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河北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天津市河北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天津市河北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天津市河北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天津市河北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区2021—2022学年度九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

至第4页,第II卷为第5页至第8页。考试实行开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

时间60分钟。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

案涂写在“答体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

题卡”一并交回。

祝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符合题意。

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内容能够证实“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

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的是()

A.贾湖遗址出土的刻符龟甲和骨笛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谷壳等

C.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D.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高柄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

骨器、用耒耙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B项正确;出土的刻符龟甲和骨笛,与原

始农业内容不符,排除A项;人面鱼纹彩陶盆、黑陶高柄杯,与手工业相关,排除CD

项。故选B项。

2.下列各项中,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为政以德B.无为而治C.以法治国D.兼爱非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

想是“仁”,主张“为政以德选项A符合题意;道家主张“无为而治”,B排除;法家主张

改革,提倡法治,C排除;墨家主张“兼爱”、"非攻”,D排除。故选A。

3.隋朝建立后,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其中连接了海河和黄河水系的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邢沟D.江南河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

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

系,自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祁沟、江南河,其中连接海河和黄河水系的是永济

渠,A项正确;通济渠连接了黄河和淮河水系,邪沟连接了淮河和长江,与题意不符,排

除B项、C项;江南河连接了长江和钱塘江,排除D项。故选A项。

4.下列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骨相曲辕犁

A.政治制度完备B.海外贸易发达

C.农业技术进步D.文学艺术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骨耙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的耕种工具,曲辕犁、筒车是唐朝时

期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秧马是宋朝插秧的工具,综上所述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农业技

术进步,C项正确;题干图片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海外贸易、文学艺术信息,排除ABD

项。故选C项。

5.宋朝重视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科举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

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风气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

③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④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宋朝重视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科举的发展对

宋朝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

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

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

固和社会的安定,因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6.下列不同时期的形势(疆域)图体现出的趋势是()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元朝形势图(1330年)

A.各民族间交融趋势受到阻碍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不断南移D.藩镇割据的局面在不断重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形势(疆域)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从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到南宋时

期与金、西夏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再到元朝实现统一,反映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

趋势,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B项正确;元朝实现统一,有利于各民族之间

的融合加强,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已经完成,排除C项;北宋建立后通过

加强中央集权,已经消除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7.以下材料反映清朝前期的时代特征是()

1684年,设置台湾府

1727年,在西娥设置藏大臣

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回归祖国

A.繁荣与开放和经济重心南移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清朝前期对台湾建制、对西藏的有效管理,对蒙古族管理,巩固

西北边疆,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项正确;繁荣与开放和经济重心南移是

隋唐时期,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排除B项;民族关系发

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8.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

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范文澜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A.影响B.爆发背景C.性质D.失败原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信息结

合所学可知,该学者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的角度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因

素,因此D选项正确;材料主要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因素,不是它的影响、

爆发背景和性质,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

全体。“中华民国”成立于()

A.1911年10月B.1911年12月C.1912年1月1).1912年

2月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

时政府成立。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故选C项。

10.“其伟大的历史意义,不仅表现在它实现了中国革命大本营从南方到北方的战略大转

移,而且表现在它为实现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转变奠定了重要前提

和基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南昌起义B.红军长征C.西安事变D.淞沪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不仅表现在它实现了中国革命大本营从南方到北方的战略大转移,

而且表现在它为实现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转变奠定了重要前提和基

础”,可知材料指的是红军长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是国内战争时期实现了中国

革命的战略大转移,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为之后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B项

正确;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排除A项;西安事变,是张学良

杨虎城发动的逼蒋抗日的事变,排除C项;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

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排除D项。故选B项。

11.下列革命军队名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八路军、新四军②人民解放军③中国工农红军

A.①®@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①八路军、新四军出现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即1937-1945

年;②人民解放军出现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③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于1928年4

