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9页共49页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认一认5》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认一认5》。教材分析^p: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一认5”的内容是:认识“刀、戈、弓、矢、牛、马、车、舟、羽、角、齿、革、瓜、果、麦、豆”16个字,教材给这16个字配以形象的画面,辅以拼音,已学过的拼音用红色拼音标明。教学教学目的:可以正确认识16个汉字,可以读准字音,分清字形。可以根据图画初步理解这些字的意思。采取多种方式如小游戏、情景故事等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记。学生学习目的:可以正确认识16个汉字,可以读准字音,分清字形。可以根据图画初步理解这些字的意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识16个汉字。教学设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识字特点和规律,认一认有一个复现的过程,因此采取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加深印象,采取多种方式如小游戏、情景故事等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记。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刀、戈、弓、矢、牛、马、车、舟”八个生字,掌握学过的拼音。学生学习过程:一、激情导课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如今已经会认许多的字了。老师发现咱班的同学特别喜欢认字,而且认起字来还特别快。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认字好吗?明确目的我们今天来学《认一认5》。〔齐读课题〕预期效果可以正确认识16个汉字,可以读准字音,分清字形。二、民主导学任务一:出示汉字,初步识记任务呈现同学们看,你们认得这些字吗?出示带拼音的16个汉字:刀、戈、弓、矢、牛、马、车、舟、羽、角、齿、革、瓜、果、麦、豆。先自己试着读一下。自主学习谁想说一说,你都认得哪些字,还有哪些不认得?让学生自己认一认,说一说。会认的同学教一教不认得的同学。展示交流学生自己读拼音任务二:引导激趣,再记汉字任务呈现出示前四个字:刀、戈、弓、矢及图画。大家看这四样是什么?随机出示卡片,引导学生读“刀、戈、弓、矢”老师正音。讲解:矢就是箭。你会用这四样兵器吗?自己试着表演用一用。自主学习“老师随意出示四样兵器的名称,你能读出它,并用一用吗?”师生共玩。开小火车,卡片稳固读“刀、戈、弓、矢”。展示交流开小火车,卡片稳固读“刀、戈、弓、矢”。任务三:出示汉字牛、马、车、舟进展识记任务呈现创设情景故事《送信》出示图片:身上带有“刀、戈、弓、矢”的古代将军。“大家看这是谁?身上都有什么武器?”“如今两军打仗,将军要去送一封信到军营,但是路途很远,而且在路上要渡一条河,在路上准备有四种工具。〔出示地图和牛、马、车、舟。〕大家想一想:将军怎样用这四样工具送信呢?有很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图略〕自主学习学生想一想、说一说。“送信的任务成功完成,你可不要忘记送信的四种工具它们是牛、马、车、舟。”展示交流开小火车,卡片稳固读“牛、马、车、舟”。三、检测导结目的检测卡片开火车读一读所认的汉字。结果反应大局部学生能读准字音并认识反思总结进展稳固练习作业设计:熟记这八个生字板书设计:刀、戈、弓、矢、牛、马、车、舟f132.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认一认1》教学设计及反思—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认一认1二、教学要求:1.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2.通过观察图画和联络生活实际,初步理解字义。3.引导学生发现象形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相关教学挂图。2.学生准备:每人一盒水彩笔、一张白纸。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老师听说有的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认识了不少汉字。今天我想来考考大家,看看谁认的字多。不识字的小朋友也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来学习,好不好?2.出示本课第一局部的8个汉字,指名会读的学生大声读。表扬读音准确的孩子,并请他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汉字的,这是一种成功的体验,也为其他学生指明识字的途径,激发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二〕识字指导1.教学“人”字。(1)指名会读的学生认读:rén。(可以多请几人。)(2)老师板书“人”的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其象形之处。(老师提示:这就是一个人直立着,手轻轻举向前方。是侧面的样子。[引导学生观察古、今文字,发现汉字的象形之处,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汉字文化的热爱。](3)引导观察书上的图:图上画了几个人?是什么样的人?(4)引导学生联络生活实际帮助理解生字。启发:你家有几口人?分别是哪些人?(5)引导学生口头组词。(老人、军人、人口、人家、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字不离词,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同时丰富词汇,起到积累语言的作用。]2.教学“口”字。(1)引导观察图:图上画的是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人的嘴巴和“口”字的相似之处。(3)指名读kǒu,要求把三声读到位。(4)齐读。(5)指导用“口”组词,加深对“口”的理解。(口腔、口是心非、目瞪口呆、口假设悬河……)3.教学“手”字。(1)指导观察图。引导考虑:图上画的是什么?(2)老师在挂图边板书“手”的甲骨文,(老师提示:我们的祖先真聪明,用最简单的几笔线条就画出了手的样子。)(3),引导学生理解“手”字的演变过程,发现“手”字的相形之处。(4)指导读shǒu,注意翘舌音,把三声读到位。(5)指导用“手”组词,加深对“手”的理解。(手指、双手、情同手足、手足情深……)4.教学“足”字。(1)出示“足”字,请会读的学生领读、齐读,提示学生zú的声母是平舌音。