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_第1页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_第2页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_第3页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_第4页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十章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Disease1.流行特征2.高血压3.脑瘁中4.冠心病5.预防策略与措施

心血管疾病概述高血压、脑卒中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心血管疾病的紧急因素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一、心血管疾病(CVD)概述是一组以心脏和血管异样为主的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肺循环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ICD-10规定心血管病主要包括急性风湿热(I00~I02)慢性风湿性心脏病(I03~I09)高血压病(I10~I15)缺血性心脏病(即冠心病I20~I25)肺源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I26~I28)脑血管疾病(I60~I69)以及其他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等

基本概念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肺心病风心病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征候指动脉血压增高。正常人的血压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有确定的波动(如惊惶、兴奋时血压可上升),而且也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引起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动脉血压上升而无特殊缘由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约占全部高血压的90%血压分类标准WHO1996年的标准分4类:正常(<140/90mmHg)轻度高血压(含临界高血压)中/重度高血压(SBP>180mmHg或DBP>105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SBP>140mmHg且DBP<90mmHg)脑卒中脑卒中就是急性脑血管病,分脑出血和脑梗塞两大类,脑出血即出血性卒中,而脑梗塞即缺血性卒中脑出血起因是脑动脉发生晚期硬化,动脉内膜既有斑块和狭窄,也有退行性变脆,在合并有高血压的条件下,脑动脉简洁发生裂开出血脑梗塞脑动脉有高度狭窄,加上局部血栓形成,导致供血堵塞,在晚期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相关脑部组织发生缺血坏死。临床上也称脑血栓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由于供应心脏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所致,这种粥样硬化的斑块积累在冠状动脉内膜上,久而久之,越积越多,使冠状动脉管腔严峻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心肌血流量削减,心脏供氧不足,而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如胸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肺心病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堵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及尘肺等反复发作,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以至发展成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多见于老年人肺心病的并发症主要是肺性脑病,最紧急其次是消化道出血,可因大出血或播散性血管内凝血造成血压下降导致休克;并发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时,可造成各种心律失常和肝、肾功能失调,是肺心病致死的重要缘由风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风湿性心脏炎后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其实质系指风湿性心脏炎在心脏瓣膜上留下疤痕所造成的后遗症,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临床症状:心功能不全〔心衰〕发生于50-75%的风心病患者,并且是死亡的主要缘由。常由于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重体力劳动,妊娠及分娩等诱发心律失常,最常见为房颤;呼吸道感染;栓塞;急性肺水肿;咽下困难二、高血压、脑卒中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肺心病流行概况:

1975—1976年全国总患病率4.69‰

主要紧急因素:

呼吸道反复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井矿职业;寒冷地区或居室保暖性差;吸烟;农夫以及年龄大于40岁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应当作为一个整体来防治二、风心病流行概况:

1992—1995年全国初发风湿热年总发病率20.05/10万,9~17岁多见,寒冷季节多发,农村高于城市,南方高于北方;风心病总患病率0.22‰,随年龄增大而上升,农村高于城市风湿热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是治疗上呼吸道甲组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

二级预防是对风湿热病人或风心病病人定期赐予长效青霉素死亡率是最常用来描述心血管病流行状态的指标:心血管病通常是早期无症状,缓慢发生的,患者常在出现较严峻症状时才去就医甚至于来不及就医突发死亡。因此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统计很困难且不易搞精确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

死因依次发达国家死因构成发展中国家死因构成全世界死因构成

发达国家或地区,死因谱以慢性非传染病为主,包括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

发展中国家,死因谱以急性感染性疾病为主,包括呼吸系疾病和传染病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构成比Diseaseofcircularsystem,age-standardizedmortalityrate

肺心病和风心病同贫困有关,而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主要同富有有关。富有关联的紧急因素暴露和人群期望寿命的增加,是导致富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以及死因顺位前移的主要因素。1996年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死因分析顺位部分城市部分农村死因死亡率1/10万死亡构成比%死因死亡率1/10万死亡构成比%1脑血管病134.5922.28脑血管病161.1125.202恶性肿瘤130.8721.66恶性肿瘤110.9217.353心脏病98.9116.37心脏病104.6116.364呼吸系病92.2915.28呼吸系病71.1511.135损伤和中毒39.416.52损伤和中毒69.0710.80五种死因合计82.11五种死因合计80.84

心血管病及肿瘤占总死亡率的百分比

(1989-1991年45-74岁男性)

