨、雪
16.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
A.有一定的种类组成B.有一定的结构特征C.有一定的动态特征D.以上三者都是
17.自然界中某个种群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必然牵动整个食物网,首先反映在()。
A.其数量上B.食物链上C.营养级上D.消费者身上
18.近年来,我国太湖大面积出现蓝藻,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这一现象属于()
A.种群平衡B.种群爆发C.生态入侵D.季节消长
19.根据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当N=K/2时,种群的()。A.数量最小B.数量最大C.瞬时增长量最小D.瞬时增长量最大
20.个体数量多、覆盖面积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铰强的植物种是()。A.建群种B.优势种C.伴生种D.亚优势种
21.一般高山植物茎干短矮,叶面缩小,绒毛发达,叶绿素多,叶茎含花青素,花色鲜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A.高山上蓝、绿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B.高山上绿、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C.高山上绿、红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D.高山上蓝、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22.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共生C.捕食D.竞争
23.第一次把植物营养体型称为生活型的人是()
A.洪堡德B.瓦尔明C.达尔文D.奥德姆
24.红花三叶草依赖土蜂为其传粉,田鼠常捣毁土蜂窝,而猫又捕食田鼠,因而猫的数量影响田鼠的数量,继而影响土蜂的数量,最终影响三叶草的数量,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通过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都存在竞争关系
B.通过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都存在互助关系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D.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25.下列环境问题中,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是()。A.温室效应加剧B.臭氧层破坏C.重金属污染D.水体富营养化
26.种群的指数增长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27.下列生物类群属于r对策者的是()。
A.种子植物B.哺乳动物C.细菌D.鸟类
2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一个动态系统B.食物链营养级数目无限C.能量单向流动D.具有自我调控能力
29.下列概念中,由英国植物学家坦斯利首次提出的是()。A.生物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
30.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油菜B.冬小麦C.水稻D.甜菜
31.生物群落命名的一般根据是()。
A.依照群落中的主要优势种或种的某些个体的集群
B.优势种的主要生活方式
C.为群落所占有的栖息环境,具有极明确的栖息条件的特点
D.以上的所有内容
32.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33.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水能D.煤
34.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系统是()。
A.森林B.草原C.农田D.海洋
35.判断下面哪个多样性指数高()。A.低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B.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C.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36.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水鸟。假如水鸟全靠吃鱼来增加体重,那么增加体重1千克,浮游植物的重量为
A.10千克B.50千克C.100千克D.1000千克()
37.泛群系是()群落分类的最大单位。
A.英美学派B.法瑞学派C.北欧学派D.苏联学派
38.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关系。
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原始协作D.负相互作用
39.由染色体的变化引起生物特征改变的变化是()。
A.DNA突变B.RNA突变C.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40.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A.初级生产B.次级生产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量
41.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42.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乳动物,其四肢、尾巴和耳朵明显缩短,这种现象称为规律。()
A.艾伦(Allen)B.贝格曼(Bergman)C.林德曼(Lindeman)D.谢尔福德(Shelford)
43.人类利用水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能源,能使环境污染和破坏降到最低限度,保证社会稳定地向前发展。这些能源为()。
A.可再生能源B.不可再生能源C.直接能源D.再利用能源
44.农业上最好的土壤结构是()。A.网状结构B.团块结构C.团粒结构D.块状结构
45.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
A.金字塔形B.钟形C.壶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46.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拟寄生D.偏利共生
47.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A.过多的氮B.过多的磷C.过多的碳D.过多的氮和磷等
48.厄尔尼诺现象范围的扩大,导致全球大范围气候异常的原因是()
A.太阳黑子运动B.地球温室效应增强C.热带气旋D.臭氧空洞导致紫外线增加
49.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A.草原B.森林C.海洋D.农田
50.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A.生态位重叠B.生态位分离C.生态位压缩D.生态位移动
二、填空题(20题)51.______是指生态系统中一定空间内的生物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积累的速率。
52.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长期超载放牧,使某些优质草类大大减少,有毒的、带刺的劣质草类增加,草原生态系统草的种类改变,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载畜量下降,这是生态平衡的失调在其______上的表现。
53.通常可将山坡划分为______上坡、______、______和山麓等五部分。
54.白唇鹿在低密度条件下生活时,雌鹿怀孕率为93%;在高密度条件下,雌鹿怀孕率为78%。这是生态系统中______作用的反映。
55.淡水生态系统可简单的分为静水生态系统和______生态系统。
56.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的现象称为______。
57.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______。
58.水的主要蓄库是__________。
59.根据对光照强度需要的不同,可把植物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60.根据人口增长公式,如果B—D是正值,人口数量就会不断______。
61.《中国植被》(1980)一书采用的植物群落主要分类单位包括植被型(高级单位)、__________(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
62.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流、物流和______。
63.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反馈系统中,被捕食者种群的增长,对捕食者来说是一种______。
64.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浓度逐级升高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
65.东北虎比华南虎个体大,寿命长,这符合_______法则。
66.通过一系列演替过程达到平衡状态的群落称为______群落。
67.对植物群体的总光能利用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光合面积、______和光合能力。
68.在温暖季节里,有一种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受破坏。这种风称为______。
69.原生植物群落的复生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土壤,另一个是______。
70.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经济、______三个亚系统所组成。
三、判断题(10题)71.水稻是属于短日照的植物。()
A.正确B.错误
72.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
A.正确B.错误
73.仙人掌的叶片呈针刺状,这是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A.正确B.错误
74.营养物质循环变慢是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
A.正确B.错误
75.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76.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77.生物固氮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
