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意象的意蕴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73df5ea2a77e43acb3a3f06f5e636a/ec73df5ea2a77e43acb3a3f06f5e636a1.gif)
![月亮意象的意蕴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73df5ea2a77e43acb3a3f06f5e636a/ec73df5ea2a77e43acb3a3f06f5e636a2.gif)
![月亮意象的意蕴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73df5ea2a77e43acb3a3f06f5e636a/ec73df5ea2a77e43acb3a3f06f5e636a3.gif)
![月亮意象的意蕴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73df5ea2a77e43acb3a3f06f5e636a/ec73df5ea2a77e43acb3a3f06f5e636a4.gif)
![月亮意象的意蕴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73df5ea2a77e43acb3a3f06f5e636a/ec73df5ea2a77e43acb3a3f06f5e636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月亮意象的意蕴翻开《全宋词》,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意象叠出泪、雨、梦、月、柳、鸟、马、芳草、栏杆、帘幕、落花、夕阳、流水、黄昏等等。色调纷呈,美不胜收。在众多的意象中,月、水、柳、马、蝴蝶、栏杆、芳草、落花、夕阳等均有研究者探讨,而宋词中屡见迭出的鸟意象研究者那么相对较少,几乎很少有学者从宏观上对宋诃中的鸟意象举行整体观照。宋词中的鸟意象同样是展现频率极高、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意象,表示了宋代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宋词中鸟意象概观
依《全宋词》“录入词人一千三百三十余家,词作一万九千九百馀首,残篇五百三十余首”。据笔者统计,其中展现鸟意象的词作超过7000首。占宋词总数的1/3强。“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等词中名句,就是高明运用了“鸟”这一意象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力。《全宋词》中展现的鸟,有百鸟之王凤凰、怨鸟杜鹃(杜宇)、行不得也的鹧鸪、神女燕、金衣公子黄莺、仙客白鸥、隐士仙鹤、钓鱼郎鸬鹚、雪衣儿鹦鹉、如意鸟画眉等四十几种。这些鸟依其存在形式看,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以实物展现的有生命的自然鸟意象,这类鸟主要作为词人的感发之物,在词中多起比兴、反衬、比较、陪衬作用,或者作为景物描写,以表示词人的见闻和所处位置环境,进而以明词人的情感和心态,一类是以饰物展现的无生命的装饰性鸟意象,指衣物、帘帐、枕被、屏风、居室、舟船上所绘所刺所绣的鸟和金钗、玉佩、门窗、乐器上所雕所刻所绣的鸟形图案,如“鸳被”、“凤箫”、“鸾瓦”、“燕钗”、“凤帐”等,这类鸟意象多在恋情词中展现,和女性心性、情爱联系精细,还有一类是与鸟有关的专用名词,如“辽鹤”、“燕子楼”、“鹊桥”、“金乌”、“鸾镜”等,这类鸟意象身上大都有着动人的传闻,属典故性鸟意象。传为晋代陶渊明所作的《搜神后记》载“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日‘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人于是以“辽鹤”、“鹤表”、“归鹤”言久别家乡重归,感慨人世变迁。或表客居异地,对故土亲旧的眷恋;或指道家修行成仙隐居等。同时,鸟意象并不是某位词人的个人偏好,《全宋词》中写过鸟意象的词人就有600余人,约占宋代词人总数的一半,而出名词家柳永、晏殊、苏轼、辛弃疾、姜夔等更是无一不写到过鸟意象,较多使用鸟意象的词人是吴文英、张炎、晏殊、辛弃疾等。为说明问题,这里现将宋代名家词中涉及到的鸟意象做一个粗略的统计,列表如下说明1此表中鸟意象的数据统计依据亦是唐圭璋编撰,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的《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1月新一版),以下数据统计不作更加说明。2一首词中展现多个鸟意象的只计一次。咏鸟词统计在内。3此名家词中的鸟意象统计未计算存目词,如有必要另附说明。如秦观存目词58首,展现鸟意象的词有36首,未记。4宋名家存目词中的鸟虽未记人个人统计。但也是宋代词人笔下的鸟,故对宋词中的鸟意象作总体观照时计算在内。