心血管病及肿瘤占总死亡率的百分比

(1989-1991年45-74岁女性)心血管疾病地区分布特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确定的地区性,东欧国家较高,法国最低在亚大地区,男性最高是新加坡,最低的是日本,相差2.3倍;女性高的是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的照旧是日本,相差2.9倍。我国不同地区间心血管病死亡率的显著差异(5倍以上)不支持遗传差异的观点

㈡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分布⒈高血压的人群分布特点:

①1959—1980年全国高血压实际患病率增加51.27%,1980—1991年实际患病率增加47.99%(年龄标化率增加25.13%),上升势头极为迅猛。②1991年标化患病率表明,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

③分年龄组血压均值男性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久坐职业人群组患病率一般高于体力劳动者。北方民族患病率一般高于南方民族。④男6~18岁,女6~16岁,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持续上升。婴幼儿高血压多为继发性,随着年龄增长,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增加。儿童和少年中也存在血压轨迹现象。血压轨迹现象:就是儿童时期血压偏高的孩子,成年后血压也会偏高。高血压的危害不仅仅在于它本身,而且在于对靶器官的损害,比如造成心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卒中、肾脏损害,还有糖尿病,甚至导致失明。因此限制体重、劳逸得当,对防治青少年高血压特殊重要

⒉脑卒中的人群分布

⑴人群分布:发达国家脑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1970年以前基本呈上升趋势,1970年以后基本呈下降趋势。我国和东欧国家的脑卒中处于高死亡率水平,基本上稳中略升。1986年全国各大区脑卒中死亡率(1/10万)1986年全国各大区脑卒中死亡率(1/10万)

中国人口标化率1986年全国各大区脑卒中死亡率(1/10万)

世界人口标化率地区分布特点:

北方高于南方

沿海地区高于西部

城市高于农村我国城乡脑卒中发病率比较我国城乡脑卒中患病率比较年龄和性别分布特点:脑卒中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5岁前较低,45岁后明显增加;50岁后死亡率明显增加。

⑵脑卒中类型分布:

贫困国家的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比例较高

富有国家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比例较高。

脑出血的病死率高于脑梗塞

⒊冠心病的人群分布

⑴人群分布:发达国家冠心病年龄标化死亡率1970年以前基本呈上升趋势,1970年以后基本呈下降趋势。冠心病标化死亡率东欧国家较高并处于上升趋势;我国冠心病死亡率北方高于南方(但广东高发),城市高于农村,有上升趋势。②冠心病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高于女性。?

⑵冠心病的类型和病死率:

①严峻的冠心病类型如猝死和心肌梗死在男、女性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

②急性冠心病总病死率约60%,其中约50%死于医院外,因此预防和急救特殊重要。

三、心血管疾病的紧急因素

⒈高血压的紧急因素

⑴高血压对心血管病的紧急性:

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紧急因素,可以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结局。收缩压或舒张压上升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指数曲线关系。发达国家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脏病

中国、俄罗斯和南美主要是脑卒中

⑵高血压的主要紧急因素:

A高钠与低钾摄人:血压同尿钠/尿钾比值的关系比同单独一种电解质的关系更为亲密。贫困地区以高钠摄人为主影响血压。B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腰围/臀围比值同血压成正相关。富有地区以超重或肥胖为主影响血压。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BMI=体重/身高2参考值:18.5以下体重偏低18.5-25健康体重(20-22为最健康)25-30超重30-39严峻超重40及40以上极度超重C遗传因素:高血压的遗传度约为60%,属多基因遗传

D饮酒:饮酒有上升血压的作用,该效应是可逆的

E体育活动:规律和至少中等强度的需氧体育活动,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均有好处F应激:应激的急性升血压作用较确定,但慢性应激状态能否导致持续性血压上升尚不确定应激通常指惊惶、压力而言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通过一系列神经系统、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变更影响机体内环境平衡,出现器质功能障碍,进而产生结构上的变更

⒉脑卒中的紧急因素

A高血压:是各型脑卒中的共同紧急因素。高血压对脑出血的作用强于脑梗塞

B动脉粥样硬化:皮层动脉系统粥样硬化导致脑血栓形成,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子则引起皮层动脉系统脑栓塞。血清总胆因醇同皮层动脉系统脑梗塞(血栓形成和栓塞)呈正相关

externalcarotidartery

commoncarotidartery

internalcarotidartery

C各种心脏病(脱落栓子)可引起皮层动脉系统脑栓塞。

⒊冠心病的紧急因素

A高血压:

血压上升同冠心病紧急呈近似线性关系,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B高胆固醇血症:

LDL将胆固醇内流和沉积在动脉壁,因而是紧急因素

HDL将胆固醇外运以解除体外,因而是疼惜因素

C吸烟:

