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A.过多的氮B.过多的磷C.过多的碳D.过多的氮和磷等

2.下列植物中,生长型不同于其他的一种是()。

A.松树B.红杉C.棕榈D.芦荟

3.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

4.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

A.金字塔形B.钟形C.壶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5.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将发生()。A.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B.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C.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D.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6.生长在新疆的马铃薯比生长在平原地区的大,其主要原因是

A.阳光辐射强烈B.白天温度高C.降水多D.昼夜温差大()

7.生态学的发展概括起来,分为()

A.三个时期B.四个时期C.五个时期D.六个时期

8.生理有效辐射是()。A.红光、橙光、蓝紫光B.红光、绿光、青光C.红光、橙光、绿光D.绿光、青光、蓝紫光

9.锥体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的年龄金字塔属于()。

A.增长型种群B.稳定型种群C.下降型种群D.混合型种群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坡较北坡有温度高、湿度小、蒸发量大的特点

B.南坡较北坡土壤有机质积累少,也较干燥和贫瘠

C.南坡的植被多喜暖、喜光、耐旱

D.在水分经常缺乏的地方,南坡树木的生长较北坡好

11.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12.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气候因子是()

A.风力和雨量

B.风力和温度

C.温度和雨量

D.光照和温度

13.按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当年完成生活史并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利时期的植物是()。A.一年生植物B.地面芽植物C.地上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14.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1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下列哪种生产力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A.初级总生产力B.初级净生产力C.群落净生产力D.次级生产力

16.起始于裸岩的旱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是()。A.地衣群落B.苔藓群落C.草本群落D.灌木群落

17.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气相型的是()。A.磷B.钾C.碳D.铁

18.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落叶

19.下面关于草食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被草食动物危害的程度,因损害部位、植物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动逃逸,因而只能被动地遭受食草动物的危害

C.牧场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场,而适当地放牧会产生积极作用

D.有些植物为阻止食草动物的“捕食”,会产生“防卫”反应,以减少自身的伤害

20.单位栖息空间(种群实际所占据的有用空间)内的个体数所表示的种群密度是

A.粗密度B.生态密度C.最适密度D.饱和密度

21.海洋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空气D.压力

22.温带草原在半干旱区的群落类型是()。A.草甸草原B.典型草原C.荒漠草原D.高山草甸

23.食物链“草一兔一鹰”中的鹰处于()。A.第一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D.第四营养级

24.苔藓、蘑菇、白蚁、蜘蛛等均以林中枯死的朽木为生,这些生物组成了()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食物链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26.根据有效积温法则,一种生物分布所到之地的全年有效总积温必须满足该种生物完成一个世代所需要的

A.K值B.T值C.N值D.T0值()

27.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生物循环C.沉积型循环D.气相型循环

28.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

29.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水因子B.光因子C.气候因子D.土壤因子

30.早稻是不宜连作的农作物,其原因是()。

A.种群调节B.竞争作用C.密度效应D.他感作用

31.下列条件中,能提高雏鸡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的是()。A.高温条件B.低温条件C.恒温条件D.昼夜变温

32.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A.单元顶极理论B.多元顶极理论C.顶极格局假说D.以上都是

33.石油、煤在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中为()。

A.贮存库B.交换库C.循环库D.混合型库

34.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

35.以植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又称为()。

A.第二营养级B.二级消费者C.二级肉食动物D.顶部肉食动物

36.某一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在生态学上可称为一个()

A.群系B.群落C.群丛D.种群

37.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A.海洋B.草原C.海陆交接地带D.荒漠

38.北方针叶林主要分布在()。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39.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A.1~2B.2~3C.3~4D.5~6

40.施加有机肥、秸秆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中()

A.N素B.P素C.有机质D.微量元素

41.种群的生态出生率是指()。A.生理出生率B.最大出生率C.实际出生率D.理论出生率

42.北方针叶林主要分布在()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43.植物适应强风的形态结构是()。

