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_第1页
2023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_第2页
2023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_第3页
2023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_第4页
2023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手段是()。A.人自身的活动B.实物C.标本D.说教2.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问题D.教育规律3.建国初期,下列哪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较大?()A.赞可夫B.巴班斯基C.凯洛夫D.阿莫纳什维利4.()提出了设计教学法。A.杜威B.华虚朋C.柏克赫斯特D.克伯屈5.()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A.杜威B.泰勒C.桑代克D.赖斯6.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重要指的是学生()。A.间接地获得知识B.获得间接经验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7.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互相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A.惟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8.“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足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B.楷模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9.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A.有助于教育的原则B.目的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11.假如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体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验()。A.信度较好B.效度较好C.区分度较好D.难度适中12.《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3.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A.政治立场和观点B.政治思想品质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D.品德14.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对的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D.拟定了班级工作计划15.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重要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__等不同的解释。2.辐合论,也称二因素论,此观点肯定____和_____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作用,并且两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它认为、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靠天赋本能地逐渐体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与_____共同发展的结果。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3.学校全体成员或部提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_____。4.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_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行的某种限度的______学校教育。5.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是_____。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品有____。7.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____。8.瑞士教育家_____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9.先秦时期,以____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10.《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学、校是指_____。11.通过网络教育,既可以进行_____,又可以进行协同式教学,两者结合是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12.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日益揭示出受教育者的_____,从而使教育活动更符合这种规律,扩展他们的受教育能力。13.基础教育新课程理论的基础是_____。14.为提高班主任的素质,2023年教育部颁布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文献名是____。15.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结识能力,即结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结识活动中表现出的那些稳定的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2.为什么说“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3.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哪些共同的发展趋势?4.简述义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6.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联系教学实际,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2.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有些人开始提出所谓“学校消亡论”,认为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越便利,学生完全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并在家长的帮助下接受教育,而不必到学校去。近年,美国也出现了越越多的“家庭学校,,(home—school),有些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因而不把孩子送到学校,而是在家中由自己担任教师,借助互联网等的帮助,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现象引起很大的争议。结合教育学的知识,请说说“家庭学校”,的出现,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或规定?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从教育史上看,最早的教学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动,如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练习,但重要通过语言,也涉及表情、动作、形体等进行。2.C[解析]教育学是关于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而要解决培养人的问题,就势必会在解决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当人们体会到某些教育事实对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人的发展有某种意义,但还不了解它,同时又想知道它,弄清它,而决定去研究它时,这样便构成教育问题。人们对教育的结识达成这个水平时,即把教育问题作为教育学的对象时,教育学就产生了。”因此,教育学的研究最主线的对象就是教育问题。3.C[解析]新中国教育学发生、发展既得益于我国学者对它的积极积极的探索,又与20世纪50年代初前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导入有着深刻的关联,特别是凯洛夫的《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4.D[解析]设计教学法,是以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说和杜威的实验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而创建的一种教学构想。创始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哲学专家、杜威的追随者克伯屈。5.C[解析]桑代克从动物心理实验着手研究学习心理、智力及个别差异。他观测动物走迷宫、开迷笼等从尝试错误到成功的学习过程。根据实验结果,桑代克提出了有名的学习律,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6,B[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结识过程,要遵循一般结识过程的普遍规律,要经历由感性结识上升到理性结识,又由理性结识回到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即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结识世界。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这就是教学过程的间接性。