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院公路养护科技公司重组背景_第1页
一公院公路养护科技公司重组背景_第2页
一公院公路养护科技公司重组背景_第3页
一公院公路养护科技公司重组背景_第4页
一公院公路养护科技公司重组背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公院公路养护科技公司重组背景一、国外公路养护行业简介(一)国外公路养护行业现状1、美国公路养护现状美国自1973年在加州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直至今天,经过几十年的连续建设,高速公路管理也早已由“建设管理为主”、“建养并重”转化到“以养为主”。美国联邦政府负责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的90%以上,高速公路建成后交各州按照《AASHTO养路手册》的规定统一养护管理。各州设置的养护单位以地理区域划分,只考虑工作现场和时间因素,作业对象没有高等级和一般公路之分。这种养护管理体制的前提是交通量和路况相对较为稳定,路网已全面构成,可以比较精确的预测养护管理费用。养护作业的主要内容是日常养护和小修工程;养护市场成熟,养护施工企业完全市场化,企业资质评定统一。同时还要求保险行业规范、养护管理标准细致完善,路况设施检测方法、评定标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2、日本公路养护现状日本高速公路资产属建设省所有,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由道路公团直接参与,公团下设若干管理局,管理局下设管理事务所和营业所。管理局主要制定维修计划,并负责道路设施的检修、公路养护、交通管理和收费等。管理事务所负责道路的小修保养、收费、路政等管理,其中许多生产业务(如绿化、养护等)均由各公司承包,事务所负责管理和监督。3、英国公路养护现状英国的道路管理分为两个等级:干线道路和地方道路。干线道路由代表政府的行政机构进行管理,高速公路和干线道路共同构成了干线网。这些干线道路被分为24个管理区域,在每一地区,管理养护机构则主要由限期承包商、行政机构和代理机构组成。代理机构和限期承包商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该区路网的日常养护和管理。而10万英镑以上价值的工作则要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由行政机构自行管理。4、法国公路养护现状法国高速公路的养护体制比较简单,非特许经营的高速公路由政府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养护,费用由财政支出,特许经营高速公路则由特许经营公司负责日常养护和小修,大中修则由合作企业或专业公司承担,费用从通行费收入中列支,通行费收入的25%用于养护和管理。法国高速公路养护方式主要依据车流量大小来确定,在建设初期就对养护方式进行分析,一种是采用日常性小修养护方式,另一种则根据路面寿命采用周期性的养护方式。养护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由法国公路和高速公路科研部制定。5、德国公路养护现状德国的公路被分为联邦级、州级和乡镇级三等。德国州以下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由各县工程处自己负责或者由州公路管理局代管。公路养护和管理所需资金主要有几种渠道与筹措方法:一是一般税收,公路使用者税收和道路通行费;二是上市募集融资;三是发行企业债券,用于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开发建设物业设施等,并用每年定期获得的租金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长期贷款。6、韩国公路养护现状韩国公路的建设和经营体制与中国类似。近年来,重视加强政府对中央、市道、市郡级公路建设计划的集中与调节职能,确保公路建设的效率,针对不同等级的公路制定各自的道路法和道路整备法。韩国正在逐步完善现行的运营管理体制,广泛应用民间创意和经营方法,克服过去国家企业的非效率性和官僚主义,增强竞争力,以提高经营效率。多渠道筹措交通建设资金,包括加强税金制度和应用受益者负担原理,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扩大利用国际金融市场。根据国外公路发展成熟国家公路网的发展轨迹,可以分析研究我国公路网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国情省情存在差异,须以求同存异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投资与建设各国国情不同,在公路的管理养护方面呈现出多种体制。美国由政府负担高速公路建设所需的绝大部分资金,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以联邦政府为主,建成后交地方养护管理。德国高速公路的所有权归联邦政府,由联邦政府统一投资建设,建成后委托各州管理和养护。英国则由国家集中进行投资、建设和养护管理。日本、法国等国家则通过建立专门的全国性高速公路建设实体,以法律的形式授权这些实体负责集资建设收费高速公路,建成后由公司经营,负责收费和养护管理。由国外公路的管养体制不难看出,各国方式并不统一,但每个国家的体制统一,没有多种体制并存的现象。国省干线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多以地方政府为主体,有比较良好的资金保障。经营性高速公路多以高速公路公司为主体,负责管理和养护,其余则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目前我国国内国省干线公路管理与养护体制统一,但高速公路管养体制多种并存,也各有利弊。(二)国外公路养护的共性分析纵观历史,国外公路的发展大致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普及阶段,30年代到50年代的改善阶段和50年代到80年代的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高速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综合发展阶段。这期间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已经结束,建设重心逐渐转移到维护改造已有路桥设施和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系统阶段,养护也成为了现阶段的重点。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公路网较为发达,这些国家在路网规划和建设中坚持长远的观点。到目前为止,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养护工作已成为重点。对于国外的公路管养工作,有如下共性:一是法律体系完善,项目规划到运营各个环节均有法可依;二是公路建设和养护必须严格遵循政府路网规划和技术标准;三是政府与实施建设和运营的企业关系明晰,政府不直接干预纯属企业行为的事务性工作;四是企业的工程技术计划、财务预算、建设及养护的实施必须受政府的监督,收费标准由政府批准;五是公路设计、施工等单位一般通过招标确定,属市场行为。国外普通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一般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和税收,多数国家采取征收公路税的办法,农村公路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兴建。在公路管理体制上一般设置中央一级的公路主管部门,通过法律、资金、规划、工程监督等手段,负责国道和干线公路的建设、运营管理。