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5页共45页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上第一单元:吨的认识。教学目的:1、学生在生活经历的提炼和重组中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学生在认识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质量单位这一系统。学会区分质量单位,灵敏运用质量单位,会进展单位换算。3、学生在体验感受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才能、估计重量的才能和推理才能,开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才能。加强数感训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严密联络。教学重点:1、学生在体验感受活动中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学生能独立地进展质量单位间的换算。教学难点:学生在体验感受活动中建立“1吨”的观念。课前准备:课件、课前调查理论卡、一袋25千克的大米、一桶矿泉水一、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质量单位“吨”1、开门见山,直接揭题: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克和千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2、师:上课之前你们搜集了许多与吨有关的信息,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交流。〔3—4个〕(例:一头大象的质量约重8吨)谁还想说?听到这里,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吨作单位比拟适宜?(很重很重的物品用吨做单位)师:对呀!很重很重的物品用吨做单位比拟适宜,小朋友再迅速地看一下搜集的信息,是不是都这样,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假如学生介绍中有介绍,〕那么顺势介绍大宗物体:〔课件〕在生活中,还有一些象一堆煤、一堆钢材、一堆大米等很多物体聚在一起叫大宗物体,它们有很多也很重,通常也用吨做单位。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体的质量时,通常用吨做单位。二、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师:看来小朋友都对吨有了初步的认识了,如今我们就进一步来研究它:〔一〕、初步感受“1吨”。1、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师:〔____大米:部分放大10袋100千克的大米〕这是一堆大米,重1吨〔出示1吨〕关于1吨你知道什么呢?是吗?我们来看看。〔分开〕对吗?你是怎样知道的?〔1袋100千克,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1吨=1000千克〕〔板书〕我们也可以说1000千克=1吨〔让生齐读一遍〕2、师:1吨大米终究有多重呢?我们一起来试试:课前老师准备了1袋25千克重的大米,你们都拎过?〔拎过了〕那老师来理解一下。你是怎么拎的〔一个人拎不动,2人拎〕你感觉怎样?〔重,很重〕那和他情况一样的人有吗?〔有〕举手看看。哦!看来很多小朋友都是几个一起才把他拎起来呢。那其别人呢?你们这些人的力气真大啊!还有呢?那1袋25千克的大米,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般都是2〔3〕个人一起才拎起来的。体验:那我们就请两个人来拎拎,感受一下这25千克的大米有多重。拎的过程中老师评价:1、25千克2比拟重那两袋有多重呢?〔50千克〕〔课件出示叠加上去〕那需要这样的几个小朋友来拎呢?〔4个〕在请2个学生走上〕这4个人一起合作才能拎得起50千克的大米。继续看!〔电脑出示:4袋〕那如今有几千克了?〔学生边数边答复:100千克〕〔出示集合圈用箭头与100千克1袋联络起来〕那要几个人拎?〔8个〕〔再请4个小朋友上来〕哦!8个小朋友齐心协力才能拎得动〔100千克〕出示200千克?要几个?〔16个人〕用口诀帮助计算〔老师手势围8个〕哦16个了。300千克?要几个啊!〔老师手势围8个〕直到500千克,我们全班同学才拎得起500千克的大米,那1000千克就是1吨呢?要几个人啊?〔要80个〕那我们需要请外援了,再来1个班,师:1、1吨大米有这样40袋,需要我们两个班80个小朋友一起努力才能拎起来啊!3、调查天数:从自身出发:关于大米,课前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来理解一下。〔学生答复〕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让学生理解1吨米大约吃4年,引出食堂600人1吨要吃多少天。师〔过渡〕:我们再来感受1吨!〔二〕、亲身体验感受,加深对1吨的印象。1、亲身体验背一背,感受体重师:询问体重。师:看来我们班小朋友的体重都是在25千克左右,那我们就假设每位同学的体重大约是25千克。师:课前我们都玩过玩背一背的游戏了。师:谁来说说?〔反应的内容1、同桌有多重?2、自己的感受〕师:25千克你们还是能承受得住的啊!请4个小朋友上台。〔100千克〕我想请1个小朋友把这四个小朋友同时背起来,请个力气大的。可以吗?〔背不动〕为什么啊?〔很重〕那有多重呢?〔100千克〕师:大家看看,这四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是100千克。那这四个小朋友,〔请四人小组起立〕继续请四人小组起立,生边数。数到1000千克,就是1吨。师再强调一下。让学生感受:全班起立学生感知1吨。2、体验矿泉水师:看来小朋友对1吨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继续来研究吧。这儿有1桶矿泉水,大家都试着拎过啊!〔拎一拎〕有什么想说的吗?〔很重,拎起来很困难〕这桶矿泉水的质量是20千克〔出示:5桶矿泉水〕几桶?〔5桶〕有多重呢?〔100千克〕如今呢?〔再出示5桶〕〔200千克〕继续出示让学生边出示边数。得出50桶约重1吨。1吨的水有这样的50桶。真〔多〕啊,那你猜猜这1吨水我们全班41个小朋友能喝几天呢?〔生猜〕1桶水够我们全班41个小朋友喝2天,那50桶有这样的10个5桶,那1吨水够我们喝〔100天〕呢!〔三〕、在生活中说说1吨的物品,加深1吨观念:1、提供材料,用1吨说句话:师:体验了1吨的米、1吨的水,下面你们能根据生活中的信息用1吨说一句话吗?〔课件出示:1头牛约重500千克〕〔2头〕继续来哦!2、瞧!一些信息多了,你能行吗?〔课件出示:熊、熊猫、梅花鹿、猪〕请学生说一说:〔〕只〔〕的质量约是1吨。〔〕和〔〕的质量约是1吨。3、信息加油站:师:看来1吨的物品真不少啊!来信息加油站瞧瞧吧!欣赏1、20台冰箱大约重1吨。2、一辆小轿车大约重1吨。4、师:研究到这儿,关于1吨你能说几句吗?〔1吨的东西很重,有多重呢〕你能用详细的数据来表示吗?〔1吨的东西要我们80个小朋友才拎得动,我们全班人合起来约重1吨。1吨……〕生活中1吨的物品还有很多,希望小朋友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课后去找一找。5、快乐选择师:吨这个质量单位很〔大〕,比千克、克都〔大得多〕。那你能根据不同的物体选择适宜的质量单位吗?〔能〕好,考考大家。电脑出示图片,请生将克、千克和吨这三个单位填入适宜的单位。师:大家干的不错!三、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进展单位化聚: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吨,那就让我们走进生活去看一看:〔课件出示:运货场、1辆车、1辆车限载5吨〕1、你找到哪些与吨有关的信息?