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三二模专题古诗鉴(21二模静区踏行初(清)徐灿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已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飞樱桃树。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旧山,月痕休到深处。[注]①春魂:春日情怀。本词作明亡入清时。②金衣:指黄莺。③月痕:月影,月光。12.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的一项是()分)A.起句点明时令尚在早春时节,花还没有开放,百草刚刚发芽。B.“晶帘”句写水晶帘寂然空垂无人掀动,触发词人愁思渺渺。C.“金衣”句明写莺声悦耳,暗词人渴望挣脱牢笼、奔向自由。D.全词借景生情,含蓄地抒发了亡之感,带有浓厚的民族意识。13.填入下阕“碧云犹旧河山”方框最当一项是()分A.叠B.隐画D.14.前人评价此词“于念旧伤离中,寄沧桑之叹”,请据此赏析下阕情景相融之妙。分12.(2分)(暗写无人赏识其歌喉的寂寞)13.(2分)14.分)下阕首先以景物点明春愁原因:不见故国,没有归舟,唯见落日、江流不尽;“夕”“江水”暗示前朝没落,“扁舟何许”暗含词人精神无着落之痛,(2分)尾句词人祈求月亮不要将“旧河山”亮,免得触动内心痛楚,这个典型的景物最为深切委婉,写尽易代之悲。分)赏:这首词上片即景叙情,情致委婉。词起端就显示出心灵的酿化,在宽笔叙景之中传递着一股哀莫名的感情。浅草萌绿,梨花皎皎,整个北国的春天刚刚开始着色,而女词人的心灵中却已经是漫天飞絮(以收拾的情感的弱絮)。这里的用笔微妙无比,“芽”字名词动用,尖颖而又空灵;“未雨”是指梨花尚未经春雨的洗,还是指梨花还没有乱落如雨,发人遐思春魂作絮”的联想给人奇幻空灵之感。是什么促使她产生浓郁迷离的哀怨之情。接韵曲折地传递出她心中的苦味感怀:纵然自己在水晶帘后幽幽等待所爱者的知遇,他也是不此情。这里的典故化用十分巧妙,词人化用的是李白《玉阶怨》中表现妇人空闺之怨的诗句:“却下水精帘,玲望秋月。”写自己等待的寂寞,“为谁”一问,尤见出其怅望怨抑的心态;接着又表明触目所见,只有帘外黄莺上樱桃树的景象。自打唐人金昌绪写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后,黄莺在闺诗词里,就成了最为常用的一个抒情“道具”,词人在此借它写意,本有“俗套”之嫌,不过若细细体味,就会受到,她之所以用唐明皇称呼黄莺鸟为“金衣公子”的典故而不直呼此鸟,似别有深意:“金衣”者,“公子”谓也,人之谓也。于是,一方还在水晶帘后深情地等待,一方却早已如鸟般轻盈飞上别的枝头,这种鲜明对比令心中惨痛。在明清易代之际,它不仅写出了词人的一己之悲,即与再仕新朝的丈夫在政治节操上的分歧,而且也出了对她刺激甚深的易代风景,即一批明朝的旧臣,不顾“臣节”,不恋旧朝,却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仕清。这的意思,妙在并不成为发露的政治批判,若有若无的含藏之中,词的滋味反而更耐回味。可见曲笔写情胜过直笔下片明写自己的心意所向,词味深厚。过片直书胸怀,表明了词人的心灵选择,是在那“茫茫的“故国”之中,做一个扁舟自远的世外人。这就无意中对于贪恋禄位的“金衣公子”们做出了否定。这里“故国”一词具有双重意思:一是指她那处于烟水江南中的故乡,一是指已经破灭了的故明王朝。“茫茫”一词写尽了她身不由己的感慨与茫然;“何许”一问,也显示了她因故国无地、无处可隐而生的伤痛感。在“夕阳一江流去”的时空大背景下,因易代而生的哀愁和心绪微茫的惆怅,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令人深深地感受到,这操行清慎的才女所体验着的易代之痛、兴亡之感如江水一样平远渊深。这里“夕阳一片江流去”无疑是与李后主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义相近的语句。结拍于触景生情的感慨中,复掉头凝视写自己于无可盼望中的盼望,无可坚守中的坚守。宋代遗民词人王沂孙曾经在《眉妩·新月》一词的结拍感慨道“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徐灿翻用此典故,表明在那碧云遮覆的深处,还有一角河山是“旧山河”,属于“故国”的,她祈求着,那照临人间的月痕,把所有的角落(也包括碧云外的旧山河)都不留余地地照亮。里措意极隐微,明清易代之际,各地的抗清义士曾经彼伏此起地进行过军事上、政治上的反抗,星星之火,虽未原,但却给词人心
中带来过隐隐的安慰和希望。这里对于“旧山河”的感情,就透露出了这一线信息。义士抗清爝火,也点燃了包括词人在内的一代具有遗民情怀的人士的共同心火。此词措意窈深而感情浓郁饱满,结构曲折而笔触灵动优雅,用典巧妙地表达了不便言说的心语是徐灿的代表之作。(21二模黄区夜捣