二、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分析(一)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十一五”发展状况1、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取得显着成绩“十一五”期间,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为价值观,在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全面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1)公路网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国省干线公路等级逐步提升,农村公路行车条件不断改善。截止2010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突破4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4.7万公里,国省干线公路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72%,国省干线公路水泥、沥青路面铺装率达到94.9%,乡镇公路通达率达到99.9%,通畅率达到96.6%,建制村通达率达到99.2%,通畅率达到81.7%。“十一五”期间,全国公路优良路率平均每年增长1%。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优良路率达到99.2%,国道优良路率达到79%,省道优良路率达到75%。(2)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更趋规范。“十一五”期间,各地进一步完善养护技术体系,修订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等规范,颁布实施了《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同时加大养护资金投入,积极实施公路养护工程和路网结构改造工程,实施了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专项行动。“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用于公路养护工程的资金约8011亿元,完成路网改建工程55万公里、公路大修工程16.7万公里、公路中修工程36.4万公里。同时还完成危桥改造11296座/87万延米,完成了国省干线公路安保工程实施工作并累计整治安全隐患路段36万处/12万公里,处治公路灾害路段10283公里。全国国省干线公路的技术状况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取得历史性突破。200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与责任,建立健全了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和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得到逐步加强。截止2010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列养里程已经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94.3%,其中18个省市实现“有路必养”的目标。(4)公路网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建立了覆盖全国40万公里公路的路况信息报送系统并有效运行;公路与气象部门全面开展合作,共同加强公路气象预测预报和恶劣气象预警等工作;部分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立了公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并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发布公路路况以及公路交通气象信息;建立了我国自有产权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相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进一步推广实施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全国共27个省(区、市)实施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组织开展了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区域ETC系统的应用示范工程。到“十一五”末,全国开通了2000多条ETC车道,ETC用户达到150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明显提高。此外,修订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和《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等技术规范,组织完成了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与标志标牌更换工作。(5)路网管理与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有效应对处置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以及汛期防洪与冬季强降雪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初步建立了部省应急会商机制,完善了应急信息报送等制度,探索建立高速公路跨区联动协调等应急运行机制。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初步建立了专兼结合的公路应急抢险保通队伍,定期组织开展警地联合公路应急演练。此外,部印发《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各地启动了部省两级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平台建设,现已实现部与17个省区市的公路视频数据接入共享。(6)公路法制和路政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先后出台了《公路保护条例》、《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等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性的公路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公路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会同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集中治超工作,严重违法超载超限运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建成一批设置规范、标识统一的治超检测站点,逐步推进治超信息系统联网。加强路政管理,完善并执行公路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执法责任制度和执法公示监督制度,实现全国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目标。