〔限载1吨〕你理解限载5吨的含义吗?〔就是最多只能装5吨的货物,超过5吨就超载了〕假如超载了怎么样啊?〔1、容易发生交通事故;2、容易损伤车辆〕所以啊!司机叔叔想请你们来当小小平安员〔出示小小平安员〕,帮助运输队的车辆装货物!出示:〔出示1号车限载5吨,一堆重5000千克的货物〕师:能装吗?〔能〕你是怎么想的?〔5000千克等5吨〕他从5000千克考虑的,你能从5吨考虑吗?〔因为1吨等于1000千克,所以5000千克等于5吨〕×××是从货物的角度考虑的,还可以怎么想啊?〔因为1吨等于1000千克,所以5吨等于5000千克〕2、〔出示2号车限载1吨,一堆重400千克的货物〕师:行吗?〔行〕说说想法?〔1吨等于1000千克,400千克小于1000千克,所以行〕那这辆车最多还能装多少货物呢?〔600千克〕3、〔出示3号车限载7吨,一堆9000千克的货物〕师:行吗?〔不行〕为什么呢?〔9000千克是9吨,超过7吨了,不能装〕那怎么办啊?〔装7吨的货物〕四、综合应用:师:好,货物装好了,出发喽!〔一〕、〔出示一座桥〕遇到了〔一座桥〕。〔出示载重量15t〕你们认识吗?〔生认识生说,不认识师说〕15t就是15吨,吨的单位符号是t。这个交通符号表示这座桥最多能让重15吨的汽车通过。如今司机遇到了费事,小小平安员靠你们了!帮助这些车辆平安过桥。1、师:这3辆货车能一次过桥吗?〔能〕那么师说明卡车自身也有重量。〔出示自重2吨〕得出不能一次过桥?为什么呢?在学生说明理由的时候师边出示三辆卡车各自的总重。2、要求:这次要靠我们一起努力了,四人小组合作设计几个可行的过桥方案。〔越多越好〕〔二〕、小组合作,师巡视帮助。〔三〕、交流汇报。五、课堂小节:在这节课中,你掌握了什么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你还想理解些什么?f132.更多教案延伸阅读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吨的认识》教后记前些天在三年级上课,好似一直没找到感觉。虽然每天都听了同年级老师的课,却只能学来形式的东西,感觉整个思路还是在别人脑子里装着,自己生搬硬套依样儿画葫芦的老不像那么回事儿,一堂堂课下来,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讲了什么。那天有教研室的主任来听课,一堂《千米的认识》就让我给上得颠三倒四、支离破碎的,亏那主任还连连抚慰我,不要紧的,渐渐就适应了^_^,他还鼓励我要多看一些优秀的业务期刊,还可以上网查查资料,主任的话让我愈发惭愧,是早该沉下心来好好学习的。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吨。为了让自己心里有点底,前一天晚上我就认真地看了教材,教材上先是出示一幅主题图,图上四个小动物想过桥,而桥限重1吨,问题就在这里产生了,这四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接下来提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通过分析^p,我觉得这堂课应该到达以下教学目的:一是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二是知道1吨=1000千克,初步学会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三是进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为了到达以上教学目的,我在探究体验的环节作了如下设计:首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可以用讲故事把图意说出来,看到漂亮的图画说故事,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所以这堂课一开场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后来站起来讲故事的孩子都能把图意说得很清楚,这时候我问孩子们,你在看图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我猜测一定有孩子不明白“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果然马上就有学生提出来了,其他孩子有的就叫起来说“我知道!”于是我就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来二去,限重1吨,学生就懂了。讲到吨,我顺势提醒了课题。接下来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吨”作计量单位?旨在让学生理解“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出他们的生活经历为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做好准备。在此根底上,我再让学生通过体验-推想一吨到底有多重。因为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无法让学生像克和千克那样进展体验,但是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吨重的概念,所以我采用了体验一桶水〔20千克〕的重量,推想一吨有多重。我先请了几个孩子上来抬起一桶水,那些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20千克已经是很重了,然后我让他们想想10桶水有多重?20桶呢?50桶?你还能抬得动吗?由此再直接引出:1000千克就是1吨。通过这样的体验-推想,就让学生感受到了“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一般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知道了1吨=1000千克,我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用学到的知识帮主题图中的四个小动物解决问题。学生很快说出这四个好朋友不能同时过桥,那他们怎样才能平安过桥呢?我又将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在学习小组中讨论商量,共同为小动物们设计过桥方案。这样做目的,是要培养进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每一种方案都是经过学生考虑得出来的,都有他们自己的理由,所以我对孩子们的方案都给予了适当的肯定。在初步建立了1吨重的观念后,我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重量大约是1吨,这样就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强化了学生头脑中1吨重的观念。以上教学过程,自我感觉程序较为明晰,一环扣一环,每一步教学目的明确,从学生反应的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但经过课后的考虑,也暴露出不少问题:1、要加强学习小组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合作的才能。与人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品质和才能。一节课短短四非常钟,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学习小组就成了重要的途径,将学生吸引到每一个小组中去,利用成员之间的共同商讨,共同研究,互相监视,以到达学习效果。在本节课上,应该说学生的合作还是停留在外表的,没有进展本质上的合作,根本上还是各说各的,没有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有部分学生根本没有与人合作的才能。比方在给小动物设计过桥方案时,是一部分学生在说,还有的学生根本没听,自己做自己的,这样的交流不能算作交流,也是不利于培养发散思维的。