月听(东晋)曹毗(唐)刘长卿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衿。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清风流繁节,飙洒微吟。嗟此往运速,悼彼幽滞心。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注]①捣衣: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槌捶,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②繁:繁密的节奏。③卢龙戍即卢龙塞,边防军事驻守之地。12.选出下列分析不当一项是()(2分A.两诗描绘的场景都与思妇怀人关。B.诗都从旁观者角度描摹女性心理。C.两诗都以秋夜月光的朦胧烘托氛。D.诗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13.“声声捣秋月”在语序安排独具匠心,赏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分14.两首诗都围绕“听捣衣”声开,表达的思想情感却有差异,对此加以分析。分12.(2分)(2分正常语序是在秋月下衣之声连绵不绝,诗中把“声声”提前,强调声音的冲破夜的震撼力,而“捣秋月”又产生视觉的错位,把捣衣时对戍守边关亲人的思念引向了无边的夜空,增强画面感。(4分答案示例两首诗都绕听捣衣声展开不同的是曹毗在想象佳人会佳人内心孤寂愁苦心绪之外,最终落脚在“二物感余怀”,转向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刘长卿将重点放在捣衣砧声的渲染上。家户户的捣衣声,声震天外,让人为之动容,末句捣衣辛勤与寄衣愁思相结合,将生活片段加以浓缩,落脚于“戍”的主题,扩展“捣衣”的内涵。(21二模嘉区秋(二(唐代)孟郊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注]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不确一项是()(1分A.本诗是一首五言古体叙事诗。B.本诗着重写诗人秋夜的感受。C.本诗虚实相生摹写老病情怀。D.本诗情景交融意象新颖独特。13.以下评最用本诗的一项是()分)A.沉郁峭拔B.清新流C.沉刚劲含委婉14.“老客”主观感受融入全诗物,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加以赏析。分12.(1分)13.(2分)(5分答案示例:本诗开篇写秋夜月色凄冷、交客志单弱情基调贯穿全诗景起句写月色,将视觉化为触觉“颜色冰”,月色幽冷森寒使老而漂泊的“老客”越发感到意气单弱,主观情与客观景物互相渗透;三四两句写秋夜的风和露,露冷得寒意侵人,轻微的露滴声惊破诗人梦境,以梳齿梳骨喻风冷冽、锋利,程度深重,意象、动词、喻体的选择带有老客苦寂难眠、冷上加冷独特强烈的个体体验。结尾两转写屋外梧桐叶落之状和声音,梧叶已枯枝干不失峥嵘,秋风掠过发出悲声,梧桐枯萎不失刚硬,含有老客自悲失但并不颓丧绝望的心态。全诗将“老客”衰老、病痛、寒冷等精神失意、生理不适的主观感受与景物融合,营了孤寂、冷峻、峭拔的意境氛围。(21二模杨区松渡
①望中(唐)刘禹锡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梦渚草长迷楚望,夷土黑有灰。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回。十二碧峰何所,永安宫外荒。[注]①松滋渡:在今湖北松滋县北,距下牢关三峡尽处不远。②夷陵:楚国先王陵墓,在今湖北境内,秦军曾焚烧夷陵。③鸟道:指三峡曲折水道。④十二碧峰:指重庆、湖北交界的巫山十二峰,其中山神女的传说最为著名。⑤永安宫:三国时刘备所建,在今重庆奉节。⑥荒台:传说中神女的阳台。12.依据题材,本诗不能入下列类别的一项是()分A.写景诗B.怀古诗羁旅诗D.游诗13.下列对本诗首联赏正的一项是()。分)A.“轻雨”与“寒梅”点明季节使全诗笼罩在凄迷氛围中。B.“溶溶雪水”喻指轻雨越下越,加重了全诗的迷离之感。C.“渡头”与“云际”表明作者步换景,由渡口登上高峡。D.“洒”字描绘出寒梅花瓣如雨下的情景,增强凄美之感。14.清代文学家方东树认为本诗起句松滋渡,以下七句,有‘望’字意,一直说去,大气直喷”。请对本诗的这一特点加以分析。(5分12.D(1分)13.A(2分)14.首视角由近及远,颔联由眼前想到历史遗迹,颈联由峡中船只船夫想到巴人艰难的生活,联想到神话。本诗的望由实而虚,抒发出作者对历史兴废、人世更迭的感慨以及对此中百姓生活的关怀与同情分)每联(分,总结:流露出作者对时代变迁、人世更迭的感慨1分)(21二模金区秋赴
题关楼