A.树皮厚、叶小而坚硬等减少水分蒸腾的旱生结构

B.根系浅、材质脆软、树冠大

C.花一般都不鲜艳,但花的数目很多,常成葇荑花序或非常松散的圆锥花序

D.向背风方向弯曲,树冠向背风方向倾斜

44.在种群指数增长模型Nt=N0·en中,N0为()

A.种群初始数量B.环境容量C.种群增长率D.增长时间

45.极地和高山植物矮小并常呈匍匐状、垫状等,以利于保温减轻严寒的影响,这是植物的()

A.结构适应B.行为适应C.形态适应D.生理适应

46.下列属于磷虾生境的是()。

A.海岸水域及其水底泥沙B.深海水域及其水底泥沙C.深海水域D.深海水域的泥沙

47.如果在一定时间内,由于(),生态系统将会彻底崩溃。

A.断绝了生态系统的物质之一的供应,生态系统就停止了能量利用

B.断绝了生态系统的某些物质供应,不会停止生态系统内能量利用

C.断绝了生态系统的能源供应,生态系统一定会停止能量利用

D.断绝了生态系统的能源供应,不会停止生态系统内能量利用

48.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牵牛B.蒲公英C.除虫菊D.水稻

49.板状根现象常见于()。A.北方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热带雨林

50.生物“自疏”和“他疏”的现象是受()因素的直接影响。

A.密度B.性别C.领域D.社会等级

二、填空题(20题)51.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经济、_______三个亚系统组成。

52.

53.群落演替按发生时间的进程可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和______。

54.世代分离种群的指数增长方程为Nt=N0λt,式中入是______。

55.在我国华北地区,小麦进入夏季扬花后期,常刮一种热而干燥的风,叫______。

56.水循环的驱动力是______。

57.______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方。

58.两个相似的物种由于竞争的结果不能占有相同的______。

59.林德曼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______定律,又叫林德曼定律。

60.欧德姆关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定义是______。

61.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______。

62.光、热、水、气和养分等是对生物生长发育起______作用的生态因子。

63.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______和人为因子。

64.某些微生物适宜在无氧条件下生活,这些微生物称为____________。

65.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______。

66.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要实行利用与保护兼顾的策略,用而有度,主要是坚持收获量小于______的原则。

67.解决生态失调要依靠生态系统的恢复和______。

68.生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三基点是指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______。

69.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分为三个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三个区,即:______、半干旱草原区和干旱荒漠区。

70.自然界种群进化的主要动力是遗传变异和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72.群落演替系列达到最后稳定阶段形成的稳定群落即为顶极群落。()

A.正确B.错误

73.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正相互作用增加负相互作用减少。()

A.正确B.错误

74.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理群落是同义词。()

A.正确B.错误

75.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76.食草动物的引入使植物种群生物量迅速下降,同时食草动物种群数量不断上升,达到一定密度后,植物生物量又减少,食草动物种群也随之下降,以后两个种群的数量表现为周期性的振荡。()

A.正确B.错误

77.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A.正确B.错误

78.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壤土。()

A.正确B.错误

79.

()

80.紫外光可以诱杀害虫、消毒灭菌,大剂量紫夕卜光会使生物发生病变甚至致死。()

四、简答题(5题)81.动物采用哪些方式适应冷环境?

82.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并举例说明。

83.简述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

84.简述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85.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五、论述题(2题)86.试论述生物的生态对策。

87.论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途径。

六、单选题(0题)88.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

A.气候项级

B、偏途顶级

C、土壤顶级

D、地形项级

参考答案

1.D赤潮产生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有大量磷,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2.D

3.D

4.A

5.A

6.D

7.B

8.A生理有效辐射一般指波长在380~760nm的可见光。尤以波长在620~760nm的红光和波长在490~435nm的蓝光对光合作用最重要,红橙光为叶绿树最容易吸收的部分。

9.C解析:锥体基部窄、顶部宽代表年龄小的数量少、年龄大的数量多,属下降型种群,故选C。

10.D

11.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12.C

13.A

14.D

15.C

16.A

17.C

18.D

19.B

20.B

21.B

22.B

23.C

24.B

25.D

26.A

27.B生物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的循环。

28.B顶级格局假说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29.C

30.D

31.D地表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变化产生温度有规律的昼夜变化,使许多生物适应了变温环境,多数生物在变温下比恒温下生长得更好。例如,蝗虫在变温下的平均发育速度比恒温下快38.6%;昼夜变温能提高雏鸡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

