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士厘游记的内容述略,近代文学论文_第1页
单士厘游记的内容述略,近代文学论文_第2页
单士厘游记的内容述略,近代文学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士厘游记的内容述略,近代文学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绪论】【就花费大量笔墨记载和描绘叙述了日本的展览会,华而不实品类多样、牵涉广泛的各种展览馆让单士厘和随行的长子妇目不暇接,惊叹不已。游记中用文字记录下了工艺馆、教育馆、农业馆、林业馆、水产馆、机械馆、通运馆、美术馆、台湾馆、参考馆等等,这么多的展览馆,却能做到各馆中所有各肆各会,其装饰点缀,千百无一同者,这般精致让人咂舌。文中还尤其提到了赤十字会,其所列品皆治疗所用,如刀圭、护伤衣布等类,无物不洁益求洁,便益求便。此会尤重在军用,由此可发现,日本在那时已具有了专门的人道主义救助机构,重点救助军事中受伤人员,并且极其讲究干净和便利,这更是让久居中国的单士厘感慨不已。在这些参观的馆中,教育馆被尤为具体地描绘叙述了一番。由于年来外子〔即丈夫钱恂〕于教育界极有心得,故指示加详,才有了单士厘始信国所由立在人,人所由立在教育这般先进的观念。故她在参观日本的教育馆时,投以更多的精神和考虑,关注到了日本教育的主要内容不过尚精深,不过劳脑力,而于人生需用科学,又无门不备,极其注重教育的实用性。这样的教育理念引发了单士厘的深入考虑,转而联想到中国教育:中国向以古学教人,近悟其不切用而翻然改图,官私学堂,大率必有英文或东文一门之功课.单士厘敏锐地发觉到了中国教育的弊端与缺失,提出要之教育之意,乃是为本国培育国民,并非为储备人材,故男女并重,且孩童无不先本母教,中国教育应该以培养国民为重心,男女并重。后又有侨商邀请单士厘参观水族馆,在游览中偶遇日本的小学师生,又再次见识了日本先进的教育方式,让作者感慨颇深,记载如下:宏大水族,别畜以水池水槽,各标其名与产地。适有小学校老师率幼生二三十来游,师指壁上所悬图及字示诸生,诸生欣然领悟,盖正与读本相印证.由此可见,日本的教育不仅仅仅是教授书本知识,还同步教授学生相应的实践知识,让其更清楚明晰、更直观、更深切进入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将其加以运用。这样的教育方式与单士厘一直所接触和接受的传统中国教育,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而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对这种区别的一种肯定和支持。这种注重实践的教育方式在今时今日,也被以为是正确和先进的一种教育理念,可见当时日本的文明发展进程是特别领先的。在游记中单士厘不仅关注到了日本教育的文明先进之处,还提到日本政治的先进开化,尤其提到日本海关的行事作风简洁、有效、有序。如游记记载前屡偕外子带若干人来日本,皆神户或横滨登陆,行囊过税关,予未亲见,且每己得外务省知照,故事事简易。此次十人登陆,只予一人通语言,又未先告外务省,不得不亲入税关。行囊四十馀,逐一运入验场,待检视且标入许二字,乃得携出场。虽旅客数十,物件数百,亦不免呈混杂状,然无敢搀越,无敢吵嚷,固由关役驯和,亦由旅客自重。由这样一个机构的处事方式方法,能够窥探日本的效率和作风,充分具体表现出了日本的政治文明之貌,当时的日本仿佛以一副东方大国的相貌呈如今世界面前。单士厘在描写日本的经过中,看到了这个弹丸之国的文明与先进,风景的美丽与宜人,以及人民与的善良、热情与进取,但对于远在他方的祖国所遭遭到来自日本侵略国的苦难,却只字未提。笔者以为这与单士厘在日本遭到了的各种礼遇和招待,是全然分不开的,如游记中所记载外子承日本外务省招待,为赴会之宾,有优待券。予相偕而往。予等至神户,九时登西京丸,此舟予已再度乘矣。有松方幸次郎君,为松方正义伯之子〔伯曾任总理大臣及大藏大臣〕,久游欧美,商于神户〔川崎造船所〕,与外子将游俄,颇惊讶。