7.D[解析]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结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有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也许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具有结识方法的启示。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规定学生积极进行结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干发展结识能力。8.A[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涉及美观、朴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净化美化校园等。9.A[解析]班级组织建构重要是为了教育,因而其首要原则是有助于教育的原则。10.C[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结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性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11.A[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通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限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限度。12.B[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学记》还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干感到学习容易;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钻研思考。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13.D[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规定,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结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14.C[解析]一个优秀班集体必须有对的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对的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形成了对的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15.B[解析]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二、填空题1.外铄论多因素互相作用论2.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环境内在品质外在环境3.学校文化4.法律形式免费5.终身教育6.双重性7.外部条件8.裴斯泰洛齐9.墨翟10学校11.个别化教学12.身心发展规律1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14.《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15.心理特性三、简答题1.[参考答案](1)教育能把也许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认为社会带重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2.[参考答案](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也许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综上所述,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因此,不能否认遗传素质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生而知之”的天才论,“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都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宿命论观点。3.[参考答案](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线逐渐淡化。4.[参考答案]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意义:(1)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2)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3)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5.[参考答案]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个体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例如人的身高、体重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不同。(2)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有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成较为成熟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干达成较为成熟的水平。由于社会发展对个体规定的提高,学习年限延长,独立生活和工作期限后移,使人的心理成熟、社会性成熟相应后移;由于食物营养的改善、社会文化的影响,个体生理成熟的年龄相应提前,从而使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更为突出。6.[参考答案](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四、论述题1.[参考答案](1)想象对儿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培养也是很困难的。必须根据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进行。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是,故意想象增强,想象更富于现实性,创导致分增多。(2)小学生的想象总是天真灿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因而培养这种能力必须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氛围;根据学生特点引导想象,拓展想象空间,发挥想象潜能。2.[参考答案]“家庭学校”的出现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教育要敢于创新。教育形式要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要不断拓展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重新审阅家庭教育的地位,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既重视青少年团队精神的塑造,又注重个性和发明力的培养,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2)观念层面应当革新。从上述材料中也可看出,“家庭学校”对学校教育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正是由于学校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或者缺漏之处,致使家长会选择“家庭学校”的方式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也凳出反映现今学校教育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学校提供的教育无法满足时代进步的需求,从而需要对学校教育进行进一步的革新,可以跟上时代的脚步,也满足不同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需求。(3)技术手段上要革新。在学校教育的手段上,可以大量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诸如多媒体和互联网,让学校教育在技术层面上不落后于时代的脚步。运用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改善教学质量,也运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学校教育的突破口和教学的亮点,改善学校的形象,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会加强。同时,也应加强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上的培训,让教师可以充足地掌握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中可以很好地运用于教学,最终改善学校教育的质量。(4)提倡素质教育。应继续坚持大力推动素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的课业承担,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加强德育教育,改变重智育,轻德、体、美育的倾向,加强和改善学校体育和美育,提倡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有益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改革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规定的学生学习和成长、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在全社会形成推动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让学校教育逐渐符合家长对其的期待和愿望,让家长明白学校教育是一种不可以取代的教育形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以“教育的多元化”为重要特性的是(

