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3届艺考生高考历史复习宝典(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三讲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3届艺考生高考历史复习宝典(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三讲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3届艺考生高考历史复习宝典(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三讲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3届艺考生高考历史复习宝典(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三讲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3届艺考生高考历史复习宝典(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考点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选官制度(1)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特别提醒】世官制,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2)春秋战国时期的荐举和功劳制: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3)汉朝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特别提醒】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②形成: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④影响: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2.官员的考核(1)秦汉时期: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2)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但曹魏、西晋、北朝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3.官员的监察(1)秦汉时期: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2)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秩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一直延续下来。1.上计是秦汉时期的一项重要制度,《后汉书·百官志》记载:“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据此可知,上计制度()A.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管 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C.压抑了地方的自主性 D.体现出监察体系完善考点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2)形成: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3)内容: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4)发展完善: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特别提醒】科举制的作用: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2.官员的考核(1)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2)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3)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3.官员的监察(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2)宋朝: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特别提醒】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①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②选拔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③选官原则: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2.宋制规定,“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这反映出宋代()A.以文制武策略得到贯彻 B.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C.专制主义集权高度发展 D.中枢制衡机制日渐成型考点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1)元朝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颁布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了科举制,但时断时续。(2)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特别提醒】八股取士:明清时期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2.官员的考核(1)明朝:有考满和考察两种考核。①考满: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②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2)清朝: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3.官员的监察(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明朝①机构: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②措施: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③特点: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3.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贤良文学和茂才,唐代设有“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科。宋代要求外郡推荐考生“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清代特设孝廉方正科。这说明古代官员的选拔()A.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 B.抑制了豪族对政权的垄断C.废除以诗赋取士的旧制 D.克服了凭恩荫选官的弊病1.下表为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对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规定。它反映了这三个时期()时期概况西周以“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与“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秦朝秦律中规定了考课原则——“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唐朝唐玄宗时制定的监察法规——《六察法》,六察中的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恶”。A.细化考察标准,凸显以德为先 B.选拔官员唯德取人,任人唯贤C.儒家伦理观始终居于支配地位 D.重视官员道德品行,知刑懂法2.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多少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了()A.入仕通道趋向多元化 B.中央集权不断弱化C.治国理念的显着变化 D.选官的客观性增强3.据研究发现,秦朝官员的分布大致还是“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即大多是战国时秦国故地的人出任将军领兵打仗,而文官除了秦国本国的贵族外,还有大量来自原东方六国的士人、客卿。