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1页
湖北黄冈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2页
湖北黄冈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3页
湖北黄冈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4页
湖北黄冈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黄冈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节选自《孟子译注》)[乙]高祖日:“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①;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②,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①子房:即张良,表字子房。②馈饷:粮饷。.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①委而去之 ②亲戚胜之③镇国家 ④连百万之军.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三里之城 B.夫环而攻之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连百万之军.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①多助之至,天下顺之②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下面填空。(2分)根据【乙】文我们可以概括出刘邦战胜项羽原因是能同部属分享利益和①;我们也可以用【甲】文原句②"”这一重要论断揭示刘邦得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①离开②同“叛”,背叛③镇守④统率.B.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①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②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①心胸宽广、善于用人之长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参考译文】【乙】高祖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对我说出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把它(指所攻取的城镇、土地)赐给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项羽则妒贤嫉能,他杀害有功劳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一个方面,却不知道另外一个方面。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一决胜负,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保证运粮道路的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只要打仗一定胜利,只要攻城一定夺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任用,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2021湖北黄冈)【甲】待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日:"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注释】①御:马夫。②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③自下;谦虚。.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性行淑均() (2)拥大盖,策驷马()(3)身相齐国() (4)晏子怪而问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愚以为宫中之事 晏子荐以为大夫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C.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其夫为相御 其后夫自损抑.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1)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2)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的名相,请结合文段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2分)(1)诸葛亮的标准: (2)晏子的标准: 【参考译文】(4分)(1)善良公正(2)驾御(驾着)(3)担任相国(当国相)(4)感到奇怪(对......感到奇怪)(2分)B(2分)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4分)(1)(2分)都拿来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将士们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德才高低的人)都有合适的安排。(2分)而(通过)你的表现,(可以看出你)自认为很满足了,我因此要求离开(离婚)。(2分)(1)(1分)忠贞纯正;忠诚报国;能干公正;久经锻炼与考验。(1分)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改正。(知错能改)或:做人谦恭,不张扬。【参考译文】【乙】晏子担任齐国的宰相,有一天坐车子出门。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为晏子驾车,撑着大车篷,用鞭子赶着四匹大马,意气纷发,十分得意。车夫已经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请求离开。车夫问这其中的原因,他的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名声在各诸侯国中都很显赫。现在我看他出门,他的志向心思十分深远,常常有意降低自己的身份。如今你身高八尺,却只是个替人赶车的车夫,然而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这就是我要离开你的原因。"从这件事后,车夫常常抑制自己的骄态,谦虚退让。晏子对此感到奇怪便询问车夫,车夫如实回答,于是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2020湖北黄冈)【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日:“括不可使将。”王日:“何以?”日:“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日:“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日:“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日:“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节选自清代吴敏树《书谢御史》).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阿担者三夫(2)赵兵果败,括死军号(3)母置之,吾计已决矣(4)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2分).下(2分)A.且厚置土石 虽我之死,有子存承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C.尽必与军吏、士大夫D.始跳,跳往助之括母上书言于王日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王终遣之.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婿妻弱子。(2)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乙文描写了一位有德有识的母亲。她上书推辞儿子为将,说明她深明大义,有自知o(2o(2分):她讨得“无随”的承诺,说明她 【参考答案】.(1)肩负、扛(挑) (2)覆灭(3)放弃,放下不管(4)称职(4分).D(2分).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2分).(4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2分)(2)他父亲当时做(是)大将,用自己的俸禄供养的食客(谋土)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此句可意译,翻译出大意即可)(2分).考虑问题周到,观察细致入微(答出一点即可)见识深远、处事周密(答出一点即可)(2分)【参考译文】赵孝成王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快要出征的时候,赵括的母亲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道:“赵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将。”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说:“原先我侍奉