从表中可以看出,词中涉及到的鸟意象最多的是吴文英,即便是最少的苏轼词,也占到词总数的22%。表中所提及的15家词人,其词总数有3350首,大抵上代表了宋词的最高成就。在这些词中,涉及到鸟意象的词共有1583首(宋词中展现鸟意象总数约是1800次),约占总数的50%。
就词家而言,《稼轩词》展现的鸟意象种类最多,有39种。写鸟意象较有特色的是柳永、辛弃疾、秦观、苏轼、南宋遗民词人。就题材而言,爱国词、恋情词、怀乡词、隐逸词、乡村词、贬谪词、怀古词、惜春词等艺术性较强的词展现的鸟意象较多,同时祝寿词、题画词、应制词、歌舞升平的“鱼目”之作亦有众多的鸟意象呈现,当然本文侧重的是前者,侧重的是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可观的词体。就内容而言,鸟意象内容丰富,有漂泊之鸟、离思之鸟、超俗之鸟、仕宦之鸟、乘兴之鸟等等。就风格而言,有委婉缠绵之鸟,有达观欢快之鸟,有沉郁悲慨之鸟,有强烈豪放之鸟等。
二、宋词鸟意象的文化意蕴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好多意象的含义都不是单一的,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时空范畴和意象组合中表示着不同的意义,蕴含着不同的韵致.而每一概括的意象几乎都具有各自的构成与渊源,形成缤纷多彩的意象世界。鸟意象也是如此,其蕴含的文化意蕴也极为丰富。概括而言,宋词中的鸟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蕴
(一)社燕征鸿・孤寂心态的寄寓
“年年,如社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词人士子以代言体的方式在恋情词中借鸟意象表示着女子婚恋的痛楚和悲歌,而士人自身又借鸟意象表示着自己的孤独心态。自从人的主体意识、存在意识和生命意识觉醒以来,孤独就伴随着人类。帝王将相,因其权力至高无上,被人们敬而远之而感到孤独。先哲圣贤,那么因其思想深邃、见解深刻而感到曲高和寡、知音难觅;孤独更是诗人常有的心理状态。渴望不得或者说怀才不遇、抱负无由施展、壮志难酬而让诗人产生极深孤独感,而文人也因人生的祸福无常、生死难料,政局混乱而孤独,因宇宙无穷而生命有限,心里时常泛起不成抑制的焦虑。因自身遭遇政治打击、迁戍贬谪而感到孤苦,有时那么是爱情失意、漂泊他乡、国破家亡的孤独。孤独伴随着诗人,诗^、歌吟着孤独。于是孤独往往流溢于他们的诗词创作中,于是“老藤”“寒梅”“孤云”“弯月”“残星”“苍松”“枯树”“秋风”等意象负载着诗人词客的孤独与落莫,触动着诗人词客怅惘的愁思。当然他们亦寓意于孤独的鸟儿――孤飞的大雁、单栖的鸳鸯、暮归的寒鸦、悲苦的啼鹃、哀鸣的翔鸟。
以孤鸟入诗,前代诗人多有之。如“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曹植《赠王桑》)“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阮籍《咏怀诗》其一)“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陶渊明《饮酒》其四)不知不觉中,鸟儿成了诗人的化身,诗人们感到自己置身于社会,就犹如一只失伴的孤鸟,没有栖所,没有归依,只有哀吟和悲呜,字里行间流溢出诗人内心的孤苦与悲哀。宋代词人亦是如此,在鸟身上投射着词人自己的影子。孤鸟随处鸣叫,让人怦然心动,黯然神伤。游子见孤鸟,以我观物。彷徨担心。遭贬远放的士人见孤鸟更是苦闷伤感,爱国志士见孤鸟,泪湿农衫,仰天长啸孤鸟衬孤人,孤人写孤情,宋代词人的孤独心态在鸟身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呈现。再看秦观贬到郴州之后词中的鸿雁、杜鹃意象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阮郎归》)
可堪孤馆闭眷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