(唐)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疏雨过中。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③中条:山西的中条山,和华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12.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分)A.《乐府诗选》B.《古菁华》C.律诗集粹》D.《诗余选集》13.对本诗分析不当一项是()。分)A.一二两句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丝悲凉。B.第三句中的“归”字,运用拟手法,写出残云对华山的依恋。C.五六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写景,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D.本诗写景远近结合,化静为动意境雄浑苍茫,语言明快活泼。14.小明同学在课外阅读时,发本诗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为:“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劳歌”指忧伤离别之歌。)不同版本的差别让小明产生了困惑,他感到两诗结尾两句所表达的感情有明显的同。请你为小明解惑。(4分12.(1分)13.(3分)(4分答案示例:小明同学,我认为《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的结尾两句写了诗人明日抵达长安,却向往渔人樵夫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留恋。分)《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的尾两句写了诗人友人唱劳歌分别的场景现了诗人在离别歌声中与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分)因此,诗歌的两个不同版本让你从结尾的两句读出它们表达的感情是明显不同的。评分说明:感情理解正确各2分表达最好符合情境的要求。赏:潼关在陕西省潼关县境内当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从阳进入长安必经的咽喉重镇,形势险要,景色动人。历代诗人路经此地,往往要题诗纪胜。直到清末,谭嗣同还写下他那“河流大野犹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的名句。可知它在诗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了。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途经潼关,为其山川形势和自然景色所深吸引,兴会淋漓,挥笔写下了这首“高华雄浑”(清代吴汝纶语)的诗作。开头两句,作者先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红叶萧萧,用写景透露人物一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用叙事传出客子旅途况味,用笔干净利落。然而,人没有久久沉湎在离愁别苦之中。中间四句笔势陡转,大笔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然是潼关的典型风物。目远望,南面是主峰高耸的西岳华山;北面,隔着黄河,又可见连绵苍莽的中条山。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从写景看,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华山,又拿疏雨再加过字来烘托中条山,样,太华和中条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因为其中有动势──在浩茫无际的沉静中显出了一抹飞动的意趣。诗人把光略收回来,就又看见苍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关外便是黄河,它从北面奔涌而来,在潼关外头猛地一转,向三门峡冲去,翻滚的河水咆哮着流入渤海。河声后续一遥字,传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的神情。眼见树色苍,耳听河声汹汹,真绘声绘色,给人耳闻目睹的真实感觉。这里,诗人连用四句景句,安排得如巨鳌的四足,缺不可,丝毫没有臃肿杂乱、使人生厌之感。三、四两句,又见其另作《秋霁潼关驿亭》诗颔联,完全相同,可知诗人偏爱的得意之笔。“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照理说,离长安不过一天路程,作为入京的旅客,总该想着到安后便要如何如何,满头满脑盘绕帝乡去打转子了。可是许浑却出人意外地说:我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含蓄表白了自己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这样结束,委婉得体,优游不迫,是颇显出自己身份的。(21二模浦区满芳夏溧无山①