关于合作学习,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进展引导与培养。2、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进步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固定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而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举手答复以下问题的习惯,站起来答复以下问题时语言表达不清楚,常常就是坐在下面插嘴,这个习惯是非常不好的,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本节课的任务没有完成好,本来要进展有关千米和米之间单位换算的练习的,因为没有时间了,所以没能完成,影响了课堂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学生语言表达才能的培养,以及课堂常规的训练。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口算除法》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口算。2、过程与方法目的:使学生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讨论优化算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才能,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开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表达主人公的地位。二、教学重难点探究口算方法;掌握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三、教具、学具准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____课件出现例1的情景图〕〔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师:请大家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生:可以分给几个班?师:好,谁愿意把这题完好地说给大家听听?生: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师:很好。请看大屏幕。〔同时课件出现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纷纷举手,可指名答〕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2〕探究口算方法。师:怎样计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再互相之间说说口算方法。〔3〕汇报,师评析。生1:80÷20=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0×4=80,所以80÷20=4。生2;对,80÷20=4。因为8÷2=4,所以80÷20=4。2、教学例2。〔出示课件〕生:学校买来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2〕探究、讨论口算方法。师:怎样算120÷30呢?可以小组间交流、讨论,然后汇报。3、小结。4、估算。〔1〕讨论估算方法。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几题的要求吗?想一想:83÷20≈122÷30≈80÷19≈120÷28≈生:用估算求商。师:请你选一题来试一试。将估算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2〕交流,并总结。师:如今我们来交流交流。谁愿意说一说?说说你的口算方法。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被除数或除数看成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刚刚我们学会的口算方法算出商。师:你总结得真好。请你告诉大家,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看成什么样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数或除数最近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师:这样说就清楚准确了。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生:同意。〔三〕稳固练习1、小试身手。“做一做”40÷20=143÷70≈360÷40=632÷90≈2、智力比拼。根据数字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计算。3、智力赛跑。三分钟内看谁最先做完30道口算题。〔四〕全课总结好了,通过这节课,最后,请你用“我学会了”谈谈自己的感受。作业:p80练习十三。新课呈现:本节课的主要课型方式是要素组合方式,辅助课型是平台互动。由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类推才能和口算才能,因此,从情境的创设到新知的探究,再到练习,各个环节都充分使用了看、听、讲、想、做、动、静七要素,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并得到屡次的强化。1、讲、动。本节课在探究口算方法时设计了自己说一说口算方法、个别汇报,目的在于通过“动”为学生创造更多“说”的时机,强化学生对算理的理解;2、“做”。除了两个“想一想”,还设计了3个挑战练习,让学生在“做”中进步口算才能3、想、动静转换。探究口算方法时,先让学生静静的考虑,再2人小组交流;练习时,学生先独立考虑、完成,再同桌交流或者自己说算法。使学生先有想法,再交流,先静后动,动静转换,让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性4、听。师生每一次的“讲”就是其他同学的“听”。5、看。看主题图,集体订正习题等,都用到了“看”这个要素。详细反思:1、在口算方法的及时稳固练习中,让他们多练习,看到不同的情况。2、教学中合理而有效的运用了看、听、讲、想、做、动、静七要素,使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得到了屡次的强化,进步了学生的口算才能。3、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下放给学生,创造小组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新知来,培养学生的类推才能。4、在时间的调配上略微有一点欠缺,后面的练习还没有做完。课堂上表情可以再丰富些,语言还不够抑扬顿挫,有时语速较慢。5、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讲、听训练。如:发言人要面向大多数同学,声音要响亮等;倾听者要关注发言人,听清别人说了什么等。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货比三家》教学目的:1.结合“货比三家”的详细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比简单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小数比拟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拟简单小数的大小,开展数感。学习重难点:1。体验小数比拟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拟简单小数的大小。