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题一、填空。1.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特点是(中央厚边缘薄)。放大镜的作用是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放大镜放大倍数不同,镜片的(凸起程度)就不同。2.把两个凸透镜组合其实就是早期的(显微镜)。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做(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3.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图像放大(200万)倍。4.(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5.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人们模仿苍蝇的(触角),研制出“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小眼睛组成。.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人类研制出“蝇眼照相机”和“蝇眼雷达”。6.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7.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的科学家(罗伯特·胡克)。8.洋葱表皮上象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就是洋葱的细胞。9.研究表明,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0.我们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10万)个。11.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比如(草履虫)、(变形虫)等。12.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人是(荷兰)国科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13.科学家发现在(空气中)、(土壤中)、(水中)都生活着微生物。14.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看到了(细菌)、(病毒)和(生物细胞)。15.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16.人们通过显微镜发现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其它生命现象都和(细胞)有关。二、判断。(每题3分,共27分)1.所有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才看得到。(×)2.蘑菇、木耳是生活中科院直接看到的的微生物。(√)3.微生物都是有害的。(×)4.细菌是微生物,微生物也是生物。(√)5.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6.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了巨大的贡献。(√)7.有些微生物是有利的,能帮助人们生产食物或者处理污水、垃圾。()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题一、填空题。1.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2.地球上不同的地貌会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如: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3.地球上分布有(陆地)和(海洋),其中(海洋)的面积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绝大部分。4.关于太阳和地球的运动,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的理论。他认为,(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5.波兰天文学家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理论,他认为
(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地球以及其它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6.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运动。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即(逆)时针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7.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即24小时;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8.地球自转会引起(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引起(四季变化)。9.地球的(自转)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10.同一地方,正午影子在(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秋适中。11.同一个地方,正午的影子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逐渐(变长),从冬至经春分到夏至有逐渐(变短)。12.古人用来观察日影四季变化的工具有(圭表)和(日晷)。13.太阳的(高度)在变化:冬天(低),阳光(斜射);夏天(高),阳光(直射)。太阳高度周期性的变化造成周期性的直射和斜射,使影长随着四季发生变化。14.同一时间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15.地球的运动方式分为(自转)和(公转)。16.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转动,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转动。二、选择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B)(即自西向东),周期为(C)小时。A、顺时针B、逆时针C、24D、122.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B)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3.哥白尼和托勒密两位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是(D),托勒密提出的是(C),(A)提出的说法是正确的。A.哥白尼B.托勒密C.地心说D.日心说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复习题一、填空。(每题3分)
1.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可以分为(通信)工具、(测量)工具、(交通)工具、(机械)工具等。
2.手机属于(通信)工具;米尺、(温度计)属于(测量)工具;自行车、汽车属于(交通)工具,属于机械工具的有(铁锤)、(螺丝刀、扳手)等。
3.使用恰当的工具,工作起来就能(方便)、(省力)。4.杠杆和斜面一样,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是(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生活中有杠杆装置的工具有(剪刀)、(指甲钳)等。5.杠杆是否省力,与(支点)到(用力点)和(阻力点)的距离有关。6.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7.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扳手)、(滑轮)都可以看做是轮轴的变形。8.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9.剪刀的(刀刃)部分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做是(杠杆)。10.剪刀是一种可以(灵活)、(巧妙)加工的工具。剪刀可以应用在(服装加工)、(医疗手术)(理发)等多个领域。11.(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为可能。12.活字印刷的步骤分为(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13.印刷术的发展经历了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人工(拓印)到用蒸汽做动力的(机器)印刷,从大型印刷机到家庭(打印机),每一次变化,都让知识的普及和交流更为快速有效。