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注]①此词是作者任溧水县令时作。无想山在溧水县南十八里。12.下列判不确一项是()(1分A.从篇幅上看,本词属于长调。从题材上看,本词是怀古之作。C.从押韵上看,本词一韵到底。从风格上看,本词是婉约词。13.下列对本词理解不正的一项是()分)A.“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对仗整,“老”“肥”两字活用为动词,极其生动。B.“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两形象写出溧水地区地低近山久雨湿重的环境特点。C.“人静”三句写出空山人寂,儿逍遥,水色澄清,水声溅溅,又与前几句呼应。D.“凭栏久”三句从上文的虚写入写实,点出自己的处境与被贬的白居易相似。14.本词下片的抒情曲折回环,结合具体内容作分析。分)12.B(1分)13.D(2分)14.(5分参示例:“如社燕”三句,作者以社燕自比,春来秋去,从漠北漂泊来此寄居栖,暗示他宦情如逆旅的心情1分);“且莫思两句,劝人将身外名利放下,开怀行乐,此一转1分;“憔悴”两句,又一转,表达自己无法借宴乐派遣心中的悲伤和憔悴1分;“歌筵畔”三句再转,歌筵管弦,客之所乐,而醉眠忘忧,暗示作者愁思无已,唯有借醉眠以求得内心短暂的宁静1分。下片笔锋一转再转,曲折地表达出作者流宦他乡的复杂心情1分。(21二模奉区予守阴得昌忆见之①(北宋)王安石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高亭笑语如昨日,末路尘非年。强乞一官终未得,只君同病肯相怜。[注]①本诗写于王安石出使辽国。昌叔,即朱明之,仁宗天圣年间曾任江阴知军,是王安石好友。②末路尘沙:王安石曾以判官(相当于郎官)担任国使出任辽国。12.某同学想收录此作,可以编此作的一书是()。(1)A.《介甫古体诗》B.《半山格律诗选》C.临川长短句》《荆公辞赋选》13.对本诗赏析不当一项是()。分)A.第一联运用夸张手法,景象阔悠远。B.第一联写景点面结合,立体而层次。C.第二联写港口热闹非凡,富有活气息。D.第二联写海外物产入市,叹民之艰辛。14.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分12.B(1分)13.D(2分)14.答案示例两借景抒情写江阴的自然风景以及富饶繁(1分达者不能留守江阴的惆分颈联虚实结合(对比),“高亭笑语”回忆了与昌叔一家相聚的欢乐1分)“末路尘沙非少”写出对年老了
还要风尘万里出使辽国的忧伤(1);尾联“强乞一官终未得”,抒发诗人想要留守江阴却不能实现的遗憾(1分);结句“只君同病肯相怜”,直抒胸臆,流露出只有昌叔能懂自己,知音稀少的哀伤(或流露作者与昌叔的深厚情谊)分。(一点1分,满为止)(21二模松区(代)苏轼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南郡。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12.根据这首词的格式,可以推它的词牌是()(1分)A.踏莎行B.念奴娇沁园春D.渔傲13.对于本首词作小序部分的作分析不正确的是()。(2分)A.交代写作缘由是送别王胜之。B.定了全词伤感作别的感情基调。C.交代了共游赏景的地点、人物D.明朋友因官职调动将离开金陵。14.假如你是王胜之,这首词中几处让你感动?请说明理由。(5分)12.(1分)13.(2分)14.(5分)答案示例:“斜风“细雨”,描摹富有意境,使送别之景如在目前,朋友的惜别情令我感动;“江南父老留公住”写老百姓的挽留突出我的清誉友对自己品行的夸赞令我愉悦红”骖白鹭非吾侣”等诗句夸赞我志向远大,知音的赏识令我欣慰;“翩然”一句化解了我“视事一日”迅调任的尴尬。朋友从知音角度,用情感化解宽慰自己,这几处令我感动。(评分标准1点2分,满5分止)(21二模青区登阳(一(宋)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地徙倚湖山欲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注释]①北宋靖康二年四月,金攻破开封,北宋灭亡。