从1094年到1099年,秦观受党争之害,从处州贬到郴州。又从郴州贬到横州,再从横州贬到雷州。一贬再贬,越贬越偏远。政治上的失意,亲人的分开,转徙流离的艰辛,这些沉重的打击,使秦观陷入深深的哀愁与悲伤之中,因而。这阶段他抒发哀愁孤苦的词数量最多。感情也最哀伤,最凄怆,这种感伤凄怆的色调也不由自主地通过鸟意象传达出来。《阮郎归》写词人孑然一身远谪郴州,风雨除夕之夜,乡梦惊断,旅魂凄孤,末了淡淡二句收柬“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哀叹贬地荒远。连唯一能带给人抚慰的亲友音信也无从得到,将不尽羁愁谪恨托之于传书鸿雁,欲言又止。极凄楚.也极无奈。而如此沉重的愁怀只从怨而不怒的一声叹息中流溢出来,浓寄于淡,重寄于轻,这恰是秦观擅优点。或许我们能从上述鸟意象上看到悲伤人的悲伤事。
总之,尽管宋代词人的“孤独”理由各异,但他们猛烈的孤独意识是对现实生活和庸凡生命的否决与抛离,代表着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个体生命与群体的隔离状态,是高迈的精神追求无所寄托的虚空境界。词人的孤独恰恰从反面表示了词人们的美好梦想与独立人格,表示了他们身处逆境的抵挡精神和闪光的思想,所以不是颓废、阴暗、空虚,而是“宏伟无人理解的孤寂”。因此他们也赢得了后人的羡慕,“千秋万岁名,落莫身后事。”(社甫《梦李白》),这或许是对孤独者的最好抚慰。我们这个民族有着“以悲为美”的传统审美心理,悲苦的愁绪比欢快的感情往往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弦,更轻易在读者的心中留下耐久的印象。所以当人们读到宋代词人。更加是那些人格高尚词人的这些抒写悲苦孤寂情怀的鸟意象时,无不为之动容,在内心里引起猛烈的共鸣。宋代词人正是将他们抽象的“孤独”心绪附丽到鸟意象身上,从而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二)归雁啼鹃情系乡国
在我国的诗词里,对于家园、故土、故国的思念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大量诗词作品表现了对于乡土的深隋,对于国与家的执著眷恋。诗人远离故土,飘泊异乡,清秋作客,旅况孤苦,独处异地,思念家国之情尽在不育中。至于异族入侵,国家倾覆,那么亡国之痛和乡关之思更是魂牵梦绕,刻骨铭心。如《诗经・东山》、《乐府悲歌》、《静夜思》等名篇佳构即是以乡国情怀打动读者而烛照诗史的。诗人们在表现乡国之思时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明月、流水、青山、芳草、蝴蝶、梅花、羌笛、琵琶、芦管等等,这其中鸟也是常见意象。禽鸣鸟语、鹃啼、鸣雁等意象早已成为怀乡恋国的催发剂,这在宋词中表达得也较为明显。如
听莺声,惜莺声,客里莺声最有情。家山何处青?(徐霖《长相思》)
望故土,都将往事,赋予啼鹃。(范唏文《意难忘》)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深情的莺声、哀怨的杜鹃、守时守信的鸿燕寄托了词人对“家山”、“故土”、“故园”的深深眷恋。
言及思乡恋国,不能不把“鸿雁”、“杜鹃(子规)”这两种鸟作为重点表达。诗词中使用“寒来暑往”的大雁和“不如归去”的子规鸟作为表达“怀乡之思”、“国破家亡”的意义,首先是由于鸿雁的文化意蕴和“子规”意象的原型意蕴。大雁成为“思乡恋国”意象,其生成的文化意蕴约莫有三个理由;其一,“雁足传书”典故的影响,其二,雁是一种留鸟,每年都要南北往复,其三,雁飘泊不定的行踪和哀鸣的啼叫,极易引起诗人的“还乡”冲动。杜鹃意象原型意蕴首先是其进血、化魂的行为和亡国帝王的身份,其次是“不如归去”的呼叫和啼血哀鸣之声,及其在此根基上产生的凄凉哀怨情调和悲感。因此,把杜鹃作为表达怀乡之思和失国的泣血之痛恰到好处。
诗词中使用大雁和杜鹃作为表达“怀乡之思”、“国破家亡”意义的其次个理由是历代诗人的不断歌咏。如有“望乡诗人”之称的庾信笔下痛楚不已的孤雁“失群塞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眠将渠俱不能”(《秋夜望单飞雁》)。而唐人杜牧表乡思那么日“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杜鹃》)郑谷因写《鹧鸪》诗而获得了“郑鹧鸪”的美誉。宋代词人在用这两种鸟意象表达乡关之思和故国之恋时,也是丝毫不逊色于古人。如以下词人笔下的杜鹃和雁“杜鹃只管催归去。知渠教我归何处。故国泪生痕,那堪枕上闻。”