19.在我们身边信息交流传播的工具有(手机)、(电脑)、(电视)、(广播或书籍)等。20.在工具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就像是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21.由(纸)、(印刷)、(信息)结合而成的工具和技术逐渐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梯。22.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运用了(斜面)的原理。二、判断。(每题3分)1.所有杠杆都具有省力的作用。(×)2.有的杠杆是省力的,有的杠杆是不省力的。(√)3.杠杆省力与否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4.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5.书籍也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三、问答题。(9分)1.书本和电脑传播知识有什么不同?答:文字传播信息的速度比较快,但是比较抽象,人们了解起来有难度;视频传播信息的比文字传播慢得多,但是比较具体,容易理解。第四单元《能量》复习题一、填空。1.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电能)、(化学能)、(光能)、(水能)等。2.能量的表现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可以转化成(机械)能。(机械)能可以让物体运动起来。3.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电灯通电就可以发光发热,就是把(电)能转化成了(光能)能和(热)能。4.能让汽车动起来的能量有(化学能)、(电能)、(太阳能)、(磁能)。5.小汽车、船舶、飞机的燃料都来源于(石油)这种不可再生的能源。6.功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的耗电量就是(1度)。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用字母(W)表示。7.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里使用的能源一般是(电)、(石油)、(天然气)等。8.线圈通电后能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会(消失)。说明电流能产生(磁)性。9.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用电磁铁搬运大头针时,是把(电)能转换成(磁)能。10.电磁铁指南北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要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有两种方法,一是改变(线圈的绕线方向),二是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7.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还和(电流大小)有关。要使它的磁力大一些可以(增加线圈匝数),也可以(增加电池个数)。8.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二、问答题: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家里都使用了哪些能源?这些能量之间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转换?答:我们的家里使用的能源有电、石油、天然气等。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声能、热能、机械能;石油、天然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机械能。(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步骤1.用镊子取一片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中央,展平,盖上盖玻片,并滴上一滴碘酊。2.把显微镜放置在桌面上,调节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3.把洋葱表皮标本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央。4.用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调节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洋葱切片上的细胞为止。实验结论: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就是洋葱的细胞。(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步骤:1.取一块洋葱,在内表皮上,用小刀划“#”字,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中央,展平,盖上盖玻片。3.在标本的边缘滴上稀释的碘酒,并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三)《观察更多生物细胞》的实验步骤1.调节显微镜的反光镜2.把要观察的生物细胞的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调节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标本上的细胞为止。实验结论:生物细胞是多种多样的。(四)探索《斜面》作用的实验步骤1.用木板搭一个斜面,把一个物体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由低处B沿着斜面缓缓地拖到高处A,测出力的大小。2.把一个物体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由低处B缓缓地拖到高处A,测出力的大小。实验结论: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五)探索《杠杆》特点的实验步骤1.把方格纸垫在底下,把大石头放在第一格的位置,2.用一块小石头和木板将大石头从A处撬到B处。3.记出每次大石头移动的格数并画出杠杆装置情况。4.改变支点的位置和高度再做几次。实验结论:(1)杠杆在撬动过程中具有省力的作用。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杠杆的省力与否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六)《电和磁》实验步骤1.组装一个电路,确保电路是通路。2.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等指针停止后,把一根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指南针所指的方向一致。接通电流观察指南针有什么变化,再断开电流观察指南针又有什么变化。3.拿掉小灯座,只连接开关和电池,重复刚才的实验,观察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有什么变化。4.做一个线圈,把指南针放到线圈中间,线圈与指南针所指的方向一致,接通电源,观察指南针有什么变化。实验结论:导线通电后能让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可以产生磁性。(七)《电能和磁能》实验步骤1.用导线在大铁钉上缠绕50-100圈,做一个电磁铁。2.把电磁铁接通电流,接近大头针,再断开电流。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3.把电磁铁的钉尖接近指南针,判断钉尖是什么极,顶帽是什么极。4.电池正负极不变,改变电磁铁的绕线方向,把钉尖靠近指南针,判断钉尖和顶帽各是什么极。5.电磁铁的绕线方向不变,改变电池正负极,把钉尖靠近指南针,判断钉尖和钉帽又各是什么极。实验结论:1.电磁铁通电能产生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检医生合同标准文本
- 其他财产分割合同标准文本
- 人员临聘合同标准文本
- 人防通风工程合同标准文本
- 艺术创作与设计技能知识点解析
- 两山羊订购合同标准文本
-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件
- 债务提成合同范例
- 住建局购房合同标准文本
- 仓库灯具配送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第六届(中小学组)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T∕ZZB 2708-2022 化妆品包装用玻璃瓶
- 压缩机课程设计(共28页)
- 某煤矿万吨矿井初步设计设计
- 四方公司机组扭振监测、控制和保护新技术---1105 17
- 康复治疗技术士知识点
- 不随行父母同意函(父母双方不随行)
- 案例——温泉度假村ppt课件
- 公路工程技术交底大全内容
- SLT804-2020 淤地坝技术规范_(高清-有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