2.理解小数大小的比拟方法。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数感及探究才能。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昨天我们通过去文具店买文具认识了小数,但是在买东西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你想知道吗?同学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由这些发现你想到了什么?师小结:我们要货比三家,选择比拟廉价的来买。〔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两个小数的大小比拟。出示课文插图。2.引导观察,笑笑遇到了什么问题。我要买文具盒,该去哪个文具店?你是怎么知道的?“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廉价?”3.比拟方法、过程。通过比拟整数部分来判断。〔着重〕在小数大小比拟中,整数〔小数点左边的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相反就小。三个小数的大小比拟。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考虑后,指名说。挑选两个问题解决。4.说一说怎样比拟小数的大小?引导学生发现比拟小数的大小,小数点以前的部分谁小谁就小,假如小数点前面的一样大,再比拟小数点后面的部分。三、稳固练习四、作业设计比拟4.9元与5.1元的大小4.9元”、“2.63元>2.36元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分数教案十、认识分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结合详细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假设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拟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算法。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理解分数产生与开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内容:p98--100教学目的: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拟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同学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来分食品。小强和小红他们俩准备了哪些食品?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2、问: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3、指名分食品,并贴出相应图画。4、分蛋糕: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到几个?5、师: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1、认识二分之一⑴谈话:我们先来看看半个蛋糕师什么羊的?〔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如今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个用分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看老师写出这个分数,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半个是其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分数。问:你能完好地说说老师是怎么写出分数二分之一的吗?⑵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把数学书翻开到p98,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认一认。学生自学课本。问:中间的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⑶谈话:你会读出这个分数吗?先读什么?再读什么?⑷问: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1/2,那么另外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⑸谈话: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呢?学生折纸、涂色。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班级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可以涂哪部分?还可以涂哪部分?还有谁的折法跟他不一样?2、想想做做1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出示第1题,学生齐读题目。老师指导填写第1幅图下面的分数。谈话:这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写出一个分数表示出来。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3、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三、自主探究,比拟大小1、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三张圆纸片,比拟一下,这三张的大小怎样?请你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颜色;再折出另一张纸的1/4,涂上颜色。比拟这两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你能比拟出折两个分数的大小吗?折出第三张的1/8,涂上颜色,你想用1/8与前面的哪个分数比拟大小?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1/2>1/81/4>1/82、想想做做3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老师板书。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拟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指名答复。3、想想做做5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拟大小。小组内交流。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1、谈话: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那张长方形纸,与同组小伙伴比拟一下它们的大小,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后,涂上颜色,在小组长的带着下,比拟它们的大小。最后每组选出秀的两幅作品贴到黑板上。