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课标要求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3.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4.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两极格局的形成第1课精选ppt目标导航1.了解雅尔塔体系的形成。2.理解雅尔塔体系的特点及影响(难点)。3.理解战后力量对比的变化(难点)。内容索引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深化探究——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随堂巩固——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精选ppt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1)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了协议。(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

分区占领管制。(2)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

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3)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3.实质:按

意志划分势力范围。4.标志:以维持

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德国中国联合国欧洲大国均势美苏思维点拨5.评价(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

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

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

提供了条件。世界和平大国强权冷战易错提醒思维点拨1.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冷战局面开始。2.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战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易错提醒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合作,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政治野心(1)表现①罗斯福: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他人发表文章,提出要建立一个由

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②杜鲁门:1945年12月,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有必要来领导世界。美国(2)基础①经济:逐步确立起以

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②军事上:成为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2.西欧的衰落(1)英国:战后经济衰退;殖民地

高涨,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础。(2)法国:国内经济倒退,外汇储备已经枯竭;海外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思维点拨军事强国美国民族解放运动思维点拨国家的实力决定国家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使美国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的强大(1)军事上:力量增强,成为仅次于

的世界军事强国。(2)政治上: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组成①东欧: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即东德)。②亚洲:越南民主共和国、

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2)标志:1950年2月缔结了《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重点精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从美苏关系的变化看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美苏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苏维埃俄国成立之初,美国积极参与对苏俄的干涉,妄图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二战中在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下,双方联合在一起,结成反法西斯联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二者由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人。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重点精讲知识图示史料实证深化探究——理解重要史料史论精选ppt史料一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史料二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同样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划分势力范围的烙印。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氛,几乎每项协定都包含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例如讨论波兰的重建问题、对于蒙古独立和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就此而论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共同之处。——陈从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与雅尔塔体系比较研究》史料解读(1)说明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列强的矛盾和斗争。(2)说明两个国际关系体系都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划分势力范围的烙印。答案问题思考答案①为了分赃和称霸而相互争夺。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建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进行激烈的争夺等。②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勾结。例如,共同策划对苏俄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例回答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和利益而进行的争夺和勾结。答案(2)根据史料一、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具有怎样的相同点?答案都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大国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特点。史论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不同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形成背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主宰国家体现英法等帝国主义大国意志体现美苏两大国意志调和矛盾调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暂时妥协深度广度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持续时间短美苏两极格局,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体系性质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和大国强权政治等多重性质解体方式随着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彻底瓦解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而瓦解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1.下列历史现象与雅尔塔体制没有关系的是A.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B.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实行托管C.协调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D.建立联合国,以协调国际争端1234√答案解析解析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重新划分欧亚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等;C项是一战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与雅尔塔体制没有关系。2.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成果。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是A.反对法西斯主义

B.谋求和平、民主C.美苏实力均势

D.两大阵营的对立解析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体系,故应建立在两国实力相对均势的基础之上。C项符合题意。√1234答案解析12343.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时,其中各国都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B.已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C.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D.已完成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末,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当时各国都面临着共同任务,即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答案解析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联和美国的参战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在这场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通常所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欧洲”现已死去,而且无复活希望。——哈乔·霍尔本,1951年1234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它们的陆军、海军和联盟体系已不再统治全球。例如,1860年,西欧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72%……到1960年下降到25%。不言而喻,欧洲19世纪的全球霸权已经结束,而且永远地结束了:欧洲已不可能恢复它的殖民帝国,也不可能重新建立以前的军事和政治优势。——斯塔夫里阿诺斯,1999年1234请回答:(1)材料一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指的是什么?概括其崩溃的过程。1234答案

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瓦解。一战使其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