)。A.古代教育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C.近代教育D.现代教育2.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是毛泽东于(

)提出的。A.1957年B.1958年C.1966年D.1964年.3.“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假如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管他们的前辈的才干、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是华生在《行为主义》中的一段话,它低估了(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教师4.“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提出者是(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市土威D.卢梭5.我国初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A.192023B.192023C.1957年D.1958年6.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达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说明这次测验的(

)较好。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7.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毕某一阶段任务时,希望学生达成的规定或产生的变化结果属于(

)。A.教学目的B.培养目的C.教学目的D.教学任务8.德育评价强调学校、社会、家庭的全方位评价和对学生品德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这是德育评价的(

)规定。A.过程性B.多元化C.客观性D.质性化9.教育家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在教育史上被称为(

)。A.杜威原理B.泰勒原理C.斯宾塞原理D.赫尔巴特原理10.不属于教师的领导方式的是(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断型D.民主型11.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一直为各国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小组教学B.道尔顿制C.个别教学D.班级授课12.构成一节课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A.组织教学B.讲授新教材C.巩固新教材D.检查复习13.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A.社会实践B.各科教学C.班主任工作D.课外活动14.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A.实现目的的途径B.实现目的的具体方法C.实现目的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的的制定15.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规定、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发明条件组织开展,说的是课外活动的(

