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及编制要求_第1页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及编制要求_第2页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及编制要求_第3页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及编制要求_第4页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及编制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8——PAGE29—附件: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附表1.1温和中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2温和中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3温和南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4温和南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5温和北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6温和北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7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8寒冷A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2.建筑设计说明(节能专篇)编制要求3.建筑节能计算书编制要求4.供暖空调建筑冷热负荷计算书编制要求5.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要点

附件1一、工程概况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项目名称地点单体名称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综合性建筑主要朝向建筑面积总/地上/供暖空调(㎡)建筑层数/(地下/地上)主要适用节能设计标准eq\o\ac(□,√)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建筑外表面积m3建筑体积m2热工设计分区结构形式二、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措施基本情况主要节能措施屋顶保温材料及厚度隔热措施□有□无外墙保温材料及厚度外墙颜色□深□浅外窗窗玻璃材料及厚度外窗窗框材料□铝合金普通□铝合金断热□塑钢□塑料□其他:外窗遮阳□外遮阳□内遮阳□活动□固定□双层幕墙□其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规定限值计算结果详:附表1.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体型系数屋面外墙外窗天窗架空楼板等分户墙等地面地下室外墙总体评价□是□否□无要求□是□否□是□否□是□否□无此项□是□否□无要求□无此项□是□否□无要求□无此项□是□否□无要求□是□否□无要求□无此项□是□否□无要求□符合□有不符合项,需进行权衡判断权衡判断□全年耗电量(kWh/)□耗热量指标(W/m2)□耗热量指标(W/m2)对比评定法设计建筑参照建筑限值比较法限值实际计算值三、建筑用能系统节能措施基本情况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系统分类□集中□分散□复合系统形式□全空气□空气-水□多联机□其他负荷计算□计算参数合规□冷热负荷已计算□计算结果已统计整理并与设备选型对应能源方式□电力□油、气□复合□其他总装机容量/(供热/制冷)KW主机设备能效指标锅炉额定热效率%冷水/热泵机组COP值单元式空调机EER值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空调机组IPLV(C)值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其他节能技术措施□太阳能热水辐射采暖□新风供暖□中庭通风□合理划分风系统,服务半径小于60m□大房间采用全空气系统,其最大总新风比为%□热回收□其他负荷指标热负荷/冷负荷(W/㎡供暖空调区域实际面积)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给水排水系统给水设计□用水量设计合规□市政直供□加压供水□分区供水□采用节水器具热水供应□余热废热□太阳能□太阳能+辅助热源□空气源/地源热泵□其他排水设计□中水利用□雨水利用供配电低压供电半径m三相电流不平衡度%选用节能型变压器□是□否照明照明控制□分区□分组□光电□自熄□智能集中监控□通风□空调□变配电□照明□给排水□冷热源□电梯□自动扶梯建筑电气系统供配电低压供电半径m三相电流不平衡度%选用节能型变压器□是□否照明□功率密度值合规□采用节能灯具照明控制□分区□分组□光电□自熄□智能集中监控□通风□空调□变配电□照明□给排水□冷热源□电梯□自动扶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太阳能光热□浅层地能□太阳能光电□其他:设计单位内部审核综合结论□填报内容属实并与设计图纸内容一致□各专业施工图节能设计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设计文件中不存在违反节能标准强制性条文的错误负责人:(盖章)年月日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意见负责人:(盖章)年月日施工图审查备案机构意见经办人:(盖章)年月日年月日填报说明1填报方式:1.1本表须与附表配合使用,同时报审。表格采用手工填写或在线填写后打印。1.2附表根据建筑类型及其所在地热工设计分区,按照《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3.1.2及第4.1.1条、第4.1.2条的规定,从附表1.1~1.8中选择其一。元阳新县城(南沙镇)暂列为夏热冬暖地区。1.3建筑按单体填报;各单体完全相同的多个居住建筑可按建筑群填报。公共与居住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可分别填补,参见《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1.0.2条条文说明。2填报内容:2.1“适用节能设计标准”的确定方法同上1.2条。2.2如果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全部满足其所适用节能标准的规定,则无需进行权衡判断(也称综合判断、综合评价,视适用标准而定);如果建筑未设置供暖、空调设施,则无需填写相关内容。