吸烟与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关联较强,呈剂量反应关系,而与心绞痛的关联较弱。

D糖尿病:

糖尿病或糖耐量异样是冠心病的独立紧急因素。

E肥胖:向心性肥胖或内脏脂肪肥胖同冠心病有关,但它是否独立的紧急因素尚不愿定

F体力活动不足:适度和中等量的需氧体力活动是平安的,有确定的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GA型行为类型和应激:

A型行为类型中的“有害成分”是生气(敌对)特征。心理社会应激(惊惶)可以使心血管病紧急上升。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馋益寿延年

A型性格的特点是性格急躁,争强好胜,过分的自负,固执,好争论,好冲动,富含敌意,具有攻击性等。B型性格的特点是性情随和,与世无争,淡泊人生,不争名利,易满足,生活悠然自由,工作冷静自若,为人平易近人美国学者对3524名男子8年半的跟踪视察,发觉A型行为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是B型行为者的2倍,复发率是5倍,死亡率为7倍心血管疾病新紧急因素探讨:经修饰的脂蛋白:

近年来对脂蛋白探讨发觉经氧化或糖化修饰的LDL以及与之有代谢联系的VLDL,Lp(a),可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而试验研究证明经修饰的脂蛋白更易为巨噬细胞所吞噬而形成泡沫细胞。胰岛素抗拒和糖耐量异样Reaven1988年提出胰岛素抗拒,高胰岛素血症及糖耐量异样可致动脉粥样硬化。近期我国的探讨还发觉胰岛素水平与血压的关联在血压正常,BMI<25组比高血压组更为显著,提示胰岛素抗拒可能发生于血压上升之前近年的流行病学探讨表明,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样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的紧急因素。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VII

最常用的反映凝血因素的指标是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因子VII。前瞻性探讨表明纤维蛋白原值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男性和女性发生冠心病事务的紧急分别增加30%和40%。纤维蛋白原也是四周血管病和心衰的紧急因素,它的增高还是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指标。血中高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自1969年发觉在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儿童中血和尿中高半肤氨酸高度积累,这些儿童尸检时发觉有严峻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将高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联系起来

近年来一些横断面和病例比照探讨表明,血中高半胱氨酸中度增高(非先天性缺陷)是早发冠心病、脑卒中和四周血管病的独立紧急因素由于高半胱氨酸代谢受叶酸,维生素B12、维生B6等维生素摄入量的影响,因此这一缘由在临床上认为仅是遗传的现象经流行病学探讨证明与某些维生素缺乏有关膳食因素和心血管病关系1.膳食蛋白质的量与类型和血压的关系:长期以来对血压有关的膳食因素限于热量平衡(表现为BMI),酒精和膳食中的氯化钠及钠/钾比值。但近10年来探讨显示膳食蛋白质的量和类型以及某些氨基酸和血压有关。

2.膳食钙摄人量和血压的关系:虽然从80年头以来已有多篇人群流行病学探讨报告表明膳食钙摄人量和血压水平呈负关联,也有一些小规模的干预试验表明每天补充1~2g钙,可使轻型高血压者血压降低,但未定论。在我国由于膳食钙普遍低于供应量标准,故适当补钙以达到供应量标准对防治高血压是有利的。3.抗氧化维生素和动脉粥样硬化:基础探讨已在体外试验中证明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可以抑制LDL被氧化,但在人体内很难进行探讨前瞻性探讨报告血中抗氧化维生素水平,或抗氧化维生素摄入量综合分值与冠心病或脑卒中发病(或死亡)呈显著负关联要证明抗氧化维生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还有待随机化的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才能得到确定的结论但提倡多吃簇新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已成为预防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之一4.膳食脂肪酸和血清脂质及冠心病生态学对比探讨7国冠心病探讨中发觉希腊一个人群冠心病死亡率最低,但总脂肪的摄人量却最高,这是由于其脂肪成分主要是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很多动物试验和人体外试验表明长链饱和脂肪酸有促进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并视察到富含黄油膳食会削减前列腺素的生成,而前列腺素是一种强的抗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多数的试验探讨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不影响或稍增高HDL-C,还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5.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高半胱氨酸血症高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可经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重新合成蛋氨酸,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是这个过程的帮助因子,因而有助于降低血中高半胱氨酸。已经有临床试验证明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降低血中高半胱氨酸,WHO建议的血浆叶酸浓度最低应达到13.6mmol/L

四、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⒈社会经济类型与预防:重点在于:①经济落后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