这表明秦朝()A.军功爵禄制已名存实亡 B.贵族阶层队伍日益壮大C.官员选拔地缘特征明显 D.严格防范六国复辟势力4.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该权力实际上多由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自选拔,明代由都察院挑选人员后拟定候选人,然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8年我国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B.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C.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D.监察官选任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家对民主政治的追求5.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B.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 D.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6.汉代察举制最初规定各郡国岁举二人。东汉和帝时改以人口为标准,郡国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后又规定少数民族杂居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上述做法()A.保证了选官的公平公正 B.利于缩小各地区经济文化差距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7.下表为学者编制的汉末至曹魏时期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统计表。这说明()士族小姓平民合计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数量汉末38291914.57456.5131196-219年曹魏前期6038.73824.55736.8155220-239年曹魏后期7447.15937.62415.3157240-264年A.人才选拔缺乏公正性 B.汉代选官制度得到延续C.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 D.土族政治势力受到抑制8.天监四年,南朝梁武帝颁诏,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同年,梁武帝决定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就可以入仕。南朝选官制度的调整()A.使选官标准发生根本改变 B.体现出贵族政治的特色C.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改变了入仕考试的内容9.唐代科举选官一般固定以吏部考功郎中或礼部侍郎为主考官,宋代则不是固定的,而是采取临时差遣,年年不同,不常任,而且任何官员都可以充任(主考官),并另增派若干人,互相监督。这一变化()A.有利于科举选官的公平公正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完善 D.反映了文人的政治诉求10.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11.世祖末、成宗初年,行御史台和与行省同处一城的廉访司,相继取得了对行省官吏的奏劾、按问、刷卷(清查所属各衙门处理狱讼案件有无拖延枉曲)等权力,而且有所成效。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变革 B.官僚体制内部互相制衡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地方官僚机构日益臃肿12.《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走向独立C.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13.明初,朱元璋在中央设立通政司,使四方奏疏可不经中书省而上达,后来又命奏事不经过中书省,最后干脆借故废除了中书省,提高了六部官秩职权,又将大都督府散为五军都督府,均直属皇帝。这反映了明初()A.中央集权程度得到提高 B.中枢权力出现异化C.专制统治效能空前加强 D.君相矛盾空前激化1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材料二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中央会试首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回答选拔人才的标志是什么?(2)分别指出魏晋和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3)据材料三,指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及其作用。(4)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官制其实是个蛮稳定的制度,它具有可预测性,减少了贵族内部的摩擦,很适合一个静态的社会。但是它没有能够永久持续下去。在春秋中期,它就出现了崩塌的征兆。问题出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周王朝不再能维持大一统局面,各个诸侯国各自为政,静态社会变成动态社会,所有的政治实体都面临巨大的压力。诸侯国必须追求军事和行政效率,内部也必须重新切割权力格局……第二个变动来自民间,在西周的时候,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民间完全处于无知无识的状态,但是到了春秋时期,知识开始普及,知识分子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而且这些知识分子本身也渴望做官。这种来自民间的求职压力也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变化。到了战国时期,世官制度就整体性的崩溃了。材料二科举制的发展终究是不可遏制的。唐朝越到中后期,越看重进士出身的官员。从朝廷到民间都认可了科举制的正途地位……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过于复杂,早已溢出官员选拔这一层面。它带来的利弊得失很难衡量,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唐朝发生了这样一场巨大变革,将中国政治文化史齐腰而斩,分裂为面具迥异的两段。——据押沙龙《从贵族世官到九品中正》整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官制崩溃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发展不可遏制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材料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第三讲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上计制度有助于中央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及监察,这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故A项正确;“增加”的说法错误,故不选B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不选C项;“完善”说法错误,故不选D项。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重视谏官,扩大谏官的职能,这反映了专制主义集权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官对武将的牵制,排除A项;宰相被纳入监察范围,这不意味着宰相职权受到削弱,排除B项;中枢制衡机制在宋代以前就已经成型,排除D项。3.【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贤良文学和茂才”“唐代设有‘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科”“宋代要求外郡推荐考生‘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清代特设孝廉方正科”可知,汉唐宋清四个朝代在选拔官员时都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A项正确;汉代察举制有利于豪族垄断政权,排除B项;唐朝科举制以诗赋为主,排除C项;“克服了”不合史实,恩荫选官在古代中国一直存在,排除D项。1.