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政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主义哲学的定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同唯物论统一起来,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1.列宁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物质的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与静止运动: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唯物主义辩证法静止: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形而上学认为静止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3.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4.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社会变革三、世界的普遍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发展(偶然性[可能出现]+必然性[肯定出现])旧事物新事物更新事物→„„肯定否定(新的肯定)新的否定(否定之否定)→„„矛盾(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对立统一关系)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新实践„„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结构1.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社会发展三因素:地理环境、人口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作用)经济结构3.人类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机关、政党及军队、警、法、监)观念结构:不同步性、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相互影响、对社会反作用量变质变新量变…………同一性: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系统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关系(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相对独立性Page2of26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商品和货币1.商品:劳动二重性↓2.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二、资本和剩余价值1.商品流通规律:商品——货币——商品(W–G–W)2.资本的流通规律:货币——商品——货币(G–W–G’,G’=G+∆G)劳动力成为商品剩余价值价值使用价值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3.资本的分类三、资本的积累和资本的循环1.资本的积累(1)简单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2)扩大再生产:大于原有规模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规律具体劳动→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抽象劳动→价值(表现形式:交换价值)(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前提条件劳动者工作时间延长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图1图2图3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不变资本c: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v:购买劳动力的资本Page3of26(3)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2.资本的循环生产阶段G——W„„P„„W’——G’四、垄断资本的经济实质和特征1.当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会从自由竞争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垄断,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最深厚的基础。2.垄断资本主义特征3.当代资本主义特征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客观物质条件——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2.科学社创立的政治条件——19C30-40s,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3.科社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C初空想社会主义学说4.科社的诞生标志——1848年,马恩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1.代表人物——列宁2.标志:1917年10月,俄国的十月革命三、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1.1949年底,南斯拉夫“自治的社会主义”道路2.20C50s,东欧国家相继开始改革3.1991年8月,苏联共党垮台4.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第一节中共党史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伟大胜利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A(劳动力)Pm(生产资料)垄断组织在经济中起决定作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国家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总资本家”资本本身已高度社会化资本已全面地国际化国家对国际经济生活进行共同的干预产生了国经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国家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剥削购买阶段销售阶段Page4of262.中共二大: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3.中共三大:允许党人一个人名义参加国民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4.1927年8月1日,共党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在全国广泛开展反对国民党的斗争5.1934年10月10日开始长征,至1936年10结束。期间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会议,选举毛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中央总的责任6.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开始抗日战争。1941年-1943年间,提出十大政策,中心环节是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7.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正确政治路线,通过以毛思想为党的知道思想,选举产生以毛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8.1946年7月至1947年2月,全面反攻国民党。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度黄河,解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9.1948年秋,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0.1949年3月,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二、中共党建立社制度的斗争及其对社建设道路的探索1.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胜利完成2.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1956年4月,毛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4.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会议,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5.1957年4月,在全党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6.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开来7.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轨道8.1977年8月,中共第十一届大会,华国锋在政治报告中总结了党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9.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三、中共探索中国特色社道路的努力及取得的辉煌成就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思想作为党的知道思想的伟大意义3.1982年9月,党十二届大会,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5.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6.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概括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确立了邓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该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age5of267.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全党继续前进的旗帜8.2000年2月,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节党的建设理论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根本宗旨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自己的行动指南3.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党的纲领和路线1.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醋精共同发展2.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三、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党的纪律和党的团结统一五、党员和党的干部第三章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和发展一、毛思想的科学内涵1.毛是马列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马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毛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二、毛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20C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2.毛的产生和形成,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产物3.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新的社会生产力和工人运动的发展4.思想理论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5.实践基础——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三、毛的形成与发展1.