(7)燃油税费改革平稳实施。2009年年初,国务院正式实施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取消了公路养路费等六项交通规费,基本完成了44万多名改革涉及人员的安置工作。同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十一五”期间全国18个省区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撤销收费站1892个。总体上,《“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纲要》确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目标基本实现,全国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健康发展,养护管理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增强,公路服务水平得到改善,公路交通防灾抗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高,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充分发挥了公路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服务性、先导性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便捷出行做出了重要贡献。2、“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和日益高涨的公众出行需求相比,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公路养护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交通流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公众需求的日益提高,公路养护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资金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一些地方对公路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依然不足,重建轻养、以建代养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公路养护投入不足。燃油税费改革后,普通公路建设、养护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严重短缺。(2)路网结构有待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断头路依然存在;一些主要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不足且可替代路线少,部分重要省际通道相邻省区市的公路技术等级不匹配的问题突出,路网整体服务能力和通行保障水平不高,部分公路交通拥堵较为严重;少数普通国道干线公路技术等级低、通行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低。(3)公路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公路网尤其是普通公路的监控设施不够完善,公路数据库的动态更新机制和应用支撑体系尚未建立,路况信息采集和发布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公路服务信息量少且更新不及时,特别是普通公路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难以满足公众出行服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的服务功能与水平还有待提高。(4)公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普通公路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够完善,部分公路安全设施标准偏低;重载货车和船舶压垮、撞毁桥梁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桥梁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公路基础设施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公路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依然不足,有效的公路跨区联动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体系尚未形成。(5)公路养护管理的基础支撑仍然薄弱。地方公路管理体制不适应公路网络化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公路养护管理标准规范体系有待完善,公路养护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高速公路养护施工技术和工艺难以满足快速、安全、环保的要求。预防性养护技术体系和科学决策体系尚待完善。公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部分公路安全技术难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二)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公路交通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两型”和“低碳”交通发展,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行业主管部门机构调整看,交通运输部“大部制”改革已经完成,整合了除铁路外的其他交通运输行业,“大交通”的管理框架也已成型。2009年,交通运输部在公路司的基础上,新组建了公路局,高度整合了公路建设管理力量,加强了市场准入、标准规范、路网管理、道路养护等方面的管理。可以看出,行业内职能管理部门,将工作重心已经从建设,逐渐转移至管理和养护上来。总体而言,“十二五”期间国内养护行业将会迎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1、“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管理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从养护任务角度看,“十二五”期间将迎来周期性的公路养护高峰期,加之公路交通流量特别是重载交通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公路将面临集中大修和改造的压力,养护任务极为艰巨;从资金保障角度看,“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资金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特别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随着普通公路融资难度加大,公路养护资金缺口进一步加大,而燃油税费改革后,公路养护资金的拨付程序与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将对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规模和养护管理模式产生一定影响。