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全程攻略_第1页
专题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全程攻略_第2页
专题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全程攻略_第3页
专题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全程攻略_第4页
专题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全程攻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记【巧记+精讲+典练】: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全程攻略中国近代史概述中国近代史概述中国现代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叙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中国现代史概况1)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两大转变: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②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3)四大制度:①社会主义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一国两制”4)四个时期:①过渡时期;②探索时期;③“文化大革命”时期;④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二、中国现代史时空线索三、救亡图存与实现近现代化的时代使命专题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专题专题15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巧记巧记一.2022版课标要求(紧扣课标找准方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知道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通过复习,进一步把握单元主要内容,明确单元知识要点。了解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的具体史实。2.在学生自主温故、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训练指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整合、理解记忆本单元重要知识点,从整体上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的概况。3.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的具体史实,认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及共产党为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所做出的努力,增强爱党爱国的思想情感。(提纲挈领构建体系)(把握重点冲刺满分)1.结合历史资料,考查新中国成立和抗美援朝的影响。2.联系当前实际,从历史价值观角度考查土地改革运动的影响。3.结合历史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立德树人素养提升)1.能够了解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事件、人物、现象;能够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探索这条道路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能够搜集、分析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解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能够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时空观念】精讲精讲一、核心知识梳理:考点一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22】版课标·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知道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3)会议的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⑤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⑥采用公元纪年;⑦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易错易混】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并没有确定国徽。2.《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而不是宪法的作用。3.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5.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6.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国大典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但不表明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成、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不是港澳回归或新中国成立。【难点突破】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一个旧时代结束的标志;同时,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成为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2)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不仅使中国人民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主宰自己的命运;同时也使主权独立的中国,开始真正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国际政治地位逐渐提高。考点2、抗美援朝(1950.10--1953.07)【2022】版课标·知道抗美援朝,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1.背景(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2)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2.过程黄继光邱少云①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志愿军坚守阵地,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②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3.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提示:区别于五四精神、抗日精神等,不同任务下的精神侧重点不同)4.由于他们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回国。5.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易错易混】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称为“最可爱的人”,主要指中国人民志愿军体现了高度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以及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支援了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为巩固有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考点3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2022】版课标·知道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土地改革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时间:1950年—1952年底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土地改革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5.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6.西藏的土地改革:1959年,西藏进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到六十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西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易错易混】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也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以民为本思想和人文主义精神;也巩固了新生的政权。2)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是开国大典。【历史解释容易混淆的两组概念(1)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有改变,不过是由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才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等同于封建制度,它仅仅是封建制度的内容之一。封建制度由多项制度组成。如政治上有封建帝制,这在辛亥革命时已被推翻;经济上有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该制度也基本被摧毁。二、学科素养提升【史料实证】时间1840—1842年19世纪60—90年代中期1919年1949年1978年事件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五四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开端的内涵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

折点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开辟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时空观念】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进程(1)政治上: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封建主义统治被推翻。(2)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宣传西方的新思想、新文化,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3)经济上: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历史解释】建国初三大运动指什么?有什么作用?三大运动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初期所进行的三个大规模政治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使我国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来搞建设,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镇压反革命基本肃清了国内的反革命残余势力,都起到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的作用。

典典练1.1.考向突破抓重点考点一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022春·山东聊城·八年级统考期末)1949年9月21日,作为662位代表之一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这说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制定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员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答案】D【详解】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D项正确;从题干材料里体现不出制定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排除B项;1954年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二抗美援朝2.(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长津湖》《水门桥》系列电影的上映,让我们感受到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此处“纠少气多”中的“气”凸显的是(