【答案】A【解析】根据“六德”“六行”“五善”“《六察法》,六察中的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恶’”,可知中国古代对官员选拔与管理标准细化,以德为先,故A项正确;题干表格对官员的选拔标准涉及德行多个方面,以德为先,不是“唯德取人”,故排除B项;西周时期没有儒家伦理观,故排除C项;题干不体现重视官员“知刑懂法”,故排除D项。2.【答案】C【解析】秦代军功入仕到汉代察举选官重视品德、学识的变化体现了选官从崇尚武力到崇尚文治的转变,这是秦汉治国理念由法家转变到儒家的表现,选C项;材料中秦代和汉代各只有一种选官制度,看不出入仕通道趋向多元化,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军功是按杀敌数量来统计的,具有客观性,而察举制下被荐举人的德行则很难量化,故材料不能体现选官的客观性增强,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官员中,武将多是秦国故地的人,文官有大量来自原东方六国的士人、客卿,可见秦朝官员选拔地缘特征明显,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说军功爵禄制这种选拔方式名存实亡了,故排除A项;题干的主旨并不是说“贵族阶层队伍日益壮大”,故排除B项;秦朝任用了原东方六国的士人、客卿,并不能体现“严格防范六国复辟势力”,故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明代由都察院挑选人员后拟定候选人,然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后改为选举产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可知,监察官选任的方式越来越民主,其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家对民主政治的追求,故D项正确;监察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行为,但“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从古至今统治者都比较重视监察,监察制度的权威性逐渐加强,并没有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故排除B项;C项表述不符合两汉、唐代、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监察官的选任,故排除。5.【答案】D【解析】察举制的反面是已经上任的官员推荐出来的名单是他的“自己人”,如子弟、亲戚、门徒等,容易结党营私,九品中正制的反面是荐举者只从世家大族中推荐人选,妨害了人才来源的广泛性,由此可见,两种选官制度走向其初衰的反面,共同的原因是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世家子弟”只适用于九品中正制,故不选A项;“考试成绩”是科举制的标准,与材料无关,故不选B项;“才德具体化”只适用于察举制,故不选C项。6.【答案】D【解析】题干体现的是东汉时期按照人口及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标准进行孝廉举荐,这是对人口稠密郡国及少数民族的照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故D项正确;察举制下的选官并不公正,故A项错误;题中的察举制选官制度并不能缩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差异,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与促进民族交融无关,故C项错误。7.【答案】C【解析】通过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汉代到曹魏时期,统治阶层大族所占比例上升,平民所占比例减少,这反映出在九品中正制度下,以门第出身作为选官依据,具有封闭性,造成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减弱,故C项正确;仅从表格信息看不出人才选拔的公正与否,排除A项;是否得到延续从表格中不能得出,排除B项;士族势力此时不断膨胀,排除D项。8.【答案】C【解析】据题干可知,在梁武帝朝,士族子弟想提前入仕与“寒门俊才”要入仕,都要经过“经学策试”,即入仕要通过文化考试,故选C项;“根本性改变”不合史实,选官制度根本性转变要到隋唐实施科举制,排除A项;“贵族政治的特色”与题干中“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相悖,排除B项;汉武帝后,考试以五经为内容,直到南宋朱熹编订“四书”后,考试内容才有所改变,排除D项。9.【答案】A【解析】据题干可知,科举考试由固定的官员为主考官到临时差遣官员为主考官,并另增派若干人进行监督。依据所学可知,这一变化在加强皇权的同时,促进了科举选官的公平公正,故A项正确;科举考试主考官的选择对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没有影响,故B项错误;科举制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完善,但题干强调的是科举考试主考官的选择,故C项错误;这一变化和文人的政治诉求无关,故D项错误。10.【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以看出中央对于地方官吏的考察越加严格和详细,其实质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A项表述正确,但不是“实质”反映,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题干中体现的不是监察制度,而是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制度,故C项排除;题干中并未涉及君主的权力,故D项排除。11.【答案】C【解析】廉访司获得了对行省官员的监督权力,这有助于加强对地方的监管,进而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当时依然实行的是行省制,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并不是互相制衡,排除B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当时官僚机构臃肿,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唐代与清代通过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故C项正确;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无法完全体现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故不选A项;B项的表述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不选;D项的表述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不选。13.【答案】C【解析】据材料“不经中书省”“废除中书省”“均直属皇帝”并结合所学明清政治制度可知,朱元璋不断削弱中央行政机构职权,直至废除了宰相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使专制统治效能空前加强,故选C项;据材料“在中央”可知,朱元璋变革的是中央行政机构,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而中央集权程度的提高是通过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体现的,排除A项;明初中枢权力的核心仍然是皇权,并未出现异化,排除B项;明初废除了宰相制度,君相矛盾不复存在而非空前激化,排除D项。14.【参考答案】(1)汉代:德行、才学。(2)名称: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特点:自主报名、分科考试、择优录取。(3)新规定:分地录取、分卷考试。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平衡的问题。(4)以德取人、自由开放、公平公正。【解析】(1)本题考查察举制的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所学可知,察举制开始于汉代。材料“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可知,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志是德行、才学。(2)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特点:自主报名、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根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根据材料“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及唐朝分科考试可知,特点:自主报名、分科考试、择优录取。(3)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