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1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14
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27
第4章人与环境.............................................................39
模块综合检测................................................................51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保护区内珍稀动物种群的人值
C.直接影响野生生物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I).防治害虫时,应该在某种群数量达到A72之后再进行捕杀
答案:|D
瓯]取样调查法通常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得到的数据都是估计值,A项正确。种群的人值
大小与环境条件有关,环境条件得到改善,种群的{值就会增大,B项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
决定因素,C项正确。对害虫的防治应该在种群数量小于A/2时进行,D项错误。
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与单子叶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呈“S”形增长的种群在数量达到小值时,增长速率为0
D.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人值逐渐增大
答案:|D
逊己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项正确。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
从地上难以分辨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草本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所以样方法更适用
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B项正确。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时,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在K九时增长速率最大,在《值时增长速率为0,C项正确。“J”形增长曲线没有{值,D项错
误。
3.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A.图乙为图甲。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结构曲线图
B.为提高经济效益,在捕捞中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点
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值
答案:|D
瓯|图乙表示衰退型年龄结构,图甲中切段(不包括〃点)增长率大于0,为增长型,A项错误。
〃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值,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捕捞中
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2B项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
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因此,仅估算
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项错误。。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
相等,即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4值,D项正确。
4.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该地区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
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L5%。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研究者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某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山女儿其中,为1.015
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空间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答案:|D
解析:|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人值,此时不是防治鼠害的
最佳时期,有害动物的防治应在种群数量达K/2前。
5.下图为自然界中某动物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2000只
B.友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时以该种群为食的天敌数量最多
D.t「玄种群数量变化与食物等因素有关
答案:|D
瓯|环境容纳量指的是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
该动物的数量并没有维持在2000只左右,A项错误。上后一段时间内,该种群的数量在增加,
说明6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项错误。如果绘出该动物与其天敌构成的捕食曲线,
其天敌的数量变化曲线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其峰值的出现滞后于该动物,二者不是同步
的,C项错误。在一定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与食物、天敌、气候、疾病等因素有关,D项正
确。
6.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有()
①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②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
液的试管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③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试管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
液④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⑤将
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⑥对于压在小方
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可依据“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计数⑦早期培养不需取样,培
养后期每天取样一次
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③⑥D.②③⑤⑥
答案:|D
隆近3①培养酵母菌时,不能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④应该在盖上盖玻片之后滴培养液;⑦
早期培养也要取样观察。
7.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仍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若C点时增加食物、减少天敌,C点可能继续上升
D.CD段,东亚飞蝗的出生率远小于死亡率
答案:|B
瓯]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点到8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
形,/点的种群数量大约为K/1,此时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防治时间应在4点之前,A项
正确。46段,该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减小,但种群数量及种群密度在不断增加,B项错误。若C
点时增加食物、减少天敌,则东亚飞蝗的数量会增加,,点可能继续上升,C项正确。CD段,东
亚飞蝗的数量越来越少,其出生率远小于死亡率,D项正确。
8.下列有关生物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野生北极驯鹿种群数量将减少的主要依据是其出生率〈死亡率
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一般可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
D.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I答案:|A
迎]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依据,所以预测野生北极驯鹿种群数量将减少的主要
依据是年龄结构。
9.在分析某野生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时,将种群分为生殖前期(甲)、生殖期(乙)及生殖后期
(丙)三个年龄层,统计各年龄层的成员数目所占比例。当年龄结构处于下列哪种情况时,预示
该种群需要加强保护?()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甲=乙=丙
答案:|B
瓯]当丙>乙>甲时,老年个体较多,年龄结构为衰退型,此时该种群需要加强保护。
10.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但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数量增长呈“S”
形曲线,假设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4.A,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曲线上的点N(K-N)/K
A200.90
B500.75
C1000.50
I)1500.25
E1800.10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鱼群剩余量在。点
0(K-曲/K为0.9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c
解析:|在种群数量变化的“S”形曲线中,环境阻力始终存在,A项错误。由题表中数据可知,
在。点时该种群(芯-加〃为0.50,即N=K〃,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蝗虫等害虫的防治,需
将其数量控制在必。点)以下,最好是在4点,B、D两项错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渔业捕捞
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S(C点)左右,C项正确。
11.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八
值变化曲线(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年种群数量
2.一上一年种群数量
1.5•
祖|II1I,Ir
151015202530时间布
A.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B.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形增长曲线
D.第20年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答案:|D
瓯|由于第10~20年间种群数量越来越少,故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
20年,A项错误。第20、30年间4=1,种群数量不变,B项错误。“S”形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
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与题图描述不符,C项错误。第20~30年
间该种群数量不变,说明第20年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D项正确。
12.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
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23456789时间后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形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
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答案出
画J]题图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第「5年,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增加
得越来越快;第5年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加最快;第夕9年,种群增长速率虽
然逐渐减小,但种群数量依然在增加。由此可知,图示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但未达
到府直)。由于第5年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等于©2,故理论上{值(环
境容纳量)为400只。防治鼠患时,若将其数量控制在K/2左右,则鼠种群具有最大的增长速率,
很快就会恢复到较大的数量,所以应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以下。
13.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
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24,8
33.6X./七
//19.8℃.
