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生活教育理论”游戏策略 论文_第1页
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生活教育理论”游戏策略 论文_第2页
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生活教育理论”游戏策略 论文_第3页
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生活教育理论”游戏策略 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生活教育理论”游戏策略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成为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重中之重。如何把课程游戏化,将游戏精神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闪光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是每一名幼儿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也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既教育”教育思想体现,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关键词:游戏;教师;环创和情境创设;生成课程;幼儿兴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好的教育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虞永平教授也曾说过:“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所谓的游戏精神应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不是个别环节要有游戏,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满这种游戏精神,将这种游戏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那么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我们幼教工作者该如何确保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游戏是自主、愉悦的呢?教师该如何利用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不断探索和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通过游戏来满足自身成长的需求呢?另外,教师应该如何选择教育契机,让孩子通过游戏受到更多教育启发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过去的一日活动中,许多幼儿园教师将自己更多地定位为游戏制定者、组织者、监管者,有着明确的"教学计划"。在游戏过程中,也是游戏的规则的制定者。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指令让幼儿去执行游戏计划,幼儿在游戏中很少能够自主游戏,更不要说自己商讨游戏规则、游戏计划了。然而,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持续推进,不断深入。我们作为幼教一线工作者必须要用游戏精神重塑教育观,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用心感受幼儿。从一开始的游戏活动发起者、规则制定者、游戏组织者,向游戏活动先导者、规则记录者、游戏观察者转变。只有通过这样的转变,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真实需求,也才能做到有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大胆探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游戏形式的转变。从一开始的教师全权组织,到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从封闭式玩法到全开放式玩法,让幼儿自主探索新玩法;从游戏的调控者向支持者和观察者转变。这种游戏的转变的方式能最快地帮助幼儿发展。因为,一旦我们过度干涉幼儿自主游戏,会让幼儿的思考空间变少,也增加了对成人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探索精神。只有一线的幼儿教师能够认真做好角色的转变,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我们才能够重新认识幼儿,帮助幼儿,给与幼儿支持与引导。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相信儿童是一个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等待受教育者,我们要更注重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性。二、环境创设和情境创设的适宜性 活动空间是幼儿进行课程游戏和自主游戏的载体。宽敞的、可自由活动的空间,能够充分激发幼儿自主游戏的欲望,因此需要我们的老师花心思创设环境,使各区域的环境能让幼儿随时参与,并且是开放式的,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这样才能够促进幼儿自主探索和发展,也是符合课程游戏化的观念。(一)调整室内布局,创设多个游戏区域 孩子是环境的主人,环境不仅是孩子自由探索、发现、表达学习的地方,也是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地方。因此,我们的幼儿园需要一改以往将活动室的桌椅统一平面摆放在中间的格局。应该以方便幼儿教育游戏为基本原则,利用玩具柜等材料作为隔断,把活动室分隔成若干个小区,将桌椅化整为零,分散在教室各个功能区,形成一种相对比较独立的活动发展空间。这样一来,每个区域都是独立的但是又存在相互关联的。这样既能让幼儿在各个区域进行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又能让幼儿在各区域之间自由切换不同游戏,而这种相互关联的游戏空间就构成了各个区域游戏活动的自然流畅性。在此基础上,孩子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同伴和座位,也能体现出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权。 (二)合理规划户外场地,满足自主游戏需要 课程游戏化推进以来,作为幼教工作者有没有开始反思户外环境的功能作用?这些环境资源幼儿真的感兴趣吗?使用率有多高?在这些游戏环境里真的充满着各种游戏的机会和条件吗?带着这些思考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整合现有资源。