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论文)4300字》_第1页
《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论文)4300字》_第2页
《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论文)4300字》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不良反应研究摘要我国的药物不良影响监测中心估计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目前,很少有医生对药物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其使用也是盲目的。他们在选择药物时,不注重病原学检查,盲目使用。患者自身对药物的安全问题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几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然后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我国目前药物不良反应的现状进行了检测,最后提出了相应安全用药的建议,旨在提高我国的用药安全。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安全用药1引言相当数量的国内药店为了满足开设药店的设备要求,“挂名药师”现象严重[1]。部分药房只为销售人员提供简单合理的药物咨询,他们认为,药物服务只在药物采购、接受和销售方面起辅助作用。事实上,药学服务是药店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药房服务的主体应该是药剂师,但销售人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药学服务不仅要推荐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而且要监测药物的传递过程,观察消费者的反应,并进行必要的调整,跟踪药物使用的最终结果,做出必要的评价。2药品常见不良反应2.1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一种药品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容易使用药者出现严重的功能紊乱或者器质损害等情况,如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肝脏毒性反应等[3]。一般情况下,若药物使用剂量过高,或者用药者耐受某种药品不佳,则有可能出现毒性反应,一旦出现,要立即停止用药。2.2过敏反应也被称作变态反应,指的是致敏者对某些药物的特殊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过敏性休克等。为了预防变态反应的发生,一般在用药物前需要对用药者进行过敏试验[4]。2.3特异质反应这种不良反应主要与患者的具体遗传素质有关,属于遗传病理。2.4后遗效应指的是停止用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经无法达到最低的有效浓度而残留的药理效应[5]。少数药物服用后,有导致永久性器质性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如吠喃苯胺酸等大剂量使用后,有导致永久性耳聋发生的可能性。3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3.1药品因素人体用药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量。对于患有多种疾病的人来说,不宜盲目应用多种药物,选用种类要少而精,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用药和联合用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同时减少药物相互作用的不良影响。确定需要联合用药时,要应用最少药物的最低有效剂量,同时使用的药物一般分为2至3种。临床数据显示,18.6%的人同时服用五种药物会发生不良反应,81.4%的人同时服用六种以上的药物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方式上应尽量选用长效制剂,减少人常忘记服药导致疗效不明显或治疗失败[6]。如头痛、关节痛等慢性疼痛可以先做物理治疗,以减少药品种类。3.2患者自身的原因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正确诊断,明确用药指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的大小、用药疗程及合适的给药途径。例如,氨基糖普类药物肾毒性大,应尽量避免使用,特别是肾功能障碍的人。部分患者由于机体较长时间处于病理状态,体内蛋白质降低,在饮食上注意多增加蛋白质摄人,对食物进行选择和搭配,尽可能多摄取维生素等[7]。特别是在某些早期和轻症疾病方面,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经常休息、戒烟、适当锻炼和调节心态,减少对药物的依赖,从而达到不用或少用药物即可促进康复的目的。例如早期糖尿病可通过平衡膳食,限制脂肪及含糖量较高食物的摄入进行非药物治疗。3.3其他因素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昼夜规律,选择最合适的时间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多数口服药物可在饭后服用。而有些药物要求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如驱虫药、盐类泻药等,有些药物要求在饭前服,如健胃药、抗酸药、利胆药等。4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4.1完成监测系统,提高报告数量和质量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完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建设,注册监测网络用户约24万人,能够成功通过网络上报基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在线实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报告数量迅速增加,质量显著提高,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数也逐年增加。截至2019年底,全国药品不良影响监测网收到790多万份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县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覆盖率近95%。中国的平均报告数为每百万人991份,远远高于世卫组织要求的数量[8]。4.2提高药物风险管理水平为了让社会群众能够更了解药物风险,监管部门已扩展沟通渠道。及时更新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药物警戒信息等,告知社会群众以及医务工作者要留意用药安全。采取积极回复社会群众广泛在意的药品安全性事件,解除社会恐慌。更加强了对药品生产企业的重点培训,强调其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高安全意识以及专业技术[9]。并通过改进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文献的检测方式,加强国内医药相关机构的合作交流,国际信息反馈机制,多渠道、多方式的收集药品安全信息。在分析和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国家药物监督管理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评估的数据和结果,对已发现有安全隐患的药物做出迅速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对于已经发现有安全隐患的药物,必须监督企业探究问题根源,做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对怀疑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产品,必须要求企业积极主动的进行召回工作。