)特点。A.灵活性B.开放性C.爱好性D.自主性、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活动具有两个基本原理,其一是教育要适应_____;其二是教育要适应_____。2.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_____和______基础之上的教育家。3.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我们称为_____。4.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______。5.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时所有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______。6.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重要体现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7.______是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8.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重要表现为对______和_____的控制。9.所谓国家课程,是由_____编制和审定的课程。10.陶冶法是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______,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其产生作用的方式的突出特点是______。1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重要有_____。12.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的人。13._____班会的形式涉及:主题报告会、主题报告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等。14.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主线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15.小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债据_______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教育立法的意义。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3.为什么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思想和人格上的影响?4.简述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规定。5.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特点是什么?6.小学德育的意义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1.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性及其教育作用。2.试论述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单项选择题1.D[解析]自19世纪50年代似,世界上出现了各种不同流派的教育学,赫尔巴特教育学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教育进入了多元化阶段。2.A[解析]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当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重要规定的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是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第一次概括。3.A[解析]遗传素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说,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4.A[解析]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创建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5.B[解析]1920239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并于同年ll月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标志我国初次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B[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通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限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限度。7.C[解析]教学目的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成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重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8.B[解析]德育评价规定过程性、多元化、客观性和质性化。题干说的是多元化的规定。9.B[解析]泰勒在他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拟定教育目的、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围绕这四个中心,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环节或阶段。10.A[解析]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有放任型领导方式、专断型领导方式、民主型领导方式。11.D[解析]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拟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l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并基本定型,发展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2.B[解析]一般说,构成一节课的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讲授新教材。13.C[解析]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通过这个途径,学校才干强有力地管理基层学生集体、教育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挥上述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14.D[解析]目的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的,才干使班级成员在结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干推动班集体的发展。因此,班级建设设计以班级建设目的的制定最为重要。15.B[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有:灵活性(课堂教学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课程表进行的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和形式)、开放性(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规定、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发明条件组织开展)、综合性(课堂教学是按照学科进行的,而课外活动则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的)、爱好性和自愿性。二、填空题1.社会发展学生发展2.伦理学心理学3.儿童中心主义4.小学5.个体身心发展6.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性7.受教育权8.教育对象教育影响9.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0.情景潜移默化11.考察和考试12.社会属性13.主题14.教育立法15.小学德育目的三、简答题1.[参考答案](1)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规定;(2)教育立法是教育权社会化、国家化的规定;(3)教育立法是现代学校活动日趋复杂化的规定;(4)教育立法是现代国家法制化的规定。2.[参考答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参考答案]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精神上的、道德上的影响并不是靠说教就能产生的。教师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同样,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映,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作出反映,并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4.[参考答案](1)专业知识素养,规定教师要具有:①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涉及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②精深的学科知识,规定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达成“化”的限度;③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2)专业能力素养,规定教师具有:①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②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能力;③精湛的语言能力;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⑤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⑥较高的教育机智;⑦教育科研能力。5.[参考答案]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的基本性质,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基础。(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个学生此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规定应当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扩大、拔高。(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立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连续的发展。(4)可接受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足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性。6.[参考答案]小学德育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它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小学德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保证。四、论述题1.[参考答案](1)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规定组织起的学生群体。班集体必须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性:①明确的共同目的。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⑦一定的组织结构。健全的班集体通常都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维持和控制着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完毕共同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的。③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这是班集体完毕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的的保证。④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在集体中,成员之间在人格上平等,在思想感情和观点、信念上一致;成员个体对集体有自豪感、依恋感、荣誉感等肯定的情感体验。(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①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学生会感受到集体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极大的强化。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2.[参考答案](1)在教学上,赫尔巴特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2)突出爱好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爱好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3)赫尔巴特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后,他的配套工程将其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4)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认为教学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两者是统一的。(5)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材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1.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反映在(

)。A.《抱负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3.学生通过结识书本知识去结识客观世界,说明教学过程具有(

)的特点。A.引导性B.间接性C.简捷性D.交往性4.古代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设计教学法5.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故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规定、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A.结识B.设计C.设想D.安排6.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三级管理相结合。A.国家、地方、校长B.国家、地方、教师C.国家、校长、教师D.国家、地方、学校7.教育家(

