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下半年宜昌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1下半年宜昌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1下半年宜昌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下半年宜昌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描写方法是()

A.白描B.渲染C.彩绘D.曲笔

2.下列对《我与地坛》中地坛的描述,具有我的人生象征意味的是()

A.园子荒凉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B.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C.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D.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3.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比法

4.下列作品中属于欧·亨利创作的是()

A.《小公务员之死》B.《羊脂球》C.《警察与赞美诗》D.《最后一课》

5.在新诗的创作上讲求节的匀称、句的均齐,追求建筑美、音乐美的诗人是()

A.郭沫若B.闻一多C.朱自清D.艾青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语出自()

A.《长亭送别》B.《江城子·密州出猎》C.《声声慢》(寻寻觅觅)D.《山坡羊·潼关怀古》

7.《赵威后问齐使》中,赵威后用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为例来批评齐国政治失当,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

8.《前赤壁赋》中,作者借以抒情说理的主要景物是()

A.江水、明月、扁舟B.江水、明月、清风C.明月、清风、洞箫D.江水、清风、白露

9.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情感基调是()

A.秋愁B.家破人亡之思C.人老珠黄之哀D.孤苦无依之悲

10.屈原《哀郢》中的郢是指()

A.恋人名B.楚国都城C.友人名D.官名

11.下列作品属于马致远的是()

A.《汉宫秋》B.《牡丹亭》C.《西厢记》D.《窦娥冤》

12.动脉粥样硬化症主要发生于()

A.大、中动脉B.细动脉C.小动脉D.微小动脉

13.采用倒叙方式,并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互叙述的小说是()

A.《苦恼》B.《宝玉挨打》C.《米龙老爹》D.《婴宁》

14.《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工程技术的科学叫做应用学科,是应用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的理论来解决生产斗争中出现的问题的学问。这里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定义法B.诠释法C.比较法D.比喻法

15.在鲁迅的小说中,以农民为写作对象的作品是()

A.《孔乙己》B.《伤逝》C.《风波》D.《狂人日记》

16.方苞是清代著名散文家,属于()

A.竟陵派B.公安派C.桐城派D.唐宋派

17.《谏逐客书》点明题旨的方法是()

A.开门见山,篇首点题B.画龙点睛,篇末点题C.首尾叙议,中间点题D.隐含于叙事中

18.国务院的文件先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然后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下达贯彻执行,这种行文的方式称之为()

A.多级下行文B.下行文C.逐级下行文D.直达基层的下行文

19.陶渊明《饮酒》(其五)在表现方法上的总体特点是()

A.通过写景来说理B.通过写景来抒情C.融抒情、说理、写景于一体D.通过抒情来说理

20.易安居士是指()

A.辛弃疾B.李清照C.王安石D.苏轼

二、阅读理解(10题)21.先妣事略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姪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在《先妣事略》中作者()

A.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B.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C.夸赞母亲大义灭亲的正气D.怜悯母亲疾病缠身的一生

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厄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昭,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左氏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改)

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23.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④,沧浪罢钓竿。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任公子:《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4.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学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①;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②,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③;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④;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节选自《礼记》,有删改)

【注】①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②大学:古代最高学府。法:教学原则。③扞格而不胜:意谓坏习惯已养成,不易接受教育。④燕:亵慢

这篇文章使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中一种

25.阅读胡适《容忍与自由》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话的诛正是中国专制政体之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所以拥护那四诛之中的第四诛: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第四诛的假于鬼神……疑众和第一诛的执左道以乱众的两条罪名都可以用来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里用了公输般作奇技异器的例子,更没有注意到孔颖达《正义》里举了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例子来解释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故第二诛可以用来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也可以用来杀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故第三诛可以用来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了《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梦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郑玄注以公输般作例子、孔颖达以孔子诛少正卯为例子是提倡宽容还是主张专制?

2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第一段是从哪几个层次进行分析论述的?

27.写出这段文字中演化出的两个成语

28.(2)文中我的几种不同情况构成什么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来说明什么?

29.

30.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一句,有何象征寓意?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碧落

3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3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苍苍

34.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35.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36.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37.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38.烟云雪月之变,倏忽于昏旦。

昏旦

39.制国有常,利民为本。

制国

40.但家景总有些黯淡。

黯淡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作者描写了一个老汉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作者在文中突出描写他们的用意是什么?

4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五、作文题(1题)43.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后世对此一般有两种理解:其一,没有朋友比不上自己;其二,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两种理解折射出来的其实是两种不同的人际交往观、人生价值观。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AA白描,本是中国画中纯用墨线而不着颜色勾勒物象的技法。借用到写作中是指不用更多的渲染,不以华丽辞藻修饰,更不用曲笔陪衬,而以朴实的文字准确描写出生动的形象。这是一种如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描写方法

2.D

3.CC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

4.C

5.BB闻一多主张诗歌在形式上格律化,讲求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6.D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出自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百姓疾苦深切的同情

7.B

8.BB苏轼《前赤壁赋》中主要用到了江水、明月、清风这三种景物来抒情说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9.D《声声慢·寻寻觅觅》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苦无依之感,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10.BB《哀郢》是屈原《九章》之一,从题目看,此诗为哀悼楚国都城被秦将白起攻破而作,当时屈原已在放逐中。郢是楚国都城,故址在今湖北江陵西北

11.A《汉宫秋》的作者是马致远,《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

12.AA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及弹力肌型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等)

13.CC《米龙老爹》在叙事方式上采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互使用,并采用倒叙的叙事方式

14.A这句话是对工程技术下的定义,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15.C《风波》描写了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问题的风波,表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愚昧、保守和精神上的麻木。本小说亦可以看作是鲁迅的一篇乡土文学作品

16.C方苞是桐城派代表作家,主张为义法说,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桐城派的理论,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17.AA《谏逐客书》一文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18.C

19.C

20.B辛弃疾号稼轩居士;王安石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21.ABAB《先妣事略》是一篇记叙文,蕴含着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C、D两项的内容文中不曾涉及,属于无中生有

22.他的学问和品行,私下听说子承父教很长时间了

23.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24.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分析:①比喻论证:用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来比喻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指出了教学实践的重要性。②对比论证:第二段中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与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大学教育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25.提倡宽容

26.第一段从四个层次进行分析论述。第一层:正面概论老师的职能,传道、授业、解惑。第二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三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第四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

27.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28.(2)构成层递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来说明:凡毅力达不到至强者都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反过来说,只有毅力至强者,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29.(3)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

30.象征着作者在革新失败、贬官永州后仍不与培为类卓立独行的品格

31.碧落:天空,道家称天界

32.孳:孳生,繁殖

33.苍苍:繁盛的样子

34.张:陈设

35.率:领导

36.抢:突过,穿越

37.凌:乘

38.昏旦:早晚

39.制国:治理国家

40.黯淡:破败,惨淡

41.文中描写了这一老一少对我的到来都感到吃惊,都穿着汉人服饰。描写他们的用意:一老一小很具有典型性,表现了汉家寨的留存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他们坚守生活,坚守生命,坚守汉人血脉的延续,引出我对他们生存问题的思考,并为下文赞叹人的坚守提供依据

42.BB文章第②段作者列举了自己在国外读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时英国教授的具体做法,包括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讲作品来源和作者生平等。第③段开头说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可见前面的详细列举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什么是考据学。而从第③段中作者对这些做法的评价只做这种功夫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他并不过问可以看出,这些列举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了证据,作者对这种纯考据工作是有不满的,但B项中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并不是作者的意思

43.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曾子说: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每一个致力于追求仁道的君子,总忘不了从各个方面去提高自己,他用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