(2)引导学生对照图说一说“足”指的是哪个局部。(3)指导用“足”组词。(足球、手足、远足、画蛇添足、足不出户……)5.教学“舌”、“牙”两个字。(教法同上。)6.教学“耳”字。(1)出示耳朵的图,老师板书“耳”的小篆,引导学生对照图观察,发现“耳”的相形之处。(2)出示“耳”字,指名读,齐读。7.教学“目”字。(1)出示图,指名说说图上是什么?(老师提示:一只眼睛。)引导考虑:“眼睛”又可以叫什么?(目。)(2)引导观察: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用最简单的线条就记录下了眼睛的样子。板书“目”的古文字。(3)老师小结:人类在不断进步,文字越来越统一标准,这就是如今的“目”。请学生齐读两遍。〔三〕练习1.指导学生对照图,自由读一读相应的汉字。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齐读。3.指导游戏:老师出示汉字,学生快速读出字音,并用手指出自己相应的身体局部。第二课时1.教学“山”字。(1)出示几幅“山”的图片请学生欣赏。(2)引导考虑:看了这几幅图你有什么感觉?(3)启发:你能用最简单的线条勾画出山的轮廓吗?(学生画图,老师巡视,选出优秀的作品。)师:(实物投影,展示局部学生的作品。)大局部同学已经画好了,你们看,这些都是同学们画的山,真不错!(出示山的古文字。)我们的祖先,就用这最简单的线条画出了山,这就是古时候的山字。师:我们小朋友真不简单,都能和祖先一样创造字了!经过人们不断改良,如今的山字这样写。(出示“山”。)谁来读一读?(4)出示“山”的古文字,引导学生将自己画的山与古文字相比,在比拟中感知古文字与山的样子是多么相似。(5)出示“山”字,启发学生发现“山”的象形之处。(6)指名读“山”,指导读准翘舌音。[引导学生经历了发现的过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2.教学“水”字。(教法同上。)3.课外拓展。(1)启发:你能说出有关“山”、“水”的词语吗?(2)将学生说的词语归纳、补充,出示以下词语,老师带读。(高山流水、清山绿水、山清水秀、山高水长……)4.教学“金”、“木”、“火”、“石”、“田”、“土”。(1)出示:金、木、火、石、田、土卡片及图画。(2)启发:你能将这些字和图用线连起来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答题纸上完成。(3)启发交流答案,说说这样连线的理由。(4)指导读准字音,并随机引导组词,帮助理解字意。教后记:出示古文字,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它只是起到了桥梁作用,将图与今天的标准汉字联络起来,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象形特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浙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同形旁认一认》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8个生字。〔1〕给出生字,学生会正确拼读,要求8个生字会认读。〔2〕正确书写8个生字,参照老师板书指导在田字格上书写生字,笔顺正确,各偏旁书写标准,掌握字形构造;听写生字,8个生字里至少有6个听写正确。2、会用“同形旁”归类的方法学习生字,在给出的同形旁和非同形旁汉字中,归类写出同形旁的字。3、初步理解生字的含义:能用8个生字组词,能用至少4个生字说一句话4、在学习“苦”时,教育学生从小不怕苦,在学习“您”时,教育学生要讲礼貌,常用礼貌用语。任务分析^p:1、学生的起点才能:本课生字的声旁都是学生已掌握的,一些形旁也是已学过的。学生已出度接触了形声字,并且学过同声旁的形声字。2、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关系:与形声字知识是上下位关系,与同声旁形声字知识是并列关系。3、教学任务类型:本课的教学目的既有陈述性知识,又有智慧技能的学习。4、教具:识字卡片〔汉字卡片和偏旁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新授阶段1、复习原有知识并提问〔1〕卡片认读汉字“古”、“方”、“分”、“立”,卡片认读偏旁草字头、米字旁。〔2〕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形声字有什么特点吗?〔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意义,声旁与读音有关〕并能举例说明。〔3〕上节课,我们学了23课,大家还能说出23课的课题吗?〔《同声旁,认一认》〕谁能告诉老师在《同声旁,认一认》中我们所学的生字有什么特点吗?〔每组生字声旁一样,同声旁的形声字〕2、告知教学目的很好,看来小朋友们对形声字有了一定的理解了,而且,我们上堂课又学过了同声旁的形声字。那么,我们来学另一类形声字,看看它们又有些什么特点呢?3、呈现新教材并指导学习请小朋友们翻开书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4课《同形旁,认一认》,大家齐声朗读题目。讲授“苦”、“芳”。〔1〕“苦”①老师出示偏旁卡片草字头,让学生认读,并且说说已经学过的草字头的汉字,老师把学生答案写于黑板上。〔花、草〕②老师出示卡片“古”,并把它放在偏旁卡片草字头的下方,形成“苦”,老师指导学生拼读。③小朋友们想一想,刚刚老师是怎样把两张卡片放在一起形成“苦”字的,从中,我们是不是很清楚地看出“苦”字的字型构造没?指名答复。〔上下构造〕④老师在黑板田字格上指导书写“苦”:“苦”字上窄下宽,第三笔横较长,要写在横中线上。学生空手划写。⑤用“苦”组词和说话,让学生举手发言。〔辛苦、痛苦〕〔爸爸工作很辛苦〕〔雷锋叔叔从小就不怕苦〕我们要想雷锋叔叔学习,从小呢,就不能怕苦。〔2〕“芳”①“芳”要读准〔后鼻音〕②能用“芳”组词吗〔芳香、芬芳、芳草〕芳香:一般指花草的香味。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芳”呢?④很聪明!很多小朋友都说了,老师的名字里有个“芳”,不错,你们以后想起老师呢,就会想起这个“芳”了。⑤还有呢?〔“芳”是形声字,“方”是声旁,“芳香”是花草的香味,所以用草字头。〕⑥指导书写。〔“芳”的写法与“苦”的写法相似〕4、讲授“粉”、“粒”。〔1〕出示“粉”、“粒”,并指导拼读,“粉”是前鼻音。〔2〕让学生找出两个字的共同点。〔同形旁:米〕,并说说它们的字型构造。〔左右构造〕〔3〕粒:量词,指小原珠形成或小碎块形成的东西。比拟:一粒、一粒粒〔数量多〕。一粒米,一粒粒米。〔4〕给“粉”和“粒”找朋友。〔面粉,粉红,米粒,豆粒〕〔5〕指导书写:以米做偏旁,最后一笔捺改成点,右边比左边略宽。老师写于黑板田字格中,学生空手划写。二、稳固与检测阶段1、齐读每组生字及生字后的词语。〔两遍〕2、游戏:三个小朋友们为一组〔按前后顺序三个组合〕,一个任选一个生字拼读一个组词,另一个用所组的词造句,看看哪能组小朋友做得?3、学生在课堂作业本的田宽了模范各上各写生字5个,老师在旁个别指导。第二课时一、知识新授阶段1、复习检查〔1〕指示灯3-4名学生读生字“苦”、“芳”、“粉”、“粒”,后齐读。