萌芽时期:共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2.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3.成熟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4.继续发展期:解放战争和中国成立之后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Page6of261.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并指出了前者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革命的动力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无论是反对帝国主义还是反对封建主义,都必须依靠广大的农民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4.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中共党自身的建设=三个法宝主要作品: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1.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2.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3.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4.创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5.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6.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主要作品: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1.军队的建设: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2.军事战略上: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主要作品: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主要作品: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政策、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不要四面出击、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主要作品:青年运动的方向、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六、党的建设理论1.毛党的建设的理论,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加强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强调党的团结和统一,正确开展党内斗争,注重加强执政党建设2.主要作品:反对自由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学习和时局、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活灵魂一、实事求是Page7of261.第一项基本内容:一切从世界出发2.第二项基本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3.第三项基本内容:坚持马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群众路线1.核心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三者之相互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前提的;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果。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缺一不可的,共同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殊品质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成熟和发展1.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2)理论基础——马列、毛的基本原理(3)历史根据——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总结(4)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2.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第一阶段:13届3中全会—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2)第二阶段:十二大—十三大,轮廓形成和体系初步形成阶段(3)第三阶段:十三大—十四大,正式形成阶段(4)第四阶段:十四大—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阶段二、地位1.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二节邓论的主要内容一、邓论的精髓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1)实事求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Page8of26(2)解放思想:①必须解决过去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想僵化问题;②必须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③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的基础在于实践,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在具体领域的统一,各有其特殊性,又是不断发展的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社会主义的本质(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基本路线(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2.基本纲领(1)经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政治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1)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步骤:①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再经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③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①促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进步;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确定为基本国策(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age9of26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培育、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题分配方式(2)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3)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六、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目标(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3)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内容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八、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九、“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1.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3.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使之成为基本国策十、社会主义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等Page10of26(2)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3)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独立自主是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全面发展对外关系(3)正确处理党纪关系的四项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4)反对霸权主义,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十一、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1.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1)依靠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2)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3)依靠新时期最广泛的统一战线(4)依靠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2.领导核心:共党(1)共党领导地位的确立(2)共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3)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3.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一、三的形成1.历史条件2.形成过程(1)2000年2月,江在广东首次提出三(2)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系统阐述三(3)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三写进党章二、三的科学内涵1.三的深刻含义(1)三是马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2)三是对马列、毛和邓的继承和发展(3)三是20C90s以来时代和历史条件变化的必然产物(4)三是全党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5)三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三的集中体现(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三的本质理论基础:马列、毛、邓历史根据: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现实依据: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Page11of261.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2.坚持为党的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3.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第四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1.提出(1)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在江西考察,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2)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定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知道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三、深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1.