从服务需求和安全保障角度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机动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公众对公路交通出行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不断高涨,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日益被高度关注并逐步成为社会问题。加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及突发性事件日益增加,交通运输安全风险持续加大,这对公路交通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此外,我国已进入资源环境矛盾的凸显期,公路养护管理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重要领域。发展绿色养护,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一项紧迫、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因此,“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适应新变化,满足新需求,不断提高路网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好公路基础设施网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2、“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管理急需转变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并继续贯彻“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价值观念,和“公路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努力转变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方式,坚持“提升管理水平、推进科学养护、强化应急保障、确保优质服务”的方针,进一步夯实公路养护管理基础,全面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切实提高公路基础设施网络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公路交通网络“更安全、更畅通、更便捷、更高效、更经济、更和谐”。3、“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十二五”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以公众出行需求为导向,强化公路综合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始终把“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作为养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服务内涵、丰富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安全第一。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健全标准体系,强化安全监管,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运行机制,加快队伍建设,提高公路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养护优先。强化公路养护管理的基础性地位,建立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大养护投入,加强公路养护和保护,充分发挥现有公路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依法治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地位,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推进依法履职、依法行政,加大公路保护力度。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增强管理透明度。——科技支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完善技术体系,实现科学决策,推进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进步。强化环保意识,推行绿色养护,发展预防性养护、再生利用、安全监测等技术,提高养护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人、车、路、自然和谐发展。——体制创新。本着“层级清晰、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原则,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事权关系,建立适应燃油税费改革需要和公路网管理特性的公路管理体制。4、“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国公路的技术状况和网络结构明显改善,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路网的协调管理能力、通行保障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公路养护和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形成,依法治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初步形成高质量工程、高品质服务、高效率监管、高科技支撑、高素质队伍的公路养护管理格局,逐步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养护作业规范化、路网调度智能化、运营服务精细化、应急救援高效化、路政管理法治化的目标,确保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的需要。主要发展指标如下:——国道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0%以上,消除国省干线公路中的断头路、等外路,同一省际通道相邻省区市公路技术等级基本匹配;——国省干线公路水泥、沥青路面铺装率达到95%以上,总体技术状况MQI达到80以上;高速公路平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大于90,国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除外)平均PQI大于80,且PQI值小于70的比重下降至12%以内;——国道平均运行速度达到60公里/小时;——国省干线公路现有危桥改造率100%,当年新发现危桥处治率100%。基本完成县乡公路中桥及以上现有危桥改造任务。