)曾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齐8.奖励和处罚属于德育方法中的(

)。A.比较法B.楷模法C.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9.学生的学习特点受(

)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A.基础B.智能C.思维D.能力10.“学而时习之”反映的是(

)的教学原则。A.因材施教B.巩固性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11.(

)是“范例教学理论”的提倡者。A.赞科夫B.瓦•根舍因C.布鲁纳D.保罗•朗格朗12.班级授课制的固定是指(

)。A.教师、学生、内容、时间和场合固定B.教师、学生、教材、课时和场合固定C.学生、位置、教材、课时和班级固定D.教师、学生、内容、班级和时间固定13.颜之推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看,这是强调(

)。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楷模示范D.实际锻炼14.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体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D.社会活动15.在某项活动中要达成的目的或者在某次考试中的通过率属于班级目中的(

)。A.终极目的B.近期目的C.中期目的D.远期目的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广义的教育涉及_____、______和______。2.第一次提出教育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是______。3.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______。4.关于教育起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教育的神话起说,______,______,教育的劳动的起说。5.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__的教育。6.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之上,对____岁的儿童实行的学校教育。7.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拟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______,一种是,________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_______”。8.19世纪英国哲学家______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9.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_____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10.班主任与学生共同拟定班级总体目的,然后转化为小组目的和个人目的,使其与班级总体目的融为一体,形成目的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最终目的的管理方法是______。11.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______。12.学生具有______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13.杜威的学生_______创建了“设计教学法”,它分为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毕的。1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和主线途径是______。15.在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了_______,成为小学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规文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活动课程论的特点及其缺陷。2.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规定有哪些?3.小学德育的目的是什么?4.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5.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6.凯洛夫《教育学》的重要缺陷及对我国教育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2.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单项选择题1.B[解析]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杨朱学派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2.B[解析]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人已知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并提出了自己的发明性见解。《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3.B[解析]结识的间接性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即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结识世界。4.A[解析]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学校盛行的都是个别教学制。5.D[解析]安排了环境才干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6.D[解析]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十四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7.C[解析]拉尔夫•泰勒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8.D[解析]品德评价法的方式有奖励、处罚和操行评估等。9.A[解析]学生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涉及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等)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10.B[解析]“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指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主张“学”和“习”并重,认为教学中的巩固工作,不仅可以熟记已学的知识,还能起到知新的作用。所以它指的是巩固性这一教学原则。11.B[解析]西德的数学和物理教学专家瓦•根舍因在物理教学中提出的“范例教学原理”被认为是最早的范例教学的理论。12.A[解析]班级授课制五固定是指学生、教师、内容、时间和场合固定。13.B[解析]情感陶冶法强调的是环境对学生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题干所说。14.B[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夕卜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涉及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等。15.B[解析]班集体的发展目的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远期的三种。近期的目的如在某项活动中要达成的目的或者在某次考试中的通过率等,这个层次的目的可以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中期的目的如某学期的奋斗目的,这个层次的目的可以使学生看到希望,让学生感受到目的并非遥不可及,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决心;远期目的如整个班级的最终目的,这个层次的目的可以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二、填空题1.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2.亚里士多德3.卢梭4.教育的生物起说教育的心理起说5.非认知因素6.六到十一二7.已经达成的发展水平也许达成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8.洛克9.教学大纲10.班级目的管理11.道尔顿制12.向师性13.克伯屈1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5.《小学德育纲要》简答题1.[参考答案]活动课程论是规定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特点:重视儿童的爱好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缺陷: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自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减少了教学质量。2.[参考答案](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结合知识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3.[参考答案]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4.[参考答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2)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5.[参考答案]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一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惜。(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6.[参考答案](1)凯洛夫《教育学》的重要缺陷:①它未能根据前苏联当时已有很大变化的文化教育情况、教育自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提出和解决新的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而是仍然坚持30年代形成的所有结论,使它带有浓重的滞后性和封闭性,而缺少发明性。②该书的严重局限性还表现在对一系列教育、教学理论问题的解决过于绝对化和机械化,缺少辨证法。(2)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教育的规范起到积极作用,但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教育也有负面影响,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②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③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④过于强调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厉性,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四、论述题1.[参考答案](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和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干,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足发挥其学习积极性。(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对的地结合起。2.[参考答案]发展学生智力的意义:1)发展学生智力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知识的物化过程缩短,知识的陈旧率迅速提高,学生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总是要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2)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实现四化的需要。四化需要一大批具有发明性思维和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现代化生产只有既掌握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智力的人才干驾驭。(3)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智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愈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愈快,掌握知识就愈牢固,运用知识就愈灵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的,这是由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决定的。(1)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知识与智力不是一个概念。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结识,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智力是指人们结识,适应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心理能力。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成果,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毕这种反映的主观条件。知识与智力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智力的转化物;作为智力活动原料的知识,又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是知识向智力的转化。(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两者的联系体现在学生掌握知识是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完毕的,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工具;智力又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的,没有知识,智力活动成为无之水,无本之木,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两者又是互相区别的。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这是由于智力不表现为知识自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的心理品质上。因此掌握了知识并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智力。(3)在教学中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不是任何教学都可实现两者的统一。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积极地掌握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使之能自行去获得新知识,这样才干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下列哪一项属于道家学派的主张?(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3.西方古代以雄辩及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4.近代教育史上,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5.下列哪一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