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限值”栏目内填写项目的多少根据适用标准的要求而定。例如,温和南区及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就不需要填写体型系数、架空(外挑)楼板、分户墙(板)、地面、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外墙等项目。2.4“供暖空调”栏目内各指标定义详有关节能设计标准及《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50155;其中:“全空气”系统指空气调节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部由集中设备处理过的空气负担的空气调节系统;“大房间”指面积或空间较大、人员较多的空调房间。2.5“给水排水”栏目中的“用水量设计合规”指:用水定额选取符合《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的规定且用水量计算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2.6“建筑电气系统”栏目中的“集中监控”指设置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对表中列举的全部或部分建筑用能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3其他:超出表格栏目的特殊情况,可另纸说明。

附表1.1温和中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序号计算项目规定指标设计指标备注1屋面传热系数KD≤3.0,K≤1.2或D>3.0,K≤1.5K=热惰性指标DD=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1.83底面接触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4地面热阻R≥0.85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6屋顶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3.0遮阳系数SC≤0.40天窗面积与屋顶总面积比≤20%7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等)东向窗墙比Cm/可开启面积比≤0.70/≥40%南向≤0.80/≥40%西向≤0.70/≥40%北向≤0.80/≥40%各朝向总窗墙比≤0.70东向窗墙比Cm小于0.4时可见光透射比≥0.40南向西向北向传热系数K遮阳系数SC窗墙比Cm传热系数K综合遮阳系数SC西向其它朝向东K=Cm≤0.30<4.0--SC=0.30<Cm≤0.40<3.5≤0.55≤0.65南K=0.40<Cm≤0.50<3.5≤0.50≤0.60SC=0.50<Cm≤0.70<3.0≤0.45≤0.55西K=SC=0.70<Cm≤0.80<3.0≤0.40≤0.50北K=SC=-气密性等级外窗普通公共建筑≥5级有特别要求的公共建筑≥6级透明幕墙<7层≥2级≥7层≥3级8总体评价□规定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部分规定性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进行权衡判断9权衡判断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KWh)设计建筑参照建筑结论注:适用《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附表1.2温和中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序号计算项目规定指标设计指标备注1屋面传热系数KD≥3.0,K≤1.8或2.5≤D<3,K≤1.5或2.0≤D<2.5,K≤1.2K=热惰性指标DD=2外墙传热系数KD≥3,K≤2.5或2.5≤D<3,K<2.2或2.0≤D<2.5,K≤1.8K=热惰性指标DD=3分户墙传热系数K≤2.84分户楼板传热系数K≤3.05底面自然通风的架空楼板传热系数K≤2.26户门传热系数K≤3.07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各朝向窗墙比Cm东向≤0.35南向≤0.55西向≤0.35北向≤0.50每套住宅允许一个房间南向≤0.7其他朝向≤0.6保温等级≥5级可开启面积可开启面积比≥30%或可开启窗地比≥8%保温性能分级Cm≤0.30≥2级0.30<Cm≤0.4≥3级0.4<Cm≤0.55≥4级0.55<Cm≤0.7≥5级气密性等级≤7层≥4级8-12层≥5级≥13层≥6级8天窗天窗面积占屋顶面积比例≤5%9总体评价□规定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部分规定性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进行综合判断10综合判断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KWh)设计建筑参照建筑结论注:适用《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第4.2.2、4.2.3、4.2.4、4.3.1、4.3.2条;综合判断按《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的规定实施。附表1.3温和南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序号计算项目规定指标设计指标备注1屋顶传热系数K≤0.9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1.53底面接触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K≤1.54地面热阻R≥1.05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热阻R≥1.06屋顶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3.5遮阳系数SC≤0.35天窗面积与屋顶总面积比≤20%7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东向窗墙比Cm/可开启面积比≤0.7/≥40%南向西向北向东向窗墙比Cm小于0.4时,可见光透射比≥0.40南向西向北向传热系数K遮阳系数SC窗墙比Cm传热系数K综合遮阳系数SC北向其它朝向东K=Cm≤0.20≤6.5--SC=0.20<Cm≤0.30≤4.7≤0.60≤0.50南K=0.30<Cm≤0.40≤3.5≤0.55≤0.45SC=0.40<Cm≤0.50≤3.0≤0.50≤0.40西K=SC=0.50<Cm≤0.70≤3.0≤0.45≤0.35北K=SC=气密性等级外窗普通公共建筑≥5级≥4级**相当于GB/T7106-2008中的6级有特别要求的公共建筑≥6级透明幕墙<7层≥2级≥3级##相当于GB/T7106-2008中的4级≥7层≥3级8总体评价□规定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部分规定性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进行权衡判断9权衡判断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KWh)设计建筑参照建筑结论注:1)温和南区适用《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第4.1.1、4.2.2、4.2.3、4.2.4、4.3.5条;权衡判断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规定实施。