4.3缺乏执业药师相当一部分国内药店对药物的管理、分销和销售的一系列流程仍不够重视。大多数药师缺乏临床医学和治疗知识,不能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功能转变,甚至是对医药服务产生恐惧。缺乏执业药师,很难为患者提供准确有效的药物,消费者在实际生活中接受治疗,很难保障用药的安全性,不良反应也频发。因此,有必要聘用和培养合格的药学人才。5促进安全用药的建议5.1掌握科学正确的药品知识对于普通患者,主动了解药物安全合理性,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第一,科学的用药习惯;二、科学保健习惯;三是更加注重对用药和保健知识的学习,合理选择治疗和用药。根据药品的种类、规格、适应症、剂量和使用途径,药品是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分类的。处方药只能根据医生或主治医生的处方发放、购买和使用;未经医生或助理事先命令,他们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5.2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药品购买OTC药物时,患者必须明确自己是哪种疾病,选择哪种药物,然后去药店购买,否则应当寻求医生开处方。例如,同样是胃病,但由于胃病的不同原因,药物不同,如果不确定自己的病症,应该先去医院进行准确的诊断。药品的购买要注重药盒上的药名和书面适应证,并且必须详细阅读所购药的说明书。了解购买的药品是否能够治疗自己的疾病,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不良影响,但并非所有用药者都会发生不良反应,所以不要因为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药物治疗。服用药物时也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存在,要确定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根据说明书来使用,不要随便改变,如果使用量太大,可能会有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如果使用量太小,药的功效就无法实现。很重要的一项,要看药品批准文号,我国所有的药品都有药品批准文号,没有批准文号的药品是假药。保健品只能够调节机体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起到一些辅助作用,没有治疗作用。5.3不同人群区别用药5.3.1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逐渐下降导致适应能力和耐受性低下,影响了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而且用药比其他年龄段要多,并且经常服用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就相对增加。平时用药大部分是口服的,但人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萎缩,小肠吸收面积比青年人减少30%,肠道血流量减少50%,药物毒性也随着血红蛋白的减少和游离药物数量的增加而增加;65岁以上的人的肝脏和肾脏的血率比年轻人低大约50%,因此肝脏代谢与肾脏消除的能力都减慢。这就提示我们,老年人人用药时要特别慎重[10]。具体而言,在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应尽量先服用主要药物,以避免相互作用,并在必要时请医生调整剂量或延长药物之间的间隔,以保证用药安全。5.3.2儿童用药注意事项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正在发生动态变化,身体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和正常运作,而且比成年人更有可能受到药物滥用的意外影响,因此必须考虑以下几点:(1)为了正确计算儿童的剂量,婴儿和幼儿必须考虑到他们的生理特点,谨慎用药。(2)不得给儿童服用成人药。因为有些药品是禁止儿童服用的,譬如OTC药物中的盐酸雷尼替丁不推荐16岁以下使用。(3)不要过分依赖药物。许多父母过度依赖退烧药,儿童发烧不减,经常服用解热药,这是不恰当的,事实上,当体温不超过38℃时,只需多喂开水即可。温度再高,可以采取物理降温,例如酒精擦拭等。在降温的同时送去医院治疗。(4)更重要的是提醒父母不要过分依赖维生素。很多父母错误地认为维生素是营养物而不是药物,事实上,过量的维生素也可能对儿童的身体产生有害影响,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11]。在体内累积,导致慢性中毒,过量会导致急性中毒。5.3.3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妊娠期妇女必须确保不随意使用药物,必要时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由于生理敏感性,最好不要在怀孕初期服用药物。因为往往会危及胎儿,特别是在胚胎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多数药物都可能引起胎儿畸形,而且还会导致外形及体内器官的缺乏,诸如兔唇和先天性心脏病等[12]。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怀孕期间发生疾病,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在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对自己和胎儿造成危险。总结目前,医疗纠纷、医源性或药物性事件高发,医疗用药成本高,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问题。合理用药的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临床药物中常见不良的药物反应,不仅仅是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可能持续数秒至数小时,甚至在药物停止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加强临床治疗期间对药物的监测和合理使用,以减少不良临床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刘义凯.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J].医学信息,2014,000(003):305-305.王淑莲.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2(v.16):210-211.冯静雯,许彩虹.浅谈口服药物安全管理在老年科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46):219.王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9,017(015):293-294.鲁利甫.浅谈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J].中国医药指南,2017(11).屈晓原,薛建来.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J].中国保健营养,2018,028(023):332.谭碧莲.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合理用药[J].饮食保健,2020,007(007):280-281.何争民,代文婷,彭家志,等.89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用药建议[J].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