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导学湘教必修二讲义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节_第1页
地理新导学湘教必修二讲义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节_第2页
地理新导学湘教必修二讲义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节_第3页
地理新导学湘教必修二讲义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节_第4页
地理新导学湘教必修二讲义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习目标]1.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了解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了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一、控制人口规模1.控制人口规模的意义: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控制人口规模的目的: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eq\o(→,\s\up7(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eq\o(→,\s\up7(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思考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什么?为什么?答案控制人口增长。人口持续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压力,对物质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增多,最终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纳废弃物的能力,进而出现各种资源和环境问题。二、转变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特点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结果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思考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你对这种说法是如何认识的?答案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和生产过程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eq\b\lc\{\rc\(\a\vs4\al\co1(作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保护措施:在我国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2.森林资源eq\b\lc\{\rc\(\a\vs4\al\co1(含义: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组成: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3.水资源(1)危机:世界上有60%的地区淡水不足,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2)水污染eq\x(水污染)eq\o(→,\s\up7(加剧))eq\x(水资源不足)eq\o(→,\s\up7(导致))eq\x(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eq\o(→,\s\up7(威胁))eq\x(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条件)(3)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4.海洋资源(1)存在的问题eq\b\lc\{\rc\(\a\vs4\al\co1(过度捕捞海洋生物,盲目围海造地、毁坏滩涂,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污染物))(2)保护措施: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政策和措施。例如:伏季休渔、禁止滥捕、环渤海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等。思考我国地大物博,但为什么说资源短缺令人担忧?答案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拥有量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人地协调的四个关系2.从观念走向行动(1)各国政府的干预和公众参与。(2)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生态环境。(3)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判断1.实行清洁生产的目的是将污染预防控制在生产全过程中。(√)2.带环境标志的产品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3.“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4.绿色消费指对绿色产品的消费过程。(×)探究点一控制人口规模与转变发展模式材料一近年来财政供养人口增加较快,由于“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引发了人浮于事、财政负担沉重等诸多问题。界定财政供养人口的规模,优化财政供养人口结构,减轻财政负担,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材料二“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了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1.什么是循环经济?答案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2.循环经济有哪些模式?答案工业是清洁生产;农业是生态农业。3.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第二,提高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使人们充分认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自觉树立人口观念,自觉限制人口数量的增长。第三,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健康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健康的人口就不会有健康的发展,发展不足又是造成健康问题的根源。1.循环经济及具体形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是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应大力推进生态农业。(1)循环经济①含义②特征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实现良性循环。③具体形式a.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b.生态农业: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到协调一致的轨道上,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2)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对比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经济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增长方式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2.控制人口规模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威胁人类生存。控制人口规模的必要性及措施,见下图: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目标、增长方式上有很大差别。读下图,完成1~2题。1.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增长方式是()A.高消耗、高排放、低增长 B.低消耗、高排放、高增长C.低消耗、低排放、高增长 D.高消耗、低排放、低增长2.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A.秸秆焚烧还田 B.矿渣生产水泥C.垃圾转移国外 D.污水灌溉农田答案解析第1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高消耗、低增长、高排放,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的增长方式是低消耗、高增长、低排放。第2题,矿渣生产水泥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观。探究点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绿色行动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三江平原、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和1996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比较,发现上述地区10年中开垦的总面积近200万公顷(其中开垦草地约120万公顷、开垦荒地约80万公顷),而实际新增的耕地面积仅100万公顷……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疼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1.我国在上述地区10年中被撂荒的土地竟达开垦总面积的________%。答案502.