2、想想做做6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3、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内容:p--104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假设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拟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理解分数产生和开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过程:一、折一折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你们还能用折纸、涂色的方法来表示分数吗?请大家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2、请一位涂1/4的学生到前面展示。问:你涂了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这一份为什么可以用1/4表示?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纸,问: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尝试答复〕讲述: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个1/4,可以用3/4表示。〔板书:3/4〕4、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你涂了4份中的几份?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学生作品进展展示,并用分数表示。6、老师选择部分学生作品展示、比拟。问:这几位同学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2/4表示呢?二、试一试1、学习"试一试"出示题目:先说说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先由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再和同桌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然后填在书上。2、"想想做做"2学生自己在书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三、比一比谈话:上节课我们比拟过1/2和1/4的大小,还记得吗?那么你能想方法比拟出3/5和2/5的大小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组想出的方法好。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不同方法的学生展示比拟的过程和结果。四、做一做1、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做题,在书上填写,全班共同订正。2、想想做做1、5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理由。五、读一读谈话:分数是谁创造的呢?自由阅读p104"你知道吗?"六、全课总结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内容:p105--106教学目的:1、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会进展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司机问题的过程中,进展简单的、有条理的考虑。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究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络有一定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圣诞节到了,妈妈为丁丁烤制了一个大蛋糕丁丁非常快乐。丁丁急着要吃蛋糕,妈妈说:"今天一定要给你蛋糕吃,不过要先答复出妈妈问题。"丁丁说:"没问题!"妈妈把大蛋糕切成了8块,其中的2块抹上了草莓酱,3块抹上了巧克力,问丁丁:"两次抹酱的蛋糕一共有多少块?""5块!"丁丁快速地说。"你能计算出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吗?"这个问题可把丁丁难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丁丁吗?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过程1、简单的分数加法问:求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答复,老师板书:谈话: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的长方形纸片,先把它的2/8涂上红色,再把它的3/8涂上绿色,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自己算一算。学生独立操作、考虑、探究。组内讨论,交流想法。评讲: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小结:观察算式,计算时分母变了没有?为什么没变?2、简单的分数减法问:观察你们涂好的长方形的红色部分和绿色部分,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结果。组内交流算法。三、稳固深化,拓展应用1、想想做做1出示题目,指名说出题意。让学生一起列式并算出结果。2、想想做做2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校正,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3、想想做做3独立读题完成,指名说出题意。集体订正。4、想想做做4指名说出题意。在小组内一人提出问题,其别人共同解答。5、挑卡片组成加法算式。四、拓展延伸p106考虑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去填一填,再比一比,然后组织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不必提醒分数根本性质的名称及其抽象的内容。〕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p〔两课时〕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毫米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米以及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拟完好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根底,也能为进步学生的解决问题才能和理论才能创造条件。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本节课可制定如下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实际测量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2、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络,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才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3、使学生感悟到知识于生活。