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的思考与尝试 论文_第1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的思考与尝试 论文_第2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的思考与尝试 论文_第3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的思考与尝试 论文_第4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的思考与尝试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的思考与尝试摘要:通过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培养,最后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重在立德树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使其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从而实现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初中;历史课堂我国的课程改革经历了由提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到倡导“三维目标”再到当前核心素养的提出这三个阶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方面。通过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培养,最后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重在立德树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教师一味追求分数,育人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使其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从而实现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有以下思考:一、立足核心素养,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既不像小学生那样思想和行为略显幼稚,也不像高中生那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思考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没有过多的主动性,自制力也比较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老师和家长的督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教师要么是不注重组织课堂,任由学生在课堂上放任散漫,要么就是按照课本内容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讲授,丝毫没有顾忌学生是否听进去了,是否听懂了,也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情况,忽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这样的课堂,何谈有趣?这样的课堂,何谈效率?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寓教于乐。我在日常教学中,通常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制作ppt时,我也会大量地搜集使用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有时也会制作一些小动画,或者在课堂上采用抢答的方式,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比如我在讲授部编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时,在导入环节,我用三国时期的一些著名人物的名字设计了一些歇后语,让学生对这些人名进行填空,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了起来。比如()穿针——大眼瞪小眼;()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草船借箭——有借无还;()喝酒——不怕脸红。这样在课堂伊始也就奠定了本节课的氛围基调。这种愉悦轻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接受和掌握,也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另外,在本节课上,我还选取了赤壁之战的视频,学生热情高涨,思维灵活,也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答案。但是每个人接受新知的能力参差不齐,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为弥补这一缺陷和不足,我通常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集思广益。我在给学生分配小组的时候,本着学生自愿组合的原则,让他们提前先分好小组,并确定好小组名称。待名单报上来后,我再根据各组成员之间的性格、学习基础和男女生比例,进行组员的微调,同时选好小组长,负责本组的任务分配及问题的协调。这样,能够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核心人物来引领,课上的小组合作探究也可以得以顺利开展。而且学生在确立小组名称的时候,也无形中形成了小组竞争意识。比如我曾带的九年级8班,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就颇有特色,小组名称也各具特色,有晨曦组、有涅槃组、有超越组……一听这名字,就兴致高涨、能量满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组建小组,学生是乐于接受的。这样既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能使课堂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适当地利用历史这门课程的特殊性,魅力性,开展一些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另外,针对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除了要对一些老旧的思想观念、老旧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外,还要做到与时俱进,多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图片和影视材料,让影视资料真正服务于课堂,而不是为了播放视频而播放。这样可以更加直接地用互联网动画的特殊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秦朝时期的历史进程[1]。其实,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我觉得还有一个相对重要的方式就是,教师要多读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一个知识渊博、出口成章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喜欢这个教师,那对于该教师所教的学科自然也是喜欢的,这也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爱屋及乌心理。女老师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男老师的幽默诙谐、高谈阔论,不仅可以成为吸引学生的有力砝码,而且还可以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要结合自身特点,结合学情,扬长避短,这样才能达到既定效果。二、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历史课堂结构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就是让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历史学习任务,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外,能提高自身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实现历史课堂的育人功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氛围是否达到。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重要手段。当前初中历史教师除了向学生教授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点外,还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也可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来开展历史教学,这样既能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到有趣,也能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地主动学习,还能有助于深化初中生对初中历史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教师的备课一定要充分,不仅备课本知识,还要备学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比如我在教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历史《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时,由于学生对世界历史相对陌生,再加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比较复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与封建专制作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议会斗争、两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克伦威尔军事独裁以及斯图亚特封建王朝的复辟等反复斗争,最终通过“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然后通过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从而巩固了革命的成果。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本课的复杂性,我做了以下设计:设计一个阶梯状的示意图,在每一个台阶部分标上时间,让学生结合课本,找出该时间对应的历史事件。这其实就是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的在课堂教学中的初步应用。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从革命的爆发到革命的结束,共历时48年,这反映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漫长。在革命过程中,本以为国王被送上断头台,成立了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此结束,但没想到克伦威尔又实行了独裁统治,还有封建王朝的复辟,所以引导学生从中不难看出,革命还是曲折的、反复的。而且这个阶梯状的实体图本身就比较直观地反映出革命过程的曲折。所以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即漫长性、曲折性和反复性,有了直观深刻地认识,从而四两拨千斤,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最后再和学生指出,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以立法形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形成君主立宪制,从而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这也说明,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所以这个设计可以说在课堂上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既很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树立历史进步意识,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体现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真正达到历史课堂的育人目的。在讲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由于这节课的知识点既繁多也复杂,所以在课堂上,我主要带领学生仅仅围绕“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艰难历程”这一条主线展开教学。为此我设计了以下表格。项目事件根本原因进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拿破仑帝国夺权、称帝、对内、对外、结局意义根据表格,首先告诉学生,法国大革命的“大”,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革命的规模比较大,因为在革命过程中,巴黎人民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那每一次武装起义各取得了哪些成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了一个知识框架。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建立了雅各宾专政,这并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而是把革命推向了高潮。所以这样一来,学生也就能够理解拿破仑帝国也是法国大革命的一部分,它是革命的继续。按照时间顺序来理清复杂的历史事件,这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在讲授拿破仑帝国时,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给出这样几个关键词——“崭露头角、威名大振、黄袍加身、一座丰碑、对外战争、帝国覆灭”,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关键词,分组讨论并讲述拿破仑的主要事迹,这样就化繁为简,很巧妙地攻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我再给予总结,强调拿破仑的历史功绩和过失,从而也在无形中向学生传授了分析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那就是一定要从个人的事迹出发,本着一分为二的原则,功过是非分开谈。在讲授部编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课时,一定要客观地说出南京大屠杀等相关史实,不能根据自身情绪状态进行偏激化的讲述,一定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尊重历史,同时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偏激情绪和态度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在讲述“南京大屠杀”这一内容时,我选取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感受。很多学生多次哽咽、泪洒课堂。他们不仅深刻地认识到这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它必将永远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且他们也表示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样一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就显得尤为自然,不做作,不空洞,不是干喊口号,而是真情实感的表达。最后针对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歪曲历史、美化历史的行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对本课进行情感的二次升华,再度激起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反思历史汲取有益经验,勇于担当起建设祖国的伟大历史使命,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3]。总之,历史学科作为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所接触的第一门新学科,在教学伊始,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穿插渗透对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