农村公路危桥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每年国省干线公路实施大、中修工程(含预防性养护)的里程比重不少于17%;——全国公路养护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40%,国省干线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70%,高速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90%;——基本建立覆盖国家高速公路和主要国省干线公路的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平台体系,各省级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平台基本建成并与部级平台联网互通。高速公路重点路段运行实时监测覆盖率达100%,东中部地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节点实时运行监测覆盖率达60%;——全国范围内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的平均覆盖率达到60%,建成ETC车道6000条以上,ETC用户超过500万个;——现实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救援2小时内到达、公路应急抢通24小时内完成;——建成具备24小时内预报、6小时内预警的国省干线公路气象监测网络和预报预警服务体系。(三)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1、公路行业发展现状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GDP将年均增长7%,城市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预计到“十二五”末,公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质量明显提升。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达到良等水平,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形成以及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变,以投资为主的公路建设将很难再现往日辉煌,届时庞大的公路网势必增加对公路养护的需求。国家公路事业的战略重点也将由“以建为主”逐步过渡到“建养并重”。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国家“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其中就包括实施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确保全国每年对不少于17%的国省道实施大中修工程。可以肯定的是,公路养护、检测、加固等业务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2.公路养护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随着公路大规模建设的谢幕,势必将迎来周期性的公路养护高峰期,国内公路养护、检测、加固市场,业务需求旺盛,公路养护投入也将大幅度增加。重点工程及大型工程越来越重视预防性养护工作。我国养护市场一直较为开放,众多公路、铁路、港航、林业、煤炭等行业各级别设计单位均开始重视公路养护市场,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并且一旦传统设计单位不能依靠国家基础建设投资来拉动新建勘察设计市场,必将力量投入公路养护市场,产能完全释放,则公路养护市场会快速形成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目前来看,我国公路养护事业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的发展阶段,还存在不少亟待研究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不协调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公路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仍显不足。从硬件条件上看,公路基础设施网络结构不尽合理,通达深度不足,等级标准较低,路况质量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总体规模和效率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农村公路整体服务水平偏低;公路基础设施的安全水平、通行能力、耐久性、抗灾能力仍较弱。路网中还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桥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全国桥梁中大约有12万座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桥梁,约占全国桥梁的38.2%,目前,这些桥梁处于超荷载运营状态,有的已经出现了严重病害,随时可能转变为危桥;而且,80%的危桥都分布在养护力量较为薄弱的县乡公路上。从软件条件上看,随着公众出行需求的日益提高,公路的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全国统一联动的公路应急反应机制尚未建立,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较弱;公路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出行服务信息的权威性、及时性、实用性有待提高,公众信息服务的范围和形式有待进一步拓展;高等级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日显不足,基层基础设施日益老化;公路养护的及时性、快速性亟待提高。二是科技的主导作用仍显不足。能够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集成与应用还较为薄弱;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不足,许多重大工程技术、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如公路安全保障、绿色交通、快速养护、超限治理等技术的研发相对滞后;养护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科研投入不足;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仍显不足,成果有效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水平还要提高。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缺乏。三是制约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与公路基础性、网络性、功能层次性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尚未形成,这已经成为影响公路网总体效益有效发挥的最大障碍;部分高速公路游离于交通部门行业管理之外;收费公路管理不顺,养护监管薄弱,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不健全。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路网的日益完善,二级收费公路的收费收入下降,债务偿还出现问题、贷款难度加大、设站收费越来越不被社会接受等问题使其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养护运行机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养护市场尚未形成;路政管理体制还不顺畅;深化改革的观念和政策性障碍依然存在,观念转变不够到位,系统谋划改革的机制和政策不完善。