)A.教育即生活B.学校即社会C.从做中学D.生活即教育6.从儿童的爱好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B.拓展型课程C.选修课程D.地方课程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毕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称(

)。A.讲授法B.实验法C.参观法D.练习法8.下列不属于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的是(

)。A.德育目的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性C.德育所面对的时代性和学生思想实际D.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9.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朴地获得结果。A.记忆知识B.发现知识C.积累知识D.搜集知识10.赫尔巴特所强调的“旧三中心论”不涉及(

)。A.教师B.学生C.教材D.课堂11.某老师在教“笔”这个生字时,她拿起一支毛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竹子做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了个“毛”字)。然后告诉学生说:“竹头下面加个毛字,合起就是‘笔”字。”这种教学方法重要体现了(

)的教学原则。A.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巩固性12.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

)高。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1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是哪一项德育原则的基本规定?(

)A.疏导原则B.正面教育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14.(

)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A.班集体的正常秩序B.班主任的管理工作C.班级目的D.良好的班风15.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2.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_____和_____。3.______是课程实行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4.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的关系。5.教师的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_____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积极投入的过程。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重要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7.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和引导。环境决定论虽然否认遗传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______作用,但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受处在儿童主观控制之外的某种因果关系的制约,说到底还是一种决定论。8.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______的互相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9.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_____的规定,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规定。10._______,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1.建国后,我国对小学教育采用了两个基本方针;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二是实行_______。12.课的结构是指课的______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互相关系。13.方法型策略是以_______为中心的策略。14.适合小组讨论的教学目的有三种:学科教材的掌握、______和问题的解决。15.运用启发性原则的首要问题是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规定。2.简述教育学的研究经历了哪些阶段。3.简述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5.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6.什么是学生学业评价,进行学业评价的方法重要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2.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单项选择题1.C[解析]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返璞归真,以道为世界之本,主张复归人的自然属性。2.A[解析]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的制定,都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3.A[解析]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用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环节。4.C[解析]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爱弥儿》。5.D[解析]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作为武器,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育无目的”的观点。6.A[解析]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以儿童的爱好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7.D[解析]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毕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特点是:技能技巧的形成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具有反复性。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地采用。8.D[解析]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涉及:①德育目的,决定德育内容的性质;②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性,决定德育内:容深度和广度;③德育所面对的时代性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内容针对性和有效性。9.B[解析]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10.B[解析]赫尔巴特与杜威;分别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头。传统教育思想的特性: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称为“旧三中心论”;现代教育思想产生一个“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为中心、活动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今天中国的新课程改革,就是要从“旧三中心论”转到“新三中心论”。11.B[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结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12.C[解析]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可以区分的限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应当得高分,实际水平低的应当得低分。所以,区分度又叫鉴别力。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限度。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通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限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限度。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限度。13.A[解析]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规定: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14.A[解析]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15.B[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点与课内教教育一致。二、填空题1.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2.知识儿童3.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4.互相促进5.发明性活动6.孟子7.生活环境后天获得的教育决定8.环境9.基础性l0.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11.多种类型办学形式12.基本组成部分13.教学方法和技术14.态度的形成15.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简答题1.[参考答案](1)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3)充足发挥学生的积极积极性和发明精神;(4)充足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2.[参考答案](1)古代:教育学的萌芽。(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3)现代:教育学的繁荣发展。(4)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走向成熟。3.[参考答案]当代教育学是一方面进行形式上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密切关注教育实践的发展。学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因素和解决对策,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密切的另一表现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他们通过行动研究,将教育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4.[参考答案](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成了一定限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5.[参考答案](1)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经常是偶尔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的,也不能按着既定的方向连续、系统地产生影响。(2)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自发的、盲目的,既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悲观的影响。(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悲观的,而经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6.[参考答案]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的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重要有:(1)观测法;(2)测验法;(3)调查法;(4)自我评价法。四、论述题1.[参考答案]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从事这一职业需要具有以下基本素养:(1)专业素养:①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②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2)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规定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热情、有责任心、仁慈友善、耐心周到、有风趣感等。2.[参考答案](1)儿童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规定工作必须注意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开展和谐的全面的教育。(2)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规定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上的年龄特性开展教育工作。(3)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身心的阶段,顺序和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及速度大体相同但又是可变的,它表现在同一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同时又是可为的,此外,教育还应当重视儿童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4)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定教育者必须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用有效的教育措施,以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5)发展内容和限度的差异性: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规定教育者必须实时观测,了解学生身心方面不同的爱好、爱好、专长、能力倾向,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开展教育工作。.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2.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A.192023B.192023C.192023D.1920233.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人口环境B.社会生产C.政治制度D.自然环境4.“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

)对人的重要影响。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5.下列选项中,对教育学发展阶段表述对的的是(

)。A.孔子的《论语》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C.192023出版的《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梅伊曼D.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6.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重要任务是(

)。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7.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8.从本质上说,德育过程就是(

)的统一过程。A.个体环境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规定的阶段是(

)。A.领略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10.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师、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11.将大班上课、小班研讨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代替固定划的上课时间,因而称作“灵活的课程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贝尔-兰卡斯特制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特朗普制12.我国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普遍采用的、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