2)表中“气密性等级”栏目中的阴影部分内容仅适用于温和南区。附表1.4温和南区及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序号计算项目规定指标设计指标备注1屋面传热系数K0.4<K≤0.9,D≥2.5或K≤0.4K=热惰性指标DD=2外墙传热系数K2.0<K≤2.5,D≥3.0或1.5<K≤2.0,D≥2.8或0.7<K≤1.5或K≤0.7K=热惰性指标DD=3外窗(包括阳台门)各朝向窗墙比东/西向≤0.30/南/北向≤0.40/卧室、书房、起居室等主要房间的房间窗地比≥1/7<1/5时外窗玻璃可见光透射比≥0.4通风开口面积(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10%或外窗面积的45%(30%)加权平均综合遮阳系数SW平均窗地面积比CMF或平均窗墙面积比CMW外墙平均指标(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8)K≤2.5D≥3.0K≤2.0D≥2.8K≤1.5D≥2.5K≤1.0D≥2.5或K≤0.7CMF及CMW在本表中数值相同,均以CM值代表CM≤0.25≤0.5≤0.6≤0.8≤0.90.25<CM≤0.30≤0.4≤0.5≤0.7≤0.80.30<CM≤0.35≤0.3≤0.4≤0.6≤0.70.35<CM≤0.40≤0.2≤0.3≤0.5≤0.60.40<CM≤0.45—≤0.2≤0.4≤0.5外遮阳东/西向SD≤0.8/南/北向SD≤0.9/气密性等级1-9层≥4级≥10层≥6级4天窗天窗面积占屋顶面积比≤4%传热系数K≤4.0遮阳系数SC≤0.45总体评价□规定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部分规定性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进行综合评价6综合评价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空调采暖年耗电量(KWh/m2)设计建筑参照建筑结论注:1)温和南区适用《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第4.1.1、4.2.2、4.2.3、4.2.4条;综合评价按《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的规定实施。2)表中的规定性指标按夏热冬暖南区选取;其中,外窗“可开启面积”栏目中括号内的指标仅适用于温和南区。附表1.5温和北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序号计算项目规定指标设计指标备注1屋面传热系数K≤0.70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1.03底面接触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K≤1.04地面热阻R≥1.25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热阻R≥1.26屋顶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3.0遮阳系数SC≤0.40天窗面积与屋顶总面积比≤20%7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东向窗墙比/可开启面积比≤0.7/≥40%南向西向北向东向窗墙比Cm小于0.4时可见光透射比≥0.40南向西向北向传热系数K;遮阳系数SC窗墙比Cm传热系数K综合遮阳系数SC--北向其它朝向东K=Cm≤0.20≤4.7--SC=0.20<Cm≤0.30≤3.5-≤0.55南K=0.30<Cm≤0.40≤3.0≤0.60≤0.50SC=0.40<Cm≤0.50≤2.8≤0.55≤0.45西K=SC=0.50<Cm≤0.70≤2.5≤0.50≤0.40北K=SC=气密性等级外窗普通公共建筑≥5级≥4级有特别要求的公共建筑≥6级透明幕墙<7层≥2级≥3级≥7层≥3级8总体评价□规定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部分规定性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进行权衡判断9权衡判断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KWh)设计建筑参照建筑结论注:1)温和北区适用《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第4.1.2、4.2.2、4.2.3、4.2.4、4.3.5条;权衡判断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规定实施。2)表中“气密性等级”栏目中的阴影部分内容仅适用于温和北区。附表1.6温和北区及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序号计算项目规定指标设计指标备注1体形系数≤3层≤0.554-11层≤0.40≥12层≤0.35-体形系数≤0.4体形系数>0.4-D≤2.5D>2.5D≤2.5D>2.52屋面传热系数K0.81.00.50.63外墙传热系数K1.01.50.801.04底面接触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K1.51.05分户墙、楼板、楼梯间隔墙、外走廊隔墙传热系数K2.02.06户门传热系数K≤3.0(通往封闭空间)≤2.0(通往非封闭空间)7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各朝向窗墙比东向≤0.35南向≤0.45西向≤0.35北向≤0.40每套房间允许一个房间≤0.60可开启面积可开启窗地比≥5%(8%)(或可开启面积比≥30%)传热系数K窗墙比Cm≤0.204.74.0东K=0.20<Cm≤0.304.03.2SC1=0.30<Cm≤0.403.22.8SC2=0.40<Cm≤0.452.82.5南K=0.45<Cm≤0.602.52.3SC1=综合遮阳系数SC窗墙比Cm东、西向南向SC2=夏季SC1冬季SC2夏季SC1冬季SC2西K=0.30<Cm≤0.40≤0.40-≤0.45-SC1=0.40<Cm≤0.45≤0.35-≤0.40-SC2=0.45<Cm≤0.60≤0.25≥0.60≤0.25≥0.60北K=气密性等级1-6层≥4级≥7层≥6级8天窗天窗面积占屋顶面积比例≤4%9总体评价□规定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部分规定性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进行综合判断10综合判断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KWh)设计建筑参照建筑结论注:1)温和北区适用《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第4.1.2、4.2.2、4.2.3、4.2.4条;综合判断按《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的规定实施。