从水资源状况分析,以上地区除三江平原属________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土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湿润半干旱干旱由于水资源短缺,农业技术水平低,无法灌溉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上述土地被撂荒的地区应采取的合理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有(多选)()A.禁止刨草毁林,杜绝滥垦B.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产C.筑沟开渠,进行合理灌溉D.引进耐碱作物品种,改良盐碱化土地E.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F.采用机械化耕作,禁用化肥、农药G.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答案AEG解析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国家。究其原因,除了人口增长快、人口数量多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材料中涉及的地区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滥垦土地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对这些地区,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如营造防护林、退耕还牧等以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解决途径滥垦草地、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退耕还草,防治土地荒漠化滥伐森林水土流失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不合理灌溉土地盐渍化改良灌溉方式开矿产生废弃地覆土复垦非农用地的扩大耕地面积减少保护农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3)水资源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4)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成因及解决措施问题成因解决措施环境污染向海洋中倾倒废弃物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向海洋中排放冷却水冷却水处理后排放杀虫剂随雨水进入海洋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海上石油泄漏清除海上石油污染生态破坏过度捕捞禁止滥捕,实行休渔制度盲目围海造田科学论证围海造田毁坏滩涂保护滩涂的生态作用人与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但不少地方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据此完成3~5题。3.目前,全世界可耕地面积正以每年708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水蚀、风蚀、沙漠侵吞B.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C.城建、公交用地面积的扩大D.畜牧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4.据统计,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辖区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阔5.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A.增加地下水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C.直接利用生活和工业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答案解析第3题,目前,世界可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是由土地退化造成的,而引起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第4题,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降水较少且集中,地表植被一经破坏,便很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第5题,地下水开采过量,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引发环境问题;华北平原人口密集,不可能缩减农田面积;用污水灌溉农作物,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甚至会引发“公害病”。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既可提高产出,又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读“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 D.矿产资源枯竭2.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B.人口激增,人口素质较低C.农作侵入牧区D.土地生产力下降答案解析第1题,从图中“农作侵入牧区”、“牧场超载”等可知该地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第2题,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激增,人口素质较低。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完成3~4题。3.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①提高土壤肥力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减少产品种类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粮食主产区中的()A.青海省 B.河南省C.湖南省 D.广东省答案解析第3题,读图分析,实施清洁生产后,利用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肥力,①正确;生产流程延长了,产品的种类增多了,③④错误;但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②正确。故选A。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酒精生产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原料,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湖南和广东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河南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是主要的玉米产区,故选B。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这种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材料二近几年来,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积极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行绿色清洁生产,既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取得了生态效益,成为“江苏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目前,烟气脱硫系统在该公司投入商业化运行,系统脱硫率大于90%,同时,脱硫过程中生成的副产品脱硫石膏也是一种再生原材料,纯度高,可广泛用于石膏板、水泥缓凝剂的生产。电力生产产生的大量粉煤灰,也成为制造砖瓦和水泥的原料。该电厂清洁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1)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是如何在发电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的?(2)清洁生产和传统工业生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从循环经济角度看,该发电企业的综合效益有哪些?答案(1)该发电企业在生产全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进入到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充分利用,排放量减到最小。(2)清洁生产是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处理,对环境影响大。(3)该发电企业的清洁生产工艺,实现了煤炭发电的良性循环,向环境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废弃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可持续发展。图表特征:循环经济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可以体现地理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等。常见的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右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猪、稻、渔、蔗。单位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沼气池。沼气池用来制沼气,沼气是清洁能源。B据调查,秸秆还田需要收储、粉碎、运输、填埋等环节,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成本。读“我国东北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 B.