赵括的父亲时,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国王和王室贵族赐赠的钱财丝绸,他全部都把它们分给军吏、土大夫;从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现在赵括一日作了大将,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拜见,军吏中没有敢于抬头亲近地看他的人:赵王所赐赠的金钱丝绸,他回家后也全部收藏起来:况且每天寻找可买的合宜的田地房,总想扩充自己的私有。赵王您认为他像他的父亲吗?父亲、儿子不同,居心有着差异。我希望国王不要派遣赵括为大将领兵出征了吧!”赵王说:“作为赵括的母亲,你还是放下这事不要管了吧,我的计划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说:‘‘国王您最终还是要派遣他为将,那么如果有了不称大将职责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人能够不随着受处罚吗?”赵王说:“不会连累你的。”赵括既已领兵出征,代替廉颇才三十多天,赵军果然大败,赵括战死而赵军倾覆。赵王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所以最终没有加罪于她。(2019湖北黄冈)【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辙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日:“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则天日:“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TOC\o"1-5"\h\z(1)同舍生皆破绮绣( ) (2)余则缢袍般衣处其间( )(3)还次蒲州驿 ( ) (4)皆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①炸然若神人A.①炸然若神人B.①足肤破裂加不知C.①时人莫之知也D.①则天甚异之②下视其辙,登轼晅望之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②父导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2分)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1)甲文重点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生活的艰苦,运用对比手法写了自己与“同舍生”不同的穿着打扮,存这方面作者的态度是—.(2)乙文中张循宪通过“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和“命表又出意外”两件事,发现张嘉贞的特点。【参考答案】(1)同“披",穿;(2)破;(3)停留,住宿(4)咨询或询问D(2分A.①“炸然”的“然”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信然”的“然”是代词,这样。B.①“而不知”的“而”表转折:②“登轼而望之”的“而”表顺承。C.①“莫之知”宾语前置,“之”代词,代张嘉贞;②“行道之人”结构助词,的。D.两个“异”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1)因为(我)内心有足够值得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关键词"中”“不若”译对1分,大意准确1分。共2分)(2)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关键词“具”“对”译对1分,大意准确1分。共2分)(1)“略无慕艳意”或根本不羡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时大意正确即可,1分)(2)才能超群。(扣住“才能”来概括,大意相近即可,1分)【参考译文】张嘉贞潦倒失意而胸怀大志,既不自认为与众不同,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从平乡尉任上被免官回到家乡,身着粗布衣裳,住在狭小简陋的屋子里,凄清冷落却自得其乐。当时的人们并没有谁了解他。张循宪以御史的身份出巡,回来时住在蒲州驿站。张循宪正要回报情况,出使的事情还有没有解决的,心中很是忧虑。张嘉贞问驿吏说:“这里有高水平的人吗?”小吏把张嘉贞告诉了他。张循宪叫来张嘉贞和他相见,拿那些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根据情况灵活应答,没有什么事情不通达。等到让张嘉贞写奏章时,(那文辞条理)更是出乎意料。某一天,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他全按实情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嘉贞。武则天说:“你能举荐贤能,是好事啊!我难道没有一个官位自己选用贤人呢?”于是在内殿召见嘉贞,隔着帘子与他谈话,张嘉贞仪表高大英俊,神采出众,武则天认为他与众不同。第二天,张嘉贞被授官为监察御史。(2018湖北黄冈)【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①,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②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③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筑屐④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①用事:掌权。②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③削其籍:革去他的官职。④耸屐:绿,竹杖。屐,登山用的鞋。.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亦不谆其姓字 详:知道其言兹若人之传乎 W:辈(同类)C.人避之,莫敢诸 诘:质问(责问)D.先生文章多一时 名:名气.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因以为号焉 故自号日醉翁也B.磔置酒而招之B.磔置酒而招之C.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今吸闻无罪,二世杀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是人多以书偎余.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筑屐迎.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每题2分)(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2)怒,命卒曳下奴,笞之。.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空,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1)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语呼应了第一段中“”和“忘怀得失”两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土性格。(2)乙文中人们称赞谢御史'此真好御史矣”,是有感于谢御史— —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谢御史具有的局尚品格。(3)两文都写了主人公的兴趣爱好,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参考答案】D(2分)B(2分)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第屐迎(划对一处给1分,2分)(1)穿的粗布短衣打了补丁,盛饭的竹篮子和水瓢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2分)(2)(谢御史)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2分)(1)不慕荣利(填“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亦可)(2)“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或:“怒,命卒曳下奴,笞之")不畏权贵、敢于执法(3)喝酒写诗(填原文''衔觞赋诗”或“饮酒赋诗”亦可)(每空1分,共4分)【参考译文】[甲I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乙】谢御史就是我们湖南湘乡的谢茂泉先生。在乾隆末年,宰相和珅掌权,权势很大。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珅的车马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谢英泉先生担任御史,巡查京城时遇到了他,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这个奴仆说道:“敢鞭打我!我乘坐我主子的车,你敢鞭打我!”谢先生更加愤怒,将这个奴仆痛打一顿,最后将他坐的车烧掉。谢先生说:“这辆车怎么能够再让宰相乘坐呢!”大街上,人们围聚在一起观看,欢呼道:“这真是好御史啊!”和珅很恨他,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谢先生喜欢山水,于是遍游江浙一带,他所到的地方,人们争着送上竹杖和登山鞋迎接。和珅被诛杀后,他恢复郎官职务一直到去世。(2017湖北黄冈)【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蛾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日:“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日:“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日:“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日:“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日:“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解释加点的实词。(4分)(1)略无圜处( ) (2)属司凄异( )(3)二人对g( ) (4)越钱塘,维长江().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吸王命急宣率异二者之为 B.