四是制约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一些不全面、不协调因素依然存在。养护资金不足依然是制约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受不正确的政绩观的影响,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的双重压力下,一些地方也没有把建养并重的方针落到实处,“重建轻养”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普遍存在。公路养护的理念与模式亟需转变,目前,矫正性、被动性、突击性养护,单纯以路面为中心等粗放、单一的养护模式还相当普遍,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区域间发展不协调,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较为滞后,有些国家法规出台后,配套性实施细则未能及时制订,法规层次也有待提高。规费征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协调现象。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公路养护的发展,是我公司进入养护市场的障碍,但同时也是机遇和发展的契机。三、一公院公路养护业务现状一公院目前有五个部门或子公司(科研试验检测中心、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所、桥梁维修养护与加固技术研究所、瑞通公司、众合公司)从事公路养护相关业务。现有机构业务范围表2现有机构业务范围现有机构业务范围科研试验检测中心道路交竣工质量鉴定、桥梁检测加固及承载能力评定、桥梁施工监控、桥梁桩基检测、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隧道结构安全评估和检测加固、地基采空区检测及治理、高边坡稳定性监控、材料试验研究、地基处理和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等领域试验检测等。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所路面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桥梁维修养护与加固技术研究所桥梁养护加固方面新材料的研发、生产、推广及技术服务工作;桥梁检测新技术、新仪器及软件的研发、推广工作;桥梁养护加固有关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的研发、推广及服务工作。瑞通公司主要从事道路、桥梁、隧道的勘察设计、检测、试验评定、加固设计与咨询、公路大修勘察设计;结构加固工艺、技术、材料的开发研制;大跨径桥梁的施工控制;加固工程施工;相关材料、设备、软件的开发等与道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有关的工作及桥梁、隧道等养护技术标准的编制修订与维护。众合公司公路养护工程咨询、设计、管理;公路、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沿线设施检测、评价分析、养护维修设计及养护改建施工总承包;公路工程养护新材料研究、生产、代理及销售;养护管理设备研发;旧路改扩建、旧桥加固改建;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及路面、桥梁、隧道病害预警系统研发;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公路养护业务技术培训等。(二)现有机构资产状况表3现有机构资产状况表单位明细瑞通公司众合公司桥梁加固所路面所科试中心合计资产货币资金7,990,220.842,323,278.75443,937.43280,401.8923,720.2911,061,559.2应收账款23,019,015.0331,812,028.8654,831,043.9其他应收款8,774,167.826,928,405.01348,449.3892,667.53714,125.6016,857,815.3长期应收款2,999,208.552,999,208.6固定资产7,248,275.70698,134.0726,010.004,100.0010,245,698.5218,222,218.3无形资产3,339,914.713,339,914.7小计53,370,802.6541,761,846.69818,396.81377,169.4210,983,544.41107,311,760.0负债短期借款9,000,000.003,000,000.0012,000,000.0应付账款5,161,763.823,858,396.009,020,159.8其他应付款13,045,843.377,327,346.351,424,802.321,413,292.663,655,220.3826,866,505.1小计27,207,607.1914,185,742.351,424,802.321,413,292.663,655,220.3847,886,664.90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18,000,000.0019,000,000.007,328,324.0344,328,324.03未分配利润10,289,110.839,364,121.55-606,405.51-1,036,123.24-2,426,515.7915,584,187.84损益营业收入15,936,027.235,196,581.561,731,964.0022,864,572.8利润总额1,278,906.93679,683.21-232,678.481,725,911.7(三)现有机构人力资源统计养护业务整合涉及的五个部门或子公司,共有在职在岗员工264人;海德公司目前有9名公路养护信息系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其中管理人员4名,生产技术人员5名。整合涉及的五个部门或子公司人力资源分类统计:1、按性别分类统计:人员总数264人,其中男性198人,女性66人。人员男女比例为3:1,基本符合施工企业要求。图1人员性别比例2、按年龄段分类统计:人员总数264人,其中35岁以下189人,36岁至40岁29人,41岁至45岁15人,46岁至50岁14人,51岁至55岁10人,56岁以上(返聘人员)7人。人员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年龄结构基本符合工程类企业要求。图2人员年龄分布图3、按学历分类统计:人员总数264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70人,本科121人,大专46人,中专及以下23人。本科以上人员占人员总数的比例相当高,人员学历结构分配合理。图3人员学历分布图4、按专业分类统计:人员总数264人,其中隧道类专业75人,道路岩土类专业45人,交通土建相近专业74人,财会类专业14人,材料类专业11人,机电信息计算机类专业12人,其他33人。其中隧道、道路、交通等专业性人才占人员总数的绝大部分,专业较集中在桥梁工程和道路工程两类专业上,隧道类、岩土类及其他交通土建专业分布较少,另外,非专业人员人数较多,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图4人员专业分布图5、按职称分类统计:人员总数264人,其中教高8人,高工31人,工程师99人,助工58人,其他68人。目前工程师比例最高,占人员总数的37.5%,助工占人员总数的22%,高工占人员总数的11.7%,职称结构基本合理。图5人员职称分布图6、按职务、工作分工统计:人员总数264人,其中原机构各部门班子成员15人,原机构中管理人员36人,财务人员7人,经营人员15人,行政人员30人,生产技术人员161人。