盖日本重视外子,以为与时局有绝大关系。从这些文字记载可看出钱恂和单士厘在日本遭到了日本的重视和礼待,使得单士厘在日本的游历充满着美妙的感觉,在美丽心情下看到的一切事物难免也会是绚丽明丽的,这无疑给日本形象平添了暖和的个人色彩。二、俄国之旅。与日本先进文明的各种美妙形象相比,俄国在单士厘的眼中则不再是友好、文明的印象,而是以一种妖魔化的形式来塑造俄国,如游记中曾称他们为红胡子,赋予他们凶残、邪恶、贪心等众多令人畏惧的性格特征。这种负面形象的塑造与古时中国人对这位北方邻居俄国的偏见是密不可分的,直至近代,其形象仍未得到改变,提及俄国,主题则是围绕沙皇专制、农奴制、扩张野心等。在俄国对中国的态度上,单士厘进行了多番细致的描写。在游记中频繁提及俄国对中国的欺侮,集中具体表现出为对中国土地的侵占,尤其是当时的哈尔滨,记载如下:俄公司既占香坊为起点,初意亦就香坊经营都会。今划入界内者一百三十二方华里,已建石屋三百所,尚兴筑不已,盖将以为东方之彼得堡也。兵房已可容四千人,亦兴筑不已。哈尔滨左迁,扼满蒙之正中,俄人度地经营,亦势所必至之事,不得谓抢夺我土地也。俄人在哈尔宾购地,固以己意划界,不顾土宜,以己意给价,不问产主,然全以势力强行占有,毫不给价则未也俄人欲将屯地圈入界内,以扩张路域,屡向华人言之,想实行此事亦必不远。此处具体地揭露了沙俄欲一步步将中国领据为己有的野心勃勃,用文字将当时列强的暴行记录下来,沙俄的侵占野心并没有止步于哈尔滨,欲望继续蔓延,如:行二百里,抵着名与满洲铁道分歧点之大驿,东西图籍所共载,以今帝之名名驿,所谓尼果赖司科者,中国旧称为双城子。然今又不名尼果赖司科矣,自彼本年一月一日始,改用东方海军大将之名,名曰司柯里乐夫矣。俄人割人土地,必易新名,欲使人无怀旧之感。今此地入俄手已四十馀年,即铁路告成,亦已八年,而忽又改名,殆以乌满铁道分歧点,其名惹世界耳目,故易名以避之欤?俄国对中国东北肥沃富饶的土地觊觎已久,采用购地、随意给价等方式,任意妄为地侵占本属于中国的土地,之后,为避免引起各方非议,平息舆论,竟然将土地易新名以混人耳目,这种举动让中国人民愤慨。同样也引发了单士厘的不满与怒气,义愤填膺地写下这洋洋洒洒的文字,记录俄国的种种罪行,表示出自个作为爱国志士的可惜与忿恨。俄国对中国的欺凌,除了侵占中国土地之外,还有杀害中国同胞等罪行,单士厘将其逐一披露,详细行径如:俄人肆虐杀淫掠于东三省,自以海兰泡之杀我男妇老幼三千馀人于一日,为最着称。黑龙江沿岸,被杀者数十数百,不可枚举,此将军寿山之所致,犹曰此庚子事也〔华商永和栈、日本商加藤写真店,均以献贿于武官幸免〕。辛、壬以来,被杀一二命,见公牍于三交涉局者以百数〔三交涉局注见下〕,不见公牍者不知数。至于毁居屋,掠家畜,夺种植,更小事矣。沙俄列强毫无人性地残杀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只为知足其侵占和抢夺中国土地、钱财的欲望。他们的刀沾满了中华儿女的鲜血,背负着华夏子孙千千万万的冤魂,这笔血债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永远不会忘怀。当然除了上述文字记载俄国对待中国的种种罪行外,在俄国对内的政策,如政治、教育等各方面,作者也有所记录和描写.在教育方面,俄国比拟重视实业教育,如机械学校以九年卒业,生徒二百许,为学术应用之组织。校内有教场,有工场,一面为研究学术,一面为练习实业。其制造之机械器具,皆坚牢而价低廉,故民间定购者不少,盖此地必要之学校。在学校教育的同时,重视实际技能的操练,并将其练习成品出售,这种教育理念核心是将学术与实业相结合。俄国教育多带有的宗教性,如全都大小教育处凡四十馀所,有宗教、商业、工业、矿山、女学、兵学、医学、幼年学〔为储武学材者,七八岁以上至十馀岁为止。观其教法,亦颇认真。饭时游客至,即邀共餐:茶一杯、肉两片、面包。食前後生徒起立,对像高唱赞美歌。盖俄人于教育上处处带宗教性质,不但孩童也,于武学尤甚。人之贤否,课之高下,无不以宗教之信仰分数为定〕、孤儿院、小学校等。不仅如此,俄国一直坚持使用其东正教之旧历,即便有着很多的落后与不便之处,如:自今日为始,所履之地,皆用俄国历日。今为俄之四月十九日。