政渔者歌日 温故而知新C.里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里不能察,必以情D.乙翁欲扶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分)(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1分)【参考答案】.(1)通“缺”,中断(2)延长(3)饮酒(4)横渡.C.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1)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趣味无穷。(2)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1)连绵不断(山多)、隐天蔽日(山高)(2)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参考译文】【乙】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子女离开故乡,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翼,雍两州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从鹏到泰山脚下.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2016湖北黄冈)【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田氏°)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日:“天之于民厚臭!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o”众客和之如响汽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日:“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蜗(读音rui,吸血昆虫)哦(读音zd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解释加点的实词。(4分)(1)增其旧制() (2)或异二者之为()(3)众客和之如响() (4)中坐有献鱼雁者().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天之于民厚矣C.齐田氏祖于庭 D.预于次.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2分)【参考答案】.(1)规模(2)不同,不同于(3)应和,同意(4)同“座”,座位.B.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1)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则替君主担忧。(2)人类把能够食用的物类拿来食用,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了人类才生出这种物类吗?.【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敢于向权威提出不同意见。【参考译文】【乙】齐国贵族田氏在庭院里祭祀路神,应邀参加宴饮的宾客竟有上千人。有人献上鱼和雁,田氏看到后感慨地说:“上天对百姓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种植了五谷,生养了鱼、鸟,供我们享用。”赴宴的众宾客都随声附和。有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也在宾客中,这时他走上前说:“事情并非像您说的那样。天地之间的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世上,都是物的种类。物的种类并无贵贱之分,仅仅以智慧高低和力量强弱的不同而相互制约,强的一方能够吃掉弱的另一方,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人类获取能吃的东西食用,哪里是上天专门为人而产生的呢?而且蚊、蜗叮咬人的皮肤吸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说上天生出人是为了蚊、蜗可以吸血,虎、狼可以吃肉吗?”(2015湖北黄冈)【甲】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战国策》)【乙】(唐)太宗谓侍臣-日:"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醺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咒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Gn):丰收。.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A.属欲言(虽然) 皆朝于齐(向)意犹不足(还) 尴攵亡灭(于是)C.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 刀下令(于是)D.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A.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年谷丰稔(谷物丰收)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D.穷兵薮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译文: .【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2分)【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答: 【参考答案】.A.D.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见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2)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能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参考译文】【乙】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没有一个院子里不充足。(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滥用兵力武力,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亲眼目睹的,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2014湖北黄冈)[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

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注释]①仪轨:礼仪制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25.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诸葛亮本为相国终于邦域之内诸葛亮本为相国终于邦域之内徒?有先生也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2分)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C.悉以咨之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考2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⑴以照陛下平明之理(⑵未尝不叹息覆帙于桓、灵也(⑶胡百姓( )⑷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⑵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2分)【参考答案】.D(2分).⑴彰显(显示)⑵痛心遗憾⑶安抚,抚慰⑷亲人(亲近的人)(4分).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2分).(4分)⑴全部来询问他们,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点的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2分)⑵善的(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惩罚。(2分).示例甲文中诸葛亮要求后主做到了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并举荐一批忠臣良将,这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参考译文】【乙】诸葛亮担任丞相期间,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他以诚待人,做事公道。凡精忠为国、济世安民的人,即使是他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触犯国法、玩忽职守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坦白自首、勇于自新的人,即使罪行很重也要从宽发落;巧言令色、文过饰非的人,即使罪行轻微也要加以严惩。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微不足道的过错都予以严惩。他精通各项事务,善于找到问题的要害与关键。他讲求名实相符、言行一致,对于那些虚伪狡诈之人决不录用。他因此在整个蜀国赢得了普遍的敬畏和爱戴,施行的刑法政令虽然很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这是因为他做事公正和劝勉告诫明确的缘故。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精通治国之道的良材,堪和管仲、萧何这类杰出的政治家相匹敌,然而他连年用兵,却未能最终获得成功,这大概是因为随机应变的军事谋略不是他的专长的缘故吧!