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竞赛题库(黄帝内经、伤寒论)参考答案_第1页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黄帝内经、伤寒论)参考答案_第2页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黄帝内经、伤寒论)参考答案_第3页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黄帝内经、伤寒论)参考答案_第4页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黄帝内经、伤寒论)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二:重庆市中医院2016年度中医经典竞赛题库一、单选题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1、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A)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2、《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D

)A战国

B东汉

C西汉

D战国至秦汉3、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D)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类经》

D《黄帝内经太素》4、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书是(

D

)A《内经知要》

B《黄帝内经素问》

C《黄帝内经太素》

D《类经》5、《黄帝内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

C

)A心身统一

B动静统一

C形神合一

D五脏统一

6、《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D

)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

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

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

D天人合一,五脏一体7、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

B)A精气论

B元气论

C黄老学

D形气论

8、《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而精藏之。”此处“主水”是指(

B)A主水液代谢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

D主天癸9、《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思想无杂念,则“嗜欲不能劳其(C)”A口

B心

C目

D耳10、“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B

)A春三月

B夏三月

C秋三月

D冬三月11、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发陈”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A

)A春

B夏

C秋

D冬12、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容平”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C

)A春

B夏

C秋

D冬13、《灵枢?天年》篇认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D

)A好趋

B好步

C好转

D好走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C

)A阳生阴长

B阳杀阴藏

C阴静阳躁

D阳化气,阴成形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厚者为(B)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味厚者的功能是(B

)A通

B泄

C发热

D发泄1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D)A寒伤形

B热伤气

C形伤气

D气伤形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肿而后痛者”是由于(C)A寒伤形

B热伤气

C形伤气

D气伤形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D

)A病因

B病机

C正气

D阴阳2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机理是(B)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B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C脾阳衰不能运化水谷

D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2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其中“气”是指(C

)A水谷之精气

B天地之精气

C真元之气

D药食之气2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C)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3、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冬伤于寒”,到春引起的病变是(A)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4、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秋伤于湿”,到冬引起的病变是(D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春伤于风”,到夏引起的病变是(B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出上窍”,“清阳”是指(B

)A糟粕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津液2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发腠理”,“清阳”是指(D

)A糟粕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卫气2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走五脏”,“浊阴”是指(D

)A二便等污秽之物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C饮食化生的精气

D精血津液2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的征兆”是(C

)A上下

B左右

C水火

D血气3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B

)A阴阳离决

B脾气内绝

C邪气壅盛

D阴阳竭绝3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谷气通于(

C

)A肝

B心

C脾

D肺3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经文中“之”是指(D

)A阴阳五行

B脏腑气血

C养生规律

D七损八益33、《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这句经文说明了(D

)A阴阳的统一性

B阴阳的对立性

C阴阳的运动性

D阴阳的可分性3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伤气”的病因是(B

)A寒暑

B喜怒

C湿邪

D燥邪3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伤形”的病因是(A

)A寒暑

B喜怒

C悲

D恐36、《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C

)A谋虑出焉

B伎巧出焉

C神明出焉

D喜乐出焉37、《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气化则能出矣”的“气化”主要由何脏腑施行(D)A三焦

B脾

C肝

D肾38、《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膻中指的是(

B)A虚里

B心包络

C穴位

D气海39、《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B

)A对水谷消化吸收

B分清泌浊

C化生水谷精气

D化生营气40、《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肾为(B

)A阴精之本

B封藏之本

C阳气之本

D先天之本41、《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心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是(

A

)A生命的根本

B主思维活动

C主推动血在脉中运行

D主面之华色42、《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华”中,肾其华在(

D

)A毛

B骨

C筋

D发43、《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充”中,肺其充在(B

)A毛

B皮

C筋

D血44、《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通于(A

)A秋气

B夏气

C冬气

D春气45、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藏的功能是(

A

)A藏精气而不泻也

B泻而不藏

C传化物而不藏

D实而不能满46、据《素问?五藏别论》六腑的功能是(

C

)A藏精气而不泻也

B泻而不藏

C传化物而不藏

D满而不能实47、据《素问?五藏别论》,传化之府中不包含(

B

)A三焦

B胆

C肠

D胃48、据《素问?五藏别论》,为“五藏使”的是(D

)A脉

B脑

C髓

D魄门49、据《素问?五藏别论》,水谷入口,则(

B

)A肠实而胃虚

B胃实而肠虚

C肠胃俱实

D肠胃俱虚50、据《素问?太阴阳明论》,伤阳的邪气为(C

)A饮食不节

B起居不时

C贼风虚邪

D情志不节51、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病(B

)A泄泻

B四肢不用

C水肿

D饥不受食52、《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伤于风者”(B

)A下先受之

B上先受之

C脏先受之

D腑先受之53、《素问?五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

A)”A视

B步

C握

D摄54、《素问?五藏生成》曰:“指受血而能(C

)”A视

B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