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01a09adf5060fd57370d1fe9db5d4c/0801a09adf5060fd57370d1fe9db5d4c1.gif)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01a09adf5060fd57370d1fe9db5d4c/0801a09adf5060fd57370d1fe9db5d4c2.gif)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01a09adf5060fd57370d1fe9db5d4c/0801a09adf5060fd57370d1fe9db5d4c3.gif)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01a09adf5060fd57370d1fe9db5d4c/0801a09adf5060fd57370d1fe9db5d4c4.gif)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01a09adf5060fd57370d1fe9db5d4c/0801a09adf5060fd57370d1fe9db5d4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教材内容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教材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伟大壮举。在十年内战的历史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作用,是第五单元的重点内容。二、课程标准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长征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掌握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1、阅读地图了解历史,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2、分析比较探究原因: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不同的领导决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遵义会议。难点:长征开始的原因、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间播放歌曲《十送红军》。2、引言:秋收起义后,革命的重心由城市逐渐的转向农村,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如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革命形势的发展,引起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惊恐。蒋介石派遣大军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让我们随着时间老人的指引,再一次回到那烽火连天的“长征”岁月。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第一篇依依不舍话离别战地日记(一)1934年9月6日阴今天天气阴沉,让人闷得发慌,正如我们心情。老蒋在对我们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四次围剿没占到什么便宜后,接着又发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围剿。但这次,同志们虽仗打得辛苦,坚持了一年,却未打退敌人。看着身边同志一个个倒下,我们都很难过。为什么这场仗这么难打,我们会胜利吗?我们前途在哪里?(1)“这场仗这么难打”的原因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对前四次反“围剿”与第五次反“围剿”进行比较。教师:中央红军为什么离开家乡和亲人进行长征呢?学生:由于博古和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展示图片,学生直观感受:1934年,只有43户人家的瑞金黄沙村华屋,村里最后的17个年轻人报名加入了红军长征的队伍。即将奔赴前线的他们,相约到后山每人亲手栽种了一棵小树苗。二、第二篇万水千山只等闲战地日记(二)1934年10月26日多云我们从瑞金出发,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我们拼死冲杀,但有更多同志倒下了。我们不知路在何方?要走向哪里?红军面临着生死存亡,我们会摆脱敌人吗?(2)为什么说当时“红军面临着生死存亡”?在这一时刻,毛泽东提出怎样的建议?多媒体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教师:长征初期红军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教师:博古、李德是如何指挥红军作战的?学生:连冲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红军损失巨大红军,面临着生死存亡。教师:“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江底到处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渡过湘江后,博古、李德仍固执的命令红军向湘西进军,而国民党军队早在红军的必经之路重兵布好了口袋,一旦钻进去,其后果不可想象。何去何从,危机关头考验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刻,毛泽东提出怎样的建议?学生:毛泽东提出不去湘西,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前进。战地日记(三)1935年1月27日晴在遵义经过短暂的休整后,我们继续在川黔滇边地区运动。军队的领导告诉我们,党中央更换了领导人,军事上的指挥权再次转到毛泽东和周恩来手中。……最近几天,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今天,我们终于首次渡过了赤水河。但是,敌人又很快包围上来,我们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吗?我们会不会再像以前只能被动挨打呢?(3)“党中央更换领导人”与哪次会议有关?为什么说这一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播放视频,让学生结合课本归纳相关知识。学生: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教师:“想一想,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学生:遵义会议之前,博古的左倾错误指挥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失利。学生: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最终完成了长征的胜利。时间1935年1月,贵州遵义内容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③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师点拨: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事务,是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指向成熟的标志。教师: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后,红军长征途中面临的主要敌人还是国民党军队吗?学生:不,红军面对的主要“敌人”是严酷的自然环境。教师:红军是如何战胜自然困难最终完成长征胜利的?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教师:我们今天哪怕一分的安宁和幸福也是革命先烈用十分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三、第三篇三军过后尽开颜战地日记(四1936年10月21日晴虽经历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我们却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摆脱了老蒋追击。这两天,我们同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合了,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我们相信只要保存下革命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胜利一定属于我们!(4)红军经历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很大代价,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学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教师:回顾历程,从瑞金出发后,他们又经过了哪些地方(或经历了什么事件),才取得了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学生: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教师:红军的长征经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青、甘、陕12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历经25000里。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征途。教师:中央红军由几万人锐减到几千人。那么,长征到底值不值得走?为什么?教师:毛泽东这样评价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请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长征的历史意义:学生回答: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是中国革命转为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住久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结合长征原因前后相互呼应理解长征胜利意义。)四、情系长征精神永存教师:震人心魄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了,我们请同学来讲一讲他对红军长征途中最难忘的事件。学生:①敌人的围追堵截;②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③缺少粮食给养等。(啃树皮、吃草根、咬牛皮带等。)教师:出示资料:“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教师:是什么的支持使得红军创造了这一奇迹?-------长征精神教师: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多名学生:“是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坚定信念;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务实作风;是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教师: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习近平抗洪抢险一线的人民子弟抗震救灾一角,挽救生命,点燃希望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意志顽强,有责任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1、师生随着音乐齐声朗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回顾长征路程,体会长征精神。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不用再去爬雪山,过草地,钻枪林,冒弹雨,但这新时期的和平长征路并不比万里长征路轻松易走。希望同学们一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担起我们的责任,做一名新时代的幸福生活的创造者!课外探究学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你了解到了发生在长征途中那么多著名战役和红军战士们的英雄事迹。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带游客走长征路,忆革命史。你准备怎样设计这条线路,重点应推出哪几个景点?板书设计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第一篇依依不舍话离别二、第二篇万水千山只等闲三、第三篇三军过后尽开颜四、情系长征精神永存教学反思: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该课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学设计方案作业
- XX公司天花吊顶施工合作合同
- 个人贷款合同范文及格式
- 个人保证担保借款合同书正式版
- 临街门面租赁合同标准版
- 中铁物资商城物流配送合同新范本
- 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模板
- 产品生产装配标准化合同
- 采购预付款合同范本
- 临建劳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集团公司内部项目专项借款合同范本3篇
- 廉洁应征承诺书
-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3000字
- 2023年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化学电池温度系数的测定
- 农村公共基础知识
- 脑出血的护理课件脑出血护理查房PPT
-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培训课件
-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Excel版)
- Unit+4+History+and+Tradition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件 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2023年全国自学考试00054管理学原理试题答案
- 六年级译林版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