被贬在陈留的陈与义南逃到洞庭湖,多次和朋友一起登岳阳楼,饮酒赋诗感慨时事,其中就有两首《登岳阳楼》诗。②横分:瓜分。③徙倚:徘徊12.从题材或写作内容角度看,列说最不确一项是()(1分A.写景抒情B.羁旅生活凭吊怀古D.送13.下列对这首诗赏不确一项是()(2分A首交代了楼的位置、登楼的间,描写了登楼时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B颔描写登楼后,作者面对傍时分的湖山胜景留恋忘返。C颈中的“万里”是夸张虚写“三年”则是真实的辗转逃难时间。D尾中的“老木沧波”是简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4.本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依次加以分析。分)12.(1分13.B(2分)(5分首联写作者登上岳阳放眼望浩渺的长江和洞庭湖,看湖面风平浪静,看夕阳缓缓下,看帘旌静静低垂。此时的心情轻松平和。颔联写作者想到这里曾是吴国和蜀国征战之地,想到当下国家危亡,自己流离失所,即使面对山胜景,内心的惆怅、忧愁之情油然而生。
颈联中写自己颠沛流离,历时三年,历经万里,期间的苦难深重,悲痛难抑。加上登楼望远勾思家之情,高楼凭栏更生孤苦、危险之感。层层悲苦情感叠加,悲何如哉!尾联是前面积压的悲苦之情的总爆发,像火山喷发难以抑制。“无限悲”道出了苦难的深重与长。眼前景只是令人生悲的风霜、落尽树叶的苍老枝干和浩瀚无际的长江洞庭。登楼的人是国破家亡亡命天的白发老者。触景生情,痛苦无限叠加,痛不能堪。(评分说明:学生的回答重在点明各联的情感并有一些说明即可,不求全面完整。)(21二模闵区水歌(宋)葛长庚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漏残灯焰短,马蹄□。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12.填入下片方框处的字,最恰的是()分)A.狂香C.快13.下列对作品风格的评价贴切一项是()。分A.雄浑旷达B.清新飘C.幽郁结洗自然14.这首词是怎样表达送别之情?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分12.(2分)13.(2分)14.(4分)景抒情,通描写“江”“山”“云”“双燕”“飞花”“烟树”“漏声”“灯焰”“马蹄”“斜阳”等景物,来表达了离别的凄凉哀婉之情。(2直抒胸臆,相留相送,魂梦亦凄凉,无语等,直接表达了离别的伤感。(3)虚实结合,片实写送别之景,下片虚写离别之后的情景。)物写人,以双燕借物写人,表达了离别的不舍。)用故,回雁峰,潇湘,含蓄写出了旅途漫漫,形单影只。(①②两只写一个即可)赏:葛长庚的词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讲究,工于推敲。开头的“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二句选用江、山、云这些巨幅背景入词,同时用“远”字、“长”字预示行人辽远的去向,用“春”字、“暮”勾勒出最叫人伤神的时令。因此,起首十字在点明“相留相送”之前,就已饱含了惜别的全部情绪。这首词的开纯用景语,由于一二句意境高远,所以词篇刚一开始就将离别的愁绪,渲染得分外的浓烈,接着就有“相留相送一句,似乎感情的即将汹涌而出了。谁知刚说完了这四个字,作者却突然打住,来了句“时见双燕语风樯”。“留相送”的心情如何?作者反而欲说还休,这种写法既写出情之切,难以表达,同时又使文势跌宕,于一张一弛中显出了作者炼句谋篇的功夫“双燕语风樯”是物写人,从侧面补叙“相留相送”中的情意目以下三句分别将别时所见、分手远去、别后独处三个环节写了出来。词篇写别离,但离别情绪却没有用一个字来正面点染,只用当时所见的江、山、云、双燕、飞烘托离人的辛酸,这在古人诗词中已属少见;至于将别去的速度写得那么迅疾,近乎是叠用由言别到分手到单的一个个镜头,则无疑又是抒写离人凄苦最有效的手段。用“千里”明提两地遥远的距离,用“沃”反衬愁肠绕的痛楚,都极有分量。“回雁峰前路”是设想中的来日前程。回雁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相传秋雁南飞,至而返。但是作者到了那里,返得了还是返不了呢?“烟树正苍苍”便暗示:那里渺茫难测,何从预料归期!可知前途中山、水正多,词中独写“回雁峰”是有讲究的。下半阕,作者用三个字的短句,选取漏、灯、马三种事物表现行人单调的旅途生涯。其中,写声用“残”,写灯焰用“短”,是在暗示作者经历着一个不眠之夜香”是用马蹄尚有踏花余香,来说明人公驻足不久。然而漏残焰短,天亮在即,新的跋涉又将开始。“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写的是未来的程。词用“浮云飞絮”比喻旅人,是古人诗文中较为常见的;而“一身将影”用上“将”字,把“形只影单”的思予以翻新,就开始露出逋峭之势;至“向潇湘”三字虽只引入地名,但潇湘为湘江的别称,位置在衡山之,连上半阕中“回雁峰前路”一句,将词人心中的留连眷念之情刻画了出来。“多少”以下三句写“一身将影向潇湘”时的情绪,其中“多少风前月下”即叙述自己的孤独又比照往日风前月下的幸福与团聚,在对比中写尽思念,写透凄切。“迤逦天涯海角”从回雁峰、潇湘再往远推开,并从“多少风前月下”的美好回忆中惊醒,于是自然吐出了“魂梦亦凄凉”这一撕裂肝肺的呼声。以“是春将暮”结尾,