附表1.7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序号计算项目规定指标设计指标备注1体形系数≤0.40-体形系数≤0.30.3<体形系数≤0.42屋面传热系数K≤0.55≤0.453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0.60≤0.504底面接触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K≤0.60≤0.505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传热系数K≤1.56地面热阻R≥1.57采暖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热阻R≥1.58屋顶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2.7遮阳系数SC≤0.50与屋顶总面积之比≤20%8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东向窗墙比/可开启面积比≤0.7/≥30%南向西向北向东向窗墙比Cm小于0.4时可见光透射比≥0.40南向≥0.40西向≥0.40北向≥0.40传热系数KCm≤0.20≤3.5≤3.0东K=0.20<Cm≤0.30≤3.0≤2.5SC=0.30<Cm≤0.40≤2.7≤2.3南K=0.40<Cm≤0.50≤2.3≤2.0SC=0.50<Cm≤0.70≤2.0≤1.8西K=遮阳系数SC(东南西)0.30<Cm≤0.40≤0.7SC=0.40<Cm≤0.50≤0.6北K=0.50<Cm≤0.70≤0.5气密性等级外窗≥4级透明幕墙≥3级9总体评价□规定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部分规定性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进行权衡判断10权衡判断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KWh)设计建筑参照建筑结论注:适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附表1.8寒冷A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序号计算项目规定指标设计指标备注≤3层4-8层≥9层9-13层≥14层1体型系数传热系数K≤0.52≤0.33≤0.30≤0.262屋面传热系数K≤0.35≤0.45≤0.453外墙传热系数K≤0.45≤0.60≤0.704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K≤0.45≤0.60≤0.605非采暖地下室顶板传热系数K≤0.50≤0.65≤0.656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传热系数K≤1.57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传热系数K≤2.08阳台门下部门芯板传热系数K≤1.79周边地面保温层热阻R≤0.83≤0.56-10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0.91≤0.61-11外窗(包括阳台的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Cm≤0.20≤2.8≤3.1≤3.10.2<Cm≤0.3≤2.5≤2.8≤2.80.3<Cm≤0.4≤2.0≤2.5≤2.50.4<Cm≤0.5≤1.8≤2.0≤2.3各朝向窗墙比东向≤0.35南向≤0.50西向≤0.35北向≤0.3012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气密性等级1-6层≥4级≥7层≥6级13总体评价□规定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部分规定性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进行权衡判断14权衡判断耗热量指标(W/m2)设计建筑标准限值结论注:我省香格里拉、德钦二县属寒冷地区A区,适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中对寒冷A区的规定。

附件2建筑设计说明(节能专篇)编制要求为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节能设计的质量,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4.3.3、4.3.10条等有关规定,现将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节能专篇)的编制要求列举于下。本专篇为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的组成部分,除其中的建筑节能计算书单独成册外,其余部分应按本要求编制并在施工图蓝图上完整表述。