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4.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第三编经济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节市场经济概述一、市场经济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1.涵义: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形成或经济体制2.基本特征: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市场运行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⑥经济生活国际化二、市场经济的作用及缺陷1.作用:①优化资源配置;②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③调节供求平衡;④进行评估筛选;⑤实现宏观经济联系和传递市场信息2.缺陷:①对宏观经济活动调节的盲目性;②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③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④市场经济具有分化性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价格机制: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的机理和功能2.竞争机制: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对价格、供求等市场要素的影响和发生联系的机理和功能Page12of263.供求机制:在竞争的过程中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调节和平衡供求的自行调节的机能4.信贷利率机制:在竞争过程中借贷利息率的变动同信贷资金供求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5.工资机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工资变动同劳动力供求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一、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实践的选择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长期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2.在分配制度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①把提高效率放在优先地位,但要兼顾社会公平;②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③既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在宏观调控方面: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1.企业(1)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2)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2.居民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一、市场和市场体系1.市场的构成要素:①市场主体;②市场客体;③价格;④市场的供给与需求;⑤市场竞争2.市场体系:商品经济中的商品市场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信息市场三、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培育市场主体: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鼓励个人以市场主体身份从事市场活动2.培育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以及信息市场3.健全市场机制Page13of264.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信息评估机构5.建立市场秩序规则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未消失,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使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有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二、按劳分配的作用1.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2.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1.按资分配:资产所有者凭其所有权参与分配取得收入2.按经营风险分配:经营主体单位和个人由于其对经营活动的组织、管理及正确决策而得到收入3.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外商独资、中外合作、中外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的分配形式4.直接的劳动收入分配:①个体经济;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国家干部、企业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劳动5.按资历分配6.来自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的个人收入分配:离退休金、公费医疗、奖学金、物价补贴、养老金、军人转业或退役费第五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1.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2.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3.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三、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1.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原则2.普遍性原则3.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4.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5.城乡有别原则第六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一、宏观调控的涵义及目标Page14of261.涵义: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的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活动2.目标:①经济稳定增长;②经济结构优化;③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④充分就业;⑤社会公平;⑥国际收支平衡二、宏观调控的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三、主要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降低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和紧缩性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产业政策4.收入分配政策第十章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第一节中国的国情国力一、自然资源1.国土资源(1)东西跨经度约62°,南北跨纬度约50°,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2)陆地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长约两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3)海岸线总长度为3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海域的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的1/32.水资源(1)我国河流总长达43万公里(2)水资源的人均、亩均占有量不丰富,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3)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3.矿产资源4.生物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5.能源资源:我国是世界第三能源生产大国6.海洋资源二、人口概况: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2.99%,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01%三、民族概况:大杂居,小聚居四、宗教概况五、我国的综合国力1.我国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位2.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3.我国的工业品钢、煤炭、水泥、花费、棉布、电视机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主要农产品谷物、肉类、棉花、油料、水果产量居世界第1位Page15of264.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排世界第6位第二节重庆市情一、自然地理1.重庆处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辖区面积82403平方公里2.重庆下辖40个行政区县,有15个区,4个县级市,21个县二、重庆的民族人口重庆市总人口3144.23万人,以汉族为主体,有49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13万人,其次苗族52万人三、重庆的物产资源1.市域植物资源丰富,6000多种各类植物2.重庆市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其中垫江卧龙河气田开采量居全国第一,锶矿是重庆最具特色的优势矿种,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锰矿居全国第二;钒、钼、钡储量居全国第三四、重庆的综合实力1.重庆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2.重庆工业轻重并举,门类齐全3.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4.重庆两江通衢,交通便利第十一章主要国际经济关系第一节国际贸易关系一、国际贸易理论1.成本优势理论(1)涵义:建立在以生产成本低为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主张各国生产和出口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可以实现各自的利益(2)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每个国家都将其资源投入具有绝对优势产品的生产,即成本绝对低的产品的生产,而后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换,使各国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同时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3)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一个国家没有生产任何商品的绝对成本优势,只要遵循“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即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相对较大或不利相对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对贸易各国都有利2.要素禀赋理论: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可以获取贸易后的利益3.产品周期理论: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期、产品标准化阶段4.