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二、说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开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新大纲也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为了全面、准确地到达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将注意: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一旦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探究、积极学习。在教学中,我抓住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课堂开场,就设计了猜一猜老师手中两本书哪本比拟厚,哪本比拟薄这一活动,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自然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2、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传统的教学老师包办过多,恨不得把许多知识瞬间都灌注给学生,留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过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开展。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动手测量的根底上,感受到1毫米有多长,通过观察找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需要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和获取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络数学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联络生活创设问题是新课程精神的表达。在教学中设计了联络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在练习中设计了改一改小马虎的日记,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严密相连的,建立了一定的生活常识,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三、说学法我们常说:“将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这些至理名言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才能的重要性。为了到达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并努力做到“授人以渔”,我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1、合作交流法小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合作学习首先满足了他们“说”的需要,在同一时间里,每个小组都有人在说,课堂成了说的海洋。学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感到自由、轻松,乐于大胆讨论、质疑,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注意倾听,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造力有明显的作用。2、动手操作法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手的动作对于人的智力开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量一量等多种活动获取新知,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才能和观察才能,还使学生养成了擅长考虑、乐于动脑的好习惯。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首先创设猜一猜老师手中两本书哪本比拟厚,哪本比拟薄这一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让学生想一想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一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手表示的过程中,温故旧知。再从毫米产生的两个维度出发:一是所学长度单位测量比拟短的物体时产生的需要,二是所学长度单位测量物体不够准确时产生的需要,设置测量学生身边的数学课本的长度、宽度、厚度这样的情境〔数学课本的长度、宽度不是整厘米的,厚度不到1厘米〕,从而激起学生探寻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课。〔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1、认识毫米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尺子,再交流你看到了什么?结合学生的答复电脑演示说明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体会1毫米的长度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1分硬币的厚度,再与尺子上面的小格比一比,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由此让学生感知1毫米的厚度,再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请学生扮演毫米,跟其他同学说一说毫米的特点,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或哪些地方的长度或厚度接近1毫米。3、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推理得出1厘米=10毫米先让学生猜测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数一数尺子上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多媒体演示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从而验证得出结论1厘米=10毫米。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已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理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理解1毫米的概念,从而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这样很好的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老师再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去猜测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进展动手操作验证结论,使学生主动地进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三〕、稳固练习,培养才能1、在尺子上指一指10、20、15、24、48毫米在哪儿?