俄与各国同用太阳历,何以与各国又相差十三日〔每月之十四日为各国次月之一日〕?外子昔年在俄时,彼历与各国差十二日〔每月之十三日为各国次月一日〕。今差十三日者,一九00年各国不闰年〔二月廿八日〕,而俄国闰年〔二月廿九日〕故也。至相差十馀日之故,则各国所用历乃教主格勒革理,根据其记述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关于景教教义,以及其在中国流传情况,有(彼得寺〕、(新释宫景寺之属〕、(景教流行中国碑跋〕、(景教流行中国表〕等篇。介绍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有(章华庭〕、(育斯〕两篇。记叙马可波罗之事,还有钱恂出使欧洲期间获得意大利和荷兰佩章的事迹,有(马哥博罗事〕、(义国佩章记〕、(奥兰琦--拿埽族章〕等,全书内容主要记述作者游览意大利的罗马、威尼斯等城市所记录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古希腊的宗教、文化、艺术等。重点介绍了西欧国家的生活风俗,极富浪漫色彩的神话故事,当时宗教文化,还扼要介绍了西欧先进文明的政治体制。在意大利罗马游览玩耍,这期间的经历使她对当地的神话故事、建筑等产生了浓烈厚重的兴趣。用自个极具女性特色的细腻笔触记载了:〔1〕西欧的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即(章华庭四室〕和(育斯〕,在(章华庭四室〕中主要介绍了章华庭的四个房间所珍藏的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些英雄石雕,单士厘对华而不实的阿波罗、拉奥孔、波尔修斯和墨耳库里乌斯等英雄形象进行了细致描绘叙述。在叙述这些神话人物的时候,还穿插介绍了很多其他的神话故事和人物,如九位缪斯、奥林匹亚山、月桂女神、美神、百眼怪、静默女神等。在(育斯〕中先从宙斯开场,进而展开介绍众神。〔2〕用独立一章介绍(彼得寺〕,主要介绍了彼得寺的位置、地位、历史,以及彼得寺详细的每一个部分:门、廊、枘桴、中亭、正座、右侧、左侧、上瓴下窖等,在对这些详细构造介绍的同时,也介绍了彼得寺所牵涉的历史、文化事迹,还有相关的西方建筑艺术、美学史等。〔3〕关注宗教文化,以及生活在宗教场所的犹太人的生活状况,其文字描写集中在(罗马之犹太区--格笃〕这章,主要介绍了犹太人在格笃凄惨的生活境地。如书中记载:格笃中之犹太人,皆归其所有权于别人,而不得自有。此区住屋,本皆罗马人产,有为大家曾住之屋,人既迁而屋亦易主,犹太人但借地小作耳。由此可看出犹太人的生活之惨状,备受压迫,无人身自由。单士厘记载这样的景象,其目的是在影射本国国民遭受列强的欺压,同样无自由、人权可言,这一目的在其书中也有阐述:合以予在罗马所闻之格笃犹太教区琐事而为一篇,一以溯景教与犹太一贯之渊源,一以示景教与犹太教难融之意见,并以示亡国遗黎受辖于白人治权下之惨况、受辖于黄人治权下之自由云。由此表示出出对与身处格笃的犹太人之境遇类似的国人之恶劣处境的担忧,以此文字来唤醒国人的奋起和斗争,彰显着自个忧国忧民的大情怀。除此,还介绍了景教和摩西教的教义,以及其在中国传播、流行的大概情况,集中在(景教流行中国碑跋〕、(景教流行中国表〕、(摩西教流行中国记〕等章节,华而不实的文字记载具体表现出了作者的宗教主张。值得一提的还有,单士厘在(归潜记〕中有三章节(义国佩章记〕、(奥兰琦--拿埽族章〕、(宝星记〕,都是在记叙其丈夫钱恂在国外获得的勋章情况。对于丈夫获得殊荣,单士厘表现出的是满满的自豪感与知足感,有文字记载:佩章之形饰与名义,莫不关系一国史事,礼制昭垂积跬步主人奉使是邦,一年而归,义王循例以义冠十字章赠别,接着下文叙述到义章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程,还有伦巴之地铁冠的重要作用和其代表意义。积跬步主人由驻和量移驻义使赍奥兰琦-拿埽族大绶十字章来赠。论和律,客国外交官驻其国未满二年者不赠章,今补赠此章,颇疑讶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