1建筑概况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在建筑设计说明的前列章节中已经明确表述过的内容(如1.1~1.7项),可以不作重复:1.1建筑名称:1.2建设地点及其热工设计分区:1.3建筑类型:说明建筑功能为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或公居一体的综合性建筑1.4建筑面积:地上m2,地下m21.5建筑层数:地上层,高m;地下层1.6建筑围护结构构造形式:说明屋面、外墙、隔墙、楼板、地面、外窗等的构造形式,有无透明屋顶,有无架空或外挑楼板等1.7建筑主朝向及外窗遮阳形式:1.8供暖空调范围:说明设置供暖及/或空调设施的范围及其实际面积1.9地上建筑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利用外窗、中庭或其他洞口)或机械通风、复合通风2建筑节能设计依据根据建筑类型及其所在地热工设计分区,按照《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3.1.2及第4.1.1条、第4.1.2条的规定,从以下标准中选取并在专篇中列举,其中的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为必选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eq\o\ac(□,√)《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eq\o\ac(□,√)《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J53-18-2007)3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列举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的主要节能技术措施,包括围护结构的屋面(包括天窗)、外墙(非透明幕墙)、外窗(透明幕墙)、架空或外挑楼板、分户墙和户间楼板(居住建筑)等构造组成和节能技术措施,明确外窗和透明幕墙的气密性等级,以及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节能技术措施,相应的主要建筑节能材料、部件与构件的选用。4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表格的样式应采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附表中的适用表格样式。如果围护结构的部分热工性能指标设计值超出适用标准规定的限值,不能满足相关强制性条文规定的节能要求,应提交建筑节能设计软件的权衡判断结果。在此情形下,专篇中应说明权衡判断的原因及结果,以及设计中为此而相应采取的节能构造及措施,并与图形文件的表达完全一致。

附件3建筑节能计算书编制要求为保证落实适用标准关于建筑热工设计的相关规定,为施工图建筑节能审查提供依据,现将建筑节能计算书编制要求列举于下:1本要求根据《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五条:“……施工图设计文件须包括建筑节能热工计算书……”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4.3.10条第1款关于建筑节能计算书的规定编制。2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4.3.10条相关深度要求的计算书应作为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与图纸同时送审。送审的计算书包括打印版和电子版各一份。打印版应为A4版面双面打印,word格式,字体不小于小5号。计算书封面签名盖章要求与图纸相同。3建筑节能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3.1温和北区及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寒冷地区的建筑体形系数;3.2各单一朝向窗墙面积比、可开启面积比(包括天窗面积与屋顶总面积比);3.3外窗(包括玻璃幕墙的可视部分)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3.4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屋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楼板(或外挑楼板)、地面、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外门、采暖与非采暖房间的隔墙和楼板、分户墙等的热工性能计算(根据适用标准选择计算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和热阻)。4当围护结构的部分热工性能指标设计值超出标准规定的限值,不能满足相关强制性条文规定的节能要求,应进行权衡判断。若权衡判断的结果表明,设计建筑的能耗(耗热量)大于参照建筑的能耗(耗热量)时,应进行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即调整围护热工性能指标),重新进行权衡计算,直至设计建筑的能耗(耗热量)不大于参照建筑的能耗(耗热量)为止。建筑节能计算书应提交最终的权衡判断结果。5 计算输入条件:计算热阻值和传热系数时,应列表明确每层材料的厚度和导热系数;计算平均传热系数时,应列表明确主体部分和热桥的每层材料的厚度、导热系数和热阻值,以及主体部分和热桥部分的面积;计算遮阳系数时,应列表明确外窗和外遮阳(若无外遮阳则无需说明)的遮阳系数。相关参数的取值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规定。6 计算结果汇总:采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附表中的适用表格样式。7《建筑节能计算书》如采用软件编制,应提交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并说明所使用软件的名称、版本及其鉴定情况。

附件4供暖空调建筑冷热负荷计算书编制要求为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的质量和施工图审查的时效,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4.7.10条等有关规定,现将供暖空调建筑施工图设计冷热负荷计算书编制要求列举于下: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7.2.1条(强条)、《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5.1.1条(强条)等规定,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2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4.7.10条要求的计算书应作为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与图纸同时送审。计算书包括打印版和电子版各一份。打印版应为A4版面双面打印,字体不小于小5号。计算书封面签名盖章要求与图纸相同。3计算书应简明扼要,首先说明建筑概况及功能要求,主体内容应重点表述计算的输入条件和输出结果,以及底层、顶层、标准层及建筑中特殊功能房间的计算过程(打印版中计算公式及各方面条件完全相同的房间的中间计算过程可省略)。电子版除上述内容外尚应包括所有房间的完整的计算过程。4计算输入条件:应包括(但不限于)当地建筑气象参数、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室内设计参数、房间使用功能、在室人员数量及照明、设备功率、物料散热、散湿量。相关参数的取值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