〔2〕齐读“井”、“云”、“你”、“相”。师:这些字都是小朋友们已经掌握的,大家读得很好!2、呈现新生字并指导学习〔1〕“进”、“运”①井和云大家都已经认识了,那如今老师给它们加上走字底,大家还认识吗?〔学生说出,老师写出生字“进”、“运”〕②有很多小朋友都认识了达两个字,但还有些小朋友不会读,那么,我们应请一个小朋友来领读,其他小朋友跟读,让学生自由发言,这两个字应怎么学,老师点拨小结③“进”要读准前鼻音④“进”和“运”都是半包围构造,说说已学过的半包围的字。⑤指导书写:先写里面的“井”和“云”,再写外面的走字底,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⑥“进”和“运”找找朋友,它们都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反义词:进--出进来--出来,并让学生表演进来和出去的动作,用“运”说一句话。〔2〕“您”、“想”①出示偏旁卡片“心”,今天,老师还要教大家一个新的偏旁,它叫心字底,把心宽了底的字。把“您”和“想”写于黑板上并附上拼音,如,如今跟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两个字“您”前鼻音,“想”后鼻音。跟读后,学生大声自己读,同桌互相检查有无读准,老师指名学生读,齐读。②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两个字是什么构造呢?〔上下构造〕它们与上堂课我们学过的哪两个字构造是一样的?〔苦和芳〕③指导书写:上下构造,心字底三点要成一线,第____是弯钩,不是竖弯钩。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④组词〔想念、思想、想法、您好〕“想”是形声字,我们通常说心里想,所以就用心字底,“想念”指心中很想一个人或一件事,用“想念”造句。小朋友们想想看,我们在哪些地方会用到“您”?〔与长辈、老师见面打招呼时〕“您”是礼貌用语,一般我们跟长辈和老师见面打招呼时,要讲“您好”。我们大家从小就要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今天放学后,我希望各位小朋友在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时,就能用到“您”。二、稳固与检测阶段1、说说我们在这一课中学到的8个生字有些什么特点呢?2、打乱生字和词语,用开火车方式让学生认读。3、抽学生说出字形构造,并让学生用字组词和说话。4、给出学过的和未学过的同形旁和非同形旁的生字,让学生归类。〔同形旁归在一起〕5、听写生字和词语6、课后作业:第3题、第4题篇二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1〕学会10个生字:厂、广、干、千、己、已、问、向、外、处,会识别、朗读、书写;〔2〕认识生字的常见词组:工厂、广阔、干什么、千年、自己、已经、问好、方向、外面、到处,初步学会用这些词组造句;〔3〕掌握一定的学习字形相似的字词的方法、技巧2、情感目的有利于学习、生活细心、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的形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1、写有生字、与生字构成常见词组的字词的卡片〔相近字形的两生字共同局部用黑色,不同局部用红色标出〕;2、一个画着眼睛、嘴巴、额头有一明显的红点的、可戴在大拇指上的小纸帽;3、一块写着五个句子的小黑板;4、一块写有生字笔顺的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引出主题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二十五课“比一比,认一认”。老师希望同学们先不要把书翻开,因为老师想请大家帮我们的朋友毛毛虫一个忙。好不好呀?〔好〕老师:嘿,毛毛虫,在哪里呀?毛毛虫快出来呀!〔作四处寻找状,偷偷将小纸帽戴在大拇指上〕毛毛虫[老师配音]:小朋友们好!〔毛毛虫好!〕老师:毛毛虫,你快说有什么事找我们帮助。毛毛虫[作沉思状]:是这样的,昨天毛毛虫爸爸让我做听写练习,他报了五个句子,我可棒了,全写了出来。爸爸检查时却说我写错了五个字,还把那五个字改成红色。可是我看来看去就没发现它们错在哪里。我只好找聪明小朋友们帮助啦。郑老师,把我带来得小黑板挂上,上面就是我写的五个句子。挂上小黑板,五个句子〔1〕我爸爸在工广里上班。〔和广阔工人在一起努力工作〕〔2〕中国有上下五干年的历史。〔3〕我学会了自已洗衣服。〔是向妈妈学的〕〔4〕小红向我作业做好了没有。〔我答复已经做好了〕〔5〕丁丁叫我到处面去玩。〔那里到处是小伙伴的笑声〕注:里的句子是在后来添上的老师〔指指毛毛虫〕:羞羞,毛毛虫是个马大哈。毛毛虫〔摇头〕:我不是马大哈。老师:小朋友们说毛毛虫是不是很粗心呀。哪位小朋友知道毛毛虫爸爸为什么说那五个红字是错的。指名说,老师作适当评议。同时补充,并将正确的、错误的字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粉笔一起列在大黑板上。〔假设学生全没答复出来,老师可以一边说一边自己完成这个步骤〕错误字正确字错误字正确字广厂干千已己向问处外二、学习读音老师:小朋友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已经把毛毛虫写错的字和改正后的字都列在黑板上了。不知道哪位同学能将它们读出来。指名读,适当评议。老师: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翻到66页。老师给大家2分钟,同学们自己拼读生字上的注音。看哪一位小朋友学得最快。利用这2分钟,老师把原来小黑板上每句句子的错字改正,并在一些句子后添上其它句子。指名让两位同学给黑板上的十个生字注音,一人五个。完成后,作评议。大家齐读,指名读,小组分读。第二课时开场之前先简述上节课内容一、区分字形老师:毛毛虫,你如今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吧?毛毛虫:还是不太清楚,虽然它们读音不同,可他们长得太像了,就象我和我弟弟小毛毛虫一样。别人老把我和他弄错,就我爸爸、妈妈不会。老师:为什么?毛毛虫:因为他们知道我额头上有个红点,小毛毛虫却没有。老师:对呀,这就是你们之间最明显的不同啦。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虽然也很像,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只有学会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不同在什么地方了。老师要请五位同学上来白粉笔分别把各组里的两个生字的不同局部标出来。看哪位小朋友最会仔细观察。指名上来,作适当评议。老师[拿出生字卡片,先按黑板上生字顺序排列,出“广”字]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呀?〔广〕齐说,指名说。先较慢速度顺序出卡片,一轮完成后,假设时间允许,在进展快速的、打乱顺序的认卡片。挂上写有生字笔顺的小黑板,让学生模拟,再让他们每个生字完好的写三遍。