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设计岳麓版必修三讲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1页
历史新设计岳麓版必修三讲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2页
历史新设计岳麓版必修三讲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3页
历史新设计岳麓版必修三讲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4页
历史新设计岳麓版必修三讲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导学目标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1.与政治上宗法分封制瓦解、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等内容相联系,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2.运用比较法,分析诸子百家各派主张的异同,分析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家争鸣;以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社会热点为切入点,理解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现实意义。知识点一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1)地位: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重要________。(2)思想政治思想核心是“________”,提出“________,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性善说主张________,认为人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义利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________,舍生取义(3)影响①孟子的仁政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②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________”之一。③孟子被尊为“________”,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2.荀子(1)地位: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2)思想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认为“________”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性恶论人性生来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政治思想治国应以________为主,主张礼法并施(3)影响: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知识点二墨子与墨家1.地位:战国时期鲁国人,________创始人。2.思想________墨子称其为“仁”,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非攻反对________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1)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________的利益。(2)战国时一度成为__________,其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之后不被重视。知识点三庄子与道家1.地位:庄子继承与发展了________的思想体系,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2.思想哲学观提出“________”的观点,就是万物齐一,世间万物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人生观“________”的人生态度,对事物的变化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命观天与人“________”,人必须顺应自然知识点四韩非与法家1.地位: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是法家的集大成者。2.思想政治思想主张________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哲学思想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儒家“是古非今”,主张________(1)韩非的思想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2)其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________政治体制的需要。(3)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知识点五孙膑与兵家1.地位: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2.思想(1)强调________的规律。(2)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3)重视________的作用。3.影响:他的军事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经其学生的整理,被编为《________》一书。4.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1)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①________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②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________。③法家思想中的________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2)诸子百家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________的基本精神。[图示巧记]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误区警示]1.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说的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2.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的“仁”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的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孔子的“仁”属于伦理思想,孟子的“仁政”学说属于政治思想。3.墨子的“仁”与孔子的“仁”有很大的差别。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子的“仁”是指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4.庄子和老子均是道家的代表,但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消极,充分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悲观失望的精神状态。[图示巧记]1.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2.诸子百家的地位与影响3.儒家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民本”思想有本质的不同。现代的“民本”思想含有民主、自由、平等、公平的原则;而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只是为统治者服务,绝无现代“民主”思想意识。[自主学习答案]知识点一1.(1)奠基人(2)仁政民为贵人性本善说先义后利(3)②四书③亚圣2.(2)天礼教知识点二1.墨家学派2.兼爱不义3.(1)手工业者(2)显学知识点三1.老子2.齐物逍遥不相胜知识点四2.法、术、势变法革新3.(2)中央集权知识点五4.(1)①儒家②哲学基础③变革(2)传统文化主题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比较[史料探究]1.孔子的思想史料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则达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注:①道:引导。齐:整齐、约束。免:避免、躲避。耻:羞耻之心。思考根据史料,归纳孔子的主张。答案“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主张以德治民,遵循周“礼”。2.孟子的思想史料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①。——《孟子·离娄上》注:①表明实行仁政的必要性。思考史料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答案主张:“仁政”;内容:统治者要以德服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主张。3.荀子的思想史料法者,治之端也;君之者,法之原也①。故有君子,则法虽省②,足以编矣……故有神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己爱己,不可得也。——《荀子·君道》注:①法制是国家安定太平的起点,而君子是推行法制的本原。②省:简略。思考史料中体现了荀子什么主张?荀子思想相对于孔孟“仁”“仁政”思想有何不同?答案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不同: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据,礼法并用才能维护国家的统治,礼义教化和刑罚奖惩二者缺一不可。[史论形成]比较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异同思想家主张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名家论史]观点:战国时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士”已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很多国家出现了“布衣卿相”之局,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出入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导读:这段史料讲述了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变化,即身份标志由低级贵族转变为知识分子;士人类别由文士、武士并存到以文士为主;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逐渐形成新的官僚阶层。主题百家争鸣的原因和影响[史料探究]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史料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大变动,王官之学①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中华文明史》注:①王官之学是指周代贵族等级制社会中的主流学术文化。思考史料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答案含义: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崛起。2.百家争鸣的影响史料“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①,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注:①表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思考据史料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答案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史论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借鉴意义1.出现原因(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大变革,奴隶制逐步崩溃,封建制逐步确立。(2)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3)政治上:各诸侯国竞相进行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为此积极招纳贤才。