(2013湖北黄冈)【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土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福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土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缰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日:"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推⑦(zhO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11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捱]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11[郎中]宫廷的侍卫。.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长跪而谢之( )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3)寡人谕矣( ) (4)图穷而匕首见(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翻译下列句子。(6分)(1)怀怒未发,休裱降于天。译文: (2)使毕使于前。译文:_.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参考答案】(1)道歉⑵介词,从、由(3)明白,懂得(4)穷尽,完结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2)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B【参考译文】【乙】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2011湖北黄冈)【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久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dn)粥不充⑥,日戾(z。)@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K注释》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③世家:身世。④南都:地名。⑤颤粥不充:颤,稠粥。充,充足。⑥日戾:太阳偏西。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腰白玉之环( ) ⑵同舍生皆酸绮绣( )(3)媵人持海沃灌( ) ⑷感泣蒋母 ( ).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足肤皴裂则不知 ②范仲淹二岁画孤

B.①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②辄以水沃面②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②辄以水沃面②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D.①余则组袍敝衣处耳间.翻译句子(2分)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译文: .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渎,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①,乙文范仲淹是:②。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③、(要求填写两个)。(4分)【参考答案】.⑴用作动词,“腰佩”或“腰上佩带”:⑵通“披”,“穿”或“穿着”;⑶热水;(4)辞别。(答出意思即可,每小题1分,共4分。).C(A①连词,“却”;②连词,“就"。B①助词,取消独立性;②动词,“到”.C①和②都是介词,都当“用”讲。D①人称代词,“他们的":②加强反问语气。)(2分).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2分,大意正确1分,关键词语翻译错误酌情扣分。)。.①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望)(1分)②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1分)③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画荻凿壁等(要求填写两个,一个1分)【参考译文】【乙】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愤苦读,有时晚上困了,就用水冲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常常情绪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遭受谗言诽谤而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饭只有一样肉食,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吟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2009湖北黄冈)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日:“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日:“逋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日:''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千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素性佞邪 素性:朴素的品性

B.于是可享讨捕 刊章:刊登文章C.俭得。命 亡命:丢掉性命D.若不重其多行 名行:名声和品行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是 ( )A、A、残暴百姓,折为不轨B、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C、钦学起抚笃D、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余悲之,且日:“若毒之乎?”罔不用势象形,各具情态。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俭美好的德行和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的一组是)①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②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③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④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⑤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⑥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A.①③④ B.①⑤⑥C.②©⑥ D.②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俭最初被地方推荐为茂才,因为刺史讥笑他,所以张俭称病推辞不就。B.张俭冒死严劾大宦官侯览及其母亲的罪行,受到天下人的敬仰。C.由于受到陷害,张俭离家出逃,所到之处,人们不惜身家性命,掩护隐藏他,足见当时当政者的不得人心。D.建安初年,张俭被征召为卫尉,他内心并不愿出仕,只是迫不得已才去上任的。后来他发现曹操已有取代汉室的野心,于是就退隐了,从此不再参预政事。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①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译文: ②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译文: 【参考答案】9、D(A素性:一向的品性。B刊章:在诏令上删除告密者的名字。C亡命:逃命)10、B(A①所:助词,当“所……的”讲。②所:名词,处所,地方。B均为人称代词,他。C①因:连词,于是,便。②因,介词,”依照、根据"。D①以,连词,因。②以,连词,假如)11、D(①侯览的行为。③朱并对张俭的陷害。⑥张俭不得已接受卫尉的官职)12、A(“以刺史非其人”的意思是“因为刺史不是与职位相称的人”)13、①张俭弹劾侯览和他母亲的罪行,请求诛灭他们。②张俭天下知名,他逃亡不是因为他真有罪。【参考译文】张俭字元节,山阳郡高平县人,赵王张耳的后代。父亲张成,曾作江夏太守。张俭最初被地方推荐为茂才,因为刺史不是与职位相称的人,称病推辞不就。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他做东部督邮。当时的中常侍大宦官侯览家住在防东县,残害百姓,为非作歹。张俭弹劾侯览和他母亲的罪行,请求诛灭他们。侯览截留J'张俭上递的奏章,使他的建议都不能上达到皇帝那里,二人因此结仇。同乡朱并,品行一向邪恶奸滑,为张俭所鄙弃,朱并对他怀恨在心,于是上书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成朋党,朝廷于是根据删除朱并姓名的告密奏章搜捕张俭等人。张俭得以逃亡,困窘得东躲西藏,四处逃命,望见人家,就去投奔歇脚,天下人没有谁不敬重他的名声和品行的,都不惜破家灭族来掩护隐藏他。后来流落到东莱境内,藏在李笃家里。外黄县令毛钦率兵围住李笃家门,李笃拉着毛钦,对他说:“张俭天下知名,他逃亡不是因为他真有罪,即使你可以得到张俭,难道你忍心抓他吗?”毛钦便起身拍拍李笃说‘遵伯玉以独作君子为耻,你怎么把君子之德的仁义当作自己的专有呢?”李笃说:“我虽然喜欢义举,您今天也已经分走其中一半了。“毛钦叹息地离去了。李笃因此得以护送张俭出塞,张俭也因此免受逮捕。