抽查其中几位。二、常见词组老师:下面,请同学们在看到课本第二十五课上,写在生字右边的常见词组我们在平时说话中常用到。认识它们对我们可是很重要的哟。跟读一遍,同桌互说:一人说生字,一人说对应词组,互换一次。挂上写有五个句子的小黑板,要求学生朗读。指名读,男女分读。三、强化稳固老师:这里有识别今天教的生字的秘诀。厂字加点是个广;干字头撇撇变成千;自己不出头,已经出了头;一扇门,门里有人开口问;外字好乖,呆在家里不出来。〔秘诀依序呈现〕注:每说一句口诀,配以语言和动作解释。默记1分钟。两种卡片配对练习。如:出示自和已让学生判别对错。四、谈话总结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十个很相象的字,还有它们的常见词组。其实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碰到许许多多长得很相近的字词。老师希望大家学习它们就象今天学这十个生字一样认真、仔细,要比一比,认一认,尽可能用自己觉得更容易区分这些字形相近的方法,就象老师教你们口诀一样。好不好呀?〔好〕大家千万不要像毛毛虫一样做马大哈哟!毛毛虫[垂着脑袋]我再也不了,以后我一定会很小心的。五、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第三题,2、还要用10个词组各造一个句子;3、生字各抄5次。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物体》教案认物体〔一〕认物体一、教学目的:1、通过搭、分、看、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识别这些物体。2、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开展初步的理论才能。二、导入〔做房子游戏〕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故宫、赵州桥、世贸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等。讲述:看到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师的杰作,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你们羡慕吗?想不想也在做一栋,我们今天也来做做小小建筑师。三、动手操作1取出自己的积木,设计你自己的房屋2介绍自己的作品3小组合作建造房子,比赛,看看谁的房子最漂亮。四、动手探究:搭积木。分一分。识形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五、学生动手拿一拿,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试一试。〔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六、老师检查学生交流的情况。七、小结。4、稳固认识:一、想想,做做:1—3题。二、对应一课一练。教后记:〔二〕有趣的拼搭一、教学目的:1、经过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培养与别人合作的意识。二、教学过程:1、激趣揭题:出示小红花,交朋友。回忆上节学了哪些物体?2、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3、组织活动:①滚一滚。A听口令操作。B讨论交流。C左右轮流操作。D师生共同总结。②堆一堆:A操作。B讨论交流。C学生评价。过程:派四个小朋友拿起自己的积木比赛,看看谁的车子开得快?〔评出冠军后说说为什么他能得冠军?〕③摸一摸:A指名上台摸。过程:闭上眼睛,让学生出来摸一摸,不准偷看,你能猜出你摸的是什么物体吗?〔猜对的掌声表扬〕B分小组堆。④搭一搭:A学生操作。看看谁堆得高?B讨论交流。圆柱体很难堆起来,球不能堆起来,长方体和正方体堆得高。C;评选优秀设计师。⑤数一数:A投影出示三幅图。B学生说。C看课本图填数。三、小结。教后记:1通过详细的理论操作,学生能很快认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2有一局部学生容易混淆圆形和圆柱、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3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详细说出圆柱、正方体和正方体的作用。一年级上册数学《认数》教案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纯熟地数出数量是10以内的个数,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详细含义,会读、会写0—10各数。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位置(左右)[教学目的]1在详细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拟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采用左、右等词描绘物体所在位置,开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画画的场景。1围绕身体的某些局部,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右手。〔边做手势边解释〕接着举起左手问:“你能猜一猜在身体左边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左手〕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稳固左、右的方位。2通过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提问: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应,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绘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评: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与右手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座位关系教学左、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展教学,引导学生较好地认识了左、右两个方位;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绘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这样的教学联络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逐步开展空间观念。]