必一及L•上1「III,I一.
°2468101214
时间/d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C.24.80c条件下,第5天左右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值恒定不变
答案:|D
瓯]由题图可知,不同温度下环境容纳量不同,A项正确。19.8℃条件下4值最小,B项正确。
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种群数量为A/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项正确。种群数量不是一成
不变的,而是在彳值附近波动,D项错误.
14.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呈现“J”形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
B.呈现“S”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
C.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建构,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
验或修正模型
D.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有4值,只是《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
答案:|D
瓯|种群呈现“J”形增长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增长,其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A项正确。呈现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密度增大,
个体间由于争夺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导致种内竞争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
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B项正确。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
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其建构的一般步骤包括: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
检验或修正模型,C项正确。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没有A"值,D项错误。
15.调查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鼠,第二次捕获标记鼠10只,未标记鼠
20只。则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
A.150只B.100只C.80只D.120只
答案:|D
鲤自该种群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捉被标记的个体数X第二次捕捉的个体数+第二次捕捉
并被标记的个体数=40X(10+20)+10=120(只)。
16.右图是某非洲草原斑马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4和用不同可能是由于季节造成的草生长状态不同
B.4点和。点种群数量相同,二者的年龄结构也相同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斑马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优段相似
D.斑马在草原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呈波动状态主要与非生物因素有关
答案:|B
匹]左和左表示不同的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不同可能是由于季节造成的草生长状态不
同,A项正确"点之后种群数量增加,C点之后种群数量减少,因此4点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
点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二者的年龄结构不同,B项错误。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斑马种群数
量减少,减少趋势与a1段相似,C项正确。草原环境因素如气候、温度等相对稳定,故斑马在
草原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呈波动状态,D项正确。
17.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B.森林中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均大于草原中的
C.标记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
D.蜘虫、跳螭的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答案:|【)
解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可用来预测种群
密度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A项错误。不能确定森林中各种群的种群密度是否
大于草原中的,草原中还可能存在森林中没有的种群,B项错误。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
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不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C项错误。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活动
范围小的动物(如财虫、跳螭)的密度,D项正确。
18.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大的种群数量不一定多
B.种群数量变化既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种群外部生物因素的影响
C.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不一定大于衰退型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
体数
D.样方法只能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答案:|D
