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与中国的竹文化_第1页
竹与中国的竹文化_第2页
竹与中国的竹文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竹与中国的竹文化汉语言2班梁晶晶201113000076[内容摘要]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沉淀成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本文从“竹”字的构型谈起,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出发,论述了竹,与中国竹,以及中国的竹文化。[关键词]竹;中国;竹文化竹,是高大、迅速生长的禾草类植物,原产于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因其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白居易在《养竹记》中总结竹的品性“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将之比作贤人君子。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一、“竹”字与“竹部”字在字典中对“竹”字的解说为:“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也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竹的名称。”而在《说文解字》中,竹“冬生艸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凡竹之屬皆从竹”。“竹”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就有它的身影,随后作为偏旁参与造字,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竹部”字体系。“《说文》收‘竹部'字145个(不计徐铉增补的笑、籍、筠、笏、蓖、篙)。”“竹”字及“竹部”字涉及到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止展现了中国利用竹子的古老历史,更反映出竹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并且逐渐形成了中国的竹文化。二、竹与日常生活衣从服饰方面看,秦汉时期就出现用竹制布、制冠及用竹做防雨的竹鞋、竹斗笠等,并沿用至今。竹簪、竹蓖箕、竹箍等等用竹制成的美丽饰品也深受人们喜爱,而在现在,还可以运用高科技将竹纤维与纯棉、真丝合成纤维或交织,制成服装、毛巾和床上用品等等。食从饮食方面看,根据文献记载,竹笋在西周时期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此后相沿,经久不衰,直到今天竹笋依然是中华民族的桌上名菜。竹不仅可以充饥裹腹,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倾注了生长于农耕文化的炎黄子孙对自然之物的尊崇以及厚爱的真挚情感。住从住宅方面看,竹是古代时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可以用于房屋各个部分的建造,甚至到了“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其余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的地步。中国竹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农为本的生活观念、朴实无华的生活情趣、优美和谐和空灵飘逸的审美观念。行从交通运输方面看,竹是一种重要的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人们用竹来铺路建桥、造舟作车。在时代需要与条件制约之下发明创造的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在古时候特定的地理环境与较低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情况下代代承传。竹制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一方面显示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想象力、创造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森严的等级观念。用竹在古代被大量用来制作各式种各样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炊饮器具(竹碗、竹勺)、消暑用具(折扇)、家具(屏风、灯具)等。竹制日常生活器物的制作工艺、形状、大小及使用制度,展现了别致的中华民族生活风俗和中华文化,显示出中华文化强烈的理性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高雅的生活情趣。娱竹是中华民族乐器的重要制作材料,被列为中国古代的音乐分类“音之一,甚至常用“竹”代表管乐,用“丝竹”代称音乐。而在不可胜计的的中国艺术品中,竹制工艺品颇具特色且种类繁多,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娟秀细腻、清新淡雅、柔和婉约的审美趣味。三、竹与竹文化竹与宗教中国在战国时期开始对竹加以崇拜,并认为竹具有送子和延寿神秘力量,人们常常通过拜竹以祈求得子或求子健康成长,并驱病延寿。某些少数民族视竹为本民族源出的植物或搭救其祖先性命之物,将竹作为本民族的祖先和保护神进行祭祀。在宗教方面,竹象征着中华民族虔诚的宗教情感、对现实的态度及对未来的热望。竹与诗歌早在远古传唱的原始歌谣里就已经有对竹的描绘了,但在那时,竹只是歌谣里意境的一个构成要件。到了南朝时期,伴随着山水诗的出现,以竹为中心意象的咏竹文学诞生了,其代表作就是谢跳的《秋竹曲》和《咏竹》。在此之后,文人墨客嗜竹惜竹叹竹咏竹者不曾断绝。竹之挺拔、常青不凋之色以及竹的摇曳之声和清疏之影,尽入诗中,并借以象征与表现虚心、高洁、耿直、坚贞、思念等情志和思想,显示出清新淡雅、幽静柔美的审美特征。竹与书画中国画竹始于唐朝,后墨竹画成为中国画的重要一科,北宋文同、苏轼,清朝郑燮等都是个中高手。从正直、高洁、孤傲、坚贞、抗争到直爽达观、体恤民情等,画家们都借画竹得以象征与表现其思想,并形成别具一格的简淡逸远的绘画风格。竹与人格竹在中华文化中被人格化,成为象征中华民族的人格评价、人格理想和人格目标的一种重要的人格符号。因其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竹更有着“君子”的美誉。素有与梅、兰、菊并称“梅兰竹菊”四君子,与梅、松并称“梅松竹”岁寒三友的美称。以竹自喻,以竹喻人,表现其高风亮节,仙风道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神奇朴实的中国竹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在中华民族精神长河中留下了深长的历史投影。它正以倔强的生命力随着文化传统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践,实现同现代文化的综合,以形成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文化意识和品格。[参考文献][1]关传友.中国竹文化概览.竹子研究会刊,2001,(3):48-51.[2]樊花,王珏,《说文解字》中反映的中国竹文化,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4):99-101.蔡伟,中国竹文化赏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