比如利用家长资源,将废旧轮胎投放到操场上,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低龄幼儿们可以尝试滚轮胎、钻轮胎,大龄幼儿可以利用轮胎和安吉梯组合的方式,锻炼幼儿自己的运动控制能力,可以进行跳、爬、钻、拉、转等游戏动作,促进身体大动作的发展。 再比如增设户外涂鸦墙,孩子们拿着画笔、拎着画桶,穿着护衣,自由地调着颜料,在白色的墙上自由涂抹、尽情发挥,仿佛一代大师正在挥毫泼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好不好看,也没有像不像的说法,有的只有幼儿自主探索发现的乐趣。很多孩子还能够利用颜料进行废旧物品大改造,让日常所见地废旧物品焕发新生。 (三)根据幼儿游戏兴趣,合理创设情境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有着自己的情境设定,比如在滑滑梯游戏中很多小朋友愿意将自己变成小动物,那么老师就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进行情境延伸,一起完善这个原本很单一的滑滑梯游戏。有了情境设定后,更多的孩子们会主动参与进来,还会延伸出更多的游戏玩法。这个就需要老师能够在游戏中,认真观察,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进行合理地情境创设,以此来丰富游戏的内容。三、利用游戏生成各种课程,利用游戏实践课程的教育可操作性游戏作为幼儿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的重要途径,也具有生成课程的重要功能。那么怎么才能利用好游戏进行生成课程的活动呢?教师该如何抓住教育契机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教师要善于从游戏中发现课程资源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善于观察、发现,从游戏中寻找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挖掘素材,组织活动,与幼儿进行团体讨论,商量新课程的开展,从而促进与幼儿一起开展更多的新课程。例如:在幼儿穿鞋子时,很多幼儿会讨论自己穿得对不对或者会不会自己穿鞋系鞋带。那我们的老师就可以跟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正确穿鞋,鞋子的构造、鞋子的作用,以及如果给你画笔,你会如何设计自己的鞋子呢?相信大部分幼儿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会很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老师们就可以通过这个契机,把原本的简单的生活活动延伸出一系列的集体教学活动课(健康、社会、美术)。 (二)教师应善于利用游戏实践课程 教师可以在日常的集体活动中利用游戏来实践课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整理等方式留下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兴趣点。当再次组织类似的活动时,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活动的可能。比如,数学集体活动上,孩子对数字游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通过前期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形成新的教学思路,利用区域性活动,组织、设计不同形式的数字游戏。在益智区可以进行数字速配、数字接龙等游戏活动;在建构区鼓励幼儿自己数积木,进行搭建游戏;在角色区加入买卖活动……各区域都可以采取与主题相关的活动,供幼儿进一步游戏。这样既能检验新思想、实践新课程,又为教师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发展提供机会。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课程,鼓励儿童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广泛的经验。孩子们是从头到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他们认真“玩”的同时,我们老师观察到孩子们的需求点是什么,老师可以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来支持他们的学习探索活动。 (三)利用家长资源,拓展活动形式 家长资源是一个丰富而强大的隐性宝库,家长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专业知识、不同的优势,我们可以充分了解、挖掘、推出、使用家长资源,使其成为课程游戏化资源的源泉。老师们可以开展“家长助教”活动,让家长直接作为活动的参加者甚至是组织者,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展示自己的特长,如医生妈妈解答健康卫生问题;消防员爸爸带领孩子参观消防车;银行妈妈带孩子们了解银行工作流程等等。除此以外,利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亲子手工,不仅能使活动更加丰富生动,还大大提高了父母的主动性,孩子们在今后的亲子手工活动中也更愿意去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幼儿兴趣的发现 善于观察幼儿活动中的表现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是要进行不断观察和反思的。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遇到的问题该如何引导、如何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这些都需要教师认真观察、记录、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在哪里。这里建议老师在观察孩子们的时候要做好随时记录的准备,可以用手机或者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把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长期坚持下来,老师们就能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班的孩子在游戏中的问题和兴趣点有哪些了。 给予幼儿游戏自我评价的机会 在各项游戏活动之后,建议我们的老师都给孩子们一个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孩子们诉说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是什么,需要的支持有哪些,不足之处在哪里,自己希望游戏还可以怎么继续延伸。通过一系列的自我评价,相信孩子在下一次的游戏中,会有更加明确的目的。通过不断地深化游戏,也能让孩子们获取更多的游戏经验。老师们也能通过孩子们的自我评价,根据不同孩子的能力和需求不断完善游戏,更好地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