)A.立党为公、执成为民民助政精神 B.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C.开天辟地、收为人分的管创精神 D.自力更生、勇于攀登的探究精神【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战争,所以此处的“气”凸显的捍卫国家和平的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B项正确;立党为公、执成为民民助政精神与抗美援朝无关,排除A项;开天辟地、收为人分的管创精神与抗美援朝无关,排除C项;自力更生、勇于攀登的探究精神与抗美援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三土地改革3.(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表反映了1947-1952年中国新、老解放区农村土地所有权情况。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地区农民土地占有情况1948年冀中区、北岳区90%以上的地区达到了土地大体平分热河80%的地区农民共分得土地240万亩1952年全国农民所得到的土地占总面积的95%A.减租减息 B.土地改革 C.土地改造 D.改革开放【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7-195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使众多农民分得了土地,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改造是为了实现绿色发展,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与表格时间不符,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2.2.考点过关夯基础综合练1.(2022春·山东东营·七年级统考期末)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A【详解】根据“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可知这指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949年9月召开的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就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所以题干中所说的这次会议指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A项正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1954年,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是1956年,排除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78年,排除D项。故选A项。2.(2022春·山东聊城·八年级统考期末)聊城市实验中学某班进行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出示了如下信息: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人物: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据此判断,该信息所反映的事件标志着(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人物: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开国大典。1949年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在1949年9月,排除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1978年,排除C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在1956年底,排除D项。故选B项。3.(2022春·山东菏泽·八年级统考期末)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三次“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三次在1949年……”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B项正确;辛亥革命之后建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4.(2021春·山西晋中·八年级统考期末)一部西藏当代史,就是一部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史;一部西藏当代史,更是一部政治制度、社会发展、经济民生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跨越史。那么西藏发展的起点是(

)A.西部大开发 B.开国大典 C.一五计划 D.西藏和平解放【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的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这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一件大事,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祖国大家庭里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西藏发展的起点是西藏和平解放,D项正确;西部大开发推动了西藏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是西藏发展的起点,排除A项;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一五计划的成就,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不是西藏发展的起点,排除C项。故选D项。5.(2023·江西吉安·统考模拟预测)“我只要有一口气都不让敌人一寸土,坚决守着阵地”“我有决心、信心,敢叫敌人只能活着来,不能活着去”……查阅泛黄的志愿军战士决心书,字句铿锵。志愿军战士那献身祖国的满腔忠诚,跨越时空、久久回响。他们战斗在(

)A.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B.北伐战争战场上C.抗日战争战场上 D.人民解放战争战场上【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查阅泛黄的志愿军战士决心书,字句铿锵。志愿军战士那献身祖国的满腔忠诚,跨越时空、久久回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0月,几十万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用生命捍卫了新中国的领土和尊严,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忠诚之歌,材料体现他们战斗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A项正确;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不是志愿军战士,他们战斗在北伐战争战场上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抗日战争战场上是国民党军队、八路军、新四军等共同抗日,他们战斗在抗日战争战场上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人民解放战争战场上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他们战斗在人民解放战争战场上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6.(2022春·山东临沂·八年级统考期末)历史老照片是人们用相机留下的历史印迹,是历史事实的形象再现。老照片《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得场景》(图)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是司令员(

)A.毛泽东 B.彭德怀 C.周恩来 D.刘少奇【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得场景》(图)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是司令员彭德怀。B项正确;ACD项不正确,可排除。故选B项。7.(2022春·山东菏泽·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建国后农村政策调整时间轴,其中①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50—1952年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推动农村土地改革的法律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9月,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排除C项;《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1947年,排除D项。故选B项。8.(2022春·安徽安庆·八年级校考期末)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记下了分地时的场景:“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腰杆子一下子硬起来了,走起路来抬头挺胸,扬眉吐气,真是心情舒畅,干劲冲天。”这说明(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和、拥护B.开展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地位和生产热情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高潮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记下了分地时的场景:‘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腰杆子一下子硬起来了,走起路来抬头挺胸,扬眉吐气,真是心情舒畅,干劲冲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是对土地改革的描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农业合作化,1955年农业合作化进入了高潮,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9.(2022春·山东枣庄·八年级统考期中)朝鲜半岛问题是“二战”的遗留问题,也是东北亚问题的核心,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6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金日成致毛泽东的求援电报》节选材料三

毛泽东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说:“要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材料四

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从1951年6月1日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金冲及等《毛泽东传》(1949-1976年)(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朝鲜的原因。(2)材料三中的“高级将领”是谁?我国“出兵”是在哪一年?本次“出兵”的目的是什么?(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4)朝鲜核问题是东北亚局势的重要问题。面对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你认为中国政府该如何应对?【答案】(1)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我国,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2)彭德怀