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1“想想做做”第1题。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答复。〔注意表达完好,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2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3选横排里三个小朋友〔与其他小朋友同向,位置如:ABC〕,请小朋友说一说B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说B在左边,一会又说B在右边?说明:说B在右边是相对于A来说的,即B在A的右边;说B在左边,是相对于C来说的,即B在C的左边。因此我们在描绘某一物体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说完好,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评: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某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而说的。所以在描绘某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它在谁的左边〔右边〕;在描绘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时,应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右边〕。]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活动,进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老师渐渐读题,学生跟着操作,摆好后同桌学生互相检查,帮助摆错位置的同学纠正。2说一说。〔1〕“想想做做”第3题。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由学生任选一物体,说说它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物体的位置〔即它在谁的左边,它在谁的右边,它在谁的上面,它在谁的下面〕。〔2〕“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法可以不同,说对就行。〔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位同学或某一个物体说一说所处的位置。[评: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位描绘物体位置。由于学生所选的参照物不同,说法、摆法也不尽一样,老师对不同的说法、摆法应及时引导学生进展互相评价,假设学生有疑问应及时组织讨论予以解答,通过说说教室里某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3站一站。请一个小朋友〔1号〕站到讲台前〔与其他小朋友同向〕,2号站他的左边,3号站1号的右边,4号站3号的后面,5号站2号的前面,6号站3号的右边,7号站6号的左边等。4听口令,做动作。如:举左手,放下左手;举右手,举左手,两手都放下;举右手,用右手摸你的鼻子;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用左手摸你的左耳等。[评: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展稳固性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四、考考你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的图。让学生说一说“都是靠右走,谁走错了”。[评:在图里找一找、说一说,并就此进展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总评]联络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开场认识左与右,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左右位置的相对关系,并灵敏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位置(左右)》教案范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题,第12~1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在学生认识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根底上,教学左右的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学生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左右的方位,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理论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目的]1?在详细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拟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采用左、右等词描绘物体所在位置,开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画画的场景。1?围绕身体的某些局部,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右手。(边做手势边解释)接着举起左手问:“你能猜一猜在身体左边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左手)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稳固左、右的方位。2?通过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提问: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应,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绘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评: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与右手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座位关系教学左、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展教学,引导学生较好地认识了左、右两个方位;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绘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这样的教学联络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逐步开展空间观念。?]