既呼应“江上春山远”,又挽住不尽的跋涉:“无语对斜阳”既呼应“山下暮云长”,又挽住穷的凄凉。有了这两句,就能总揽全篇大旨,使词作首尾连贯,浑然一体。此外,结处出现“无语对斜阳”的人象,将所有的情思全凝聚在他那深沉的眼神里,也极耐寻味。葛长庚有云游四方和道士生活的薰陶,因而他的作品清隽飘逸。这阕词赋离愁,从“春山”、暮云”以下,选用一连串最能叫人愁绝的景物,间用比兴与直接抒写之法,多方面渲染个人情绪,写得愁肠转,深沉郁结。然而词篇从“相留相送”写起,一气经过回雁峰、潇湘,直至天涯海角,又似江河流注,虽千回转,却能一往直前。气脉贯通,气韵生动,实是词中珍品。(21二模宝区从行(唐)李白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注]①金微山今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阿尔山此代置金傲都督府梅花曲古乐府梅花落③铁关,今新程焉专西库尔勒附近。12.下列对本诗体裁、题材说正确一项是()。分A.乐府诗B.古体诗边塞诗D.咏诗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不确一项是()(2分A.“从军行”为乐府古题,本诗内容恰与题合。B.本诗的地名、乐曲名、刀环形都是重要意象。C.本诗以兴起首,颈联用比,情喷涌气势磅礴。D.本诗属于浪漫主义作品,俊逸放,境界开阔。14.联系全诗,赏析“拥”“思“静”三个动词的运用。分)12.(1分)C13.(2分)解说:12、13题考虑是,有文王昌龄《从军行》,有该课的课后注释及课后练习,有关文化常识属于“课文相关的文化常识”。13题A,课后释B是想考诗歌意象这一关键知识C赋比D的漫主义,都是是核心知识、核心素养。14.(5分)答案示例:“拥”呼应“鸣”,用比拟、夸张写壮阔场景,渲染唐军惊天动地的气氛和气概。愿”直抒胸臆,表达从军的崇高理想是杀敌卫国、边疆安宁,这使全诗格调高迈主题高尚。“静”的使动用法增了力度、程度,把“愿”具体化,凸显靖边之志的豪迈自信。评分说明:从词义、手法、结构、表达对象特点、情境(意境)、情思诸方面评分,但不必面俱到;能赏析三个方面,且正确即可满分;夸张、比拟写出其一即可。鼓励有独特发现;三个动词都提到且无错某一动词赏析特别精彩,即可满分。若从三个动词有层次的进行分析,即给分;若能写出两个词的手法,即给2分比拟夸张写出其一即可。(21二模崇区促
①二(宋)洪咨夔一点光分草际萤,缲车未纬鸣。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饥肠织明。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机杼夜边。隔林恐有人闻得,报来拘土钱。
[注]①促织:蟋蟀的别名,其声急织。②缲车:抽茧出丝的工具。③纬车:纺车。12.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说不正一项是()。(1分A.两首诗内容相关,完整统一。B.两首诗体裁相同,属于古体。C.“一点光分草际萤”句,侧面托促织鸣声之晚。D.“水碧衫裙透骨鲜”句,直接画促织形象之美。13.以下评价适用两首诗歌的一是()(2分)A.雄浑豪放B.幽峭拔C.蕴藉有致D.华美绚丽14.两首诗歌借“促织”之题发,言在此而意在彼,独具匠心,请加以赏析。分12.B13.C14.两首诗歌采用拟人化手法写蟀1点,第一首写蟋蟀仿佛知道要提前准备租税,于是在织机旁,忍冻挨饥地催促纺织到天明1点,明写蟀,暗喻织妇,表现其劳作之苦,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怜悯之情1点);第二首刻画促织形象以及在织机旁鸣叫促织以夸张笔法刻画促织担心因鸣声似织机而被人报道官府来勒索租税的心理(1点,实则暗喻织妇不堪重赋之忧心忡忡)。两首诗整体上表现作者对官府盘剥制度辛的嘲讽与批判,揭露深刻又曲折委婉1点)评分说明:点1分给满4分止。(21二模虹区江送光不(陈)阴铿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鼓声
