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研究6000字(论文)》_第1页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研究6000字(论文)》_第2页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研究6000字(论文)》_第3页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研究6000字(论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施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幼儿教育是人类教育的起始点,人类知识的储备与习惯的养成往往与幼儿时期的教育内容有很大关系,对青少年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针对幼儿园中的教育课程研究从未止步。近年来,课程生活化逐渐被引用到幼儿教育中,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旨在探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更多的幼儿园教师找到教学的思路,推动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关键词:生活化课程;幼儿园;教育;儿童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目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了优质的幼儿园课程应该生活化,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立足于生活的课程,强调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要以生活为基础,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课程的实施方式贴近生活,课程的目标要指向于生活,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幼儿的生活更加美好,课程的评价也要以生活化为基点,引导幼儿在生活的自然状态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并在学习与探索的同时体验生活的美好。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得到广泛关注,人们意识到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的重要性,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儿童活动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日益多样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幼儿园课程设计也变得更加切合儿童的天性。但幼儿园课程活动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教师对概念认识片面、教育理念滞后、教育资源未能整合等问题,本研究致力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进课程生活化的实施。(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本研究将围绕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探索怎样使课程的开展具有生活化,怎样选择生活化的课程内容,采取哪些途径促进课程的深入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在课程中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促使教师在课程开展中更好地贯彻生活化的原则,促进教师的专业化的成长。2.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描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化教师对课程生活化的认识和理解,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及身心发展,拓宽教师课程视野,整合教育内容,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生活化的水平,丰富课程生活化的实践经验。引领教师在课程开发和实践中贯彻生活化原则,制定生活化的课程目标,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在一日活动中关注幼儿的生活,在课程实施中和课程评价中关注幼儿的生活,会提高教师的课程生活化的实施质量,提高教师开发课程和实施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贯彻生活化原则,会使课程更加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使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采用生活化的教育策略,从而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三)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搜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阅读整理,归纳出其他研究者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概念界定以及主要观点,形成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相对全面的认知。2.行动研究法笔者可以利用自己在幼儿园一线工作的优势,亲身参与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施,更直接地看到在课程生活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和幼儿的面对面沟通来了解课程活动化的效果并进行反思,参与课程活动化的设计,使科学教育的效果最大化。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施的一些典型案例,反思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思考如何设计能让幼儿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只有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去,才能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二、我国目前课程生活化实施的现状及问题(一)我国目前课程生活化实施的现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让各地方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幼儿园课程需要和生活结合起来,即课程可以融于幼儿的生活,既可以由教师预设,又可以由师生共同触发或幼儿个人感知,并开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方面,在课程的设计上,生活化课程的理念受到重视并得到体现。幼儿的生活活动不再被忽视,同时,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点来组织各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因为生活本身是一个整体,立足于幼儿本身生活,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在课程的实施上,在一线工作的的幼儿教师认真学习政策文件中的内容精神,以《纲要》中的要求来指导课程设计,并结合自己班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园区条件,努力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二)我国目前课程生活化实施中存在问题1.“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小学”化是指幼儿园教育开始向小学教育靠拢,儿童提前接受小学教育。比如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本,学习汉语拼音和背诵诗歌。小学教育的内容超出了儿童理解能力的范围,所以他们只能使用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不能体验学习的乐趣;之所以会出现幼儿园"小学化",一方面是幼儿园管理者在对幼儿园的职能进行错误定位,另一方面是教师未准确把握科学原理,寻找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单纯以结果为导向,重知识教育的结果,教师一味地使用"灌输式教育"方法,忽视幼儿兴趣,导致幼儿的思维能力被破坏、学习兴趣降低,严重者可能会让幼儿恐惧学习。儿童文化的独特存在成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基本依据,儿童在生长生活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这就意味着幼儿园课程不单单只能通过课堂"灌输",而应提供"生活"的环境,给予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的机会。现在的幼儿园教育模式虽然是以幼儿为中心,课程也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但是多数还是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很多教师还是在自己的设计框架内,用成人的思维去带领孩子探索学习。这样的"探索"才是真正的"探索"。2.片面理解生活课程化在实际生活中,虽然教师对幼儿园课程和幼儿生活都有深刻认识,但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理由还有所欠缺。他们认为"课程源于生活"就是指在课程中涉及到生活的内容,它只把生活中的东西带入课堂,但并不是真正把课堂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此外,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经过筛选就添加了大量的生活元素,没有在生活中找到课堂,也没有通过生活方式实现幼儿园课程教育,导致儿童生活在成人创造的世界中,没有回归儿童的世界。没有从幼儿生活的角度去评价课程的效果,没有关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贯彻了生活化原则,是否关注了幼儿的需要、幼儿对于课程的兴趣如何、幼儿在课程中探索的方式是否生活化,是否具有主动探究的愿望等。