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 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2)东北地区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A.原料不足 B.冬季寒冷漫长C.日照不足 D.科技水平较低(3)与秸秆还田相比,图中秸秆利用最显著的优势是()A.修建沼气池投入资金和技术,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B.农产品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农民的负担C.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土壤肥力D.禽畜养殖延长了产业链,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答案(1)B(2)B(3)D解析第(1)题,根据箭头方向,图中①提供给禽畜养殖,是饲料。②由沼气池提供沼气作为燃料。③提供给农田,是肥料。④提供给沼气池,用来生产沼气,是废弃物。第(2)题,沼气生产需要在热量充足的地区,通过发酵产生沼气。东北地区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冬季寒冷漫长,废弃物发酵的热量不足。第(3)题,与秸秆还田相比,图中秸秆利用最显著的优势是用作饲料,进行禽畜养殖延长了产业链,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D对。修建沼气池,减少废弃物排放,获得清洁能源,取得了环境、经济、生态多方面效益,A错。农产品加工延长了产业链,不属于秸秆利用的优势,B错。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土壤肥力,不属于秸秆利用的显著优势,C错。阅读漫画,完成1~2题。1.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A.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B.资源短缺C.贫困 D.环境问题2.漫画反映的问题会导致()①资源短缺②环境污染③生态系统不稳定④劳动力数量充足,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人类生存得更加舒适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1题,图中的“人口膨胀”是关键词,描述的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第2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导致人均拥有资源和物质财富少、排放废弃物多等问题,使得人类生存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建设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据此回答3~4题。3.下面的生态园生产体系示意图反映该生态园()①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②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③摆脱了生产的季节周期性和地域性④实现了生产过程能量和资源的梯级利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下列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的是()A.关闭火电厂,推广天然气B.垃圾全部回收利用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D.保护淡水鱼,推行海洋捕捞答案解析第3题,受水热等条件的限制,甘蔗生产具有地域性,这就使得以此为原料的相应工业也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该生态园在生产过程中将甘蔗的生产与相关工业结成产业链,有助于促进甘蔗种植的企业化;由于产业链使每一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都能被下一个产业作为原料,使能量与资源都能被逐级利用起来;同时,污染物的排放也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但不可能完全消除。第4题,循环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产生的废弃物少。读图,完成5~6题。5.有关全球各地土地退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亚洲土地退化以土地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为主B.非洲土地退化严重主要跟沙尘暴频发相关C.欧洲降水丰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D.南美洲严重退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超过北美洲6.目前在我国农牧过渡地区,防治土地退化的主要对策为()A.加强湿地管理,维护其生态功能B.禁樵禁牧,保护基本农田C.合理利用土地,退耕还草D.有机质还田,提高土壤肥力答案解析第5题,亚洲土地退化主要以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为主;非洲土地退化是以人为破坏植被为主要原因;欧洲水土流失远没有亚洲等地严重;南美洲和北美洲严重土地退化面积相当,但北美洲面积远大于南美洲,所以南美洲严重土地退化面积所占比重超过北美洲。第6题,农牧过渡地区土地退化主要是过度放牧或过度农垦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因此合理利用土地是主要措施之一,在部分地区实行退耕还草,有利于生态的恢复;禁樵禁牧不利于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应该适度放牧,防止乱砍滥伐;有机质还田有利于防止土地退化,但不是农牧过渡地区的主要措施。下图为“河套平原示意图”。2017年12月初,M地迎来一批批白天鹅等南迁候鸟,鸟类种类已由过去的4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近80种。完成7~8题。7.越来越多的南迁候鸟能够成群结队在M地歇息,表明M地能够()A.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B.净化水中的污染物C.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D.提供丰富农副产品8.形成黄灌区和井灌区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交通 D.政策答案解析第7题,越来越多的南迁候鸟能够成群结队在M地歇息,鸟类种类已由过去的4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近80种。表明M地能够维持生物的多样性,C对。湿地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中污染物、提供丰富农副产品的功能,但并不是越来越多候鸟在此地歇息的原因,A、B、D错。第8题,形成黄灌区和井灌区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黄灌区是引黄河水灌溉,井灌区地势高,不能引黄河水灌溉,只有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A错。区域内气候相同,B错。交通、政策不影响灌溉类型,C、D错。用普通水龙头,捧水方式洗脸,半分多钟,洗脸用水量为6千克左右,而用节水水龙头,同样方式、时间,平均用水量仅为1千克。据此回答9~10题。9.材料中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A.开源 B.节流C.净化 D.淡化10.下列生活方式中同上面类似的是()A.用淘米的水来洗菜B.用淡化后的海水来做饭C.采用大的淋浴喷头D.利用未经净化的工业废水来洗衣服答案(2017·宁波检测改编)2015年秋季东北的一次严重雾霾引起社会关注。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下图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B.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12.以下解决秸秆问题的措施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B.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C.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答案解析第11题,图示生态农业加强了工业与农业的联系,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结合图中各环节的关系,可以得出①是饲料,②为燃料,③为肥料,④为废弃物,所以B正确。第12题,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故A项错误;若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会污染大气环境,故B项错误;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能够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故C项正确;强制措施不可取,D项错误。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森林资源中,松科植物占总量的60%;竹类资源也十分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某公司在松、竹产地采集松花粉、竹叶,并进行加工,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各地设立专营店和网点,并对其集中管理,使许多下岗人员重新拥有工作,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为人民群众送去了健康。材料二某公司的生态产业链示意图。(1)图示产业链的建立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哪里可以看出?(2)图示产业链形成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哪些?答案(1)是。扩大了松树、竹子的种植面积,有效地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