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大道之行也-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句一译字字落实_第1页
专题09大道之行也-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句一译字字落实_第2页
专题09大道之行也-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句一译字字落实_第3页
专题09大道之行也-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句一译字字落实_第4页
专题09大道之行也-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句一译字字落实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道之行也一句一译字字落实解析加真题再现一、文学常识1.《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着的汇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共二十卷四十九篇,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其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礼记》被列为“五经”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即礼乐的一般理论和礼乐制度。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包含较丰富的哲学思想。2.作者简介:戴圣(生卒年不详):西汉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字次君。梁(郡治今河南商丘南)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官九江太守。与叔父戴德俱学《礼》于后苍。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议。时称"小戴"。圣授梁人桥仁、杨荣。由是小戴有桥、杨氏之学。又曾选集古代各种礼仪的主要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3.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4.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孔子的一段话,该散文主旨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全文分三层。从"大道之行也"到"讲信修睦"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描述了一个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的理想社会,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二、原文一句一译字字落实解析加真题再现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注释】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即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行:施行。也:表停顿。为:是,表判断。选:选拔。贤: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与:通“举”,推举。能:品德高尚,有才能的人。(形容词作名词)。和前面的“贤”同义,即“贤能”。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讲求。信:诚信。修:培养。睦:和睦(气氛)。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赏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个分句是对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道”的分述。“天下为公”是说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选贤与能”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品德高尚的人和有才干的人担任,“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真题再现】1.总括全文的纲领句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3.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社会制度是公有制天下为公。实行民主选举,即选贤与能。?5.文中说明“大同”社会用人的标准句子是:选贤与能。原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注释】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第二个“亲”,父母。“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第二个“子”,子女。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终:终老,终其天年。壮:形容词用作名词,壮年人。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幼童。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译文】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赏析】“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子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对各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特别要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实行生活保障。这句话点出了大同社会一个方面的特征: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在形式上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形成整齐划一的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有分”就是有稳定的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这是大同社会另一个方面的特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真题再现】最能够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与之相近的语句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明社会成员互相交往要求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写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原文: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注释】货:财货。古今异义词,今义为货物或商品。恶:憎恶。于:介词,在。藏:私藏。其:指力,力气。为:为了。【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了自己谋私利。【赏析】?通过人们在对待财物和劳动上毫无私心的表现,点出大同社会又一方面的特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真题再现】1.“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2.“大同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原文: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注释】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奸邪之谋。动词用作名词。闭:杜绝。兴:发生。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乱贼: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动词用作名词。乱,指造反。贼,古今异义词,这里指伤害人,现在指偷东西的人。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作,兴起。外户:泛指大门。闭:关闭大门。是:代词,此,这。谓:叫作、称作。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译文】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赏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大同社会安定、和谐的状况的反映,其中折射出现实社会的黑暗、阴险,这正是人们迫切追求理想社会的原因。【真题再现】1.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全文的总括句。????3.《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三、思考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词语的意思。(2分)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通“举”,推举,选举???⑵故人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加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⑶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顺着,沿着???⑷停数日,辞去。?????去:离开。2.《桃花源记》中三处句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大道之行也》所阐述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生活?(选答两处)(2分)【参考答案】三处句子: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的景象。⑵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写桃花源中人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⑶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写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友好好客。3.《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与《大道之行也》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2分)【参考答案】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道之行也》“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大道之行也》侧重于议论(或“阐述”,《桃花源记》侧重于记叙(或描写)。4.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参考答案】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5.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参考答案】文中的大同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a.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合适的安排(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尤其是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男有分,女有归)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6.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参考答案】"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7.相关成语:①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③夜不闭户:夜间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④老有所终:年老者能安享晚年,终享天年。8.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a.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b.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c.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d.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参考答案】

a.就学年龄过了然后才去学习,那么就劳苦而难有成就。(强调学习的时效性)

b.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研讨),就会孤陋寡闻。(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启发、增广见闻的学习方法)

c.人在学习过程中,有的错在贪求太多(而难以消化),有的错在所学太少(而浅陋狭隘),有的错在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错在畏难而止步不前。(指出学习中容易出现的四种错误)

d.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树,先砍伐纹理平顺的地方,最后砍伐(纹理不平顺)有疙瘩的地方。(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9.补充:原文此后文字记述:

原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足谓小康。”

译文:“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