新贸易理论:在那些较大规模经济的存在意味着世界市场只能支持少数公司赢利的产业里,一个国家可能会因为其有一个公司是该产业中的先行者而在某些产品的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二、国际贸易政策Page16of261.国际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包括总贸易政策、商品和服务贸易政策、国别、地区贸易政策2.目的:①保护本国市场;②扩大本国产品的国外市场;③优化产业结构;④积累发展资金;⑤维护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⑥其他3.类型:①自由贸易政策;②保护贸易政策三、我国对外贸易1.我国的货物贸易(1)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位列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我国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3)我国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我国进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2.我国的服务贸易:目前我国服务贸易最主要的项目是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和运输,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服务领域还缺乏竞争力第二节国际货币关系一、外汇与汇率的概念1.外汇的概念: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2.汇率的概念: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3.外汇交易类型(1)即期交易: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外汇交割的交易,其对应的汇率称为即期汇率(2)远期交易: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据此在未来一定日期进行外汇交割的交易,实现约定的未来交割日的汇率称为远期汇率(3)掉期交易:一笔外汇交易中同时进行即期和远期外汇买卖的交易行为二、汇率决定一般理论1.购买力平价说: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2.利率平价说:由于国家间存在利率差异,投资者未获得较高收益,就将其资金从利率低的国家转移到利率高的国家3.国际收支说认为汇率是由国际收支(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状况决定的三、汇率制度及其政策1.汇率制度(1)固定汇率制: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考物之间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2)浮动汇率制: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2.汇率政策(1)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①进出口②国际资本移动③非贸易收支④外汇储备⑤物价⑥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⑦国际经济(2)汇率制度的选择,需要考虑一下因素:①本国经济结构性特征;②特定的政策目的;③地区经济合作情况;④国际经济条件的制约Page17of26(3)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四、我国对外货币关系1.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1)货币贬值可能通过货币工资机制、生产成本机制、货币供应机制和收入机制,导致国内工资和物价水平的循环上升(2)外汇贬值会影响外汇短缺的扩大或缩小(3)货币贬值对我国贸易收支产生有利影响(4)货币汇率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扩张性影响,又有紧缩性影响(5)货币贬值是对出口的一种补贴,进口的一种征税2.人民币自由兑换(1)高度集中控制时期(1979年以前)(2)向市场化过渡时期(1979-1993年)(3)经常账户下有条件自由兑换时期(1994-1996年)(4)经常账户下完全自由兑换时期(1996年12月1日至今)第三节国际投资关系一、国际投资概念1.概念:各国官方机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等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经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2.特点:①投资主体单一化;②投资环境多样化;③投资目标多样化;④投资运行复杂化3.类型: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二、国际投资理论1.垄断优势理论:跨国公司使用知识资产生产出当地企业无法与之竞争的高技术产品或异质化产品,创造额外利润,就能弥补从事海外经营的额外成本,克服直接投资中碰到的诸多不利因素,进而能够胜过当地厂商一筹,得以生存与发展2.内部化理论3.产品寿命周期理论4.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已过应该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5.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三、我国利用外资1.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①股权式合营企业②契约式合作企业③独资企业形式④BOT方式2.我国利用外资的优惠政策:①特殊行业优惠②税收优惠③开发费用回扣优惠④加速折旧优惠四、我国的对外投资1.投资主体:①全国专营性的外贸总公司②我国大型工业企业集团③规模较大的银行金融④地方工贸、技贸、银贸结合的中小型企业集团⑤发展迅速、初具规模的乡镇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2.进入方式:①贸易式进入②投资式进入③契约式进入3.区位选择:投资分布的国别地区较广,但以中国港澳地区为主4.行业选择Page18of265.技术重点:①传统工艺、特色技术②小规模生产、多功能和劳动密集型③我国已消化和改良的引进技术6.管理方面:宏观管理薄弱,企业管理以行政干预为主7.人才培养:金融财会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法律人才第四节国际经济组织一、世界贸易组织WTO,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取代1948年建立的GATT,最高权力机构是每两年开一次的部长级会议。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顺利加入WTO,目前WTO组织共有148个成员国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立于1946年,1980年4月,中国恢复了在IMF的合法席位三、世界银行IBRD(InternationalBankofR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成立于1945年12月四、联合国第四编科技1技术技术是人类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并借助物质手段以达到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的完整系统。它是人们的知识和能力同物质手段相结合,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过程。2科学精神及特征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精神应包括12个方面的特征:(1)执著的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2)创新、改革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4)理性精神。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5)求实精神。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6)求真精神。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7)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唯一标准。(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9)协作精神。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10)民主精神。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11)开放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12)功利精神。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3科学方法及特点Page19of26科学方法是人类所有认识方法中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以下特点:(1)鲜明的主体性,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认识主体的主动性、认识主体的创造性以及具有明显的目的性;(2)充分的合乎规律性,是以合乎理论规律为主体的科学知识程序化;(3)高度的保真性,是以观察和实验以及他们与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考查,保证所获得的实验事实的客观性和可靠性。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深理解:(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是把经济搞上去。(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在于科技与经济要一体化。(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4)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5技术创新的定义和本质技术创新被定义为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商业应用有关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其他商业活动。它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服务创新。简单地说,技术创新是指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引入市场。6中国五大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著名、学术声望最高的国际大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8“863”计划1986年3月,在四位著名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的积极倡议下,我国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9基因技术基因由人体细胞核内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变幻莫测的基因排序决定了人类的遗传变异特性。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一项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有科学家把基因组图谱看成是指路图,或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也有科学家把基因组图谱比作字典。但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去阐释,破解人类自身基因密码,以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其应用前景都是极其美好的。人类10万个基因的信息以及相应的染色体位置被破译后,将成为医学和生物制药产业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泉。10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领域。11人类基因组计划Page20of26一般是指于1990年美国政府资助启动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计划。它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科学”项目,其意义和影响被誉为不亚于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载人飞船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以后世界各国也都有各自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计划。