(李处全《菩萨蛮》);“杜鹃啼早,一夜相思老”(徐瑞《点蜂唇》)。“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程垓《凤栖梧》)“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张元干《贺新郎》)。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靖康之变”,金人颠覆了北宋政权,半壁河山沦落异族,让高傲的汉人体验了奇耻大辱。此时,词坛表达两种不同声响“一种是亡国的哀音,一种是救国的呼号。”而鸟也打上时代的烙印,亡国君主、将官、文人、百姓都借鸟抒发亡国的哀音、回归的心声、离乱的痛楚。宋徽宗赵估《燕山亭》(裁翦冰绡)“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以燕写故国之思、离国之恨。亡国之君寄恨于“双燕”,但燕子不通人言,无法表达,即使燕子能听懂我的话,明白我的情意,但我曾经居住过韵故宫又在什么地方呢?于此,燕子身上寄托的江山易主。物是人非之悲慨明矣。“寒雁噶噜南去,高飞难寄音书。只应宗社已丘墟,愿有真人为主。”(《西江月》)这是微宗之子赵桓(亦是一位亡国之君)的词句,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只不过借助的是悲鸣的大雁。随着逃难的人群,朱敦儒经淮阴、扬州、金陵,由赣入粤,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后,客居于南雄州,把个人之苦和时代苦闷借大雁意象表达出来“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艚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卜算子》)词人通过孤雁意象唱出了战乱时代漂泊逃难者的心声。
1276年。南宋小朝廷被蒙古铁骑征服。于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西湖春水、小楼佳人,长江大河、明月高阳不姓“宋”而姓“元”。于是春花落泪、芳草生悲、流水哀愁、古木孤独、飞鸟啼血。于是南宋小朝廷亡国前后,遗民词人借鸟写山河破碎和亡国哀思以及战乱之苦。如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词句“春去,最谁苦々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丙子”是宋恭帝德佑二年即公元1176年,这一年元兵攻破南宋小朝廷京城临安,谢太后率恭帝降元,皇室及朝廷官员被俘北上。这是词人在临安亲眼目睹国都沦陷、山河变色、人民涂炭的亡国惨剧之后所作,故而“送春”也就意昧着和宋朝结果诀别,“箭雁沉边”譬喻被俘虏而去的南宋君臣,南宋百姓那么象无主的“梁燕”,流离失所。“杜鹃声里长门暮”那么指宋亡后的临安宫殿,很明显此旬表达了悲凉的故国之恋。
“最怅然,一片江山,总付与啼夹旨。”(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由此.宋代词人笔下归雁、寒鸦、粱燕等鸟意象不仅见证了宋代两次亡国的混乱的时局,更充分呈现了宋代词人的乡国情怀,尤其是归正人和亡国词人、移民词人的家国之恋和回归意识。后人亦从禽鸣、鸟语、鹃啼、鸣雁声中凝听到宋代词人的幽微心曲和正义呼声。
(三)亲鸥盟鹭闲适旷达与避世情怀
“白鸥容我作同盟,占取两湖清影。”(黄机《西江月》)人生疲惫、生活烦杂・党争强烈.贬谪不断,仕宦不尽如人意,抵挡压抑排斥无望,壮志难酬、梦想难现、报国无门.山河破碎,无家可依,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进而需要回归精神家园,探索心灵的驿站,抛开一切羁绊,摆脱世俗欲念的缠绕,闲适宁静,心无尘翳。让生命回归自然。追求旷达娴雅的人生境界和“虚静”、“澄怀”的审美心境,保持独立的人格。词人对这一自由的追求靠的是返朴归真,心灵恢复本然的手段,而自然万物莫不象征着人的精神自由。因此他们的审美视点便集中在大自然中的自由生命身上,从中摄取意象,寻求意志自由及灵魂超脱,与自然建立一种主客合一的亲和关系。于是词人们或吟行花间田园,或心寄江湖、赏月观云,或林泉高致、听雨看溪,或“芦花深处伴鸥眠”(无名氏《疣溪沙》)、亲鸥盟鹭看鹤飞。于是鸟儿又成了宋代词人忘却机心、不求仕进的寄托之物,成了宋代词人解脱心灵枷锁追求乐隐怡闲之情的载体。那是由于鸟有德行,自由自由不受拘束,少有人的机心。是由于儒家孔孟先哲“用之那么行。