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发现5毫米的位置,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几毫米的位置。2、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3、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长度、宽度。4、填一填,填上适宜的单位。5、改一改,小马虎的数学日记。这个环节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根底上,提供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展稳固,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严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四〕、全课总结,学生说自己的收获。五教学效果预估整堂课,充分表达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为根底等新理念。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信息,进步了各种才能。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初步认识小数,掌握小数特征;2.结合商品的价格,进一步认识小数;3.能正确读小数。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小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才能和应用意识。2.浸透辩证唯物思想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理解小数的现实意义,丰富学生数学文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并理解其含义。教学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教学工具电脑课件,米尺,纸条课前搜集商品的价格单、课前测量的身高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在量一量中,认识小数师:米、分米、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答复: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米下面这些是什么数?师:我们以前学过像1、2、4、100这样的整数,还学过像这样的分数。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数?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这些老朋友间的关系,来学习一些新知识。2.认识小数师: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有关小数的信息,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师:在读小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结:每个小数都有一个“点”,这个点就称之为“小数点”。小数点左边部分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只要按照顺序读出每个数字就可以了。3.初步理解0.1的含义师:这把尺子上也藏着小数呢,你知道“0.1米”在哪儿吗??米就是0.1米,你如今知道“0.1米”在哪儿了吗?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份中的1份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4.初步理解零点几的含义你能在这把尺子上找到0.2米吗?你找到的0.2米表示什么?说一说你的想法。0.9米表示什么?在哪儿呢?5.探究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刚刚我们在尺子上找到了小数,你发现小数和谁有着亲密的联络了吗?小结:非常之几就可以写成零点几。6.比拟小数的大小在今年的田径运动会上,有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成绩如下表,请同学们一小组为单位,想方法给他们排知名次。小组内讨论:怎样比拟这四名同学的成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发表意见,交流,然后分组汇报。师:你们是怎么比拟的?预设:方法一:因为0.8米=8分米1.2米=12分米1.1米=11分米0.9米=9分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方法二:我先比拟1.2和1.1,1.2>1.1,再比拟0.8和0.9,0.9>0.8,因为小数点前面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所以1.1>0.9,所以1.2>1.1米>0.9米>0.8米。方法三:我拿来卷尺分别找出他们跳高的高度,就知道了1.2>1.1米>0.9米>0.8米。师:同学们很会想方法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解决,真棒。(四)稳固应用,内化进步1.寻找小数并读小数。讲述:最近小数王国里要举行舞会了,但是国王发现混进了一些整数,请我们班的火眼金睛把他们区分开。1820.190.561068.05附答案:106189是整数。2、填空:1分米=()米1厘米=()米3分米=()米5厘米=()米1米30厘米=米18厘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森林抚育项目树木砍伐作业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报废车辆转让与回收处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财务审核合同在财务报表编制中的审计要点
- 二零二五年度幼儿园教师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合同
- 2025年度家庭专业照顾老人护工服务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股权投资合同
- 体育场馆室内外声学隔离施工技术考核试卷
- 2025年度用工协议与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解除时的法律适用
- 2025年度门店员工雇佣合同及员工晋升与激励机制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合约开发平台软件许可与合作开发协议
- 糖尿病专科质控检查表
- 科学版二年级《游戏迎面接力跑》评课稿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护理查房
- 施工方案水泥厂(总)
- GB/T 893-2017孔用弹性挡圈
- GB/T 11072-1989锑化铟多晶、单晶及切割片
- GB 15831-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
- 医学会自律规范
- 商务沟通第二版第4章书面沟通
- 950项机电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合集(含管线套管、支吊架、风口安装)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11免疫分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