瓯]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密度大的种群,分布面积或体积
小时,数量不一定多,A项正确。种群数量变化既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种群外部生
物因素的影响,B项正确。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若增长型种
群数量少,衰退型种群数量多,则增长型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可能小于衰退型种群中处
于繁殖期的个体数,C项正确。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
群密度,D项错误。
19.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形和“S”形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
述,正确的是()
A.在种群“J”形增长模型,)中,儿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形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可能同时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答案:|D
碑而在种群“J”形增长模型(“"6•4')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A
项错误。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4值)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B项错误。在鱼
类养殖中,在超过K/1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C项错误。
20.下图是对某地区鹿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下列属于其种群发展趋势的是()
年龄
A.总量将增加B.环境阻力不变
C.种群密度下降D.保持稳定型增长
|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老年个体数多于幼年个体数,为衰退型的年龄结构,其种群的发展趋势是
种群数量将降低,种群密度将下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5分)请根据下图所示的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
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符合马缨丹的疯
狂蔓延趋势。
(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通常表现为图中的曲线。
(3)若此图表示蓝细菌爆发时某湖泊中蓝细菌的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点后,
增长速率基本为0。
(4)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在点后进
行,原因是-
§53⑴[
⑵II
⑶尸
(4)££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
解析:|(1)马缨丹引入夏威夷后,环境适宜,缺少天敌,所以会呈“J”形增长。(2)在自然环境
中,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种群数量应呈“S”形增长。(3)当种群数量达到人值时,种群的
增长速率基本为0o(4)为了获取持续的高产,应在£1点之后进行捕捞,捕捞后使种群数量维持
在E点,因为£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22.(10分)楸楞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
(濒危)植物。研究人员对楸楞种群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秒秽种群和所处群落的特征,可采用。在小溪流两侧各取一条调查带,用_
调查取样。
(2)科研人员调查了福建瓜溪三个种群中砂稷的树龄大小,绘制成下图。
.100
680
茶60
40
20
0
InmivvVI
丙
注:i幼苗阶段,n幼株阶段,in小型植株,w中型植株,v中大型植株,VI大型植株。
①研究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
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砂楞种群甲、乙、丙的年龄结构分别属
于、、o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郴秽种群死亡高峰出现在过程中,长此以往,秒秽种群的
年龄结构将变成_______型。
③杪秽幼苗呈集群分布,随着幼苗的生长,幼苗间的及幼苗与其他植物间的
都将会加剧,从而造成种群数量变动。
昌均(1)样方法等距取样法
(2)①种群数量增长型衰退型增长型
②幼苗阶段一幼株阶段衰退
③种内竞争种间竞争
画三(1)杪秽是一种植物,调查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样方法要
求随机取样,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在宽阔的地带用五点取样法,若是狭长地
带用等距取样法。在小溪流两侧取一条调查带,用等距取样法。(2)根据年龄结构可以预测未
来一段时间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结构有三种类型:增长型(幼年个体数》老年个体数)、稳定型
(各个年龄阶段个体数大致相同)和衰退型(老年个体数居多)。图甲和图丙中幼年个体数居多,
所以是增长型,图乙中幼年个体数较少,中大型植株较多,所以是衰退型。由题图可知,从幼苗
阶段到幼株阶段过程中,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此时出现死亡高峰,说明幼株阶段的成活率较
低,而中大型植株到大型植株的数量变化并不明显,长此以往,幼年植株逐渐减少,中大型植株
越来越多,年龄结构将变成衰退型。题图中显示幼苗阶段数量居多,到幼株阶段,数量大幅度下
降,所以幼苗阶段的种内竞争最为激烈。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还可能是幼苗与其他植物之
间的竞争。所以此时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种内竞争,二是种间竞争。
23.(12分)种群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
本的数量特征。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Si样方面和Vn?