生产技术人员占人员总数的61%,非技术人员占人员总数的39%,其中非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有些偏高(一般工程类企业费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能超过总人数的15%)。图6人员工作分工统计图(四)现有机构仪器设备列表详见附录一(五)现有机构办公场所状况养护业务整合涉及的五个部门或子公司人员共计264名,办公室及会议室等共56间,办公场所总面积为3912平方米,试验场所总面积为9600平方米。1、科试中心科试中心目前在岗人员57名,办公室及会议室等13间,办公室总面积960平方米。此外,科试中心的实验室为30间(含试验楼西大厅结构试验室1间),原材料加工室9间,检测车辆车库6间,试验室总面积为9670平方米,试验室及办公总面积为10630平方米。表4科试中心办公场所现状部门办公地点办公场所面积人均面积办公室数量会议室数量试验室原材料加工室检测车辆车库试验室总面积办公及试验室总面积科试中心科技园试验楼1—3楼960平方米16.8平方米12间1个30间9间6间9670平方米10630平方米2、路面所路面所目前在岗人员21名,办公室3间(含1间大通间办公室),办公场所面积为172平方米。表5路面所办公场所现状部门办公地点办公场所面积人均面积办公室数量办公场所所有权路面所科技园科研楼3楼172平方米8.2平方米3间院属3、加固所加固所目前在岗人员20名,办公室3间(含1间大通间办公室),办公场所面积为172平方米。表6加固所办公场所状况部门办公地点办公场所面积人均面积办公室数量办公场所所有权加固所科技园科研楼4楼172平方米8.6平方米3间院属4、众合公司众合公司目前在岗人员66名,办公室及会议室等10间(含1间大通间办公室),办公场所面积为808平方米。表7众合公司办公场所状况子公司办公地点办公场所面积人均面积办公室数量会议室数量办公场所所有权众合科技园综合楼3楼808平方米12.2平方米8间2个自有5、瑞通公司瑞通公司目前在岗人员100名,办公室及会议室等30间,办公场所面积为1800平方米。表8瑞通公司办公场所状况子公司办公地点办公场所面积人均面积办公室数量会议室数量办公大厅数量办公场所所有权瑞通华晶广场A座12楼1800平方米18.0平方米26间2个2个自有经过多年的发展,一公院现在已经基本形成养护业务专业齐全、设备完善、技术能力强、有一定的市场资源等条件,为了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未来挑战,十分有必要将全公司养护业务资源进行整合,拿出高端品牌,参与未来更加规范有序、竞争激烈的国内公路养护市场竞争。(六)一公院在公路养护市场的优势综合分析我公司养护业务现状,在公路养护市场具备以下优势:第一,具有公路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方面的先进人才,特别是具有一批年轻的交通行业专家,可以在公路养护业务中充分发挥行业专家的巨大作用。第二,拥有先进的、高质量仪器及设备,可以在公路养护市场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和效应。第三,具有公路勘察设计市场的品牌效应,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现有的信誉和市场潜力;第四,拥有机制灵活的咨询顾问企业特点,可以给予灵活的政策,制定具有灵活的参与市场竞争的机制、管理制度和服务理念,能激励企业职工发挥潜力;第五,具备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公路养护行业中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全产业链。第六、稳定的市场优势四、重组的动因(一)我国未来公路行业由建设到养护的发展趋势1、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即将步入公路养护的高峰期。我国正处于人均GDP由4000美元向5000美元,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是公路发展由建设向养护逐步转移的重要时期。我国“十五”、“十一五”期间大规模建设的公路、桥隧将陆续进入大中修期。据估测,“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级公路每年需要进行大中修养护的里程数将远远超过每年建设的里程数(预计到“十二五”末大中修养护的里程将达到150-200万公里)。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结构的升级,汽车时代的来临,公众对于公路路况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将显着提高。“量”的迅速扩张和“质”的不断提高是这一轮养护高峰期的显着特征。公路养护,尤其是现代的养护管理理念和方法、养护技术、工艺和手段必将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2、从国内趋势来看,公路养护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理念更加深化。2011年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第二,政策更加明朗。国办下发《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规定公路养路费总收入(扣除合理的征收成本及交警费用)用于公路养护(含大中修、小修保养及其他管理养护)的资金比例不得低于80%。交通部《“十一五”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纲要》也明确提出各地每年安排的国省干线大中修里程不低于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的13%。3、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国家发展要求来看,公路养护及再生技术将是大有可为的领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当前的头等大事。(二)公路养护业务SWOT分析1、优势(strength)(1)行业优势。公路养护行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社会有巨大的养护需求,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一公院在公路行业发展已久,具有深厚的行业积淀,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把握。参与重组的五部门在业务上没有重叠交叉,有利于重组后的养护公司扩展业务面。众合、瑞通作为独立法人,有一定优势和影响力。(2)技术优势整合重组的五部门拥有先进的、高质量仪器及设备,可以在公路养护市场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和效应。丰富的公路养护及相关业务实践经验,为业务重组提供技术支持。桥梁加固所在做加固评定,做为以后评定标准。(3)人才优势五部门具有公路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方面的各类先进人才,为重组后的养护业务提供了基本的人才保障。(4)资源优势一公院养护业务专业齐全、设备完善、技术能力强、有一定的市场资源,与多省份高速公路有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业务重组后有条件开发高新技术,并且共享五部门之前的客户资源,享有稳定的市场优势。(5)规模优势在五部门基础上整合重组的养护公司具备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公路养护行业中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全产业链,从而创建更高层次的养护品牌,发挥更大的品牌优势。