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6.1.5金银工艺的发展概况与审美分析2_第1页
(6.5.1)-6.1.5金银工艺的发展概况与审美分析2_第2页
(6.5.1)-6.1.5金银工艺的发展概况与审美分析2_第3页
(6.5.1)-6.1.5金银工艺的发展概况与审美分析2_第4页
(6.5.1)-6.1.5金银工艺的发展概况与审美分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晋南北朝金银工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经济遭受破坏;然而另一方面,各民族在长期共存的生活中,逐渐相互融合,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加之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使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空前发展。这些在金银器的形制纹样发展中,都曾打上了明显的烙印。牛首马首金步摇冠图片展示的是牛首马首金步摇冠,分别为雄雌鹿形象,头部均作枝杈状,并配以桃形金叶,走动时发出金属撞击声音,以示显贵。这两件步摇冠是来自森林的拓跋鲜卑贵族的冠饰。如此造型,是与鲜卑族,各种动物既是他们狩猎的对象,也为他们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鹿是他们喜爱的动物之一,所以这两件步摇的犄角部分是略变形的雄、雌鹿角。我们透过它们也可窥见这个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的民族的金银器工艺风格独具异域风采。鎏金镂空飞鸿球路纹银笼(唐)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通高17.8㎝,腹深10.2㎝,重654g。此器系模冲成型,通体镂空,纹饰鎏金。盖为穹顶,口沿下折,顶面錾饰15只飞鸿,口沿上缘錾饰一周莲瓣纹,下缘饰一周上下错列的破式团花纹,鱼子纹地。两侧口沿下铆有环耳,套置提梁。提梁截面呈扁六棱形,上接银链,银链的另一端与盖顶相连。笼体口沿处亦饰一周破式团花纹,腹壁錾三周20只飞鸿,均两两相对。通体镂空处作球路纹,这种图案在唐代基本定型,后流行于宋代。唐代鎏金灵芝凤纹发饰唐代时男女皆用簪(男用簪系冠使之不堕,女用簪插发髻使之不散);贵族用金、银、玉等珍贵材料,金簪与鎏金发饰一样,有錾花、镂花、细金丝“盘花”等精致工艺。唐代的金银钗,以镂花见长,近世难仿。其实,唐代著名的凤钗与凤形发饰,可说源于秦、汉。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早已指出:“始皇以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唐代另有金步摇(白居易《长恨歌》中也有述及),金雀玉搔头,栉、金钿等饰物。唐诗有“斜插犀梳云半吐”之句,就是指唐代的发饰金栉背。不少专家皆认为唐代金银首饰的发展,与金银器一样,和那时的社会风尚息息相关,甚至反映出政治的盛衰,初唐崇尚简朴,至盛唐迥然不同,趋向富丽堂皇及繁缛精致。宋鎏金八角银杯物现藏于福建博物馆福建省邵武市故县村出土。杯为八角形,夹层壁,杯底錾刻《踏莎行》词一首,外壁画面分别表现词意的内容。此杯造型优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技术精湛,是宋代银器中的珍品。这是一组十分罕见的元代纯金镂雕飞天饰品;形象的雕刻了一对供花天人的形象。天人头戴宝冠,双手前倾,神态恭敬,捧花飞翔。霓裳羽衣,彩带披帛与身体状态保持一致,凌空飞舞,身下镂刻出朵朵祥云。整尊雕像形象逼真,生动活泼,极具动感。孝靖皇后王氏九龙九凤凤冠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