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4)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原则;反对各方任何激化矛盾的举动,劝和促谈,维护朝鲜半岛稳定;推动联合国在维护半岛和平上发挥积极作用。(言之成理皆可)【详解】(1)根据材料一“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等信息可以得出,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我国,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根据材料二《金日成致毛泽东的求援电报》可以得出,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2)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材料三中的“高级将领”是彭德怀,我国“出兵”是在1950年,本次“出兵”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抗美援朝胜利的标志是美国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根据材料四“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等信息可以得出,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抗美援朝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4)结合所学知识,站在中国的角度去看待朝鲜半岛的局势,既要维护世界和平,也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还应该处理好中朝关系。例如: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原则;反对各方任何激化矛盾的举动,劝和促谈,维护朝鲜半岛稳定;推动联合国在维护半岛和平上发挥积极作用。(言之成理皆可)3.3.素养提升促能力【史料实证】1.(2021春·山西晋中·八年级统考期末)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A【详解】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提取时间信息“1950年”和“1953年”并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A项正确;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与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历史解释】2.(2021春·陕西西安·八年级统考期中)1952年10月,美国率领侵略军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向上甘岭(如图)倾泻近200万颗炸弹和炮弹。志愿军坚守阵地40多天,击退敌人900多次冲击。双方争夺上甘岭原因(

)A.这是志愿军入朝第一场战役,关系到军队士气B.在上甘岭集中了黄继光、邱少云等大量战争英雄C.这是志愿军总司令部所在地,关系到第三次战役胜负D.上甘岭地处38度线附近,战略地位重要【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和中国志愿军争夺上甘岭的原因是上甘岭地处38度线附近,战略地位重要,D项正确;志愿军入朝的第一场战役发生在1950年,不是在上甘岭,排除A项;双方争夺上甘岭的原因是因为上甘岭的战略地位重要,并不是因为上甘岭集中了大量的英雄,排除B项;志愿军总司令部是在大榆洞,不是在上甘岭,排除C项。故选D项。【时空观念】3.(2022春·山东东营·七年级统考期末)年代尺上的事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请你将空格处补充完整。(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西藏和平解放【答案】B【详解】空格处对应的是1949年10月1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项正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筹建新中国,排除A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4.4.挑战真题树信心1.(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下列哪一图片所示内容是本次会议上决定的?A.中国共产党党旗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B【详解】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B图片所示内容是本次会议上决定的,排除ACD,B项正确。故选B项。2.(2022·贵州贵阳·中考真题)1949年10月1日,当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人民首都的晴空里徐徐开起。参加庆典的王金风激动地说道:“你说多少年了吧?109年!就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啊,是不是啊?我想这个红旗真正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与该场景相关的史事是(

)A.重庆谈判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1949年10月1日”可知与之相关的事件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赢得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当家做主,C项正确;1945年8月-10月,国共双方进行了重庆谈判,排除A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攻克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B项;1953-1956年,新中国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3.(2021·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截至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由1951年的1.29亿元增至2020年的1902.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321.5倍。西藏地区得以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D.“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答案】C【详解】据材料“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截至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由1951年的1.29亿元增至2020年的1902.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321.5倍。”可知,1951年西藏的解放,并于1965年成立了民族自治区人民当家做主,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发展和进步,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我国临近国家提出的,排除B项;西藏经济的发展最主要得益于我国的民族政策,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在西藏的具体表现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排除A项;“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是针对港澳台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4.(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文中高度盛赞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排除A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但是它并没有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5.(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一位战士写下的绝命诗。据此可知,“冰雕连”肩负的神圣使命是(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A.解放全中国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向工业化进军 D.建设现代化钢铁长城【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一位战士写下的绝命诗”“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战士”可知,材料描述是抗美援朝。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阴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因此“冰雕连”肩负的神圣使命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项正确;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排除A项;向工业化进军、建设现代化钢铁长城都不是“冰雕连”肩负的神圣使命,排除CD项。故选B项。6.(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秦基伟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由此可知(

)A.上甘岭战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鲜半岛中部B.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全歼了侵朝美军C.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主要处于进攻地位D.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可知,这是秦基伟将军对上甘岭战役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D项正确;题干没有说明上甘岭战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鲜半岛中部,排除A项;题干没有说明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全歼了侵朝美军,排除B项;从题干中不能得出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主要处于进攻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7.(2022·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这体现的是土地改革的(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评价【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