随绝,帆势与云邻。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如何相背远,江与闉。[注]①鼓声:古代开船时,打鼓号。②江汉:指今湖北省一带。③城闉:城门,此指作者所在之城。12.对标题理解正的一项是()。(1)A.“江津”是人名,“光禄”是名B.“江津”是人名,“光禄”是职C.“江津”是地点,“光禄”是职D.“江津”是地点,“光禄”是名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不确一项是()(2分A.本诗和陶渊明《饮酒》都是五古诗。B.这首诗与李白《送友人》的题相同。C.本诗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思感情。D.本诗描写细腻,想象奇丽,语清新。14.本诗围绕“不及”层层抒发作者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分12.(1分)13.(2分)(5分答案示例:首先是用作描写来表现“不及”,作者靠在江边望着友人乘船远去,是百般依恋也无可奈何其次是从听觉和视觉两方来描不及的觉直到开船的鼓声完全散去友人的船在边完全看不见,作者还在河津长望。接着通过环境描写突出时间之久,作者细致刻画了周遭环境的变化:直到边的离亭里人群已经散去,码头上只剩下鸟儿,晚钓的人都已经收线回去,周围安静得连林中树叶的飘落都似乎得清,诗人仍然徘徊当地,沉浸在“不及”的懊丧之中,久久不肯离去。最后通过直接抒情,深刻表达了自己错送别友人后无可奈何怅惘若失的感受。全诗通过不同方式的层层铺写,把自己送友人“不及”的感受表现得淋漓致。评分说明:层分,合具体诗句分析分。感概括不准确、分析不到位酌情扣分。
...(21二模普区...□□()马红日迟迟虚转影槐迤逦西斜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蝶尚不知春去谩幽砌寻花奈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始知青鬓无价,叹飘零官路,荏苒年华。今日笙歌业里,特地咨嗟。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12.这首词的词牌是()(1分A.苏幕遮B.水龙吟雨霖铃D.锦春13.对上片景物描写赏正的一项是()。分)A.刻画庭院中光影变化,体物入。B.以工笔细腻描绘烟霭,色彩鲜。C.虚写蝴蝶绕阶寻花,衬托春色美。D.实写残红风中飘舞,笔调婉约人。14.画线部分运用典故深化了情,请结合上下文加以赏析。分12.D13.A14.评分角度:运用什么典故1分;结合文本分析如何深化情感分;赏析用典效果1分答案示例:上片写院中春暮,引出对年华流逝、宦路飘零的感慨;用典后进一步拓展意境,由叹”到泪“湿透”,情感更加深沉浓厚。《琵琶行》所述故事和场景画面引发多重联想,“算感旧,何止琵琶”暗由兴盛转向冷落、命运无常的凄凉,“席上青衫湿透”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前台接待服务供应协议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书范本:共同债务的承担与偿还4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购销合同4篇
- 2025年度茶叶电商平台入驻合作协议书4篇
- 2025年度柴油储备与应急供应合同范本4篇
- 2024年05月内蒙古2024届中国民生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毕业生“未来银行家”暑期管培生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汽车内饰部件委托加工合同书4篇
- 个性化2024版个人劳动协议汇编版A版
- 2024金融借款协议样本版
- 2025年度农产品出口FAS贸易合同范本3篇
- 第二章 运营管理战略
- 《三本白皮书》全文内容及应知应会知识点
- 专题14 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计算中的思想方法压轴题四种模型全攻略(解析版)
- 医院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制度(4篇)
- 图像识别领域自适应技术-洞察分析
- 港口与港口工程概论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考评试卷含答案(第49-56课)
- 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山东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
- 【奥运会奖牌榜预测建模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
- (完整版)译林版英语词汇表(四年级下)
- 哈尔滨师范大学与堪培拉大学合作培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