78.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A.正确B.错误
79.氮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A.正确B.错误
80.生物群落是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82.简述物种形成的过程。
83.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84.简述物质循环的特点。
85.高斯假说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五、论述题(2题)86.试述细胞外被中糖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组装和运输的全过程及其对于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87.论述与传统农业比较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哪些。
六、单选题(0题)88.板状根现象常见于()。A.北方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热带雨林
参考答案
1.B
2.B
3.C
4.B有效积温法则K=N(T-C)中,Ⅳ为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K为总积温(常数)。
5.D
6.D
7.A
8.A
9.D
10.C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11.A
12.D
13.B
14.A
15.D
16.D
17.B
18.B
19.D
20.B
21.D
22.B
23.B
24.D
25.A
26.C
27.C解析:r对策者的特点是个体小,数量多,繁殖率高,四项中只有C项符合。
28.B
29.C
30.C日照时间必须超过某一暗期,才能转向生殖生长,否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是短日照植物。这类植物通常在早春或深秋开花。如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和菌类等。
31.A
32.B
33.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电(能)、风能、太阳能等。
34.D解析:次级生产力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海洋中能量流动与贮存多维持在消费者层次中,故其次级生产力最高,选D。
35.D
36.D
37.C
38.B
39.D
40.A
41.D
42.A
43.A
44.C
45.A
46.B双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处,并且完全相互依赖,不能分开。
47.D赤潮产生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有大量磷,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48.B
49.B
50.A
51.生产力生产力
52.结构结构
53.山脊;中坡;下坡
54.负反馈
55.流水
56.种群平衡种群平衡
57.太阳的辐射
58.海洋
59.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性植物
60.上升
61.群系
62.信息流
63.正反馈正反馈
64.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
65.贝格曼
66.顶极顶极
67.光合时间
68.生物固氮生物固氮
69.种子来源种子来源
70.社会社会
71.A
72.B
73.A
74.A
75.N
76.Y
77.Y
78.A
79.B
80.B
81.(1)由不同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影响;(2)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3)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4)有动态特征;(5)有一定的分布范围。(1)由不同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影响;(2)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3)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4)有动态特征;(5)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82.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3个步骤:(1)地理隔离。通常是南于地理屏障引起将两个种群彼此隔离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从而使基因交流受阻。(2)独立进化。两个地理上和生殖上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各自的特殊环境。(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假如地理隔离屏障消失两个种群的个体可以再次相遇和接触但由于建立了生殖隔离机制基因交流已不可能出现因而成为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3个步骤:(1)地理隔离。通常是南于地理屏障引起,将两个种群彼此隔离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从而使基因交流受阻。(2)独立进化。两个地理上和生殖上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各自的特殊环境。(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假如地理隔离屏障消失,两个种群的个体可以再次相遇和接触,但由于建立了生殖隔离机制,基因交流已不可能出现,因而成为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
83.共同点:
(1)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
(2)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与生境相适应。不同点:
(1)单元顶极论认为,气候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是第二位的;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决定顶极的形成。
(2)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顶极论认为,所有群落最后不会趋于一个顶极。
84.(1)具有生命成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2)具有空间结构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系统;(3)是动态平衡系统;(4)是开放系统。(1)具有生命成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2)具有空间结构,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系统;(3)是动态平衡系统;(4)是开放系统。
85.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种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竞争的结果是其中一个要被排除。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种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竞争的结果是其中一个要被排除。
86.细胞外被糖蛋白又称糖萼,是细胞膜的正常结构组分,是胞外多糖与蛋白的共价结合物,它不仅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这类蛋白主要有胶原、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纤连蛋白、弹性蛋白等。糖蛋白首先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前体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发生糖基化修饰,最终从内质网的TGN以囊泡的形式排出并运送到细胞膜处,将糖蛋白整合入细胞膜。真核细胞中寡糖链一般结合在肽链的四种氨基酸残基上,由此可分为两大类不同的糖基化修饰,即N-连接(连接到天冬酰胺的酰胺氮原子上)和O-连接(连接到丝氨酸、苏氨酸或在胶原纤维中的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的羟基上)糖基化。N-连接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场营销分公司智慧城市项目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商业街区场地租赁合作协议书6篇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常年法律顾问聘用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税收筹划与税收筹划实施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口退税证明开具及国际金融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港口码头租赁及港口货物装卸、仓储及配送服务协议8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合同-@-2
- 2025草原禁牧与水资源保护管理协议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个人借款合同信用评估标准3篇
- 二零二五食用油产品包装设计与印刷合同
- 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解析(共三套)
- 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全册奥数(含答案)
- 风电场升压站培训课件
- 收纳盒注塑模具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图纸)
- 博弈论全套课件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脑电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电子版)
- GB/T 10322.7-2004铁矿石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 2023新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一重点词组归纳总结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