(4)阶级关系上:春秋战国时期,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视。(5)思想文化上:出现私学,形成了一些思想流派。2.借鉴意义(1)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2)庄子的天命观对我们今天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借鉴。(3)荀子的“天行有常”与韩非主张的“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对今天“与时俱进”的借鉴。(4)韩非重视法治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倡导“依法治国”的借鉴。1.(2017·天津学业水平考试)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的学派是()A.儒、道、法 B.儒、法、道C.法、儒、道 D.道、法、儒解析“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反映的是顺应自然的“无为”思想的道家;由“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中的“专制”可知是法家思想;由“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中的“同情心”可知反映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的观点。答案D2.(2017·天津学业水平考试)孟子的学说发展了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其表现是孟子提出()A.“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C.以法治国 D.“仁政”解析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提出了“仁政”的思想。答案D3.(2017·四川学业水平考试)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解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孟子的主张,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答案A4.(2016·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解析孟子、荀子都属于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故A错误;二者都谈到“民”的重要性,提倡统治者得民、爱民;材料中没体现二者关于对待法的态度,故C错误;出于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需要,儒家观点难以为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答案B5.(2017·山东学业水平模拟)如图,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图一“威武不能屈”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和人格修养;图二“人要无为”体现了道家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因此B符合;其他三项不对,法家主张法治、集权和改革,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答案B6.(2016·陕西学业水平考试)学校出台新规定:学生在校不得使用手机。某班就此举行了主题班会,下列同学发言中能够体现法家思想的是()A.甲:循循善诱,耐心说服B.乙:严肃校规,违者严惩C.丙:顺其自然,慢慢改正D.丁:倡导节俭,不买手机解析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A项体现了儒家思想;B项体现的是法家思想;C项体现了道家思想;D项体现了墨家思想。答案B7.(2015·内蒙古学业水平考试)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已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材料二孟子说:“人无有不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把“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他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岳麓版教材》(1)材料一体现了春秋时期哪家学派的主张?其代表人是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材料二体现了孟子对人性问题怎样的看法?孟子是怎样发展孔子“仁”的思想的?(3)请你谈谈对“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看法?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出处回答。第(2)问,由“人无有不善”可知是性善论的主张;结合“仁政”的内容回答第二小问。第(3)问,注意答题角度,即“爱人”和“敬人”。答案(1)学派:儒家;代表:孔子;核心:“仁”和“礼”。(2)看法:性本善;发展:“仁政”(民本思想)。(3)看法:从“爱人”和“敬人”的角度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阅读与思考请结合上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思考文化觉醒与社会大变革的关系。提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并非偶然,这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动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没有统一的思想形态,各国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需要,纷纷网罗人才,养士成风,宽松的局面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环境。(3)阶级上: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4)文化上:经济、政治的变动造成文化下移,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士人阶层壮大、活跃。解析与探究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分析儒家学派成为显学的原因。提示(1)晚周时期社会大动乱的形势,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稳定社会、安抚人心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2)儒家学派的“仁”“礼”等思想,有利于创造、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受到人民的欢迎,也能够得到统治者的青睐。(3)儒家学派顺应历史大发展,不断创新改造,使之能够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自我测评1.列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观点。提示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儒家孟子“仁政”、“重民”、“性善论”荀子“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主张“性恶论”和“礼教”、“礼法并施”以治国墨家墨子“兼爱”“非攻”;提倡“尚力”、“节用”“节葬”道家庄子“齐物”观点,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与顺从自然的观点法家韩非“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反对“是古非今”,提倡变法革新兵家孙膑强调战争的规律;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2.概括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提示(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之间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很多成语典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奇货可居、唇亡齿寒、毛遂自荐、朝秦暮楚等。这些成语典故反映出当时()A.经济大发展 B.政治大动荡C.文化大繁荣 D.社会大变革解析这些成语典故中虽然很多反映了诸侯纷争的事实,但是“毛遂自荐”“朝秦暮楚”说明当时用人体制发生了变化,而“奇货可居”反映了商业发展情况,故只有D项能够完整概括各方面的因素。答案D2.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A.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 B.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要都是各阶层为了表达统治者应该如何统治,国家社会应该如何发展的一些思想,所以从根本上讲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的一种反映。答案B3.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解析“浩然正气”指浩大刚正的精神,这是对人的品德要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真正的大丈夫,要有坚定的信念,不为荣华富贵所诱惑,不为贫贱困苦所改变,不为威胁暴力所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起大丈夫。这三句话,对后世中国人的品德修养和性格形成有深远影响,所以根据题干判断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努力完善个人品德。答案A4.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孟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解析墨子主张“兼爱”,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博爱思想有类似之处,故D项符合;A项在墨子思想中无法体现,故排除;B项不是辛亥革命的核心目的,核心是推翻君主专制创立民国,故排除;C项涉及到墨子的“非攻”思想,但是和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的目的关系不大,故排除。答案D5.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在“死亡与鬼神观”上,“墨家利用,儒家闪烁,道家则淡然”。下列主张属于道家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施行不可以不慬,见有鬼神视之”C.“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D.“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解析A、D两项反映了儒家“入世”的积极生死观,排除;B项的意思是人的行为天知地知,鬼知神知,实际上是对现实人生的震慑,反映的是墨家的主张和要求,排除;C项的意思是人死了以后,上没有君主,下没有臣僚,即体现了庄子无君无臣、脱离世俗桎梏的“逍遥”思想,符合道家“逍遥”“无为”的思想。答案C6.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C.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D.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解析材料表明的主旨是认为仅仅运用法律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故D项符合题意。秦朝贯彻了法家的思想,故A错误;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是在文景之后的汉武帝时期,故B项错误;C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C项排除。答案D7.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关注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 D.关注人的价值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尽管观点各异,相互争论和诘难,但其都各自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强调社会现实的变革符合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关注社会现实是各家共同关注的焦点。A、C、D三项各家也都有涉及,但不是所有学派共同关注的焦点,应排除。答案B8.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