32.C

33.A解析:石油、煤贮存于地表底层,是能量流动的贮存库,只有将其采出来利用,才能开始能量转化,故选A。

34.B

35.B

36.D

37.C

38.D

39.D

40.C

41.C

42.D

43.D

44.A

45.C

46.B

47.C

48.C

49.D

50.A

51.社会社会

52.

53.快速演替快速演替

54.周限增长率

55.干热风干热风

56.太阳能太阳能

57.热带雨林热带雨林

58.生态位生态位

59.十分之一

60.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61.盖度比

62.直接直接

63.生物因子

64.厌氧性微生物

65.外部因素外部因素

66.净生产量

67.重建

68.最适温度

69.湿润森林区湿润森林区

70.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71.N环境容纳量的定义是指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并不是指种群数量的最高值。

72.A

73.A

74.A

75.N

76.A

77.B

78.A

79.Y

80.Y

81.①减少体壁的热传导增强隔热性。②增加产热——对低温的代谢反应。③逆流热交换机制。④局部异温性。①减少体壁的热传导,增强隔热性。②增加产热——对低温的代谢反应。③逆流热交换机制。④局部异温性。

82.(1)各生态因子都有各自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相互之间不可替代。(2)在一定的范围内,某因子不足时,其作用可由其它因子的增加或增强而得到补偿。(3)例如,光照和二氧化碳两因子在植物光合作用中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但是在光照不足引起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光合作用下降的幅度。

83.(1)生物量强调的是一定时间、空间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重量(kg·m2)。(2)生产力强调的是单位时间、单位空间生产量的多少(kg·m2·a-1)。前者表示测定时为多年积累的量,后者表示单位时间(通常一年)生产的量。(3)生物量随时间而逐渐积累,可表现为生物量的增长。而生产力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而表现为有规律的变化。生态系统发展初期可能生产力较高,而生物量不大;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生物量可达到最大值,而生产力却极低。由此可见,生物量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生物量的大小对生产力有某种影响。当生物量很小时。如树木稀少的林地、鱼量不多的池塘,是没有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的。这时,生产力就不会高。反之,树木密、鱼太多,则限制了每个个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生物量很大,但不意味着生产力高。

84.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1)土壤是许多生物栖居的场所;(2)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3)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4)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

85.(1)环境条件。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3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①初级生产者。②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③初级生产量的分配状况。④初级生产量的消费状况。⑤群落中动物的影响。(3)补加能源的作用。(1)环境条件。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3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①初级生产者。②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③初级生产量的分配状况。④初级生产量的消费状况。⑤群落中动物的影响。(3)补加能源的作用。

86.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都具有自独特的并且是相互联的生态特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r对策和k对策。r对策者生活的环境条件多变不可预测不确定;死亡率大为随机的非密度制约;群体密度随时间变化大无平衡点通常处在环境K值以下属于未饱和的生态系统有生态真空每年需生物重新定居;种内和中间竞争强弱不一一般较弱;寿命短通常不到一年;对子代投资小常缺乏抚育和保护机制;迁移能力强适于占领新的生境;能量较多的分配给繁殖器官;自然选择的最终结果是种群迅速发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都具有自独特的并且是相互联的生态特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r对策和k对策。r对策者生活的环境条件多变,不可预测,不确定;死亡率大,为随机的非密度制约;群体密度随时间变化大,无平衡点,通常处在环境K值以下,属于未饱和的生态系统,有生态真空,每年需生物重新定居;种内和中间竞争强弱不一,一般较弱;寿命短,通常不到一年;对子代投资小,常缺乏抚育和保护机制;迁移能力强,适于占领新的生境;能量较多的分配给繁殖器官;自然选择的最终结果是种群迅速发

87.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现有竞争排斥现象。(4)生态位分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多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不同的:每一物种的生态位都和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