)。A.传递-接受式B.自学-辅导式C.引导-发现式D.示范-模仿式13.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示范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14.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建立班集体B.组织学生活动c.评估学生操行D.抓好学生学习15.下列关于活动课程描述中不对的的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爱好与需要设立课程B.打破学科界线,按活动主题组织学习经验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规定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组织课程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二层次的活动是个体的____活动,它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体性的反映。2.教育合力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_____为基础,以_____为依托的共同教育的力量。3.一个人的道德评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____、_____密切联系,在一定限度上与他的成熟和智慧也有关。4.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的分类学应当涉及三个重要部分:一是_____领域、二是_____领域、三是动作技能领域。5.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19世纪末20世纪初,____在一些国家开始出现。6.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7.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_____。8._____是指教师完毕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毕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9.人对环境的反映是_____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_____作用。10.教育_____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认。11.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倡____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12._____是进行自我教育的结识基础。13.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涉及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_____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14.作为教师,_____是使其他素养成为也许的重要特性,也是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15.“体谅模式”的人性论假设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制约课程的重要因素。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3.简述当代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4.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5.教师的教育能力对教师的语言表达提出了哪些规定?6.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礼记•学记》中所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与教学中的哪一条教学原则相一致?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这一原则?2.三年级某班,有一伙“小捣蛋”爱玩足球。为了玩球和看球,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旷课甚至几次为了抢球和争夺场地,与别班同学发生冲突。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组织这些“小捣蛋”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并制定了队规。此后,天天组织练球,在活动中练出了纪律、团单项选择题1.D[解析]英国洛克作为绅士的典型代表撰写的《教育漫话》一书中,从理论上为英国的“绅士教育”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2.D[解析]192023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称之为壬戌学制。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3.B[解析]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这个上层建筑领域。4.B[解析]孟母三迁重要体现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5.D[解析]《学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A错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B错误。192023的出版的《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拉伊,C错误。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杜成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楱即社会”和“从做中学”。D对的。6.C[解析]实质教育又称“实质训练”,是欧洲l8~19世纪,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重要任务,而学习知识自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7.B[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他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让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才干形成他们的人格。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应当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8.D[解析]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结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相统一的过程。9.D[解析]检查知识指教师通过作业、提问、测验、调查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规定;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10.C[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11.D[解析]特朗普制最早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专家劳伊德.特朗普提出。具体内容涉及:将大班、小班、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了起;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组合在一起,实行大班上课,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优秀的教师授课;小班研究,在教师或优秀学生的领导下,探讨大班授课内容;个别教学,由学生个人独立作业,作业涉及指定的与自选的两部分。12.A[解析]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等人对该模式进行了重新改造。传入我国后,我国又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与修改,融入了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方法,成为我国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普遍采用的、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13.A[解析]说服教育法重要是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白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结识的方法。这是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14.A[解析]进行班主任工作必先注意培养班集体,由于班集体一旦形成,它便能成为教育的主体,具有巨大的教育能力。它能向其成员提出规定,指出努力方向,并通过集体的活动、纪律与舆论培养成员的品德,它能紧密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成为班主任依靠的力量。15.D[解析]活动课程是课堂教学中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教学,课外活动则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两者不可等同。二、填空题1.心理2.家庭教育社区教育3.道德概念道德知识4.认知情感5.分组教学6.孔子苏格拉底7.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B.教育能力9.能动主导10.民主化11.范例教学12.自我评价能力13.生活准则14.敬业15.性善论.[参考答案](1)社会规定(涉及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等的规定)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求;(2)受人类文化和现代科学发展新成果的制约;(3)课程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特性;(4)课程受学制年限的制约。2.[参考答案]儿童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随着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互相影响,其心理和生理功能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重要涉及以下内容:(1)当代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儿童的发展蕴合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3.[参考答案]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直接关系到能否赋予基础教育乃至整个中国的教育以应有的活力和连续发展的后劲。这次课程改革呈现出强烈的共同价值取向,体现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全面发展需求的深切关注和尊重。具体到小学课程的改革过程中,体现出如下发展趋势:(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确立学习领域,设立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学习领域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它有助于改变目前过度强调分科的状况,有助于发挥地方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有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国家将按照学习领域制定课程标准。(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程设计将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实践,注重学生的探索,注重学生获得各种直接经验。(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学科领域的课时规定给地方教育部门留有一定的余地,地方教育部门在地方课程中可以决定学习领域与课时的比例分派,学校课程中学校可以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方案。4.[参考答案](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也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发明能力和实践精神。智力是结识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能力系统,涉及观测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核心。发明力是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教学可以传授体育、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发展健康的体魄。(4)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的的政治观点、道德观点以及其他思想观点;通过教学,还可以形成学生对的的审美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感受关、发明美的能力。5.[参考答案](1)规定准确、明了、有逻辑性;(2)规定富有感情、有感染力;(3)规定富有个性,可以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4)不仅要善于独白,还要掌握对话艺术;(5)在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谈话做出迅速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反映(6)在对话中,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6.[参考答案]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认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规定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要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问题。(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涉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发明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四、论述题1.[参考答案](1)该思想与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相一致。(2)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结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3)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规定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按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规定教师进一步领略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结识特点和本班学生的情况,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②抓重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而是规定区别主次、有详有略地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规定,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结识规律。2.[参考答案](1)该案例遵循了德育的疏导原则。(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结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3)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规定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进一步细致的思想壬作,启发他们自觉结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小学生活泼爱动,爱好广泛,喜欢参与自己爱好的活动。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对的方向上;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