舍之那么藏”“穷那么独善其身”得遗训,是由于老子“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指引,庄子“南华秋水我知鱼”的自由、旷达、乐观人格的典范作用。是由于提防内醒的宋代正直士人的道德自律与品格自尊,是道义精神和个人情志的有机统一。于是老庄(自由)、孔盂(道德)、鸟(自然)、人心(精神)融合,表达宋代词人的心声。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陆游《鹧鸪天・其六》)这是爱国者报国无门。无奈归去时的自我排遣。“山居好,山居好,竹杖芒鞋恣幽讨。坐分苔石树阴凉,闲数落花听啼鸟。”(龚大明《缺调名》)这是智者般的哲思。“俯首微官真自缚,高飞远举羡冥鸿,何时一艇大江东。”(昊做《浼溪沙・和前镇远楼韵》)这是以飞鸟自誓归隐者。中国传统的哲学崇尚“天人合一”,强调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以情观物”、“以我观物”、“寄意于物”、“心物交融”,把内心情感投入到外在的万事万物中,从而情景交融,达成个体心灵与自然造化的高度和谐,进而创造审美至境。而此时的“鸟”便是词人心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产物,词人在情景相融、心物互答中,创造了动人的鸟意象。给人无尽的审美享受。有与鸟结盟者,“物外徘徊,与鸥鹭同盟两莫猜。”(赵以夫《�园春・次刘后村》)。有羡慕鸟自电者,“家在明山南住,身在明山西路,回首碧云端,自笑不如飞鹜。飞去,飞去。飞入明山深处。”(陆著《如梦令・西湖道中》),这些鸟都是闲适和避世情怀意蕴的最好表达。宗白华先生曾指出,“鸟启示着自然的无限活力。中国人
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察觉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悠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悠悠意远而又恰然自足”即是上述之鸟的最正确注脚。又《世说新语・言语篇》云“简文日‘入华林园,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濠濮间想也。觉鸟兽虫鱼,自来亲人。”“‘觉鸟兽虫鱼,自来亲人”也可以说是上述词人的心理感受。
而事实上,栖息于水边的鸥、鹭,在表达词人闲适隐逸的词中呈现得尤为密集。闲适隐鸟多为鸥、鹭。一方面是由于鸥、鹭的形态和生活习性。鸥,体羽多为灰白色,容貌娴雅,经常飘浮水面,随波上下,犹如无忧无虑,与世无争者。鹭,古代常指白鹭(又称为白鸟、雪衣、雪客)。其全身色自如雪,其容貌亦是修长优雅,其举动自然娴静,常生活在青山绿水间。因此二者都有高洁自由之喻,闲适飘逸之比。常为文人所叹赏。如白居易诗《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5.4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亚非拉的奋起 教学设计
- 硬件升级对职场教育培训质量的影响分析
- 全国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语音合成技术》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人教版)
-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
- Unit7 Section A(1a-2d)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电商平台的物流配送技术与应用
- Zabbi安装配置手册
- 13《猫》(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家装工序流程图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中山大学抬头信纸中山大学横式便笺纸推荐信模板a
- 无形资产评估完整版课件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 《汽车发展史》PPT课件(PPT 75页)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 反诈骗防诈骗主题教育宣传图文PPT教学课件
- 制冷系统方案的设计pptx课件
- 修心七要原文
- 纳期管理流程图
- 中国TBHQ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