12“克隆”技术“克隆”(clone)本意是无性繁殖,它不靠性细胞而是生物的体细胞进行繁殖。13纳米技术就像毫米、微米一样,纳米是一个尺度概念,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并没有物理内涵。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普通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过去,人们只注意原子、分子或者宇宙空间,常常忽略这个中间领域,而这个领域实际上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只是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个尺度范围的性能。第一个真正认识到它的性能并引用纳米概念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用蒸发法做了超微离子,并通过研究它的性能发现,一个导电、导热的铜、银导体做成纳米尺度以后,它就失去原来的性质,表现出既不导电、也不导热。磁性材料也是如此,像铁钴合金,把它做成大约20~30纳米大小,磁畴就变成单磁畴,它的磁性要比原来高1000倍。80年代中期,人们就正式把这类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纳米技术是一种在纳米尺度空间内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并在纳米空间认识自然,创造一种新的技能。纳米技术的内涵非常广泛,它包括纳米材料的制造技术,纳米材料向各个领域应用的技术(含高科技领域),在纳米空间构筑一个器件实现对原子、分子的翻切、操作以及在纳米微区内对物质传输和能量传输新规律的认识等。14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它是高技术的前导,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15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或称高速公路信息网,简单地说,就是以多媒体为车,以光纤为路,把全国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图书馆、医院、家庭等用户连接起来,应用ATIM传输模式,以交互方式快速传递数据、声音和图像的高信息流量的信息网络。16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在地理上分散布置的多台独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构成的系统。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17激光1960年,贝尔实验室的查尔斯?托尼斯和同事们一起,成功地在25英里的距离发射出具有巨大能量、极其狭窄的光束,它的亮度要比太阳光高100倍,这就是激光。目前,激光在医学、印刷、唱片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18细胞工程Page21of26是在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细胞工程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细胞养殖和细胞融合。19农业技术(1)白色农业白色农业是改变农业以太阳光为直接能源,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人类食物、动物饲料的传统方式,应用高科技进行开发,依靠人工能源不受气象和季节的限制,可常年在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微生物工业型的农业。(2)生物农业生物农业是利用自然条件,采用多种农作物轮作肥田、天然杀虫、生物多样化等科学方法种植农作物,不施化肥,不喷杀虫剂,生产出接近天然植物的农产品。(3)持续农业发展可持续农业就是要使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注意维护和重视长期发展农业的基础,避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破坏性耕作、滥用土地而导致农田土质退化、水土流失、甚至盐碱化、沙漠化和生物资源减少,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是运用生态体系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当代科技成果,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业等量比关系,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的新型农业体系。(5)绿色食品及标志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正圆形,意为保护。20仿生学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属于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涉及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数学、控制论、工程学等学科领域。仿生学把各种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作为生物模型进行研究,希望在技术发展中能够利用这些原理和机理,最后目的是要实现新的技术设计并制造出更好的新型仪器、机械等。生物界各种丰富多彩的机能具有极其复杂和精巧的结构,其奇妙程度远远超过迄今为止的一切人造的机器,因此在工程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人们需要向生物寻找启发和进行模拟是很自然的。21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的动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更有效更强大的动力。虽说古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机问世,才真正开启了蒸汽机的商业价值。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蒸汽机的开发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造,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22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Page22of26人类进行无线通讯的梦想则是1973年在美国纽约实现的。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手机体积大,重达19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26年后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机也诞生了,它只有寻呼机那么大,比第一代手机轻巧。1964年是人类通讯史上另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电视第一次收看由卫星转播的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在同一时间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人们除了感叹奥运会精彩壮观的开幕式和各种比赛外,更惊叹于科技的进步。这一切都归功于哈罗德?罗森发明的地球同步卫星。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组成,一个在加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1972年,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在电子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在21世纪,国际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23手机第一台移动电话诞生于1985年。当时还没有“手机”这样一个词,由于它要像背包那样背着行走,所以叫做肩背电话,其重量高达3公斤。与现在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24人造卫星1957年10月4日由苏联研制并成功发射。25杂交水稻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第一个开发出可以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为中国的水稻种植带来革命性变化,大幅度提高了产量。26彩色电视1928年,英国工程师贝德做成彩色电视显像管。1957年5月17日,美国公开播放彩色电视,效果良好。27信用卡1950年,35岁的美国曼哈顿信贷专家麦克纳马拉发明了信用卡。28机器人的诞生机器人的历史并不算长,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英格伯格在大学攻读控制理论,这是一种研究运动机构如何能更好地跟踪控制信号的理论。德沃尔曾于1946年发明了一种系统,可以“重演”所记录的机器的运动。1954年,德沃尔又获得可编程机械手臂专利,这种机械手臂按程序进行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编制不同的程序,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英格伯格和德沃尔都在研究机器人,认为汽车工业最适于用机器人干活,因为是用重型机器进行工作,生产过程较为固定。1959年,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第五编1、写作基础知识Page23of26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1)规范性文件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2)领导指导性文件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3)公布性文件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4)陈述呈请性文件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Page24of26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5)商洽性文件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6)会议文件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1)规范性文件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2)领导指导性文件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3)公布性文件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4)陈述呈请情文件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5)商洽性工作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6)会议文件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一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培训合作合同
- 2024年度直播带货合作分成协议
- 船舶制造行业人才招聘服务合同二零二四
- 2024年度市场营销与策划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塑胶制品喷漆承包合同
- 常州2024年度火灾报警系统安装与维护合同
- 第六章2024年度影视制作与发行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瓶盖模具购销合同说明书(2024版)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开发合同: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研发与推广合作协议
- 2024年度货物买卖合同with售后服务与质保条款
- 系统架构评估报告
- 眼内炎病例讨论
-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班会六篇
- 心肌梗塞与糖尿病
- 市政工程交通导行施工方案
- 净化墙板施工方案
- 踝关节损伤的护理课件
- 关于进入看守所的申请书
- 家长会课件: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课件
- 对公账户提高转账额度提供的合同
- 中建综合支吊架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