(1)右图表示某区域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该图显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
物种数。调查该区域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2)在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混种在一起,对实验数据
进行统计处理后,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O2:84:65:56:48:2
甲、乙播种数员比
①当播种比例甲:乙=8:2时,甲的产量较甲:乙=6:4时(填“多”或“少”),
原因是。
②如果在该条件下农作物甲单独自然生长,则其种群将出现“”形增长,其人值的
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回复](D逐渐增多,并在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相对稳定国
(2)①少超过了密植限度,种内竞争加剧②$阳光、矿质元素、水分等
解析:|(1)由题图可知,物种数目随样方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当样方面积增加到回吐物种数目
达到最大值,此后物种数目不再随样方面积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样方面
积的增大,物种数逐渐增多,并在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相对稳定。物种数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样
方面积为此面积是调查该区域物种数的最佳样方面积。(2)①由题图可知,当播种比例为甲:
乙=8:2时,甲的产量较甲:乙=6:4时少,此时除了甲、乙两种群之间的竞争之外,甲种群密
度过大,种内竞争加剧导致甲产量减少。②甲单独自然生长时,仍然要受到光照、矿质元素、
水等因素的影响,故种群应呈“S”形增长。
24.(7分)下图为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豳老年个体数
自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1)写出A、B、C代表的年龄结构类型。
A,B,Co
(2)种群C的密度会。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初期,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是
图(填代号)所示的类型,若不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密度会逐年o
(3)濒临灭绝的生物年龄结构的类型可能是图(填代号)所示的类型。
奉](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2)减小A增加(3)C
25.(16分)下图曲线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的可能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爪R、是值代表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指的是。
(2)若图示种群为某地区一年生草本植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可能情况,则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
征是,可通过法进行估算。
(3)若图示种群呈“J”形增长,则其需要满足的具体条件有。
(4)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填"4”"府’或“0”),有
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若图示种群为某鱼塘内鲤鱼种群,且该鱼塘最多能容纳8万尾鲤鱼生长,应让鱼塘内鲤鱼
保持在尾左右,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若今后要使鱼塘中的鲤鱼自然繁殖,还
要考虑投放鱼苗种群的年龄结构和。
蓬](1)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种群密度样方(3)食物和空间
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4)友(5)4万性别比例
瓯|(1)环境容纳量指的是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可通过样方法进行估算。
(3)若图示种群呈“J”形增长,则其需要满足的具体条件有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
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4)若某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越少越好,但不能降低至0。
(5)要想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应使种群数量维持在K2此时增长速率最大;若今后要使鱼塘中
的鲤鱼自然繁殖,还要考虑投放鱼苗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群落的特征是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所不具有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优势种群是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B.种间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一方优势,一方劣势甚至被淘汰
C.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D.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答案:|B
瓯]种间竞争指的是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
的现象。种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也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
被淘汰。
2.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以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
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
A.群落有一定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群落有一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群落具有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群
D.群落的种群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答案:|A
瓯|群落的分层现象反映的是垂直方向上的结构;而林下不同生物种类的差别则反映的是
水平方向上的结构。
3.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调查校园附近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A.许多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
B.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C.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热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壤中的小动物
D.无法知道名称的、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不能忽略不计
答案:|c
瓯]一般来说,在土壤中生存的小动物具有避光、避热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
壤中的小动物。
4.下列关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及其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森林群落才具有垂直结构
B.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利于其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C.导致垂直结构产生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D.垂直结构提高各种群密度的同时减弱了种间竞争
答案:|D
解析:|大多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例如湖泊群落,A项错误。导致垂直结构产生的主要非生物因
素是光照,C项错误。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提高了各种群密
度的同时减弱了种间竞争,B项错误,D项正确。
5.下表的群落中,以数字广5代表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其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群落是
()
群落ABCD
物种1304000
物种220002
物种3020358
物种4302125
物种500512
答案:D
6.下图甲、乙分别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甲和图乙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
不同,川表示在达到最大增长率时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3个物种的种内竞争激烈,图乙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甲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乙中3个物种的种内竞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甲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乙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竞争激烈程度相等
答案:|A
福而题图甲中,物种1自身单独利用的资源比较多,与物种2共用资源部分比较少;同样,物
种3自身单独利用的资源比较多,与物种2共用资源比较少,因此在题图甲中种间竞争比较弱,
种内竞争比较激烈。题图乙中,物种1、2、3中彼此间共用资源比较多,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
源比较少,因此在题图乙中种间竞争激烈,种内竞争较弱。两图中,与物种1、物种3相比,物
种2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都最少,因此若资源有限,物种2都有被排除的危险。
7.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吸气
I/纱布
乙装置