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1?“想想做做”第1题。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答复。(注意表达完好,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2?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3?选横排里三个小朋友(与其他小朋友同向,位置如:ABC),请小朋友说一说B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说B在左边,一会又说B在右边?说明:说B在右边是相对于A来说的,即B在A的右边;说B在左边,是相对于C来说的,即B在C的左边。因此我们在描绘某一物体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说完好,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评: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某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而说的。所以在描绘某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它在谁的左边(右边);在描绘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时,应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右边)。]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活动,进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老师渐渐读题,学生跟着操作,摆好后同桌学生互相检查,帮助摆错位置的同学纠正。2?说一说。(1)“想想做做”第3题。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由学生任选一物体,说说它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物体的位置(即它在谁的左边,它在谁的右边,它在谁的上面,它在谁的下面)。(2)“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法可以不同,说对就行。(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位同学或某一个物体说一说所处的位置。[评: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位描绘物体位置。由于学生所选的参照物不同,说法、摆法也不尽一样,老师对不同的说法、摆法应及时引导学生进展互相评价,假设学生有疑问应及时组织讨论予以解答,通过说说教室里某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3?站一站。请一个小朋友(1号)站到讲台前(与其他小朋友同向),2号站他的左边,3号站1号的右边,4号站3号的后面,5号站2号的前面,6号站3号的右边,7号站6号的左边等。4?听口令,做动作。如:举左手,放下左手;举右手,举左手,两手都放下;举右手,用右手摸你的鼻子;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用左手摸你的左耳等。[评: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展稳固性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四、考考你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的图。让学生说一说“都是靠右走,谁走错了”。[评:在图里找一找、说一说,并就此进展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总评]联络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开场认识左与右,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左右位置的相对关系,并灵敏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第10~1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本课教学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材提供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领会上下、前后的含义,认识上下、前后的方位,再组织学生领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理论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学目的]1在详细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拟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开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醒课题1观察:小朋友观察自己宽阔、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椅、小朋友……)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1出示主题图——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2讨论交流。(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前面。(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3分组讨论。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小红在*的前面,*在小红的后面。