在课程目的和效果评价方面,也没有关注课程的实施是否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是否使幼儿更加热爱生活。幼儿园教育课程生活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阻碍。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理性知识教育时,由于知识是理性的,生活却是感性的。因此,教师有点无从下手,很难找到二者结合的契机。幼小衔接的紧密联系,是需要一定体系化的文化知识作为支撑的。加上多数幼儿家长只顾孩子的理论知识学习,急功近利。这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就更加难以开展课程生活化教育。有些教师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但是,正是在这种幼儿教育的关键时刻,教师应该有清晰的头脑和教学思路,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不是眼前的实用性,而是要从学生的长期发展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如果将幼儿教育远离生活,只传授给他们知识。这对幼儿的发展毫无帮助,甚至会剥夺了他们童年的快乐,让他们感觉不到这个世界的美好。3.教育资源太单一张丽莉表示,所谓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指的是在设计、组织、实施幼儿园课程时,主张把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感性经验联系起来,把富有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纳入课程领域,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使幼儿园课程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义的教育理念[[][]张丽莉.对教师“幼儿园课程生活化”观念的调查研究fJl.教育导刊,2003,(4).三、我国课程生活化的改进措施(一)转变教师观念在瑞吉欧方案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话:帮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这意味着教师必须越过禁锢自己思维的"围墙"。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学生坐在下面学习,但这种教育方式并不适合3-6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有着满满的求知欲,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而幼师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做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而要做一个大孩子,和幼儿一起去探寻那些被身为大人的我们所忽略的美好,将自己融入孩子,将眼界放低,从不一样的角度去看世界,能更好的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生活化课程"的构建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上,而是教师要经历与儿童共同生活的过程;要经历对儿童的一日活动价值进行深入审视和充分实现的过程;要经历对儿童活动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的过程;要经历对儿童活动的环境和材料进行预估、准备和调适的过程,要经历对儿童的需要、兴趣和发展可能进行合理判断的过程。教师应坚持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立足儿童生活场景,灵活运用集体、团体和个人活动等形式,合理安排和组织儿童的日常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促进儿童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更多地关注幼儿,在幼儿与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幼儿在自我感知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方法上,应打破传统的教与学模式,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亲身体验的机会。幼儿园阶段是幼儿思考力爆发的阶段,该阶段的课程它不该以完成教学目的为目标,要让它真正融入幼儿们的生活,以幼儿为目的,打开幼儿的思维探索欲望。幼儿园的三年时间是老师于孩子们共同生活的一段旅程,是以培养一个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与文化紧密连接的"完整的幸福的人"为目的,因而,幼儿园课程不只应关注孩子的将来,也应珍视孩子当下的生活感受与幸福体验。因此,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的落脚点不是应教给幼儿哪些知识,而是幼儿应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教师为实现这些发展应创哪些条件。幼儿课程的核心经验其实就是幼儿经验的获得,不要"将设计好的活动给予孩子",而是从原来的"预设"走向"生成",要把课程还给儿童自己。(二)拓宽教师课程视野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的发展而存在的,而不是仅仅为了传授系统知识而存在的,所以我们需要转变教育主体,把课堂还给幼儿。近年来区域活动的大热,越来越多关注幼儿的自主活动,它们归根结底都是将教育的主体性凸显出来。在幼儿园,幼儿应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启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为其提供物质探索条件,激励幼儿主动发现问题,并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提供教的知识点,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动手尝试的过程中自主地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幼儿学习,做好记录,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点,以此方式作改变,使教学会更加灵活化,会增强教学过程参与度,教师与幼儿互换身份,尝试换个角度看世界,会是另一番体验。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一天生活的课程是幼儿园区别于其他班级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从晨检、计划、区域活动和小组活动,到上厕所、洗手、吃饭和小睡,所有这些环节都是儿童在公园学习和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课程。幼儿教师应该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教育机会,让孩子参加更多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思考和想象的机会和环境。在大多数老师眼中,一个故事、一首歌、一个小实验,它们就是目标。其实不然,幼师可以将其看作工具、渠道,或者相应主题自然行进中的必由之路,他们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沉浸其中,为了让幼儿们更完整的成长而存在,儿童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不是机械地重复生活,而是将生活作为素材,将课程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三)整合教育内容儿童的发展是全面的,生活以整体的方式影响着儿童。人为地分割生活经历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是有害的。为了将儿童培养成和谐完整的儿童,幼儿园教育必须强调儿童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知的整合,这一过程必须通过整体课程来实现。儿童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集体活动,而是应该是儿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幼儿园的每一点都有教育意义,生活就是教育,我们应该把教育融入生活。幼儿园的“生活化课程”,从儿童当前的感受和体验出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线索,强调儿童与自然、社会与家庭、自我之间的联系。孩子们将以面向生活和游戏的方式学习,学习和生活的界限和痕迹将变得越来越模糊。美国教育家杜威更深刻地阐释了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是成长,教育是经验的转化,教育是生活。教育不应该是生活的准备,而是孩子现在的生活过程。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分离是相对的,事实上是不可分割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幼儿园课程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加强联系,整合课程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并非所有的联系都对幼儿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有效地选择幼儿生活内容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四、结论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本质是回归儿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幼儿特有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也决定了幼儿教育要回归生活,即以感性、主观思维为主的幼儿在学习时优先选择可直接感知事物,而这些事物就来源于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必要性不言而喻。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