A.甲装置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小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小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
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
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也可以放到试管中。
8.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
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敌害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
B.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
C.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种间互助关系
D.小鸟与小虫属于种间竞争关系
答案:|D
瓯]小鸟吃鳄鱼口腔内的小虫,则小鸟与小虫属于捕食关系。
9.某小岛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在岛上物种丰富,椰树成荫,景色优美,已被人们发展为旅游
胜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椰树苗与椰树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游人与岛上生物存在种间竞争、寄生和捕食的关系
C.群落生物数量是区分该岛屿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
D.该岛屿形成后进行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
的消亡
|答案小
画3椰树苗与椰树属于种群层次,垂直分层现象是群落的特征,A项错误。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即物种丰富度是区分该岛屿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C项错误。该岛屿形成后进行群落演
替的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不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项错误。
10.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森林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种群间的关系为种间竞争关系
B.4月段中,种群丙在/点时种内竞争最激烈
C.以段繁殖速率受限制的原因是乙种群的数量增加,甲种群的数量减少
D.如果乙种群的数量增多,则甲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解析:|甲、乙、丙三个种群间的关系为捕食关系,A项错误。46段中,种群丙在{点时种群数
量最大,种内竞争最激烈,B项正确。比■段繁殖速率受限制的原因是甲种群的数量增加,乙种群
的数量减少,C项错误。如果乙种群的数量增多,则甲和丙种群的数量都增加,D项错误。
11.下列关于群落和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群落中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B.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C.群落演替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群落演替总是向生物多样性增加的方向进行
答案:|C
瓯]物种丰富度与群落中的物种数目有关,与某个种群的种群密度无关,A项错误。演替达到
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还会向着更适应环境的方向变化,B项错误。生物群落
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项正
确。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演替才会向着生物多样性增加的方向进行,D项错误。
12.某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作“林窗”。这时候最先进入的往往是杨
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杨树和
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林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红松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在种间竞争中处于优势
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B
隆近3该地阔叶红松林受破坏后,还存在一定的土壤条件,故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演
替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种群间的竞争关系,而且物种组成是在不断变化的。
13.甲地因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随后两地陆续出现植被。
右图曲线描述了某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短期内甲地群落的垂直结构比乙地复杂
B.图中曲线可描述乙地土壤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C.随着时间延长,甲、乙两地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
D.随着时间延长,甲、乙两地一定都发展为森林群落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地发生的是次生演替,乙地发生的是初生演替,故短期内甲地群落的垂
直结构比乙地复杂,A项正确。在初生演替中,有机物含量先增加,最后趋向于稳定,B项正确。
随着时间延长,甲、乙两地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C项正确。随着时间延长,甲、乙两地不一
定都发展为森林群落,这取决于环境条件,D项错误。
1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B.群落演替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
答案:|B
画3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因此在演替过程中,
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A项正确。群落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
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改变,因此演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B项错误。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
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
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
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所以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
的起始条件不同,C项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D项
正确。
1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虽然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却不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B.对于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调查其种群密度
C.煤矿塌陷区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D,一块玉米田中的玉米高矮不齐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
解析:|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项错误。煤矿塌陷区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次生演替,C项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物种在垂直方向的分布情况,而一块玉米
田中的玉米植株高矮不齐描述的是种群层次,D项错误。
16.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
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200〜3800m的海拔内,
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
物的分布状况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C.丙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光照的影响
D.造成乙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答案:A
鲤回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由于地形的起伏引起不同高度的
山坡上温度不同,又由于甲处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等生长在不同的地段,因此说明群落具有水平
结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影响
形成的;丙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也是受光照影响形成的。
17.右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数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可表示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甲、乙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c
麻布]由题图可知,甲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如火灾后的森林进行的演替;乙群落发
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快。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物种组成在
不断发生改变,甲中①②处的物种数量相同,但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群