月的井冈山会师,结束于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因此革命军队名称出现的顺序是

③①②,D项正确;ABC对革命军队名称出现的顺序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中国抗

日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抗日战争胜利,这是中国人民一百

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

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都是侵略侵略中国发动的战争,以清政府失败结束,并被迫签订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逐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A.董存瑞B.黄继光C.邱少云D.焦裕禄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

路,被授予特等功臣、特级英雄,B项正确;董存瑞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排除A

项;邱少云并不是牺牲于上甘岭战役,排除C项;焦裕禄并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排除

D项。故选B项。

14.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中共()

A.十四大B.十四届三中全会C.十八大D.十八届

一中全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项正确;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十八大、十八届一中

全会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15.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是

()

A.海峡两片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C.海峡两片直接通邮、通航、通商D.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2年,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

会和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A项正

确;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是在1987年,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发生在2008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C项;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项。故选A项。

16.成立于1966年,是中因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的部队是()

A.潜艇部队B.空军部队C.战略支援部队D.火箭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2015年12月,我国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火箭军的前

身是战略导弹部队。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不断,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

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D项正确;潜

艇部队、空军部队、战略支援部队,与题意部队的任务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

项。

17.近年来,中因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因外交()

:12O-

:UNYCHINA-

二十国集BHt州峰会比金邮祟“一带一珞”国标合作青峰论母把念看祟

A.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B.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邮票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

展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组织,在多边和

双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故参与二十国杭州峰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

论坛都反映了我国的外交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B项正确;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

化,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D项;提出了“求同存异”

的方针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排除C项。故选B项。

18.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若陆场成功著

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宇航员身体状态良好,他们在空间站组合体中工作生活

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

同一领域的是()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D.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若陆场成功著陆航天2事业的

成果。据所学知识,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厂,2003年10月,航天员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果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

天技术的国家,C项正确;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

功、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都属于军事上的科技成果,排除ABD项。故选C项。

19.《十二铜表法》以文字将法律公布于众,使量刑定罪有了依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

族的专横。制定这部法律的国家是古代

A.埃及B.印度C.雅典D.罗马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法律,故选D;《十二铜表法》与古

代埃及、印度、雅典无关,排除ABC。故选D。

20.被认为是欧洲州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庄园的兴起B.城市的兴起C.行会的兴起D.大学的

兴起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

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新的气象,大学的

兴趣被认为是欧洲州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D项正确;庄园的兴起、城市的兴起、行

会的兴起都与被认为是欧洲州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21.光荣革命确立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归议会所有的原则。”遵循该原则,英国逐渐形成了

()

A.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联邦制D.封君封

臣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确立议会

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因此题干中光荣革命确立

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归议会所有的原则。“遵循该原则,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B项正

确;共和制与英国遵循原则不符,排除A项;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国,

排除C项;封君封臣制是欧洲在封建社会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2.取得下列成就的人物是()

主要成就

1.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三大成就。

2.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者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A.牛顿B.达尔文C.梵高D.贝多芬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该人物是牛顿,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

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

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

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

进了一大步,A项正确;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排除B项;梵高是荷

兰印象派画家,排除C项;贝多芬是德国著名音乐家,排除D项。故选A项。

23.到1935年初,美因失业人数,1933年初的最高点减少了400万人;资本收入从1933

年以来增加了6倍,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这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B.美国独立C.罗斯福新政D.美国内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美国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933年

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后,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实行新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新政的实施

使得美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低谷,经济复苏,失业率下降,从而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

制度,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列宁在苏俄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与美国无关,排

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T783年间,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美国实现了国

家独立,排除B项;美国内战发生在1861-1865年间,平定了南方叛乱,废除了黑奴制,

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排除D项。故选C项。

24.在《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欧国家庞大的

社会福利支出增加了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

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国家”培养出一批坐享

其成的懒汉。上述材料说明西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A.缓和了社会矛盾B.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C.陷入了重重困境D.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欧国家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增加了

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

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国家”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所以C符合题意;缓和了社

会矛盾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所以A不符合题意;工人阶级斗争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所以B