拥有机制灵活的咨询顾问企业特点,可以给予灵活的政策,制定具有灵活的参与市场竞争的机制、管理制度和服务理念,能激励企业职工发挥潜力。(6)品牌优势具有公路勘察设计市场的品牌效应以及在业务上的连续性,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现有的信誉和市场潜力,实现品牌与实力的高度融合。2、机会(opportunity)(1)巨大的养护市场。“十二五”期间将迎来周期性的公路养护高峰期,加之公路交通流量特别是重载交通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公路将面临集中大修和改造的压力,养护需求将日益增多,公路养护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2)政府的支持。我国已进入资源环境矛盾的凸显期,公路养护管理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重要领域。发展绿色养护,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市场发展前景巨大。交通部着手对养护市场推出单独的评定标准,有利于规范市场。(3)客户的特殊性。养护业务客户行政性强于市场性的现状,使得公司多年积累的客户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3、威胁(threat)(1)行业整体性人才不足。公路养护教育培训机制还有不成熟,国内养护行业专业人才缺乏,人才素质整体偏低,研发技术和具备市场经验人员比较短缺。(2)行业资金不足。公路养护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交通流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公众需求的日益提高,公路养护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资金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特别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随着普通公路融资难度加大,公路养护资金缺口进一步加大。燃油税费改革后,普通公路建设、养护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严重短缺。(3)对行业认识不到位。整体公路养护意识淡薄,不能做到“建养并重”。尤其是一些地方对公路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依然不足,重建轻养、以建代养问题依然存在。(4)行业尚未规范。公路行业现行管理体制不完善。养护市场门槛尚未规范化,市场目前处于无序竞争状态,行业进入没有把关,退出行业没有统一的认定和结算标准。4、优势机会分析(strength-opportunity)(1)抓住机遇集中精力发展具备一定规模的养护业务,走高端上层的品牌路线,争取成为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行业带领着。(2)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上制定技术标准作为今后施工的评定标准,形成自身技术优势,让竞争者难以模仿。5、优势威胁分析(strength-threat)(1)加大引进人才力度;(2)注重研发高新技术;(3)提高养护技术和质量,以优质的技术和服务抢占市场;6、劣势机会分析(weak-opportunity)(1)紧抓市场发展的大机遇,制定合理的养护业务发展战略,攻占更多养护市场份额。(2)积极申请养护施工资质。(3)加大对技术施工人员招聘力度。五、重组的必要性分析(一)外部因素分析我国公路养护事业目前还处于整体水平较低、不全面和不平衡的发展阶段,还存在不少亟待研究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不协调因素。例如,养护发展方式粗放、投入不足、以建代养、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毁路垮桥等现象一直存在。养护行业市场不够规范,行业进入壁垒低,没有统一的质量评定标准。公路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仍显不足;科技的主导作用仍显不足;制约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制约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一些不全面、不协调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发展公路养护业务具有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从我国公路发展现状看,经过近20年持续快速建设,基本形成总里程超过400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11的全国干线公路主骨架网络,公路交通总体上从“瓶颈制约”发展到“基本适应”阶段。从公众需求看,已经从过去要求“走得了”发展到“走得好、走得经济、走得安全”的新期待,高效通畅、经济实惠、安全便捷成为了公众关注的新热点。从公路的基本属性看,公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资产,是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重要载体。只有进一步重视和做好公路养护工作,有效延长公路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使公众更好地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成果,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现有公路基础设施的通行效率和服务功能,才能促进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二)内部因素分析“十二五”是公路养护的高峰期,公路养护作为优质投资项目其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并且一公院养护业务专业齐全、设备完善、技术能力强、有一定的市场资源。因此,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公院对现有养护业务进行重组,成立附带养护咨询的公路养护公司,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及稳定的盈利模式,形成养护业务横向与纵向的一体化发展,以便迎接未来更加规范有序、竞争激烈的国内公路养护市场。(三)成立中交第一养护公司的迫切性和必要性1、是切合国家交通运输规划和实施中交股份战略规划,推动国内公路养护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迫切需要2010年10月,中央召开了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二五”宏观政治经济导向,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强调了“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及“东、中、西部区域平衡发展”;强调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创新公路养护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