……4联络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小组学生互相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假如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假如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5游戏。(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2)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三、拓展应用,深化进步1“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2“想想做做”第2题。(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2)小组内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3“想想做做”第3、4、5题。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快乐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小组讨论后汇报。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情境3:(投影演示冰箱)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情境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小组交流后汇报。四、总结评价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总评]认位置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详细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详细地讲,这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严密联络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悟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描绘物体所在位置,不但培养了学生用上下、前后等词描绘物体所在位置的才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3选用了观察、讨论、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主动探究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4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才能培养。如小组同学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小组成员间开展互帮活动,把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等等。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5识字5综合课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3、有搜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的兴趣。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在读后说说自己猜谜语的方法。说出自己猜谜语的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课件字词卡片、写有谜底的大苹果、小黑板、几张谜语卡两课时第一课时㈠、提出本课学习任务1、谈话导入: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刚刚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局部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字谜,想猜一猜吗?㈡、学第一个谜语小黑板出示第一个谜语:1、读谜面:⑴、请同学们轻声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认识它。⑵、谁会读这条谜语了?教同学们读一读。2、理解意思:这条谜语说的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表演一下。⑴、需要几个人表演?为什么?应该怎样站?⑵、谁读“一个人”?谁读“两个人”?“一人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3月广东深圳市光明区科技创新局公开招聘专干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金刚石膜热沉材料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 超声波大口径井径检测设备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2025年初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四)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口语表达技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QQ生态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大学体育四瑜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空调冷热源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软件工程师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测试卷
- 邀请招标招标文件范本
- 国标-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
- 硬件设计评审Checklist(含器件原理图堆叠布局PCB-checklist)
- 可填充颜色的地图(世界、中国、各省份)
- DB45∕T 2149-2020 公路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 DB31T 684-2023养老机构照护服务分级要求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字版
- 《实数》单元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