不符合题意;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所以D不符合题意。

25.当今世界正处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与时代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B.全球生态平衡C.世界多极化趋势D.经济全

球化趋势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与时代主题,故选A;全球生

态平衡,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BCD三项都不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排除。

【点睛】

第n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他们用削尖的

芦苇杆或木杆在泥板上压出一道道笔画,每道笔画看起来都像楔子,因此,由这些笔画组

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了数千年。

——普遍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模册文字

(1)“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依据所学指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

始于哪个朝代?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①《大帝内经》②《伤家杂物论》③《本草网目》

(2)选择材料二中的一本古代中医药学著作,进行简要介绍。

材料三活字印刷术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

技术革命。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

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技术成就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1)商朝。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

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

论和治疗方法。《本草纲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著有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

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毕昇。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解析】

【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

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

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果选择《伤寒杂病论》,可进行简要介绍,东汉末年名医

张仲景(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如果选择《本草纲

目》,可进行简要介绍,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著有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

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有利于文化

的传承和和传播。依据材料三“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

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对欧洲

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

用•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

出过重要的贡献。今天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

今用等。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凭着手中的武器,完全可以停止交租和取消债务,但仍要求他们继续交

纳降低了的地租和利息,并尽最大力量发展生产,以支援战争……这些政策有力地激发了

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大部分愿意救亡的地主乡绅们所能接受。

——(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

材料二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概括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实施这一土地

政策的主要原因。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土地改革的政策,与之相配合制定了什么总路线,两

者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

(2)依据材料三概括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谈谈产生这一趋

势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

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手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

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3)依据所学写出“他”的贡献。依据材料四,说一说“他”身上所体现的科学家精神。

【答案】(1)内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原因:日本侵略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

升为主要矛盾;为了团结愿意救亡的地主乡绅。总路线: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个,

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作用:激发了

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趋势:粮食总产量呈上升趋势。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独立,和平的环境下国家

致力于发展经济;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国家的经济政策,如改

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生产积极性。

(3)贡献:成功培育出釉型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作用。精神:大胆质疑,细心

求证;淡泊名利,坚持不懈。

【解析】

【小问1详解】

内容,根据材料“但仍要求他们继续交纳降低了的地租和利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

战争期间,为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在农村采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

策,材料内容正体现了抗日根据地实行的这一土地政策。原因,根据材料“并尽最大力量

发展生产,以支援战争”可知,抗日战争期间,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时期中

国共产党需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以其支援抗日战争;根据材料”这些政策有力地激

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大部分愿意救亡的地主乡绅们所能接受”可得出为了团结愿

意救亡的地主乡绅。总路线,根据材料”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解放战争期间,为调动农民革命生产积极性,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土地改革

总路线,强调依靠贫雇农个,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

度,发展农业生产。作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没收地

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土地,这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

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小问2详解】

趋势,根据图片数据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稳步上升的趋势。原因,根据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推翻了以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三座

大山,建立了人民主权的独立国家,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新中国成

立后通过土地改革,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改革开

放后,通过制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时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以促进生活经济的发展。

【小问3详解】

贡献,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片中人物是袁隆平,袁隆平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釉

型杂交水稻,促进了我国和世界粮食产量的增加。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身上

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

了我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顽

强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大抱负,集中体现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平易近人、淡泊

名利的崇高精神。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规模庞大的煤炭工业,煤炭价格极其低,这

促使各个行业都绞尽脑汁,开发可以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而少雇佣工人的新技术、新

工艺……从1560—1800年,英国的煤炭产量增长了66倍,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煤产量的总

和。

——方林《评罗伯特•丈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材料二这是世界上第一则全球性的新闻:1830年9月,在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

的开通典礼上,首列火车沿铁轨轰隆隆地启动了……它并非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但在它之

前修建的铁路,主要用于运送矿山开采的煤炭和其他矿产至通航水城,而利物浦——曼彻

斯特的铁路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