他所经过的地方,受他的牵连而被重刑处死者数以千计,他们的亲族也都被诛灭,所在郡县为此而遭残破。中平元年,党锢解除,张俭才回到故乡。大将军、三公同时征聘他,又推荐为敦朴,朝廷派公车特别征聘,一起用就让他任少府,张俭都没有接受。献帝初年,百姓闹饥荒,张俭家里的财产还比较多,于是拿出所有的财产和同乡人共同享用,靠这些财产活命的人有几百。建安初年,朝廷征聘他为卫尉,万不得已他才接受。后来张俭观察曹操已有取代汉朝的打算,于是闭门隐居,不再参预政事。一年多以后,他在许州去世,终年八十四岁。(2008湖北黄冈罗田)【甲】 《愚公移山》(节选)《列子》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乙】 《小儿不畏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①[浣(huGn)衣]洗衣服。②[庶几]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⑴震山北之塞() ⑵固不可硼()⑶甚矣,汝之不辜() ⑷虎亦寻卒去().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X”。(2分)TOC\o"1-5"\h\z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甲文愚公“老骥伏杨,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2分)【参考答案】16、(1)苦于(2)通(3)通“慧”,聪明(4)不久(4分,每对一个得1分)17、(1)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分)(2)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2分)18、AXBXCVDV(2分,每个0.5分)【参考译文】【乙】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像刚才一样在沙滩上玩耍。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怕,最后,老虎终于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来吓唬人: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2008湖北黄冈)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支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己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外”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久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 ⑵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晋之(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3分).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除甲、乙两文之外)(1分)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参考答案】.(1)离开(背弃):(2)厌恶(嫌弃)。(2分,每空1分).(1)位高意下:(2)官大心小:(3)禄厚不取。(3分,每小题1分,意近即可).(1)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2)楚王听取墨子的谏言,停止攻打宋国。(1分,符合要求即可)【参考译文】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独自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傲慢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祸患就会和他共处。”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聆听并接受您的教导,愿意听您的教诲。”老人说:“地位已经高,要越是为人谦恭;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己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了!”孙叔敖回答说:“您说得十分对,(我)会牢记的。”(2007湖北黄冈)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妄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朝眼衣冠( ) (2)吾妻之美我者,和我也(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邹忌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2分)【参考答案】.(1)穿戴;(2)偏爱。(2分,每题1分).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分,如关键词语漏掉或错译,酌情扣分).(1)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2)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3)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王。(3分,每条1分).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2分,言之成理即可)(2007湖北黄冈)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草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传乎j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亦不详其姓字()(2)每有会意()(3)期在必醉()(4)其言兹若入之僖乎().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的译文:.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我的理解:.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我的介绍:【参考答案】.(1)知道;(2)休会.领会;(3)期望,希望;(4)辈,同类。(4分,每题1分).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分,如关键词语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2分,意近即可).参考示例: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言寡语。他一生好读书,喜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3分,能从生活状泥、性格、、志向情趣三个方面介绍,且语言简洁、流畅即可)【参考译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2006湖北黄冈)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殊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甜,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⑴良多趣味(2)林寒涧惠⑶用引凄异(4)虽乘奔御风不以殊也.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绝爆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文: .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导游词: 【参考答案】.(1)真(或实在) (2)寂静(3)连续(4)快(4分,每小题1分).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2分,如关犍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分,每处1分).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3分,三峡风光介绍2分,时代变化1分。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分)(2006湖北黄冈)隆中对(节选)亮答日:“自董卓二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子袁绍,则名微顾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挑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型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自董卓三来(通“以”) ⑵名微顾众(而且)⑶挟天子而令诸侯(她) (4)和尽南海(物资).翻译下面文言语句。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竹篮、竹筒)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水)来迎接将军你呢?.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D①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②孙权“贤能为之用”。⑧刘备“总揽英雄”。(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2)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参考译文】诸葛亮回答道:“自堇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