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8.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答窠:|c
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超过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A项错误。人类活
动对群落的影响有很多是有益的,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B
项错误。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下,但不能任意对生物与
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D项错误。
19.“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是白居易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下列有关说法错
误的是()
A.废弃的古道和城池发生着群落的次生演替
B.废弃的古道和城池演替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C.人类活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方向
D.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加快
答案:卜)
画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既可以加快演替的速度也可以减慢演替的速
度。
20.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
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植物种类数/种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
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1草丛3400
2针叶林52121
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
4常绿阔叶林1063116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物种丰富度低
C.该地能恢复到第4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
答案:C
鲤因该地因为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土壤中会留下原来植物的种子和根系,所以是次生演替。
草丛群落中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较简单,因此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物种丰富
度低。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说明人类活动影响了自然演替的
速度和方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5分)下图是一个云杉林群落被砍伐后所发生的几个变化阶段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云杉定居阶段
(云杉、杨桦混交群落)
杂草群落
砍伐遗迹
(1)“砍伐消退”过程说明了。
(2)从群落演替类型方面来看,“复生”过程属于。
(3)云杉林被砍伐后发生变化的方向和速度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其中,来自群落内部的因素
有,来自外界环境的因素有。(各举
两例)
(4)新生的云杉林和砍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样了,原因是。
Wg(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一定影响
⑵次生演替
(3)种子的数量和散布、动物的活动人类活动、气候变化
(4)演替需要的时间长,在此期间环境条件可能会发生变化,而且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22.(14分)某地从裸岩演替到森林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下图所示儿个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裸岩阶段一地衣阶段一A-草本植物阶段一灌木阶段一乔木阶段一森林阶段
(1)图中所示过程属于演替,其中A表示阶段。
(2)草本植物阶段一灌木阶段,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3)森林阶段有些啄木鸟虽然外形相似但不是同一个物种,支持这一判断的最重要的依据是自
然条件下,这些啄木鸟之间存在着o
(4)森林阶段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而森林中的动物也有类似
的分层现象,原因是群落中的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和«
亘](1)初生苔辞
(2)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3)生殖隔离
(4)垂直结构(空间结构)栖息空间食物条件(顺序可颠倒)
23.(8分)某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133hm2(lhm2=10000m?),科研人员对一块0.2hm,样地
的乔木层进行多次调查,部分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单位:株)。
调查年份
分层优势种群
1998年2008年2018年
顶层锥栗442
中间层厚壳桂107301
下层云南银柴170204230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云南银柴与厚壳桂之间的关系是。
(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了群落的结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环
境因素)有关。
(3)调查该样地锥栗的种群数量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4)据表估算该样地2008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若用该数据代表当年自然保
护区内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则结果不可靠。要获得可靠的结果,应该如何取样?
|答案:|⑴种间竞争
⑵垂直光照
⑶可以
(4)1020株/hn?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进行调查
解析:|(1)云南银柴和厚壳桂都是植物,具有种间竞争关系,主要竞争阳光、水、无机盐等资源。
(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3)
因为锥栗数量较少,个体大,所以可以用逐个计数法调查其种群数量。(4)表中的数据是0.2hm2
样地中的数量,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的个体数,所以2008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约
为204/0.2=1020(株/hm?)。要使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靠,应随机选取若干样方调查,然后取其
平均值。
24.(11分)研究者调查了大别山不同海拔的9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字母A~I代表群落类型,A为发育早期的群落,B、C、I)、E为发育中期的群落,F、G、H、I
为发育晚期的群落。
(1)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在野外调查时,很难从外部特征确定马尾松
的准确年龄,通常以马尾松立木的胸径结构(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代替其
结构,来进一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在进行野外群落调查时,首先要识别组成群落的物种并列出它们的名录,这是测定物种丰
富度的最简单的方法。调查发现,群落A以马尾松林的形式存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填“较高”“较低”或“不变”)。A~I群落发育阶段不同,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
的变化趋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发育的(填“早”“中”或“晚”)期最高。
(3)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不同植物间的加剧,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乔木、
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具有明显的现象,这能提高群落_
的能力。
(4)若群落A是由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演替,该演替过程
中生态系统所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合物的分离课程设计
- 丙烯腈合成课程设计
- 小水墨课程设计理念
- 2025年高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计数原理(2024年7月)
- 2023-2024学年福建莆田荔城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冀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英语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92
- 消防技术装备课程设计
- 2024年人教A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894
- 2024年粤人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843
- 2024年度液体化学品运输合同风险评估报告范本3篇
-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探究的文献综述4200字】
- 心肌酶谱升高的临床解读(干货)
- 不履行合同告知函模板范文
- 排水渠承包合同协议书
- HJ 179-2018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 消弧产品规格标准化规定
-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新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 景观设计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高清版)JTG 5142-2019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 JT-T 1496-2024 公路隧道施工门禁系统技术要求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全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